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13:4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在埃及建立了“世界图书馆”,其鼎盛时期拥有藏书近50万卷册,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按字母排序的图书馆目录。亚历山大除了派人去雅典采购书籍和邀请学者,还规定所有造访亚历山大的船舶都要留下一份书籍留存于图书馆。亚历山大的这些做法( )
A.体现出雅典的文化成就突出 B.维系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稳定
C.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 D.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2.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最初以口头传说和史诗的形式出现。其后,学校、书籍、图书馆及博物馆等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如表依次对应的载体为( )
序号 功能
① 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公众
② 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领域的知识
③ 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④ 文化大众化、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A.图书馆、博物馆、学校教育、印刷书
B.博物馆、图书馆、印刷书、学校教育
C.图书馆、学校教育、印刷书、博物馆
D.学校教育、博物馆、图书馆、印刷书
3.19世纪末,博物馆在西方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博物馆对全社会而言还是个陌生名词,由少数精英推动的建设博物馆进而实施公共教育以开启民智的事业阻力重重,“古物公有公藏”等政策建议遭遇广泛非议。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博物馆建设缺乏政府支持 B.文物收藏事业萧条
C.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薄弱 D.对外交流渠道堵塞
4.荷兰“共同遗产地图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该数据库面向世界范围内的用户开放,提供了来自全球28个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8500多张图像,该系统中的许多搜索选项不仅可以辅助研究荷兰东、西印度公司的相关情况,还可以辅助跨学科研究,例如社会文化史、建筑史和艺术史等。该数据库的运行得益于(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共享
②各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③国际间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④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感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创产业蓬勃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积极响应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其精心打造的“华夏宝库”数字博物馆平台上线以来,已发售了26款以馆藏文物为创意蓝本的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创产品,上线后一抢而空。文创产品的成功( )
①得益于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 ②加快我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市场
③凸显了博物馆文物保护价值 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图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该学规很快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此后历朝书院学规的范本。这是由于该学规(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确立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B.促进了理学思想的传播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7.晚清出版的报刊在议论时政之余,增加了大量的述异、猎奇内容,其中又以图文结合的画报出版为代表,如《点石斋画报》在当时就颇受欢迎。据此可知,画报的流行( )
A.迎合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宣传了近代的启蒙思想
C.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D.说明低俗文化市场广大
8.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苑内悬挂着张謇手书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说明张謇希望南通博物苑( )
A.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 B.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C.以实业教育为国育才 D.抵制外来文化入侵
9.从中西方史学史来看,历史学家在历史解释中应用了大量从哲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等其他学科或领域借鉴而来的理论方法,以致在当代史学发展中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潮流和不同理论立场的史学流派。其中比较突出的除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外,还有体现应用现代化与全球化理论的全球史,应用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理论方法的环境史,深受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与文化理论影响的新文化史,受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所驱动的女性史(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等等。这段话旨在说明( )
A.历史解释必须借助多元史观的认识工具
B.历史理解呈现出由古及今的历史认识途径
C.近现代的知识与思想深刻影响历史解释
D.史学需要从零碎的史实中发现整体的意义
10.1905年,张謇在《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指出“授博物课仅恃动植矿之图画,不足以引起兴味,国文、历史课仅恃书籍讲解,不足以征事物……凡以为学于斯者,睹器而识其名,考文而知其物,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他认为博物馆的作用是( )
A.辅助学校教育 B.展示文化遗产
C.传承历史文化 D.服务人民群众
11.下图所示为故宫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这些文创产品( )
A.促进了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 B.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C.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D.以历史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12.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大量司法和行政的重要职位逐渐由大学毕业生担任。1380年到1500年,在牛津大学有比较完整的学生注册资料的937人中,63.2%的学生来自乡村,其中大多数来自小土地所有者家庭;城市背景的学生占21.8%,其中有七分之一来自城市贵族家庭。这反映出当时大学教育( )
