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24《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24《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0 13:59: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下24《唐诗三首——卖炭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卖炭翁》。
学生能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掌握诗歌大意。
学生能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朗读技巧。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分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卖炭翁悲惨遭遇的同情。
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2.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尤其是描写手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唐德宗贞元年末,一处县衙外,突然响起了击鼓呜冤的声音。究竟是何人在击鼓鸣冤?他遭遇了怎样的冤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桩千年前的案件,寻找案件的细节,还原案件的真相。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沧桑。
2. 作者及背景介绍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在文学上有一个巨大的成就,那就是他提倡了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 《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背景链接:
《卖炭翁》是《新乐府》中的一首。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页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苦在“宫市”身上。
显然,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反映“官市”给人民带来的苦。3.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 bìn 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 niǎn冰辙zhé。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 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4. 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一句话概括这首叙事诗讲了什么一个什么故事?
指导:概括事件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卖炭老翁辛苦烧炭、运炭维持生计却被宫使掠夺一空的悲慘故事。
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引导学生分析卖炭翁的形象,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概括。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烧炭苦。外貌描写: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一问一答:生活贫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生活艰难)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运炭苦。动作描写: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炭被抢更苦。无可奈何、苦不堪言、悲愤辛酸。
探讨宫使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与卖炭翁之间的冲突。
5. 赏析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中对卖炭翁的描写手法。
示例一:满面生交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鸟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樊、手)、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獒
发是灰白,十指是鸟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
一是劳动的艰产,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示例二: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爱和口中的饭食。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竟是为什么?这两句作了回答。这一问一答,让文章不显呆板,文势跌宕起伏。其贫困悲惨的境遇已经说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
因此,这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找出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如卖炭翁的艰辛与宫使的蛮横。
对比卖炭翁和太监以及手下的形象
6. 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诗歌借卖炭翁的放事要表达什么?
揭露了封建制度下百姓受剥削的社会现实
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
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叙事诗,讽喻诗【古体诗】。通过记叙描写,没有直接发议论,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现实主义】
10.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卖炭翁》。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卖炭翁》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此外,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六、课后习题
1.解释下面画线字的含义。
(1)伐薪烧炭南山中:
(2)回车叱牛牵向北:
(3)手把文书口称救:
(4)宫使驱将惜不得:
(5)系向牛头充炭直:
2.翻译句子。
(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2)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3.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 “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面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