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 专题十一 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 专题十一 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14: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四川中考专题研究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一 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
线索梳理
1
拓展设问
2
周年热点:“三国同盟”正式形成140周年、华盛顿会议结束100周年、《九国公约》签署100周年、杜鲁门主义出台75周年、马歇尔计划提出75周年、欧共体成立55周年
线索梳理
1
线索
国际政治秩序的变迁历程
以欧洲为中心 的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14世 纪—1918年) 形成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全面建立及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形成
影响 (1)对中国:帝国主义国家发起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对世界:西方占据优势地位,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以欧洲为中心 的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14世 纪—1918年) 中国的作为 近代各阶级、阶层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先后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922— 1941年)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力量被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开始争夺世界霸权
发展 历程 (1)形成:①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②1921—1922年,通过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2)瓦解: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922— 1941年) 影响 (1)对中国:巴黎和会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九国公约》签署,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英法美纵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九一八事变等)
(2)对世界:确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该体系不可能长久
中国的作为 (1)爆发五四运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华盛顿会议上争取民族权益
(2)面对日本侵略,进行全民族抗战
两极格局 (1955— 1991年年底)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妄图称霸世界,苏联对美国称霸构成威胁;苏联将美国作为潜在的防御对象
发展 历程 (1)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
(2)基本形成:1949年,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3)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成立和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4)瓦解: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两极格局 (1955— 1991年年底) 影响 (1)对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和军事威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支援中国经济建设;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对世界: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造成了德国、朝鲜半岛的分裂,引发了局部战争;美苏两国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中国的作为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多极化趋势 (20世纪九十 年代至今) 背景 苏联解体,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主要力量 (1)一超:美国
(2)多强: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
现状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中国的作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
2
线索
国际政治秩序变迁的因素探究
因素 推动国际政治秩序变迁
大国关系恶化引发世 界性战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民族觉醒
(2)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日本遭受沉重打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大国协调 利益召开 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雅尔塔会议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素 推动国际政治秩序变迁
大国之间寻求共同利益或因利益冲突组建国际组织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法西斯同盟形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罪魁祸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迎来了世界和平
(3)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3
线索
探究维持世界长久和平的可能性
世界战争爆发的原因 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争霸
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的冲击;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
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破坏性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心理造成创伤
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 建立国际联盟,但是沦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战争制止机制,最终失败
(1)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成为利益共同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强;核武器的恐怖制约等
(2)可行性: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构建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拓展设问
1. 谈谈你对国际秩序变迁的认识。
(1)国际政治秩序演变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2)决定国际政治秩序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不可能长久存在。
2.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如何推进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
(1)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信任与友谊,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2)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利共赢。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4)积极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