A.成为社会阶层流动重要渠道 B.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C.脱离了基督教会的文化影响 D.呈现出显著的商业化特征
13.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1951 年,第 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2006年,新修订的《义 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 )
A.教育公平逐步推进 B.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建成
C.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D.教育优先理念切实践行
14.中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日本利用我国传统中药处方所开发的汉方制剂,其销量占世界中医药市场汉方制剂总销量的80%以上;日本开发出的汉方“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总出口额相等这表明( )
A.经济价值是中医药保护的核心 B.国际合作是遗产保护的前提
C.文化遗产保护可引入市场机制 D.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
15.2015年,学者在上海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公文纸印本《后汉书》与《魏书》的纸背发现明朝洪武初年小黄册原件共计635叶。小黄册原件文献反映了黄册里甲制度的确立起点,揭示了明代乡村组织“图”的来源。这说明( )
A.图书馆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之一
B.了解历代赋役制度和基层治理有赖正史
C.新史料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D.应高度重视挖掘馆藏古籍中的纸背文书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芍陂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在修建芍陂之前,寿县应是旱涝频繁。当时的楚国令尹孙叔敖,为解决旱涝灾害,开凿稻田、发展农业、保证军民用粮,从而辅佐楚王创立霸业,兴修了芍陂水利工程。
——摘编自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材料二 在国家重农态度影响下,地方官员对芍陂灌区非常重视。至元二十三年在芍陂灌区专设芍陂屯田万户府,置达鲁花赤、万户总管、同知、通判等官员,管理芍陂屯田事宜。元代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长期的军事驻扎为平定地方叛乱提供了军事力量。据学者研究,元代芍陂灌区广泛种植有稻、麦、粟等,这与当地农业技术的提升显然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熊帝兵《元代芍陂灌区农业发展状况述论》
材料三 2015年芍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芍陂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多重社会效益。怡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古寿春城风貌是芍陂水利工程文化的重要载体;官方和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芍陂灌溉农业持续发展运用的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芍陂文化的核心,浓缩于历代修缮与治水中,始终保留着的“顺势而为、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及孙叔敖的治水思想及个人治水品德衍生出的无私抗洪精神。经济方面,芍陂建成后,淮河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粮食的丰收,使其成为楚国当时除江汉地区之外的又一个经济中心。
——摘编自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芍陂水利工程兴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芍陂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芍陂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8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武力征服西班牙后,就非常重视当地教育,“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写字”。穆斯林西班牙有70座公共图书馆,藏有从各地搜集来的珍贵书籍。哈干姆二世时科尔多瓦的图书馆最大,藏书达60多万册。除公共图书馆外,这里还有数目众多的私人藏书。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班牙,更加促进了书籍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照亮了西欧中世纪的思想科学文化的黑暗世界。
——摘编自吴长春《阿拉伯文化传播到西欧的途径》
材料二 在产业革命席卷欧洲大陆之时,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该法规定,经地方纳税人投票同意可以使用地方税设立公共图书馆。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其公共图书馆运动得到发展。在社会和政治相对稳定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82年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欧仁·莫雷尔发起公共图书馆运动,1906年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法国图书管理员协会,公共图书馆在法国顺利发展。总体来说,到20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这与政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统治下西班牙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析其意义。
(3)据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启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大型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正式出版发行。下表内容是《民国史料丛刊》中收编的部分史料及学者对其价值的推断。
史料 内容 史料价值
(1)《内政调查统计表》 虽然收录得并不完全,但依然有一定的系统性。其中包括1932—1935 年全国以及各省医疗卫生机构、水利行政机关、农村经济的概况和灾害统计、土地变动、各省县管辖面积等数据 从某一领域展现了社会发展面貌,对于理解某一领域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帮助
(2)《地方参政制度》 讨论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战时地方民意机关应如何设立、地方民意机关问题评议、地方行政与地方参政、地方民意机关的建立、省县参议会的工作等问题
(3)民国知识分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缩小省区草案》 讨论怎样将当时的大省分割成数小省,以缩小行政区划,并确定缩小省区的原则、草案,附有“内地十八省统计简表”“边地十省统计简表”“缩小省区统计简表”“缩小省区属县详表”“缩小省区图”等 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证据
——摘编自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
请仿照事例(1)(3),撰写(2)的史料价值,并据以上三则事例及所学知识,指出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史料收编上存在的困难。
