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课外培优习题课件)(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课外培优习题课件)(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30 17:19:32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回顾与思考
1. 如图,已知点 D , E , F 分别是△ ABC 各边的中点,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四边形 ADE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当 DE ⊥ BC 时,四边形 ADEF 是矩形
C. 当 AB = AC 时,四边形 ADEF 是菱形
D. 当△ ABC 是等边三角形时,四边形 ADEF 是正方

(第1题图)
C
2.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点 E 是边 AB 上一点, DE = AD ,连
接 EC . 若∠ ADE =36°,则∠ DEC 的度数为( B )
A. 56° B. 54° C. 50° D. 48°
(第2题图)
B
3. (2022·海南)如图,在菱形 ABCD 中,点 E 是边 CD 的中点,
EF ⊥ AB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 . 若 BF ∶ CE =1∶2, EF = ,
则菱形 ABCD 的边长是( B )
A. 3 B. 4 C. 5 D.
(第3题图)
B
4. (2022·重庆)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 BD 相
交于点 O . 点 E , F 分别为 AC , BD 上一点,且 OE = OF ,连接
AF , BE , EF . 若∠ AFE =25°,则∠ CBE 的度数为 .
(第4题图)
65° 
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边形 OABC 为菱形, O
, A ,∠ AOC =60°,则对角线交点 E 的坐标
为 .
(第5题图)
 
6.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B =6, BC =10,以点 B 为圆
心、 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AD 于点 E ,再分别以点 C , E 为圆
心、大于 C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F ,作射线 BF 交
CD 于点 G ,则 CG 的长为 .
 
(第6题图)
7.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于点 O ,分别过
点 C , D 作 CE ∥ BD , DE ∥ AC , CE 和 DE 交于点 E ,连接
AE ,交 BD 于点 F ,点 O , F 分别为 AC , AE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 ODEC 是矩形;
(1)证明:∵ CE ∥ BD , DE ∥ AC ,
∴四边形 ODEC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C ⊥ BD ,∴∠ DOC =90°.
∴ ODEC 是矩形.
(2)若 OF =1,∠ CAE =30°,求 AC 的长.
(2)解:∵四边形 ODEC 是矩形,
∴∠ ACE =90°.
∵点 O , F 分别为 AC , AE 的中点,
∴ OF 是△ ACE 的中位线.
∴ CE =2 OF =2.
∵∠ CAE =30°,∴ AE =2 CE =4.
∴ AC = = =2 .
8. 如图,已知点 O 是菱形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CE ∥ BD , EB
∥ AC ,连接 OE ,交 BC 于点 F .
(1)求证: OE = CB ;
(1)证明:∵ CE ∥ BD , EB ∥ AC ,
∴四边形 OBEC 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 AC ⊥ BD . ∴∠ BOC =90°.
∴ OBEC 为矩形.∴ OE = CB .
(2)若 OB =2 OC , CD = ,求菱形 ABCD 的面积.
(2)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C = CD = .
由(1)知, AC ⊥ BD .
在Rt△ BOC 中,由勾股定理,得 BC2= OC2+ OB2.
又∵ OB =2 OC ,∴5= OC2+(2 OC )2.
∴ OC =1, OB =2.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C =2 CO =2, BD =2 OB =4.
∴菱形 ABCD 的面积= BD · AC = ×4×2=4.
9. (2022·贺州)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B =8, BC =
6,点 E , F 分别是 AD , AB 的中点,∠ ADC 的平分线交 AB 于
点 G ,点 P 是线段 DG 上的一个动点,则△ PEF 周长的最小值
为 .
+5 
【解析】如答图,在 CD 上取点 H ,使 DH = DE ,连接 EH ,
PH , FH ,过点 F 作 FK ⊥ CD 于点 K . 在矩形 ABCD 中,∠ A =
∠ ADC =90°, AD = BC =6, CD = AB =8,∴△ DEH 为等腰
直角三角形.∵ DG 平分∠ ADC ,∴ DG 垂直平分 EH . ∴ PE =
PH . ∴△ PEF 的周长等于 PE + PF + EF = PH + PF + EF ≥ FH
+ EF . ∴当 F , P , H 三点共线时,△ PEF 的周长最小,最小值
为 FH + EF .
答图
∵点 E , F 分别是 AD , AB 的中点,∴ AE = DE = DH =3, AF
=4.∴ EF =5.∵ FK ⊥ CD ,∴∠ DKF =∠ A =∠ ADC =90°.∴
四边形 AFKD 为矩形.∴ DK = AF =4, FK = AD =6.∴ HK =
1.∴ FH = = .∴ FH + EF = +5,即△
PEF 的周长最小为 +5.故答案为 +5.
答图
10. (2022·辽宁)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是 OD 的中点,连接 CE 并延长交 AD 于点 G ,
将线段 CE 绕点 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CF ,连接 EF ,点 H
为 EF 的中点.连接 OH ,则 的值为    .
 
【解析】如答图,以点 O 为原点,平行于 AB 的直线为 x 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过点 E 作 EM ⊥ CD 于点 M ,过点 F 作 FN ⊥
DC ,交 DC 延长线于点 N . 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2,则 C
(1,1), D (-1,1).∵点 E 为 OD 的中点,∴ E .
设直线 CE 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kx + b .把点 C (1,1), E
代入,得解得
答图
∴直线 CE 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x + .在 y = x + 中,令 x =-1,得 y = .∴ G . ∴ GE = = .∵将线段 CE 绕点 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CF ,∴ CF = CE ,∠ ECF =90°.∴∠ MCE =90°-∠ NCF =∠ NFC . 又∵∠ EMC =∠ CNF =90°,∴△ EMC ≌△ CNF (AAS).∴ ME = CN , CM = NF . ∵ E , C (1,1),∴ ME = CN = , CM = NF = .∴ F . ∵点 H 是 EF 的中点,∴ H . ∴ OH = .∴ = = .故答案为 .
11.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BAD 的平分线 AE 与 BC 边交
于点 E ,点 P 是线段 AE 上一定点(其中 PA > PE ),过点 P 作
AE 的垂线与 AD 边交于点 F (不与点 D 重合).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直角顶点落在点 P 处,两直角边分别交 AB 边和 AD 边于点
M , N .
(1)求证:△ PAM ≌△ PFN ;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BAD =90°.∵∠ BAD 的平分线 AE 交 BC 边于点 E ,
∴∠ BAE =∠ EAD =45°.
∵ PF ⊥ AP ,∴∠ PAF =∠ PFA =45°.
∴ PA = PF . ∵∠ MPN =90°,∠ APF =90°,
∴∠ MPN -∠ APN =∠ APF -∠ APN ,
即∠ MPA =∠ NPF .
又∵ PA = PF ,∠ MAP =∠ NFP =45°,
∴△ PAM ≌△ PFN (ASA).
(2)若 PA =3,求 AM + AN 的长.
(2)解:∵ PA =3,∴ PA = PF =3.
又∵∠ APF =90°,
∴ AF = =3 .
∵△ PAM ≌△ PFN ,∴ AM = FN .
∴ AM + AN = AN + NF = AF =3 .
12. 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C =9, AB =12, BC =15,点 P
为 BC 边上一动点, PG ⊥ AC 于点 G , PH ⊥ AB 于点 H .
(1)求证:四边形 AGPH 是矩形.
(1)证明:∵ AC =9, AB =12, BC =15,
∴ AC2+ AB2= BC2.
∴∠ A =90°.
又∵ PG ⊥ AC , PH ⊥ AB ,
∴∠ AGP =∠ AHP =90°.
∴四边形 AGPH 是矩形.
(2)在点 P 的运动过程中, GH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
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解:存在.理由如下:如图,连接 AP .
∵四边形 AGPH 是矩形,∴ GH = AP .
∵当 AP ⊥ BC 时 AP 最短,∴此时 AC · AB = BC · AP ,
即 ×9×12= ×15· AP . ∴ AP = .
∴ GH 的长的最小值为 .
13. (选做)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 ABCD 中,点 K 在 AD
上,连接 BK . 过点 A , C 作 BK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M , N ,点
O 是正方形 ABCD 的中心,连接 OM , ON .
(1)证明:△ ABM ≌△ BCN ;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AB = BC ,∠ ABC =90°.∴∠ ABM +∠ NBC =90°.
∵ AM ⊥ BM , CN ⊥ BN ,
∴∠ AMB =∠ BNC =90°.∴∠ MAB +∠ MBA =90°.
∴∠ MAB =∠ NBC .
在△ ABM 和△ BCN 中,
∴△ ABM ≌△ BCN (AAS).
(2)请判定△ O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解:△ O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 OB . ∵点 O 是正方形 ABCD 的中心,
∴ OA = OB ,∠ OBA =∠ OAB =45°=∠ OBC , AO ⊥ BO .
由(1)可知,∠ MAB =∠ CBM ,
∴∠ MAB -∠ OAB =∠ CBM -∠ OBC .
∴∠ MAO =∠ NBO . ∵△ ABM ≌△ BCN ,
∴ AM = BN .
在△ AOM 和△ BON 中,
∴△ AOM ≌△ BON (SAS).
∴ MO = NO ,∠ AOM =∠ BON .
∵∠ AON +∠ BON =90°,
∴∠ AON +∠ AOM =90°.
∴∠ MON =90°.
∴△ MO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若点 K 在线段 AD 上运动(不包括端点),当 AK = 时,
求△ OMN 的面积.
(3)解:设 AK = x (0< x <1).
在Rt△ ABK 中, BK = = .
∵ S△ ABK = AK · AB = BK · AM ,
∴ AM = = .
∴ BN = AM = , BM = = .
∴ MN = BM - BN = .
∴ S△ OMN = MN2= = (0< x <1).
将 x = 代入,得 S△ OMN = = .
∴当 AK = 时, S△ OMN = .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31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三课时)
1. 如图,在矩形 COED 中,已知点 D 的坐标是(2,3),则 CE
的长是( A )
A. B. 2 C. 4 D.
(第1题图)
A
2.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B =6, BC =8, AE ⊥ BD 于
点 F ,则线段 AF 的长是( C )
A. 6 B. 5 C. 4.8 D. 4
(第2题图)
C
3. 如图,在Rt△ ABC 中,∠ ACB =90°, AC =3, BC =4,点 D
是 AB 上的动点,过点 D 作 DE ⊥ AC 于点 E , DF ⊥ BC 于点 F ,
连接 EF ,则线段 EF 的最小值是( D )
A. 1.2 B. 2.5 C. 1.5 D. 2.4
(第3题图)
D
4.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 BD 交于点 O , DE 平分
∠ ADC . 若∠ AOB =60°,则∠ COE 的大小为 .
(第4题图)
75° 
5. 如图,四边形 ABCD 和四边形 AEFC 是两个矩形,点 B 在 EF
边上.若矩形 ABCD 和矩形 AEFC 的面积分别为 S1, S2,则 S1与 S2
的大小关系是 S1 S2(填“>”“<”或“=”).
(第5题图)
= 
6.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 ∥ CD , AB ⊥ BD , AB =
5, BD =4, CD =3,点 E 是 AC 的中点,则 AE 的长为 .
(第6题图)
2
 
