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13: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7世纪初,茶叶作为“馈赠宫廷高官的礼品”在英国上层社会逐渐流行,并形成一套繁杂、攀比的“下午茶”礼仪。18~19世纪时,“我把茶壶坐上吧,你一定得喝一杯茶”成为英国家庭接待客人的常用语;此外,小说中也大量出现反映市井生活的“非正式的英国茶会”。这一变化( )
A.得益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 B.表明物种交流改变了社会消费习惯
C.折射出政治民主化影响社会生活 D.根源于殖民扩张提高民众消费能力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等特点,而且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当时,中山装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而旗袍则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这( )
A.营造了追求西方时尚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社会生活中西合璧的特征
C.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D.表明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
3.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一时期亚非国家的原料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额均出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 )
A.工业发达国家占据多数市场份额 B.商品生产者和文化传播者逐渐融合
C.亚非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渐趋重要 D.国家间经济往来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4.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 )
A.强调传统儒学的重要性 B.表明传统制度的重要
C.全盘否定西方思想文化 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
5.近代中国,西式钟楼、标准时与标准钟最初多是在由西人主导的市政、海关、教会、铁路、邮政、学校等机构中采用。但民国建立后,广州、上海、北平等城市主动装设全球标准钟,为此后国家时间的统一提供重要的示范。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
A.统一时钟利于彰显政治权威 B.地方市政效率高于中央政府
C.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 D.沿海城市率先普及标准时间
6.某学习小组就历史课上的某一主题展开研究,搜集到一系列相关论文,论文题目有:《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为( )
A.全球联系建立 B.文明多元起源
C.文明交流互鉴 D.殖民文化侵略
7.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
A.希望政府实行“中体西用”政策 B.认为国人亟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已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1605年,利玛窦编辑的《乾坤体义》,被中国史学界称为“西学东渐”。但是,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应称之为“西学东传”。其原因是( )
A.未被明朝统治阶级承认 B.西方科技得到广泛传播
C.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限 D.中国文化大量传往西方
9.1602—165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300万件左右的中国瓷器运到欧洲,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不同的是,荷兰人把定制销售中国瓷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在其中充当中间人,将欧洲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国生产者,定制了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随着市场的饱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寻求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种运往欧洲,这类瓷器多绘有山水、诗文、佛道教人物、戏曲小说情节等纹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频繁的陶瓷贸易使瓷器受诸多域外文化影响
B.17世纪的荷兰完全垄断了海上航路的运输
C.中国制瓷业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
D.瓷器传入欧洲是在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之后
10.18世纪早期,随着饮茶在欧洲的盛行,茶馆成为“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家……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同时诸如《绿茶女神》《茶迷贵妇人》等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一度风行。这反映了( )
A.欧洲文化生活因茶而丰富 B.茶叶已取代了咖啡等饮品
C.中华文化已成欧洲的主流 D.欧洲受到了中国文艺影响
11.如表为16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信息。据此推断,当时( )
时间 沉船之地 国籍与船名
1544年 南非海岸 葡萄牙圣班多号
1576年 今美国南加州海岸 西班牙圣菲利普号
1588年 爱尔兰水城 西班牙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A.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已形成 B.西班牙逐渐获得了贸易优势
C.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 D.瓷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跨国公司把一种全新产品打入一个国家时,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中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就需要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使他们接受这种产品。如果跨国公司成功了,它实际上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经营环境。这说明( )
A.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要求文化创新发展
C.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国际贸易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13.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据此推断,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茶文化开始引入欧洲 B.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C.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14.《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如果你在这一年到达伦敦,你可能感受到伦敦( )