19.【卢浮宫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亚历山大的这些做法,特别是在埃及建立“世界图书馆”并规定所有造访的船舶都要留下一份书籍,展现了他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这种举措不仅使得来自各地的书籍和知识得以汇集,而且为学者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提供了平台,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体现出雅典的文化成就突出”偏离了材料的主旨,材料主旨是亚历山大的做法的影响,而非雅典的文化成就,排除A项;维系亚历山大帝国的稳定需要的是政治上的措施,而并非材料中的文化措施,排除B项;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主要是政治手段,而非文化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近代和当代的世界。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 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公众 —— 这一描述符合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是收藏、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并向公众开放的机构。② 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领域的知识 —— 博物馆的功能是收集、保管、研究、展示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实物及标本,提供教育和欣赏,覆盖自然与文化领域。③ 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 学校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承担着文化传承、促进科研和培养人才的任务。④ 文化大众化、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 印刷书的普及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传播,提高了公众的文化修养,并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19世纪末,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仍没有发展起来,人们对于“古物公有公藏”仍不能理解,可见当时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薄弱,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态度与做法,排除A项;当时中国博物馆事业尚未起步,但不代表文物收藏事业的萧条,因为当时私人文物收藏盛行,排除B项;“对外交流渠道堵塞”的说法即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荷兰“共同遗产地图集”作为一个开放的数据库系统,它的运行确实得益于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数字化和网络共享,这是现代数据库能够存在和运行的基础,①正确;建立“遗产数据库”体现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②正确;国际间的协同合作也是该系统能够汇集全球28个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资源的关键因素,这种合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使得世界各地的用户都能够访问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③正确;而建立“共同遗产地图集”的过程中,这个开放性系统吸收世界各地的相关资料,这体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感,④正确。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创产业蓬勃发展,陕西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华夏宝库”数字博物馆平台上线以来,已发售了26款以馆藏文物为创意蓝本的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创产品,上线后一抢而空,表明其发展得益于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发售的馆藏文物的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①④正确;②错在,材料未涉及国外的售卖活动,不能得出加快我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市场;③错在,凸显的是信息技术与文创文化的发展,排除A、B、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该学规强调忠信、笃敬,强调人的道德修养,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D项正确;一个学院的学规不可能确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夸大了其作用,排除A项;书院学规是规范行为,并不是促进思想传播,排除B项;该学规是用于培养人才,而科举制度是选官制度,所以,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无必然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晚清时期画报的流行是近代城市化进程发展的产物,也是迎合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画报内容涉及启蒙思想,无法得出“宣传了近代的启蒙思想”的结论,排除B项;画报推动民主革命高潮与材料“画报迎合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画报并非是低俗文化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上联的意思是开办学校以教育学生,下联是学生博学广 记,连鸟兽草木的名称都知道,说明张謇希望南通博物苑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鸟兽草木”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该对联的宗旨不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排除B项;实业教育指的是传授农、工、商各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发展国民经济,对联的意思是教育学生博学广 记,学习鸟兽草木等自然科学,不是发展实业教育,排除C项;对联的宗旨是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没有涉及抵制外来文化,而且,鸟兽草木等科学知识也是受到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较突出的除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外,还有体现应用现代化与全球化理论的全球史,应用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理论方法的环境史,深受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与文化理论影响的新文化史”这都属于近现代的知识与思想,“在当代史学发展中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潮流和不同理论立场的史学流派”,就会形成不同的历史解释,可知近现代的知识与思想深刻影响了历史解释,C项正确;“必须借助”说法错误,排除A项;从材料看,这是由近现代的方法去研究历史,体现出由今及古,而非“古及今”,排除B项;材料中跨学科研究的潮流和不同理论立场的史学流派,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而非从从零碎的史实中发现整体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授博物课仅恃动植矿之图画,不足以引起兴味”、“国文、历史课