7. 如图,延长矩形 ABCD 的边 BC 至点 E ,使 CE = BD ,连接
AE ,∠ ADB =38°,求∠ E 的度数.
解:如答图,连接 AC ,交 BD 于点 O .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AD ∥ BE , AC = BD , OB = OD , OA = OC .
∴∠ CBD =∠ ADB =38°, OB = OC .
∴∠ ACB =∠ CBD =38°.
∵ CE = BD ,∴ CE = AC .
∴∠ E =∠ CAE .
∵∠ ACB =∠ CAE +∠ E =38°,
∴∠ E =19°.
答图
8. 如图,在 ABCD 中,已知过点 D 作 DE ⊥ AB 于点 E ,点 F 在
边 CD 上, CF = AE . 连接 AF , BF .
(1)求证:四边形 BFDE 是矩形;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B ∥ CD , AB = CD .
∵ AE = CF ,
∴ AB - AE = CD - CF ,即 BE = DF .
∵点 E 在边 AB 上,点 F 在边 CD 上,
∴ BE ∥ DF .
∴四边形 BFDE 是平行四边形.
∵ DE ⊥ AB ,
∴∠ DEB =90°.
∴ BFDE 是矩形.
(2)若∠ DAB =60°, AF 平分∠ DAB , AD =4,求 AB 的长.
(2)解:∵ DE ⊥ AB ,∴∠ AED =90°.
在Rt△ ADE 中,∵∠ DAE =60°,
∴∠ ADE =30°.∴ AE = AD =2.
∴ DE = =2 .
∵四边形 BFDE 是矩形,
∴ BF = DE =2 .
∵∠ DAB =60°, AF 平分∠ DAB ,
∴∠ DAF =∠ BAF = ∠ DAB =30°.
∵四边形 BFDE 是矩形,
∴∠ ABF =90°.
在Rt△ ABF 中,∠ BAF =30°,
∴ AF =2 BF =4 .
∴ AB = =6.
9. (2022·抚顺)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 ACB =90°,∠ B
=60°, BC =2,点 P 为斜边 AB 上的一个动点(点 P 不与点 A ,
B 重合),过点 P 作 PD ⊥ AC , PE ⊥ BC ,垂足分别为 D , E ,
连接 DE , PC 交于点 Q ,连接 AQ . 当△ 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
AP 的长是 .
3或2  
(第9题图)
【解析】∵在Rt△ ABC 中,∠ ACB =90°,∠ B =60°, BC =
2,∴∠ BAC =30°.∴ AB =2 BC =4.∴ AC = =2
.①当∠ APQ =90°时,如图1,则 AP ⊥ CP . ∴ S△ ABC =
AC · BC = AB · CP . ∴2 ×2=4 CP . ∴ CP = .在Rt△ ACP
中,由勾股定理,得 AP = =3;②当∠ AQP =90°
时,如图2.∵ PD ⊥ AC , PE ⊥ BC ,∠ ACB =90°,∴四边形
CDPE 是矩形.∴ CQ = PQ . ∵ AQ ⊥ CP ,∴△ ACP 是等腰三角
形.∴ AP = AC =2 .综上所述, AP 的长是3或2 .故答案为3
或2 .
图1
图2
10.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1, BC =2,点 A 在 x 轴正半
轴上,点 D 在 y 轴正半轴上.当点 A 在 x 轴上运动时,点 D 也随之
在 y 轴上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则点 C 到原点 O 的最大距离
为 .
+1 
(第10题图)
【解析】如图,取 AD 的中点 H ,连接 CH , OH . 在矩形 ABCD
中, AB =1, BC =2,∴ CD = AB =1, AD = BC =2.∵点 H 是
AD 的中点,∴ AH = DH =1.∴ CH = = =
.∵∠ AOD =90°,点 H 是 AD 的中点,∴ OH = AD =1.在△
OCH 中, CO < OH + CH ,当点 H 在 OC 上时, CO = OH +
CH ,∴ CO 的最大值为 CH + OH = +1.故答案为 +1.
11.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边
AB 和边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 M , N ,与边 AD 交于点 E ,垂足为
O .
(1)求证:△ AOM ≌△ CON ;
(1)证明:∵ MN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 AO = CO ,∠ AOM =∠ CON =90°.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 ∥ CD .
∴∠ M =∠ N .
在△ AOM 和△ CON 中,
∴△ AOM ≌△ CON (AAS).
(2)若 AB =3, AD =6,求 AE 的长.
(2)解:如图,连接 CE .
∵ MN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CE = AE .
设 AE = CE = x ,则 DE =6- x .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CDE =90°, CD = AB =3.
在Rt△ CDE 中, CD2+ DE2= CE2,
即32+(6- x )2= x2,
解得 x = .故 AE 的长为 .
12. 如图,已知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是 AD 的中点,点 F , G 在 AB 上, EF ⊥ AB , OG ∥ EF .
(1)判断四边形 OEFG 的形状;
解:(1)四边形 OEFG 是矩形.理由如下:
在菱形 ABCD 中, DO = BO .
∵点 E 是 AD 的中点,
∴ AE = DE , OE ∥ AB .
∴ OE ∥ FG .
又∵ OG ∥ EF ,
∴四边形 OEFG 是平行四边形.
∵ EF ⊥ AB ,∴∠ EFG =90°.
∴ OEFG 是矩形.
(2)若 AC =8, BD =6,求菱形 ABCD 的面积和 EF 的长.
解:(2)菱形 ABCD 的面积= AC · BD
= ×8×6=24.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D ⊥ AC , AO = AC =4, BO = BD
=3.
∴ AB = =5.
由(1)知,四边形 OEFG 是矩形,
∴ EF = OG , OG ⊥ AB .
∴ AO · BO = AB · OG .
∴ OG = = .
∴ EF = .
13. (选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 ABCD 的边
AB =4, BC =6.若不改变矩形 ABCD 的形状和大小,当矩形顶
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左右移动时,矩形的另一个顶点 D 始终在
y 轴的正半轴上随之上下移动.
(1)当∠ OAD =30°时,求 OD 的长及点 C 的坐标.
解:(1)如答图,过点 C 作 CE ⊥ y 轴于点 E .
在矩形 ABCD 中, CD ⊥ AD ,
∴∠ CDE +∠ ADO =90°.
又∵∠ OAD +∠ ADO =90°,
∴∠ CDE =∠ OAD =30°.
又∵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CD = AB =4, AD = BC =6.
在Rt△ CED 中, CE = CD =2.
答图
∴ DE = =2 .
在Rt△ OAD 中,∠ OAD =30°,
∴ OD = AD =3.
∴ OE = OD + DE =3+2 .
∴点 C 的坐标为(2,3+2 ).
答图
答图
(2)设 AD 的中点为 M .
①连接 OM , MC ,当四边形 OMCD 的面积为 时,求 OA
的长;
②当点 A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点 C 到点 O 的距离有最大值,请
求出其最大值.
解:(2)①∵点 M 是 AD 的中点,
∴ DM =3, S△ DCM = DC · DM = ×4×3=6.
又∵ S四边形 OMCD = ,
∴ S△ ODM = S四边形 OMCD - S△ DCM = -6= .
∴ S△ AOD =2 S△ ODM =9.
设 OA = x , OD = y ,则 xy =9.∵ OA2+ OD2= AD2,
∴ x2+ y2=36.∴ x = y =3 (负值已舍去).∴ OA =3 .
②如答图,连接 OC .
∵点 M 是 AD 的中点,
∴ AM = DM = OM = AD =3.
在Rt△ CDM 中, CM = =5.
∵ OC ≤ OM + CM ,
答图
∴当 O , M , C 三点共线时, OC 有最大值.
此时, OC = OM + CM =8.
故点 C 到点 O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8.
答图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28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1. 下列性质中,正方形具有但菱形却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C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长度相等
D. 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
2. (2022·青岛)如图,点 O 为正方形 ABCD 对角线 AC 的中点,
△ ACE 为等边三角形.若 AB =2,则 OE 的长度为( B )
A. B. C. 2 D. 2
(第2题图)
B
3. (2022·黔东南)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ABC 的外侧
作正方形 ABED ,过点 D 作 DF ⊥ BC ,垂足为 F ,则 DF 的长为
( D )
A. 2 +2 B. 5-
C. 3- D. +1
(第3题图)
D
4. (2023·山东)如图,点 E 是正方形 ABCD 内的一点,将△
A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CBF . 若∠ ABE =55°,
则∠ EGC = °.
(第4题图)
80 
5. (2023·益阳)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 AB =4,点 E 为 AB
的中点,连接 DE ,将△ DAE 绕点 D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 DCF ,连接 EF ,则 EF 的长为 .
(第5题图)
2  
6. 如图,将正方形 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O 是
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则点 C 的坐标
为 .
 