①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②作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的繁荣
③居民用中国茶具招待客人的热情 ④地铁网络的构建所带来的便捷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服饰开始走向创新之路。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们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的特点,而且还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 “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中山装”一度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而“旗袍”则被公认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据此可知( )
A.近代中国阶层流动的加剧 B.中西合璧的服饰被普遍接受
C.近代中国服饰的交流与创新 D.西方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加剧
二、材料分析题
16.中国瓷器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凤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摘编自罗佳《唐宋陶瓷凤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
材料二
自唐朝起,中国瓷便开始风靡亚洲内部贸易市场;而在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瓷器更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美洲的重要货物。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技术上的密切交流、传播与融合,促成了欧亚大家族瓷器制造的繁荣发展。虽然外销瓷往往被中国人认为在品质上不如内销瓷,但实际上,它比内销瓷更深入地渗透到世界上的贸易。
——摘编自〔德〕吉乐《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凤首壶所呈现的时代风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瓷器风靡世界的主要原因以及外销瓷对世界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茶叶和饮茶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33年,曼彻斯特一位技术工人的妻子列出了这样一份她每周的消费清单:12个先令用于购买黄油、茶叶、面粉、食盐、燕麦片、咸肉、马铃薯、牛奶、糖、辣椒、芥末……早餐她们家吃的是粥、面包和牛奶;喝午茶的时候还会吃一些面包和黄油;晚餐时,他们吃燕麦粥、马铃薯、咸肉和她自己烘烤的白面包。
——摘编自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
材料二 新娘米勒曼特对新郎米拉贝尔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决不能自作主张靠近(我的茶桌)。”对此米拉贝尔只能作答说:“我服从茶桌的统治权。”
——[英]威廉·康格里夫《如此世道》(喜剧)(1700年)
材料三 茶传入欧洲后,英国、荷兰等国成立了茶会、饮茶俱乐部,在文艺舞台上出现了茶舞,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茶诗。诗人们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咏茶诗篇,其中有《饮茶王后》《绿茶女神》《赞茶诗》《课业》《茶诗三章》《给我一杯茶》《可爱的茶》及《中国茶》等。英国还产生了喜剧歌曲《序中之茶》、小曲《一滴茶》等。
——摘编自孙云、张稚秀《西方茶文化溯源》
材料四 置身于这地地道道的家庭的舒适氛围中是多么令人愉快呀!那琥珀色的灯光和朱红的火光是多么温暖呀!为了使这幅画面显得更完美,桌子上连茶点都摆好了——英国的茶点,那一套闪闪发亮的茶具,从古色古香的银制茶壶和用同样金属制作的大水壶,到由于紫色和镀金显得色彩暗淡的小瓷杯,都或曾相识地向我眨着眼睛。
——摘自[英]夏洛蒂·勃朗特《维莱特》(半自传体小说,首版于1853年)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茶叶和饮茶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小组成员中有人对以上一部分材料的史料价值提出质疑,你认为可能是哪些材料?说明理由。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英国人为学习外国语言,观察外国的文化、礼仪和社会,纷纷涌向海外,前往欧洲大陆学习、游历。海外旅行逐渐成为深受英国绅士欢迎的一种教育实践,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大旅行”则发展成为该实践的典型形式。18世纪中期,托玛斯·纽金特在编著《大旅行》一书时,称赞旅行是“一种明显旨在以知识丰富头脑、订正判断、去除教育偏见……成就完美绅士的习俗”。事实上,在18世纪,“大旅行”得到强调的一个好处就在于,游历让年轻绅士在比较中认识到本国的优越性,从而最终让他们更加依恋自己的祖国。
——付有强《近代初期英国人对教育旅行的论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时,英国进入到了大众旅游的新时代。1841年7月,英国旅行家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各类游客500多人,从莱斯特包租火车,来到35公里外的拉夫堡观光。在连续组织类似活动的基础上,他成立了世界上首家商业性质的旅行社,现代旅游组织形式由此诞生。库克还于1845年首次编写了旅行指南,介绍旅行中应观赏的景物。在某种意义上,英国近代大众旅游的发端或以乡村为起点,或与乡村有关联。海滨休假最初以海岸渔村为基地,库克组团旅游的目的地拉夫堡就是个乡村小镇。
——刘丹青《英国:乡村旅游业的先行者》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人旅游出现的变化。
(2)16-19世纪英国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任选其中的两个阶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述其历史背景。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咖啡馆的历史
中世纪咖啡馆诞生于君士坦丁堡,人们把咖啡馆视为休息娱乐和结交朋友最佳场所。15世纪后,咖啡传播到欧洲,咖啡馆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
16世纪咖啡馆又成为新型金融活动场所,来自不同商业阶层的人在这里充当股票经纪人,现代金融市场中某些制度的雏形便是在咖啡馆中诞生的。
17世纪下半叶伦敦的咖啡馆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成为自由平等思想扩散的场所,促使英王发布《咖啡馆封禁公告》,引发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
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适宜的气候让咖啡产量大增,价格下降,咖啡馆数量激增。
18世纪末,由于咖啡因具有缓解疲劳的功能,城市工人便将咖啡作为生活的调节剂,咖啡馆开始大众化转型。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和咖啡吧应运而生。
二战时期,咖啡实行配给供应,咖啡馆的经营受到重大打击。
20世纪50年代自由贸易的回归刺激了“浓缩咖啡革命”,造就了消费主义浪潮,让咖啡馆迎来了新的生机。
21世纪以来,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咖啡店在全球疯狂扩张。
