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 专题五 百年党史(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 专题五 百年党史(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14: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四川中考专题研究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百年党史
线索梳理
1
拓展设问
2
周年热点:南昌起义95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95周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5周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30周年、中共十四大召开30周年、中国梦提出10周年、中共十九大召开5周年
时政热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线索梳理
1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 (1)民族和社会危机加剧: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加剧;《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在华扶持代理人,北洋军阀对内割据混战、对外依靠帝国主义
(2)各阶级探索未能挽救民族危机:面对民族危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均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中国社 会进步 孕育的 力量 (1)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
线索
重要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指明方向[成都2018.28(1)]
党的会议 指明的方向 为中国共产党 为中华民族发展
中共一大 (1921年)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 主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 (1922年)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党的会议 指明的方向 为中国共产党 为中华民族发展
八七会议(1927年)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起了重要作用,是由国民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遵义会议(1935年)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挽救了中国革命
党的会议 指明的方向 为中国共产党 为中华民族发展
中共七大(1945年)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有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
中共八大(1956年)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会议 指明的方向 为中国共产党 为中华民族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中共十三大(1987年)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会议 指明的方向 为中国共产党 为中华民族发展
中共十四大(1992年)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十五大(1997年)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
部署
中共十六大(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会议 指明的方向 为中国共产党 为中华民族发展
中共十八大(2012年)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共十九大(2017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
线索
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方针与政策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方针与政策 史实 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确立党的 路线、方针 近代: (1)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方针与政策 史实 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确立党的 路线、方针 现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中共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方针与政策 史实 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转移党的 工作重心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进攻大城市受挫后,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工作重心由南方(瑞金)转移到北方(延安)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党适时调整工作重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可靠保障
方针与政策 史实 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转移党的 工作中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建立统一 战线 (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新中国成立前,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共同的目标
4
线索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新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1919— 1949年) 历史任务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1919— 1949年) 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打土豪、分田地: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贫苦农民由此获得了土地,生活得到了保障
(2)抗日根据地建设: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3)解放区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
改革
新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1919— 1949年)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确立党的奋斗目标: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进行北伐:1926年,国共合作领导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开辟正确革命道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新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1919— 1949年)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4)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华北事变后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领导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辟敌后战场,发动群众,建立建设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等
(5)领导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战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新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1919— 1949年)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6)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社会主 义革命 和建设 时期 (1949— 1978年) 历史 任务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社会制度,奠定国家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领导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完成农业集体化建设:195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发展
(3)贯彻人民当家作主: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社会主 义革命 和建设 时期 (1949— 1978年)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完成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社会主 义革命 和建设 时期 (1949— 1978年)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4)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时期(1978— 2017年) 历史 任务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该制度的实行,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均有很大提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时期(1978— 2017年)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
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新时代 (2017年 至今) 历史 任务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新时代 (2017年 至今)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②2021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
(2)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拓展设问
1.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弘扬建党精神?
(1)坚持真理,坚定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
(3)要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始终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与挑战。
(4)要坚持人民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3.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新征程上应如何更好地依靠人民群众?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
(2)坚持人民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人民共同富裕。
4.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通过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并始终维护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