7. 如图,已知点 E 是正方形 ABCD 外一点, AE = AD ,∠ ADE
=75°,求∠ AEB 的度数.
解:在△ ADE 中,∵ AE = AD ,∠ ADE =75°,
∴∠ AED =75°.
∴∠ EAD =180°-∠ ADE -∠ AED =180°-75°×2=30°.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AD =90°, AB = AD .
∴ AB = AE . 在△ ABE 中, AB = AE ,
∠ BAE =∠ BAD +∠ EAD =90°+30°=120°,
∴∠ AEB = (180°-∠ BAE )= ×(180°-120°)=30°.
8.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已知点 E 是 AB 上一点,点 F 是 AD
延长线上一点,且 CE = CF .
(1)求证: BE = DF ;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BC = DC ,∠ CBA =∠ CDA =90°.
∵点 F 是 AD 延长线上一点,
∴∠ CDF =180°-∠ CDA =90°.
在Rt△ CBE 和Rt△ CDF 中,
∴Rt△ CBE ≌Rt△ CDF (HL).∴ BE = DF .
(2)连接 EF ,若 CE =5,求 EF 的长.
(2)解:由(1)知,Rt△ CBE ≌Rt△ CDF ,
∴∠ BCE =∠ DCF .
又∵∠ BCD =∠ BCE +∠ DCE =90°,
∴∠ ECF =∠ DCF +∠ DCE =∠ BCE +∠
DCE =90°.
又∵ CE =5, CE = CF ,
∴ EF = = =5 .
9. (2023·内江)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
△ BPC 是等边三角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2-4  
【解析】如答图,过点 P 作 PM ⊥ DC 于点 M , PN ⊥ BC 于点 N .
∵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 BCD =90°, BC =
CD =4.∴ S正方形 ABCD =4×4=16.∵△ BPC 是等边三角形,∴∠
BCP =60°, BC = CP =4, BN = CN =2.∴ PN =
=2 .∴ S△ PBC = BC · PN = ×4×2 =4 .∵∠ BCD =
90°,∠ BCP =60°,∴∠ PCM =30°.在Rt△ PCM 中, PM =
CP =2.∴ S△ PCD = CD · PM = ×4×2=4.∴ S阴影= S正方形 ABCD
- S△ PBC - S△ PCD =16-4 -4=12-4 .
故答案为12-4 .
答图
10.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 NCD =22.5°,点 P 是 CN 上一
点.若 CD =8, CM = ,则 PM + PD 的最小值是  5  .
5  
【解析】如答图,连接 AC ,在 AC 上取一点 M ',使 CM '= CM
= ,连接 PM ', DM ',过点 M '作 M ' E ⊥ CD 于点 E . ∵四边
形 ABCD 是正方形,∴∠ ACD =45°.∵∠ NCD =22.5°,∴∠ M '
CP =∠ MCP . 在△ M ' CP 和△ MCP 中,∴△
M ' CP ≌△ MCP . ∴ PM '= PM . ∴ PM + PD = PM '+ PD
≥ M ' D . ∴ PM + PD 的最小值是 M ' D 的长.
在Rt△ M ' CE 中, CM '= ,∠ M ' CE =45°,
∴△ M ' 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M ' E = CE =1.
答图
∵ CD =8,∴ DE = CD - CE =7.在Rt△ M ' DE
中,由勾股定理,得 M ' D = = =5 ,
∴ PM + PD 的最小值是5 .故答案为5 .
答图
11.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 G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一点, GE ⊥
CD 于点 E , GF ⊥ BC 于点 F ,连接 AG , EF .
(1)求证: AG = EF ;
(1)证明:如答图,连接 GC .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GE ⊥ CD , GF ⊥ BC ,
∴∠ GEC =∠ GFC =90°=∠ ECF .
∴四边形 GFCE 是矩形.∴ EF = CG .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D 为对角线,
∴∠ ADG =∠ CDG =45°, AD = CD .
在△ ADG 和△ CDG 中,
∴△ ADG ≌△ CDG (SAS).∴ AG = CG . ∴ AG = EF .
答图
(2)若∠ DAG =30°, GE =1,求正方形 ABCD 的面积.
(2)解:∵ GE ⊥ DE ,∠ GDE =45°,
∴ DE = GE =1.
由(1)知,△ ADG ≌△ CDG ,
∴∠ DAG =∠ GCE =30°.
∴在Rt△ GCE 中, GC =2 GE =2.
∴ CE = = = .
∴ CD = CE + DE = +1.
∴正方形 ABCD 的面积=( +1)2=4+2 .
12. 如图,已知点 D 在边 CG 上,四边形 ABCD 和 CEFG 均为正
方形,点 H 是 AF 的中点.求证:
(1) BG = DE ;
证明:(1)∵四边形 ABCD 和 CEFG 均为正方形,
∴∠ BCD =∠ DCE =90°, BC = DC , CG = CE .
在△ BCG 和△ DCE 中,
∴△ BCG ≌△ DCE (SAS).
∴ BG = DE .
(2) CH = AF .
证明:(2)如图,连接 AC , CF .
∵四边形 ABCD 和 CEFG 均为正方形,
∴∠ ACD =∠ FCG =45°.
∴∠ ACF =∠ ACD +∠ FCG =45°+45°=
90°,
即△ ACF 是直角三角形.
又∵点 H 是斜边 AF 的中点,
∴ CH = AF .
13. (选做)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CD 所在直
线上,连接 BE ,以 BE 为边,在 BE 的下方作正方形 BEFG ,并
连接 AG .
(1)如图1,当点 D , E 重合时,则 AG = ;
5  
图1
(1)【解析】如图1,连接 CG . ∵四边形 ABCD 和四边形 BEFG
都是正方形,∴∠ CDB =∠ CBD =45°,∠ DBG =90°, BD =
BG . ∴∠ CBG =45°.∴∠ CBG =∠ CBD . 在△ CBD 和△ CBG
中,∴△ CBD ≌△ CBG (SAS).∴∠ DCB =
∠ BCG =90°, DC = CG =5.
∴ G , C , D 三点共线.∴ DG =10.
∴ AG = = =5 .
故答案为5 .
图1
(2)如图2,当点 E 在线段 CD 上时,若 DE =2,求 AG 的长;
图2
(2)解:如图2,过点 G 作 GK ⊥ AB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K .
∵ DE =2, DC =5,∴ CE =3.
∵四边形 ABCD 和四边形 BEFG 都是正方形,
∴ BE = BG ,∠ EBG =∠ EBC +∠ CBG =90°,∠ CBG +∠
GBK =90°.∴∠ EBC =∠ GBK .
在△ BCE 和△ BKG 中,
∴△ BCE ≌△ BKG (AAS).
∴ CE = KG =3, BC = BK =5.
∴ AK = AB + BK =10.
在Rt△ AKG 中,由勾股定理,得AG = = .
图2
图2
(3)若 AG = ,请直接写出 DE 的长.
(3)解:分三种情况:
①当点 E 在 CD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所示.
同理(2)可知,△ BCE ≌△ BKG (AAS),
∴ BC = BK =5, CE = KG . ∴ AK =10.
在Rt△ AKG 中,由勾股定理,得 KG = =
= .∴ CE = KG = .此种情况不成立.
图3
图3
②当点 E 在边 CD 上时,如图4所示.
同理,得 CE = KG = .
∴ DE = DC - CE =5- = .
图4
③当点 E 在 D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5所示.
同理,得 CE = GK = .
∴ DE = DC + CE =5+ = .
综上所述, DE 的长是 或 .
图5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19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1. 如图,已知 AC 为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DAB =40°,则∠
BAC 的度数为( B )
A. 15° B. 20° C. 25° D. 30°
(第1题图)
B
2. (2023·深圳)如图,在 ABCD 中, AB =4, BC =6,将线
段 AB 水平向右平移 a 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 EF . 若四边形 ECDF
为菱形,则 a 的值为( B )
A. 1 B. 2 C. 3 D. 4
(第2题图)
B
3. (2023·浙江)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B =1,∠ DAB =
60°,则 AC 的长为( D )
A. B. 1 C. D.
(第3题图)
D
4. 如图,已知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过点
D 作 DH ⊥ AB 于点 H ,∠ BCD =50°,则∠ BDH 的度数
为 .
 
(第4题图)
25° 
5. (2023·甘孜)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菱形
AOBC 的顶点 B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A 的坐标为(1, ),
则点 C 的坐标为 .
(第5题图)
 