——摘编自【英】马克量·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概括咖啡馆的历史对我们认识世界历史的意义,并说明理由。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从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茶叶消费仅在英国上层社会流行;至18~19世纪,茶叶消费日趋平民化,并形成符合平民阶层的更具“随意性”的茶文化习惯,结合新航路开辟与全球贸易发展等相关知识可知,英国茶叶消费和文化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当时茶叶贸易规模扩大,推动茶叶售价的降低,使其能够走进平常百姓家,A项正确。材料与“物种交流”和“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茶叶贸易扩大,使茶叶价格下降推动其普及,这并不代表民众消费能力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在继承传统服装特点的同时,也汲取了西方服饰的剪裁特点,中山装作为当时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旗袍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B项正确;虽然材料也提到了西方时尚,但其强调的重点是中西合璧,而非单纯追求西方时尚,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民众思想解放的情况,无法得出“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的结论,且“彻底”表达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山装”被学生喜欢,“旗袍”被一部分妇女接受,不能说明其“成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至1913年(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大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逐渐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均衡发展,贸易额也在增加,反映出欧美国家和其他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依赖程度逐渐加深,D项正确;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一说法片面,排除A项;文化传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被殖民国家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就是主张中西文化相结合,实际是要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D项正确;现代新儒学派主张儒学与西学的融合,并非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要融合西学,说明认为传统制度有弊端,排除B项;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并非全盘否定西方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的西式钟及标准时最初是在西人主导的机构使用到民国建立后,一些城市主动使用,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C项正确;材料讲述中国的一些城市主动装设全球标准钟,为此后国家时间的统一提供重要的示范,并非为了彰显政治权威,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地方市政效率高于中央政府的论断,排除B项;北平并不是沿海城市,沿海城市率先普及标准时间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及近代美洲文化发展的特点,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特征,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类文明起源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殖民文化侵略”与题干《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6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根据材料“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圭对美国万国博览会给予高度评价,批评国人“出外甚少”以及对西方科技的漠视,这表明李圭认为国人亟需重视对外交流,B项正确;材料是让政府重视对外交流,未涉及治理国家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英国,只美国举办一届博览会不能说明其代替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且材料中李圭批评了国人“出外甚少”,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60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史学界将“西学东渐”改称为“西学东传”,折射出明朝时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有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限,C项正确;“西学东渐”得到了明朝部分统治阶层的重视,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方科技在当时的传播范围有限,“广泛传播”说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局部传播,未涉及中国文化大量传往西方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荷兰)。根据材料“荷兰人把定制销售中国瓷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在其中充当中间人,将欧洲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国生产者,定制了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随着市场的饱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寻求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种运往欧洲,这类瓷器多绘有山水、诗文、佛道教人物、戏曲小说情节等纹饰。”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销售欧洲,反映了中国瓷器受到欧洲文化影响,同时带有异域文化色彩的瓷器也销往欧洲,可见频繁的陶瓷贸易使瓷器受诸多域外文化影响,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仅是17世纪荷兰几乎垄断了中欧的瓷器贸易,不能得出完全垄断了海上航路的运输的结论,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制瓷业仍然属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范畴,排除C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欧洲)。茶在欧洲盛行,茶馆成为交流的重要场所,文学作品中以茶为主题一度风行,这都说明欧洲文化生活因茶而丰富,A项正确;茶叶已取代了咖啡等饮品说法错误,排除B项;中华文化已成欧洲的主流夸大了茶的作用,排除C项;欧洲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不是文艺,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6—17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地点,包括南非海岸、美国南加州海岸、爱尔兰水城等,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葡通过与中国贸易,推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而瓷器是重要的媒介,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对比各国贸易优势,无法得出西班牙逐渐获得贸易优势的相关结论,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中西文化交流,不能判断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根据材料“这就需要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使他们接受这种产品。”