6. (2023·大连)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已知 AC , BD 为菱形
的对角线,∠ DBC =60°, BD =10,点 F 为 BC 的中点,则 EF
的长为 .
(第6题图)
5 
7. 如图,点 E , F 分别在菱形 ABCD 的边 BC , CD 上,且 BE =
DF ,求证:∠ BAE =∠ DAF .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 =∠ D , AB = AD .
在△ ABE 和△ ADF 中,
∴△ ABE ≌△ ADF (SAS).
∴∠ BAE =∠ DAF .
8. (2022·西宁)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E ⊥ BC 于
点 E , AF ⊥ CD 于点 F .
(1)求证:△ ABE ≌△ ADF ;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B = BC = CD = AD ,∠ B =∠ D .
∵ AE ⊥ BC , AF ⊥ CD ,
∴∠ AEB =∠ AFD =90°.
在△ ABE 和△ ADF 中,
∴△ ABE ≌△ ADF (AAS).
(2)若 AE =4, CF =2,求菱形的边长.
(2)解:设菱形的边长为 x ,
则 AB = CD = x , DF = x -2.
∵△ ABE ≌△ ADF ,
∴ BE = DF = x -2.
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
AE2+ BE2= AB2,
即42+( x -2)2= x2,
解得 x =5.
故菱形的边长为5.
9.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BAD =60°, AB =6,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 若点 E 在 AC 上,且 OE = ,则 CE 的长
为 .
(第9题图)
4 或2  
10. 如图,在边长为2 cm的菱形 AFEO 中,∠ AFE =120°,过点
O 作两条夹角为60°的射线,分别交边 AF 和边 FE 于点 M , N ,
连接 MN , OF . 下列结论:① OF = OA ;② S四边形 OMFN =
cm2;③ MN 的长度为定值;④△ OMN 为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
的有 (填序号).
①②④ 
(第10题图)
【解析】∵四边形 AFEO 是菱形,∠ AFE =120°,∴ OA =
AF ,∠ A =60°.∴△ AOF 是等边三角形.∴ OF = OA ,∠ AOF =
60°.∴①正确.∵∠ MON =60°,∴∠ AOM =∠ FON . 在△ AOM
和△ FON 中,∴△ AOM ≌△ FON
(ASA).∴ OM = ON . ∴△ OMN 是等边三角形.∴④正确.
∵ OM 的长度不是定值,∴ MN 的长度不是定值.∴③不正
确.∵△ AOM ≌△ FON ,∴ S△ AOM = S△ FON . ∴ S四边形 OMFN = S△
AOF = ×2× = (cm2).∴②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
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11. 如图,已知菱形 ABCD 和菱形 BEFG 的边长分别是5和2,
∠ A =60°,连接 DF ,求 DF 的长.
解:如答图,延长 FG 交 AD 于点 M ,过点 D 作 DH ⊥ AB 于点
H ,交 GM 于点 N .
∵四边形 ABCD 和四边形 BEFG 都是菱形,
∴ GF ∥ BE , EF ∥ AM .
答图
∴四边形 AEFM 是平行四边形, DN ⊥ MN .
∴ AM = EF =2, MF = AE = AB + BE =5+2=7.
∴ DM = AD - AM =5-2=3.
∵∠ A =60°, DH ⊥ AB ,
∴∠ ADH =30°.
∴ MN = DM = ×3= .
∴ DN = = ,
答图
NF = MF - MN =7- = .
在Rt△ DNF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DF = = = .
12. (选做)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已知 AB =4,∠ A =
120°,点 P , Q , K 分别为线段 BC , CD , BD 上任意一点,求
PK + QK 的最小值.
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D ∥ BC , BC = AB =4.
∵∠ A =120°,
∴∠ ABC =180°-∠ A =180°-120°=60°.
如答图,作点 P 关于直线 BD 的对称点 P '.
过点 P '作 CD 的垂线,垂足为 Q , P ' Q 交 BD 于点 K ,则 P ' Q 的
长即为 PK + QK 的最小值.
由图可知,此最小值等于菱形 CD 边上的高的长度.
过点 C 作 CP ″⊥ CD ,交 AB 于点 P ″,
则 P ' Q = CP ″,∠ BP ″ C =∠ P ″ CD =90°.
答图
在Rt△ BCP ″中,∠ ABC =60°,∠ BP ″ C =90°,
∴∠ BCP ″=30°.
∴ BP ″= BC = ×4=2.
∴ CP ″= = =2 .
故 PK + QK 的最小值为2 .
答图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29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课时)
1. (2023·达州)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C )
A.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上
D. 在△ ABC 中,若∠ A ∶∠ B ∶∠ C =3∶4∶5,则△ ABC 是直
角三角形
C
2. 如图,将△ ABC 沿射线 BC 向右平移得到△ DCE ,连接 AD ,
下列条件能够判定四边形 ABCD 为菱形的是( A )
A. AB = BC B. AC = BC
C. ∠ B =60° D. ∠ ACB =60°
(第2题图)
A
3. 如图,在△ ABC 中, AD 平分∠ BAC , DE ∥ AC 交 AB 于点
E , DF ∥ AB 交 AC 于点 F . 若 AF =6,则四边形 AEDF 的周长是
( A )
A. 24 B. 28 C. 32 D. 36
(第3题图)
A
4. 如图,已知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添加一
个条件,使 ABCD 成为菱形,则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符合要求的一个即可).
AC ⊥ BD
(答案不唯一) 
5. 如图,小聪在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
分别以点 A 和点 B 为圆心,以大于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
交于 C , D 两点,则直线 CD 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
四边形 ADBC 一定是 .
(第5题图)
菱形 
6. 如图,将等边三角形 ABC 沿射线 BC 向右平移到△ DCE 的位
置,连接 AD , BD ,则下列结论:① AD = BC ;② BD , AC 互
相平分;③四边形 ACED 是菱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第6题图)
①②③ 
7.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 ∥ CD , AB = CD = BC .
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证明:∵ AB ∥ CD , AB = CD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 CD = BC ,
∴ ABCD 是菱形.
8. (2023·沈阳)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B = AC ,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点 E 在 DA 的延长线上,连接 BE ,过点 C 作 CF ∥
BE 交 AD 的延长线于点 F ,连接 BF , CE ,求证:四边形 BFCE
是菱形.
证明:∵ AB = AC ,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
∴ AD 垂直平分 BC .
∴ EB = EC , FB = FC , BD = CD .
∵ CF ∥ BE ,
∴∠ BED =∠ CFD ,∠ EBD =∠ FCD .
在△ EBD 和△ FCD 中,
∴△ EBD ≌△ FCD .
∴ BE = CF .
∴ BE = BF = CF = EC .
∴四边形 BFCE 是菱形.
9. (2023·聊城)如图,在 ABCD 中, BC 的垂直平分线 EO 交
AD 于点 E ,交 BC 于点 O ,连接 BE , CE ,过点 C 作 CF ∥ BE ,
交 EO 的延长线于点 F ,连接 BF . 若 AD =8, CE =5,则四边形
BFCE 的面积为 .
(第9题图)
24 
【解析】∵ CF ∥ BE ,∴∠ BEO =∠ CFO . ∵ BC 的垂直平分线
EO 交 AD 于点 E ,∴ BO = CO ,∠ BOE =∠ COF =90°.∴△
BOE ≌△ COF (AAS).∴ BE = CF , OE = OF . ∴四边形
BFCE 为平行四边形.又∵ BC ⊥ EF ,∴ BFCE 为菱形.∵ AD =
8,∴ BC =8.∴ OC = BC =4.在Rt△ EOC 中, OE =
= =3.∴ EF =6.∴ S菱形 BFCE = BC · EF =
×8×6=24.故答案为24.
10.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C = BD =6,点 E , F , G , H
分别是 AB , BC , CD , DA 的中点,连接 EF , FG , GH ,
EH , EG , HF ,且 EG , HF 交于点 O ,则 EG2+ FH2= .
(第10题图)
36 
【解析】∵点 E , H 分别是 AB , DA 的中点,∴ EH 是△ ABD 的
中位线.∴ EH = BD =3.同理可得 EF , FG , GH 分别是△
ABC ,△ BCD ,△ ACD 的中位线.∴ EF = GH = AC =3, FG
= BD =3.∴ EH = EF = GH = FG =3.∴四边形 EFGH 为菱
形.∴ EG ⊥ HF ,且点 O 为垂足.∴ EG =2 OE , FH =2 OH . 在
Rt△ OEH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OE2+ OH2= EH2=9,∴(2
OE )2+(2 OH )2=36,即 EG2+ FH2=36.故答案为36.
11.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 ∥ DC , AB = AD ,对角
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 AC 平分∠ BAD . 过点 C 作 CE ⊥ AB ,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E .
(1)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1)证明:∵ AB ∥ CD ,
∴∠ OAB =∠ DCA . ∵ AC 为∠ DAB 的平分线,
∴∠ OAB =∠ DAC . ∴∠ DCA =∠ DAC .
∴ CD = AD . 又∵ AB = AD ,∴ AB = CD .
又∵ AB ∥ CD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B = AD ,
∴ ABCD 是菱形.
(2)若 AB =2 , BD =4,求 AE 的长.
(2)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OA = OC , OB = OD , BD ⊥ AC .
∵ BD =4,
∴ OB = BD =2.
在Rt△ AOB 中, AB =2 , OB =2,
∴ OA = = =6.
∴ AC =2 OA =12.
∵ S菱形 ABCD = AC · BD = AB · CE ,
即 ×12×4=2 CE .
∴ CE = .
∴ AE = = = .
12. 如图,在 ABCD 中,已知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 F 分别在 BD 和 DB 的延长线上,且 DE = BF ,连接 AE ,
AF , CE , CF .
(1)求证: AE = CF .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 BC , AD ∥ BC .
∴∠ ADB =∠ CBD .
∴∠ ADE =∠ CBF .
在△ ADE 和△ CBF 中,

∴△ ADE ≌△ CBF (SAS).
∴ AE = CF .
(2)当 BD 平分∠ ABC 时,四边形 AFCE 是什么特殊的四边
形?请说明理由.
(2)解:当 BD 平分∠ ABC 时,四边形 AFCE 是菱形.理由
如下:
∵ BD 平分∠ ABC ,
∴∠ ABD =∠ CBD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OA = OC , OB = OD , AD ∥ BC .
∴∠ ADB =∠ CBD .
∴∠ ABD =∠ ADB . ∴ AB = AD .
∴ ABCD 是菱形.
∴ AC ⊥ BD ,即 AC ⊥ EF .
∵ DE = BF ,∴ OE = OF .
又∵ OA = OC ,
∴四边形 AFCE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C ⊥ EF ,
∴ AFCE 是菱形.
13. (选做)(2022·福建)已知△ ABC ≌△ DEC , AB = AC ,
AB > BC .
(1)如图1,若 CB 平分∠ ACD ,求证:四边形 ABDC 是菱形;
(1)证明:∵△ ABC ≌△ DEC ,∴ AC = DC .
∵ AB = AC ,∴ AB = DC ,∠ ABC =∠ ACB .
∵ CB 平分∠ ACD ,∴∠ ACB =∠ DCB .
∴∠ ABC =∠ DCB .
∴ AB ∥ CD .
又∵ AB = DC ,
∴四边形 ABDC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B = AC ,
∴ ABDC 是菱形.
(2)如图2,将(1)中的△ CDE 绕点 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
转角小于∠ BAC ), BC , DE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F ,用等式表
示∠ ACE 与∠ EF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解:∠ ACE +∠ EFC =180°.证明如下:
∵△ ABC ≌△ DEC ,∴∠ ABC =∠ DEC .
∵ AB = AC ,∴∠ ABC =∠ ACB .
∴∠ ACB =∠ DEC .
∵∠ ACB +∠ ACF =∠ DEC +∠ CEF =180°,
∴∠ ACF =∠ CEF .
∵∠ CEF +∠ ECF +∠ EFC =180°,
∴∠ ACF +∠ ECF +∠ EFC =180°.
∴∠ ACE +∠ EFC =180°.
(3)如图3,将(1)中的△ CDE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
转角小于∠ ABC ),若∠ BAD =∠ BCD ,求∠ ADB 的度数.
(3)解:如图,在 AD 上取一点 M ,使得 AM = CB ,连接 BM .
由(1)可知, AB = CD .
又∵∠ BAM =∠ DCB , AM = CB ,
∴△ ABM ≌△ CDB (SAS).
∴ BM = DB ,∠ MBA =∠ BDC .
∴∠ ADB =∠ BMD .
∵∠ BMD =∠ BAD +∠ MBA ,
∴∠ ADB =∠ BCD +∠ BDC .
设∠ BCD =∠ BAD =α,∠ BDC =β,
则∠ ADB =α+β.
∵ CA = CD ,
∴∠ CAD =∠ CDA =α+2β.
∴∠ BAC =∠ CAD -∠ BAD =2β.
∴∠ ACB = =90°-β.
∴∠ ACD = +α.
∵∠ ACD +∠ CAD +∠ CDA =180°,
∴ +α+2 =180°.
∴α+β=30°,即∠ ADB =30°.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26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课时)
1. (2022·滨州)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D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2. 已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AC 和 BD 交于点 O .
下列三个结论:①当 AB = BC 时,则它是菱形;②当∠ ABC =
90°时,它是正方形;③当 AC ⊥ BD 时,则它是矩形.其中正确
的有( B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B
3. 如图,在△ ABC 中,点 D 是边 BC 上的一点(与 B , C 两点不
重合),过点 D 作 DE ∥ AC , DF ∥ AB ,分别交 AB , AC 于点
E , F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四边形 AEDF 一定是矩形
B. 四边形 AEDF 一定是菱形
C. 四边形 AEDF 一定是正方形
D. 四边形 AEDF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第3题图)
D
4. (2023·黑龙江)如图,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
点 O ,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则这个
条件可以是 (写出一个条件即
可).
(第4题图)
AB = AD (答案不唯一) 
5. 如图,点 D , E , F 分别是△ ABC 三边的中点,下列判断:
①四边形 AEDF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若 AD 平分∠ BAC ,则四
边形 AEDF 是正方形;③若 AD ⊥ BC ,则四边形 AEDF 是菱形;
④若∠ BAC =90°,则四边形 AEDF 是矩形.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③④ 
(第5题图)
6.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 BC ,∠ ABC =∠ CDA =
90°, BE ⊥ AD ,垂足为 E . 若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12,则 BE
= .
(第6题图)
2  
7.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BE 平分∠ ABC , CE 平分∠
DCB , BF ∥ CE , CF ∥ BE . 求证:四边形 BFCE 是正方形.
证明:∵ BF ∥ CE , CF ∥ BE ,
∴四边形 BFCE 是平行四边形.
在矩形 ABCD 中, BE 平分∠ ABC , CE 平分∠ DCB ,
∴∠ EBC =∠ ECB =45°.
∴∠ BEC =90°, BE = CE .
∴ BECF 是正方形.
8. 如图,在 ABCD 中,已知对角线 AC , BD 交于点 O ,点 E 是
DB 延长线上一点,且△ ACE 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O = CO .
∵△ ACE 是等边三角形,
∴ AE = CE . ∴ EO ⊥ AC .
∴ ABCD 是菱形.
(2)若∠ AEB =2∠ EAB ,求证: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证明:(2)∵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OE =90°.
∴△ AOE 是直角三角形.
∴∠ AEB +∠ EAO =90°.
∵△ ACE 是等边三角形,
∴∠ EAO =60°.∴∠ AEB =30°.
∵∠ AEB =2∠ EAB ,∴∠ EAB =15°.
∴∠ BAO =∠ EAO -∠ EAB =60°-15°=45°.
又∵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AD =2∠ BAO =90°.
∴菱形 ABCD 是正方形.
9.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 = AD ,∠ BAD =∠ BCD
=90°,∠ B =80°,连接 AC ,则∠ CAD 的度数为 .
35° 
【解析】如答图,过点 A 作 AE ⊥ BC 于点 E , AF ⊥ CD 交 CD 的
延长线于点 F ,则∠ AEB =∠ AEC =∠ F =90°.又∵∠ BCD =
90°,∴四边形 AECF 是矩形.∴∠ FAE =90°.又∵∠ BAD =90°,
∴∠ FAE =∠ BAD . ∴∠ FAD =∠ BAE =90°-∠ EAD . 在△
AEB 和△ AFD 中,∴△ AEB ≌△ AFD .
∴ AE = AF . ∴四边形 AECF 是正方形.∴∠ ACB =∠ ACD =45°.
在四边形 ABCD 中,∠ BAD =∠ BCD =90°,∠ B =80°,∴∠
ADC =360°-90°-90°-80°=100°.
∴∠ CAD =180°-100°-45°=35°.故答案为35°.
答图
10.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点 O 为 AC , BD 的交点,△
DCE 为直角三角形,∠ CED =90°, OE =2 .若 CE · DE =3,
则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
10 
【解析】如答图,过点 O 作 OM ⊥ CE 于点 M , ON ⊥ DE 交 ED
的延长线于点 N . 又∵∠ CED =90°,∴四边形 OMEN 是矩
形.∴∠ MON =90°.∵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OC = OD ,
AC ⊥ BD . ∵∠ COM +∠ DOM =90°,∠ DON +∠ DOM =
90°.∴∠ COM =∠ DON . 在△ COM 和△ DON 中,
∴△ COM ≌△ DON . ∴ OM = ON ,
CM = DN .
答图
∴四边形 OMEN 是正方形.∴ ON = EN . 在Rt△ OEN
中,∵ OE =2 , ∴ NE2+ NO2=2 NE2= OE2=8.∴ NE = ON
=2.∴ DE + CE = DE + EM + MC = DE + EM + DN = EN +
EM =2 EN =4.设 DE = a , CE = b ,则 a + b =4.∵ CE · DE =
3,∴ ab =3.∴ CD2= a2+ b2= -2 ab =42-2×3=10.
∴ S正方形 ABCD =10.故答案为10.
答图
11. 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 C =90°,∠ BAM 和∠ ABN 是
△ ABC 的两个外角, AD 平分∠ BAM ,交∠ ABN 的平分线 BD 于
点 D ,过点 D 分别作 DE ⊥ CM 于点 E , DF ⊥ CN 于点 F .
(1)试猜想四边形 CEDF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1)解:四边形 CEDF 的形状是正方形.理由如下:
如答图,过点 D 作 DG ⊥ AB 于点 G .
∵ DE ⊥ AC , DF ⊥ BC ,∠ C =90°,
∴∠ C =∠ DEC =∠ DFC =90°.
∴四边形 CEDF 是矩形.
∵ AD 平分∠ BAE , BD 平分∠ ABF , DE ⊥
AC , DG ⊥ AB , DF ⊥ BC ,
∴ DE = DG , DF = DG .
答图
∴ DE = DF .
∴矩形 CEDF 是正方形.
答图
(2)若 AE = BF ,试证明: AC = AE .
(2)证明:在Rt△ DEA 和Rt△ DGA 中,
∴Rt△ DEA ≌Rt△ DGA (HL).∴ AE = AG .
同理可证, BF = BG .
∵四边形 CEDF 是正方形,∴ CE = CF .
∵ AE = BF ,∴ CE - AE = CF - BF ,即 AC = BC .
在Rt△ ABC 中,∵ AB2= AC2+ BC2,
即( AG + BG )2= AC2+ BC2,
∴( AE + BF )2= AC2+ AC2=2 AC2.∴(2 AE )2=2 AC2.
∴ AC = AE .
12.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已知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
EF , GH 都过点 O ,分别交 AD , BC 于点 E , F ,交 CD , AB
于点 G , H , EF ⊥ GH ,求证:四边形 EHFG 是正方形.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OA = OB = OC = OD ,
∠ ODG =∠ OBH =∠ OCF =45°, AC ⊥ BD .
∴∠ COD =90°.
在△ ODG 和△ OBH 中,
∴△ ODG ≌△ OBH (ASA).∴ OG = OH .
同理,得 OE = OF . ∴四边形 EHFG 是平行四边形.
又∵ EF ⊥ GH ,∴ EHFG 是菱形.
∵∠ DOG +∠ GOC =90°,∠ GOC +∠ COF =90°,
∴∠ DOG =∠ COF .
在△ DOG 和△ COF 中,
∴△ DOG ≌△ COF (ASA).
∴ OG = OF . ∴ OG = OH = OE = OF .
∴ EF = GH . ∴菱形 EHFG 是正方形.
13. (选做)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已知 AB =2,点 E 为对
角线 AC 上一动点,连接 DE ,过点 E 作 EF ⊥ DE ,交射线 BC 于
点 F ,以 DE , EF 为邻边作矩形 DEFG ,连接 CG .
(1)求 AC 的长.
解:(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AB = BC =2,∠ B =90°.
∴ AC = AB =2 .
(2)探究: CE + CG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
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2) CE + CG 的值是定值.
如图1,过点 E 作 EM ⊥ BC 于点 M , EN ⊥ CD
于点 N ,则∠ MEN =90°.
∵点 E 是正方形 ABCD 对角线上的点,
∴ EM = EN . ∵∠ DEF =90°=∠ MEN ,
∴∠ DEN =∠ FEM .
在△ DEN 和△ FEM 中,
图1
∴△ DEN ≌△ FEM (ASA).∴ DE = FE .
∴矩形 DEFG 是正方形.
∴ DE = DG .
在正方形 ABCD 中, AD = DC .
∵∠ CDG +∠ CDE =∠ ADE +∠ CDE =90°,
∴∠ CDG =∠ ADE .
在△ ADE 和△ CDG 中,
∴△ ADE ≌△ CDG (SAS).
∴ AE = CG .
∴ CE + CG = CE + AE = AC =2 .
图1
图1
(3)设 AE = x ,四边形 DEFG 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x 之间的函数
关系式.
解:(3)如图2,过点 E 作 EH ⊥ AD 于点 H .
∵∠ DAE =45°, AE = x ,∴ AH = EH = x .
在Rt△ DHE 中, DH = AD - AH =2- x .
在Rt△ DEH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DE2=
DH2+ EH2= + = x2-2 x +4.
图2
∵四边形 DEFG 为正方形,∴ S = DE2= x2-2 x +4( x >0).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31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三课时)
1.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过点 A 作 AE ⊥ BC 于点 E . 若菱形
ABCD 的面积为24, AE =4,则 AB 的长为( B )
A. 12 B. 6 C. D. 2
(第1题图)
B
2. (2022·河南)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 BD 相交
于点 O ,点 E 为 CD 的中点.若 OE =3,则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 C )
A. 6 B. 12 C. 24 D. 48
(第2题图)
C
3. (2023·随州)如图,在 ABCD 中,分别以点 B , D 为圆
心,大于 B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M , N ,过 M ,
N 两点作直线交 BD 于点 O ,分别交 AD , BC 于点 E , F ,下列
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 AE = CF B. DE = BF
C. OE = OF D. DE = DC
(第3题图)
D
4. 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过点 A 作
AH ⊥ BC 于点 H ,连接 OH . 若 OB =4, =24,则 OH
的长为 .
(第4题图)
3 
5.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在线段 BO 上,连接 AE . 若 CD =2 BE ,∠ DAE =∠ DEA , EO
=1,则线段 AE 的长为 .
(第5题图)
2  
6. 如图,在Rt△ ABC 中,∠ ACB =90°,斜边 AB = ,过点 C
作 CF ∥ AB ,以 AB 为边作菱形 ABEF . 若∠ F =30°,则Rt△ ABC 的面积为 .
(第6题图)
 