和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为推动产品在各地打开市场,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得到认可或交融的过程,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交融,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跨国公司推广产品的过程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不是文化创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交流,没有体现国际贸易经营规模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7-18世纪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 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中国的茶叶被大量销往欧洲,在英国形成了饮茶风气,C项正确;“茶文化引入欧洲”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而非对其原因的探究,排除A项;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4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B项;茶在18世纪后期已经成为英国普通家庭的饮品,与世界贸易发展,茶更便宜易得有关,而非主要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且材料提及贫困百姓家也能饮茶,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伦敦的大气污染、河流污染问题比较严重,①正确。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②正确。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 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③正确。伦敦地铁于1863年正式运营,发生在1859年之后,④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们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的特点,而且还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 ‘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可知,近代中国服饰中山装和旗袍出现,在与西方服饰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创新与发展,C项正确;题干体现服饰的创新,A项的“阶层流动”和D项“西方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加剧”与材料无关,排除A、D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山装”被学生喜欢, “旗袍”被一部分妇女接受,不能说明其“被普遍接受”,排除B项。故选C项。
16.(1)特点:开放包容;富于创新;豪放大气。
(2)主要原因:中国瓷器制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的瓷器贸易进一步扩大到了欧洲和美洲,成为了连接亚洲与欧洲美洲的重要货物;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也与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关。
影响:外销瓷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制瓷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欧洲瓷器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径、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从中概括其时代风格:开放包容,富于创新;“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从中概括其时代风格:豪放大气。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瓷器制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由材料“自唐朝起,中国瓷便开始风靡亚洲内部贸易市场;而在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瓷器更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美洲的重要货物。”可知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的瓷器贸易进一步扩大到了欧洲和美洲,成为了连接亚洲与欧洲美洲的重要货物;由材料“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技术上的密切交流、传播与融合,促成了欧亚大家族瓷器制造的繁荣发展。”可知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也与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关。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自唐朝起,中国瓷便开始风靡亚洲内部贸易市场;而在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瓷器更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美洲的重要货物。”得出外销瓷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技术上的密切交流、传播与融合,促成了欧亚大家族瓷器制造的繁荣发展。”得出促进了制瓷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欧洲瓷器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17.(1)从城市家庭喝午茶的习惯等信息,说明饮茶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英国人的用餐时间和用餐习惯。从新娘对茶桌地位的维护及新郎服从茶桌的统治权等信息,说明茶桌礼仪影响着女性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识,体现了追求男女平等的风尚。从茶舞、茶诗、喜剧歌曲等信息,说明茶叶和饮茶促进了英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丰富了英国文化。从茶蕴含的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等信息,说明茶成为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2)材料二、四。两则材料属于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英国。材料“喝午茶的时候还会吃一些面包和黄油”说明饮茶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英国人的用餐时间和用餐习惯。材料“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决不能自作主张靠近(我的茶桌)”说明茶桌礼仪影响着女性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识,体现了追求男女平等的风尚。材料“茶传入欧洲后,英国、荷兰等国成立了茶会、饮茶俱乐部,在文艺舞台上出现了茶舞,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茶诗”说明茶叶和饮茶促进了英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丰富了英国文化。材料“置身于这地地道道的家庭的舒适氛围中是多么令人愉快呀!……都或曾相识地向我眨着眼睛”说明茶成为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2)本题是认识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英国。可能是材料二、四。通过阅读可知两则材料属于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18.(1)变化:由绅士旅游变为大众旅游;由国外旅行变为国内旅游;由城市旅游变为乡村旅游;由教育游变为休闲度假游。