7.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D ∥ BC ,对角线 BD 的垂直
平分线与边 AD , BC 分别相交于点 M , N ,且 BD =24, MN =
10,求四边形 BNDM 的周长.
解:∵ AD ∥ BC ,
∴∠ CBD =∠ ADB .
∵ MN 是对角线 BD 的垂直平分线,
∴ OB = OD , MB = MD .
在△ BON 和△ DOM 中,
∴△ BON ≌△ DOM (ASA).
∴ BN = DM .
又∵ BN ∥ DM ,
∴ BNDM 为平行四边形.
又∵ MB = MD ,
∴四边形 BNDM 为菱形.
∴∠ BOM =90°, OB = BD =12, OM = MN =5.
在Rt△ BOM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M = = =13.
∴菱形 BNDM 的周长=4 BM =4×13=52.
8.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 = AD , BD 平分∠ ABC ,
AC ⊥ BD ,垂足为 O .
(1)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1)证明:∵ AB = AD ,∴∠ ABD =∠ ADB .
∵ BD 平分∠ ABC ,
∴∠ ABD =∠ CBD .
∴∠ ADB =∠ CBD . ∴ AD ∥ BC .
∵ AC ⊥ BD , AB = AD ,∴ BO = DO .
在△ AOD 和△ COB 中,
∴△ AOD ≌△ COB (ASA).∴ AD = BC .
又∵ AD ∥ BC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C ⊥ BD ,∴ ABCD 是菱形.
(2)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BD =2 ,
∴ OD = BD = .
∴ OC = =2.∴ AC =2 OC =4.
∴ S菱形 ABCD = AC · BD = ×4×2 =4 .
(2)若 CD =3, BD =2 ,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9. 如图, AC 是菱形 ABCD 的对角线,点 P 是 AC 上的一个动
点,过点 P 分别作 AB 和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 F , E . 若菱形
的周长是12,面积是6,则 PE + PF 的值是 .
2 
【解析】连接 BP . ∵菱形的周长是12,∴ AB = BC = ×12=
3.∵ S△ ABC = S△ ABP + S△ BCP = S菱形 ABCD = ×6=3,∴ S△ ABP +
S△ BCP = AB · PF + BC · PE =3,即 ×3· PF + ×3· PE =3.
∴ PE + PF =3× =2.故答案为2.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 B , C , D 的坐标分别为(-
3,0),( x , y ),(0,4),(-6, z ).若以点 A , B ,
C ,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 z 的值为 .
4或  
【解析】①若 AB , CD 是对角线,则四边形 ADBC 为菱形,
∴ AC = AD . ∴32+42=(-3+6)2+ z2.解得 z1=4, z2=-4.当
z =-4时,点 A , C , D 都在直线 y = x +4上,故舍去.②若
AC , BD 为对角线.同理,由 DA = DC ,有(-3+6)2+ z2=62
+(4- z )2.解得 z3= .③若 AD , BC 为对角线.由 CA = CD ,
有32+42=62+(4- z )2,无解.综上所述, z =4或 .故答案为
4或 .
11.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 AB = AC , AD 平分∠ BAC 交
BC 于点 D . 在线段 AD 上任取一点 P (点 A 除外),过点 P 作 EF
∥ AB ,分别交 AC , BC 于点 E , F ,作 PQ ∥ AC ,交 AB 于点
Q ,连接 QE .
(1)判断四边形 AQP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解:四边形 AQPE 为菱形.理由如下:
∵ EF ∥ AB , PQ ∥ AC ,
∴四边形 AQPE 为平行四边形,∠ BAD =∠ EPA .
∵ AD 平分∠ BAC ,∴∠ CAD =∠ BAD .
∴∠ CAD =∠ EPA .
∴ EA = EP .
∴ AQPE 为菱形.
(2)当点 P 在何处时,四边形 AQPE 的面积为四边形 EQBF 面
积的一半?
(2)解:当点 P 为 EF 的中点,即 AP = AD 时,
S菱形 AQPE = S四边形 EQBF . 理由如下:
∵四边形 AQPE 为菱形,
∴ AD ⊥ EQ .
∵ AB = AC , AD 平分∠ BAC ,
∴ AD ⊥ BC . ∴ EQ ∥ BC .
又∵ EF ∥ AB ,
∴四边形 EQBF 为平行四边形.
如图,过点 E 作 EN ⊥ AB 于点 N .
∴ S菱形 AQPE = EP · EN
= EF · EN
= S四边形 EQBF .
12. 如图,已知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8,另一条对角线的长
为6,点 M , N 分别是边 BC , CD 的中点,点 P 是对角线 BD 上
一点.求 PM + PN 的最小值.
解:如答图,作点 M 关于 BD 的对称点 Q ,连接 NQ ,交 BD 于
点 P ,连接 NP .
易知 PQ = PM ,∴ PM + PN = PQ + PN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 PM + PN 的值最小.连接
AC ,则点 P 是 AC 的中点.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C ⊥ BD ,∠ QBP =∠ MBP . ∴点 Q 在 AB 上.
由折叠的性质,得 MQ ⊥ BD ,∴ AC ∥ MQ .
∵点 M 为 BC 的中点,∴点 Q 为 AB 的中点.
答图
∵点 N 为 CD 的中点,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Q ∥ CN , BQ = CN .
∴四边形 QBCN 是平行四边形.
∴ PQ ∥ AD .
又∵点 Q 是 AB 的中点,
∴ PQ 是△ ABD 的中位线,
即点 P 是 BD 的中点.
同理可得, PM 是△ ABC 的中位线,
∴点 P 是 AC 的中点.
答图
∴点 P 是菱形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C ⊥ BD , CP = AC =3, BP = BD =4.
在Rt△ BPC 中,由勾股定理,得
BC = =5.∴ QN =5.
∴ PM + PN = PQ + PN = QN =5.
故 PM + PN 的最小值为5.
答图
13. (选做)已知 AC 是菱形 ABCD 的对角线,点 E 在 BC 上,连
接 AE ,且 AE = AC .
(1)如图1,若∠ D =30°, BE =4,求 AC 的长;
图1
(1)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D =30°,
∴∠ B =30°,∠ ACB =∠ ACD = ∠ BCD = ×(180°-30°)
=75°.
如图1,过点 E 作 EF ⊥ AB 于点 F ,
则∠ BEF =90°-∠ B =90°-30°=60°.
∵ AE = AC ,
∴∠ AEC =∠ ACE =75°.
∴∠ AEF =180°-∠ AEC -∠ BEF =180°-75°-60°=45°.
图1
∴△ 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E = = = EF .
在Rt△ BEF 中, EF = BE = ×4=2.
∴ AC = AE =2 .
图1
图1
(2)如图2,过点 C 作 CH ⊥ AB 于点 H ,点 F 为 CD 上一点,连
接 AF ,∠ DAF =∠ BAE , DF = AH ,求证: AB =3 AH .
图2
(2)证明:如图2,在线段 AB 上取一点 G ,使 BG = BE ,连接
CG .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 =∠ D , AB = AD = BC .
在△ BAE 和△ DAF 中,
∴△ BAE ≌△ DAF (ASA).
∴ BE = DF , AE = AF . ∴ BG = DF .
图2
在△ CBG 和△ ABE 中,
∴△ CBG ≌△ ABE (SAS).∴ CG = AE .
又∵ AE = AC ,∴ CG = AC .
∵ CH ⊥ AB ,∴ AH = HG .
∵ AH = DF , BG = DF ,
∴ AH = HG = BG .
∴ AB =3 AH .
图2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27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课时)
1. 下列关于矩形的判定正确的是( B )
A.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2. 如图,下列四个条件:① AB = BC ;②∠ ABC =90°;③ AC
= BD ;④∠ ADC =∠ BAD . 从中选取一个作为补充条件,则不
能使 ABCD 为矩形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2题图)
A
3. (2022·襄阳)如图, ABCD 的对角线 AC 和 BD 相交于点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若 OB = OD ,则 ABCD 是菱形
B. 若 AC = BD ,则 ABCD 是矩形
C. 若 OA = OD ,则 ABCD 是菱形
D. 若 AC ⊥ BD ,则 ABCD 是矩形
(第3题图)
B
4. 如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
若改变框架的形状,则∠α也随之变化,两条对角线长度也在发
生改变.当∠α的度数为 时,则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第4题图)
90° 
5. 如图,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 AOD 是等
边三角形, AD =4,则 ABCD 的面积为 .
(第5题图)
16  
6. 如图,已知点 E , F , G , H 分别是四边形 ABCD 的四条边的
中点.要使四边形 EFGH 为矩形,则四边形 ABCD 应具备的条件
是 .
对角线互相垂直(或 AC ⊥ BD ) 
7. (2023·内江)如图,在△ ABC 中,已知点 D 是 BC 的中点,
点 E 是 AD 的中点,过点 A 作 AF ∥ BC 交 CE 的延长线于点 F .
(1)求证: AF = BD ;
证明:(1)∵ AF ∥ BC ,∴∠ AFE =∠ DCE .
∵点 E 为 AD 的中点,∴ AE = DE .
在△ AEF 和△ DEC 中,
∴△ AEF ≌△ DEC (AAS).∴ AF = CD .
∵点 D 是 BC 的中点,
∴ CD = BD . ∴ AF = BD .
(2)连接 BF ,若 AB = AC ,求证:四边形 AFBD 是矩形.
证明:(2)∵ AF ∥ BD , AF = BD ,
∴四边形 AFBD 是平行四边形.
∵ AB = AC , BD = CD ,
∴∠ ADB =90°.
∴ AFBD 是矩形.
8. 如图,已知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是 AD 的中点,点 F , G 在 AB 上,连接 EF , OE , OG , EF ⊥
AB , OG ∥ EF .
(1)求证:四边形 OEFG 是矩形;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D ⊥ AC ,∠ DAO =∠ BAO .
又∵点 E 是 AD 的中点,
∴ AE = OE = AD . ∴∠ EAO =∠ AOE .
∴∠ AOE =∠ BAO . ∴ OE ∥ FG .
又∵ OG ∥ EF ,
∴四边形 OEFG 是平行四边形.
∵ EF ⊥ AB ,∴∠ EFG =90°.
∴ OEFG 是矩形.
(2)若 AD =10, EF =4,求 OE 和 BG 的长.
(2)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BD ⊥ AC , AB = AD =10.
∴∠ AOD =90°.
∵点 E 是 AD 的中点,∴ OE = AE = AD =5.
∵四边形 OEFG 是矩形,∴ FG = OE =5.
∵ AE =5, EF =4,
∴ AF = =3.
∴ BG = AB - AF - FG =10-3-5=2.
9.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D ∥ BC ,∠ B =90°, AD =24
cm, BC =26 cm.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D 方向向点 D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 Q 从点 C 出发,沿着 CB 方向向点 B 以3 cm/s
的速度运动.点 P ,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
点随之停止运动.经过 s,四边形 ABQP 是矩形.
 
(第9题图)
10. 如图,在△ ABC 中,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C , AB 于点
D , F ,过点 B 作 BE ⊥ DF ,交 DF 的延长线于点 E . 若∠ A =
30°, DF =1, AF = BF ,则四边形 BCDE 的面积为 .
(第10题图)
2  
【解析】∵点 D , F 分别是 AC , AB 的中点,∴ DF 是△ ABC 的
中位线, AF = BF . ∴ DF ∥ BC , BC =2 DF =2.∵ DF 垂直平分
AC ,∴∠ ADF =90°=∠ C . 又∵∠ E =90°,∴∠ ADF =∠ E ,
四边形 BCDE 为矩形.在△ ADF 和△ BEF 中,
∴△ ADF ≌△ BEF (AAS).∴ AD = BE ,
DF = EF =1.∴ DE =2.∵∠ A =30°, DF =1,∠ ADF =90°,
∴ AD = .∴ BE = .∴矩形 BCDE 的面积= DE · BE =2 .
故答案为2 .
11. (2023·青岛)如图,在 ABCD 中,已知∠ BAD 的平分线
交 BC 于点 E ,∠ DCB 的平分线交 AD 于点 F ,点 G , H 分别是
AE 和 CF 的中点,连接 GF , EH .
(1)求证:△ ABE ≌△ CDF ;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 BC , AB = CD ,∠ BAD =∠ DCB ,∠ B =∠ D .
∵∠ BAD 和∠ DCB 的平分线 AE , CF
分别交 BC , AD 于点 E , F ,
∴∠ BAE =∠ DAE = ∠ BAD ,∠ BCF =∠ DCF = ∠ DCB .
∴∠ BAE =∠ DCF .
在△ ABE 和△ CDF 中,
∴△ ABE ≌△ CDF .
(2)连接 EF ,若 EF = AF ,请判断四边形 GEHF 的形状,并
证明你的结论.
(2)解:四边形 GEHF 是矩形,证明
如下:
∵△ EAB ≌△ FCD ,
∴ AE = CF ,∠ AEB =∠ CFD .
∵ AD ∥ BC ,∴∠ DFC =∠ BCF .
∴∠ AEB =∠ BCF .
∴ AE ∥ CF ,即 GE ∥ FH .
∵点 G , H 分别为 AE , CF 的中点,
∴ GE = AE , FH = CF .
∴ GE = FH .
∴四边形 GEHF 是平行四边形.
∵ EF = AF ,点 G 为 AE 的中点,
∴ GF ⊥ AE . ∴∠ FGE =90°.
∴ GEHF 是矩形.
12. 如图,已知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为
OC 的中点.过点 C 作 CF ∥ BD ,交 BE 的延长线于点 F ,连接
DF .
(1)求证:△ FCE ≌△ BOE .
(1)证明:∵ CF ∥ BD ,
∴∠ CFE =∠ OBE .
∵点 E 是 OC 的中点,
∴ CE = OE .
在△ FCE 和△ BOE 中,

∴△ FCE ≌△ BOE (AAS).
(2)当△ AD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OCFD 为矩形?并说明
理由.
(2)解:当△ ADC 满足 AD = CD 时,四边形
OCFD 为矩形.理由如下:
∵△ FCE ≌△ BOE ,∴ CF = OB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OA = OC , OB = OD . ∴ CF = OD .
又∵ CF ∥ BD ,∴四边形 OCFD 为平行四边形.
∵ AD = CD , OA = OC ,∴ OD ⊥ AC .
∴∠ COD =90°.∴ OCFD 为矩形.
13. (选做)如图,在 ABCD 中, AC =8 cm, BD =12 cm,
点 E , F 在对角线 BD 上.点 E 从点 B 出发,以1 cm/s的速度向点 D
运动;同时点 F 从点 D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点 B 运动,到端点时
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 t s .
(1)求证:四边形 AECF 为平行四边形.
(1)证明:在 ABCD 中,∵ AD ∥ BC , AD = BC ,
∴∠ EBC =∠ FDA . 由题意可知, BE = DF .
在△ BEC 与△ DFA 中,
∴△ BEC ≌△ DFA (SAS).
∴ CE = AF .
同理可得, AE = CF .
∴四边形 AECF 为平行四边形.
(2)点 E , F 在 BD 上运动的过程中,以点 A , E , C , F 为顶
点的四边形能否为矩形?如果能,请求出此时 t 的值;如果不
能,请说明理由.
(2)解:能.理由如下:由矩形的性
质,知 OE = OF , OA = OC . 要使∠
EAF 是直角,只需 OE = OF = OA =
AC =4 cm,则∠1=∠2,∠3=∠4.
∵∠1+∠2+∠3+∠4=180°,
∴2∠2+2∠3=180°.
∴∠2+∠3=90°,即∠ EAF =90°.
此时 BE = DF = ( BD - EF )= ×(12-8)=2(cm)或
BE = DF =6+4=10(cm).
此时, t 的值分别为2,10.
故当 t =2或 t =10时,以点 A , E , C ,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
形.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共30张PPT)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1. 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相等
C. 对边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A
2. (2022·济南)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分别以点 A , C 为圆
心,以大于 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M , N 两点,作
直线 MN 分别交 AD , BC 于点 E , F ,连接 AF . 若 BF =3, AE
=5,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D )
A. AF = CF B. ∠ FAC =∠ EAC
C. AB =4 D. AC =2 AB
(第2题图)
D
3. (2023·兰州)如图,在矩形 ABCD 中,点 E 为 BA 延长线上一
点,点 F 为 CE 的中点,以点 B 为圆心, BF 长为半径的圆弧过
AD 与 CE 的交点 G ,连接 BG . 若 AB =4, CE =10,则 AG =
( C )
A. 2 B. 2.5 C. 3 D. 3.5
(第3题图)
C
4. (2023·湘西)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点 E 在边 BC 上,
点 F 是 AE 的中点, AB =8, AD = DE =10,则 BF 的长为 .
2
 
5. (2023·内江)出入相补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成就之一.
最早是由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创建.“将一个几何图形,任意切
成多块小图形,几何图形的总面积保持不变,等于所分割成的
小图形的面积之和”是该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5, AD =12,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O ,点 E
为 BC 边上的一个动点, EF ⊥ AC , EG ⊥ BD ,垂足分别为 F ,
G ,则 EF + EG = .
 