(2)阶段一,16、17世纪,社会上层流行国外旅行。历史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极大地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西欧国家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正在发生社会转型;英国绅士希望通过旅游,学习外国语言,了解外国文化和社会。
阶段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大旅行”发展起来。历史背景: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英国人产生民族优越感。
阶段三,19世纪中叶,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的发展,使得旅游大为便利;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休闲娱乐活动兴起;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生活出现一些问题,使得人们向往田园,怀念乡村。
【详解】(1)本题为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英国)。变化:由材料一中“海外旅行逐渐成为深受英国绅士欢迎的一种教育实践”及材料二中“19世纪中叶时,英国进入到了大众旅游的新时代”可知,由绅士旅游变为大众旅游;由材料一中“16、17世纪,英国人为学习外国语言,观察外国的文化、礼仪和社会,纷纷涌向海外,前往欧洲大陆学习、游历”及“在18世纪,‘大旅行’得到强调的一个好处就在于,游历让年轻绅士在比较中认识到本国的优越性,从而最终让他们更加依恋自己的祖国”可知,由国外旅行变为国内旅游;由材料一中“ 16、17世纪,英国人……前往欧洲大陆学习、游历”及材料二中“在某种意义上,英国近代大众旅游的发端或以乡村为起点,或与乡村有关联”可知,由城市旅游变为乡村旅游;由材料一中“海外旅行逐渐成为深受英国绅士欢迎的一种教育实践”及材料二中“海滨休假最初以海岸渔村为基地,库克组团旅游的目的地拉夫堡就是个乡村小镇”可知,由教育游变为休闲度假游。
(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英国)。阶段及历史背景:由材料一中“16、17世纪,英国人为学习外国语言,观察外国的文化、礼仪和社会,纷纷涌向海外,前往欧洲大陆学习、游历。海外旅行逐渐成为深受英国绅士欢迎的一种教育实践”可知,阶段一:16、17世纪,社会上层流行国外旅行。结合所学可以从经济、思想和社会上层自身等角度分析其历史背景,经济上,西欧国家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极大地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社会上层自身,英国绅士希望通过旅游,学习外国语言,了解外国文化和社会。由材料一中“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大旅行’则发展成为该实践的典型形式”可知,阶段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大旅行”发展起来。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其历史背景,政治上,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英国人产生民族优越感;思想上,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由材料二中“ 19世纪中叶时,英国进入到了大众旅游的新时代”可知,阶段三:19世纪中叶,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结合所学可以从交通、娱乐生活、城市生活等角度分析其历史背景,交通方面,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的发展,使得旅游大为便利;娱乐生活上,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休闲娱乐活动兴起;城市生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生活出现一些问题,使得人们向往田园,怀念乡村。
19.意义及说明:首先,咖啡馆的流行和传播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从君士坦丁堡到欧洲,再到拉丁美洲和全球,咖啡和咖啡馆的扩散见证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以及全球市场的逐步形成。其次,咖啡馆的功能演变揭示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迁。最初作为休息娱乐场所,后来成为金融活动、政治变革的策源地,再到大众化的消费场所,咖啡馆的角色转变反映了社会阶层、经济活动和思想观念的演变。此外,咖啡馆还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咖啡馆在政治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地;在经济方面,咖啡馆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生活方面,咖啡馆成为人们社交、娱乐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详解】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近现代世界。意义及说明:由材料中“中世纪咖啡馆诞生于君士坦丁堡”、“15世纪后,咖啡传播到欧洲”、“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21世纪以来,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咖啡店在全球疯狂扩张”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咖啡馆的流行和传播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从君士坦丁堡到欧洲,再到拉丁美洲和全球,咖啡和咖啡馆的扩散见证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以及全球市场的逐步形成;由“人们把咖啡馆视为休息娱乐和结交朋友最佳场所”、“现代金融市场中某些制度的雏形便是在咖啡馆中诞生的”、“17世纪下半叶伦敦的咖啡馆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成为自由平等思想扩散的场所”、“18世纪末,由于咖啡因具有缓解疲劳的功能,城市工人便将咖啡作为生活的调节剂,咖啡馆开始大众化转型”等信息及所学可知,咖啡馆的功能演变揭示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迁,最初作为休息娱乐场所,后来成为金融活动、政治变革的策源地,再到大众化的消费场所,咖啡馆的角色转变反映了社会阶层、经济活动和思想观念的演变;由“17世纪下半叶伦敦的咖啡馆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成为自由平等思想扩散的场所”、“16世纪咖啡馆又成为新型金融活动场所”、“中世纪咖啡馆诞生于君士坦丁堡,人们把咖啡馆视为休息娱乐和结交朋友最佳场所”等信息及所学可知,咖啡馆还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咖啡馆在政治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地;在经济方面,咖啡馆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生活方面,咖啡馆成为人们社交、娱乐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