(第5题图)
6.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2, BC =4,点 A , B 分别在 y
轴、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C 在第一象限.若∠ OAB =30°,则点 C
的坐标是 .
(第6题图)
(1+2 ,2) 
7.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点 E 在 DC 上, AE =2 BC , AE
= AB ,求∠ CBE 的度数.
解:在矩形 ABCD 中, BC = AD ,∠ D =∠ ABC =90°,
AB ∥ CD .
∵ AE =2 BC ,∴ AE =2 AD .
∴∠ DEA =30°.
∵ AB ∥ CD ,∴∠ EAB =∠ DEA =30°.
又∵ AE = AB ,
∴∠ ABE =∠ AEB = ×(180°-30°)=75°.
∴∠ CBE =∠ ABC -∠ ABE =90°-75°=15°.
8.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点 E 在 BC 上, AE = AD , DF
⊥ AE ,垂足为 F .
(1)求证: DF = AB ;
(1)证明:在矩形 ABCD 中, AD ∥ BC ,∠ B =90°,
∴∠ FAD =∠ BEA . ∵ DF ⊥ AE ,∴∠ DFA =90°=∠ B .
在△ ADF 和△ EAB 中,
∴△ ADF ≌△ EAB (AAS).∴ DF = AB .
(2)若∠ FDC =30°,且 AB =6,求 AD 的长.
(2)解:∵∠ FAD +∠ ADF =90°,∠ FDC
+∠ ADF =90°,∴∠ FAD =∠ FDC =30°.
∴ AD =2 DF .
由(1),得 DF = AB ,
∴ AD =2 DF =2 AB =2×6=12.
9.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3, AD =4,点 E , F 分别是边
BC , CD 上一点,连接 AE , EF . 若 EF ⊥ AE ,将△ ECF 沿 EF
翻折得到△ EC ' F ,连接 AC ',当 BE = 时,△ AEC '是
以 A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或  
(第9题图)
【解析】当 EC '= AE 时,设 BE = x ,则 EC =4- x .∵△ ECF 沿
EF 翻折得到△ EC ' F ,∴ EC '= EC =4- x . AE =4- x .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E2= BE2+ AB2,即(4- x )2= x2
+32,解得 x = ;当 AC '= AE 时,如图,过点 A 作 AH ⊥ EC '于
点 H . ∵ AH ⊥ EC ', AE = AC ',∴ EH = C ' H . ∵ EF ⊥ AE ,
∴∠ C ' EF +∠ AEC '=90°,∠ AEB +∠ FEC =90°.∵△ ECF 沿
EF 翻折得到△ EC ' F ,∴∠ C ' EF =∠ FEC . ∴∠ AEB =∠ AEH .
在△ ABE 和△ AHE 中,
∴△ ABE ≌△ AHE (AAS).∴ BE = HE . ∴ BE = HE = HC '.
∴ BE = EC '.又∵ EC = EC ',∴ BE = EC . ∴ BE = BC = .
综上所述, BE = 或 .故答案为 或 .
10. (2023·南通)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 ,
BD 互相垂直, AC =4, BD =6,则 AD + BC 的最小值是 .
(第10题图)
2
 
【解析】如图,设 AC 与 BD 交于点 O ,分别取 AB , BC , CD ,
DA 的中点 P , Q , R , S ,连接 PQ , QR , RS , SP , OQ ,
OS , QS . ∵ AC ⊥ BD ,∴△ AOD 和△ BOC 均为直角三角形,
AD , BC 分别为斜边.∴ AD =2 OS , BC =2 OQ . ∴ AD + BC =2
( OS + OQ ).∴当 OS + OQ 最小时, AD + BC 最小.根据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得 OQ + OS ≥ QS . ∴当点 O 在线段 QS 上时,
OQ + OS 最小,最小值为线段 QS 的长.∵点 P , Q 分别为 AB ,
BC 的中点,∴ PQ 是△ ABC 的中位线.∴ PQ = AC =2, PQ ∥
AC . 同理,得 QR = BD =3, QR ∥ BD .
RS = AC =2, RS ∥ AC . SP = BD =3, SP ∥ BD . ∴ PQ ∥ AC
∥ RS , QR ∥ BD ∥ SP . ∴四边形 PQRS 是平行四边形.∵ AC ⊥
BD , PQ ∥ AC , SP ∥ BD ,∴ PQ ⊥ SP . ∴四边形 PQRS 是矩形.
在Rt△ PQS 中, PQ =2, SP =3,∴ QS = =
.∴ OQ + OS 的最小值为 .∴ AD + BC 的最小值为2 .
故答案为2 .
11.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D = BC =6, AB = CD =
10,点 E 为射线 DC 上的一个动点,△ ADE 与△ AD ' E 关于直线
AE 对称,连接 BD '.当△ AD ' B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 DE 的长.
解:①当点 E 在线段 DC 上时.
∵△ ADE 与△ AD ' E 关于直线 AE 对称,∴△ ADE ≌△ AD ' E .
∴∠ D =∠ AD ' E =90°, AD = AD '=6, DE = D ' E .
∵∠ AD ' B =90°,∴∠ AD ' B +∠ AD ' E =180°.
∴ B , D ', E 三点共线.
∵ S△ ABE = BE · AD '= AB · AD , AD '= AD ,
∴ BE = AB =10.
∵ BD '= = =8,
∴ DE = D ' E = BE - BD '=10-8=2;
②当点 E 在线段 DC 的延长线上,且 ED ″经过点 B 时,如图所示.
∵∠ ABD ″+∠ CBE =∠ ABD ″+∠ BAD ″=90°,
∴∠ CBE =∠ BAD ″.
在△ ABD ″和△ BEC 中,
∴△ ABD ″≌△ BEC (ASA).
∴ BE = AB =10.
∵ BD ″= =8,
∴ DE = D ″ E = BD ″+ BE =8+10=18.
综上所述, DE 的长为2或18.
12.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BAD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 , AE = AD ,过点 D 作 DF ⊥ AE 于点 F .
(1)求证: AB = AF ;
证明:(1)∵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 AD ∥ BC ,∠ DAB =∠ ABE =90°.
∴∠ DAE =∠ AEB .
∵ AE 平分∠ BAD ,
∴∠ BAE =∠ DAE =45°.
∴∠ BAE =∠ AEB =45°.
∴ AB = EB .
∵ DF ⊥ AE ,∴∠ AFD =90°.
∴∠ ABE =∠ AFD =90°.
在△ ABE 和△ AFD 中,
∴△ ABE ≌△ AFD (AAS).
∴ AB = AF .
(2)连接 BF 并延长交 DE 于点 G ,求证: EG = DG .
证明:(2)∵ AE = AD ,∠ EAD =45°,
∴∠ AED =∠ ADE =67.5°.
又∵∠ FDA =45°,
∴∠ FDG =∠ ADE -∠ FDA =22.5°.
∵ AB = AF ,∠ BAF =45°,
∴∠ AFB =67.5°.
∴∠ EFG =67.5°.
∴∠ EFG =∠ AED .
∴ FG = EG .
又∵∠ DFG =∠90°-∠ EFG =22.5°,
∴∠ DFG =∠ FDG .
∴ FG = DG .
∴ EG = DG .
13. (选做)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B =5, AD =3,点
P 是 AB 边上一点(不与点 A , B 重合),连接 CP ,过点 P 作 PQ
⊥ CP 交边 AD 于点 Q ,连接 CQ .
(1)当△ CDQ ≌△ CPQ 时,求 AQ 的长;
解:(1)∵△ CDQ ≌△ CPQ ,
∴ DQ = PQ , DC = PC .
∵ AB = DC =5, AD = BC =3,∴ PC =5.
在Rt△ PBC 中, PB = =4.
∴ AP = AB - PB =5-4=1.
设 AQ = x ,则 PQ = DQ =3- x .
在Rt△ PAQ 中,由勾股定理,得
PQ2= AQ2+ AP2,即(3- x )2= x2+12,
解得 x = .∴ AQ = .
(2)取 CQ 的中点 M ,连接 MD , MP ,若 MD ⊥ MP ,求
AQ 的长.
解:(2)(方法一)如图,过点 M 作 EF ⊥ CD 于点 F ,
交 AB 于点 E ,则 EF ⊥ AB .
∵ MD ⊥ MP ,∴∠ PMD =90°.∴∠ PME +∠ DMF =90°.
又∵∠ MDF +∠ DMF =90°,∴∠ MDF =∠ PME .
∵点 M 是 CQ 的中点,
∴ DM = QC · MP = QC . ∴ DM = MP .
在△ MDF 和△ PME 中,
∴△ MDF ≌△ PME (AAS).
∴ DF = ME , MF = PE .
∵ EF ⊥ CD , AD ⊥ CD ,∴ EF ∥ AD .
∵ QM = MC ,∴ DF = CF = DC = .
∴ ME = .∵ ME 是梯形 ABCQ 的中位线,
∴2 ME = AQ + BC ,即5= AQ +3.∴ AQ =2.
(方法二)∵点 M 是Rt△ CDQ 的斜边 CQ 的中点,
∴ DM = CM . ∴∠ DMQ =2∠ DCQ .
∵点 M 是Rt△ CPQ 的斜边的中点,
∴ MP = CM . ∴∠ PMQ =2∠ PCQ .
∵∠ DMP =90°,∴2∠ DCQ +2∠ PCQ =90°.
∴∠ PCD =45°,∠ BCP =90°-45°=45°.
∴∠ BPC =45°=∠ BCP .
∴ BP = BC =3.
∵∠ CPQ =90°,
∴∠ APQ =180°-90°-45°=45°.
∴∠ AQP =90°-45°=45°=∠ APQ .
∴ AQ = AP =5-3=2.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