仅恃书籍讲解,不足以征事物”“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可知,他认为博物馆的作用是辅助学校教育,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博物馆对学校教育的作用,不是展示文化遗产,排除B项;据材料“国文、历史课仅恃书籍讲解,不足以征事物”可知,不是侧重于传承历史文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带有故宫文化元素的实用产品通过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售卖,这有利于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A项正确;这些文创产品具有极强的特色价值,不是其普遍价值,排除B项;故宫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是现代工艺品,其可以进行学术研究,但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夸大了其作用,排除C项;这些文创产品不是历史资料,主要以文化性为第一要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中世纪和近代的欧洲。据题意可知,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欧洲,欧洲大量的司法和行政的重要职位逐渐由大学毕业生担任,而此时大学中的大学生多数来自乡村中的小土地所有者家庭,来自城市贵族的学生很少,这就有利于乡村背景的学生担任重要职务,是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由此说明当时的大学教育成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没有体现大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排除B项;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大学教育不可能脱离基督教会的文化影响,排除C项;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出当时大学教育的商业化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工农……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上不断扩大受教育对象,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体现了教育公平的逐步推进,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受教育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国民教育体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投入多少,排除C项;材料没有把国家对教育事业和其他事业进行对比,不能得知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中医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利用我国传统中药处方所开发的制剂在世界中医药市场中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机制下,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了保护和开发,这说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引入市场机制,C项正确;经济价值不是中医药保护的核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中日合作开发中医药,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中医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只提及了日本对中医药的开发,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5年中国。学者在上海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公文纸印本《后汉书》与《魏书》的纸背发现明朝洪武初年小黄册原件共计635叶,揭示了明代乡村组织“图”的来源,这说明新史料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明代基层组织管理历史的理解,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图书馆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排除A项;图书馆发现的新史料不属于正史范畴,排除B项;纸背文书是偶然发现,并非所有古籍中都有纸背文书,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周边区域旱涝频繁;楚国争霸需要;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士”的崛起。
(2)国家重视;设置官员管理;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芍陂灌区种植作物广泛、多元。
(3)弘古创新的“文化芍陂”(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治水兴邦的“民生芍陂”(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人水和谐的“生态芍陂”(生态文明的典范);水美生辉的“艺术芍陂”(艺术、旅游效益);无私抗洪精神。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背景:根据材料“在修建芍陂之前,寿县应是旱涝频繁”得出周边区域旱涝频繁;根据材料“为解决旱涝灾害,开凿稻田、发展农业、保证军民用粮,从而辅佐楚王创立霸业,兴修了芍陂水利工程。”得出楚国争霸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士”的崛起。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在国家重农态度影响下,地方官员对芍陂灌区非常重视。”得出国家重视;根据材料“至元二十三年在芍陂灌区专设芍陂屯田万户府,置达鲁花赤、万户总管、同知、通判等官员,管理芍陂屯田事宜。”得出设置官员管理;根据材料“元代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长期的军事驻扎为平定地方叛乱提供了军事力量。”得出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根据材料“代芍陂灌区广泛种植有稻、麦、粟等,这与当地农业技术的提升显然是分不开的。”得出芍陂灌区种植作物广泛、多元。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社会效益:根据材料“怡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古寿春城风貌是芍陂水利工程文化的重要载体”得出弘古创新的“文化芍陂”(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根据材料“官方和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芍陂灌溉农业持续发展运用的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得出治水兴邦的“民生芍陂”(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根据材料“芍陂文化的核心,浓缩于历代修缮与治水中,始终保留着的‘顺势而为、人水和谐’的理念”得出人水和谐的“生态芍陂”(生态文明的典范);水美生辉的“艺术芍陂”(艺术、旅游效益);根据材料“孙叔敖的治水思想及个人治水品德衍生出的无私抗洪精神”得出无私抗洪精神。
17.(1)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承(书籍传播和文化普及);推动了文明交融;巩固了统治秩序;为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2)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国家立法的保障;政局的稳定;有识之士的倡导;政府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的主导。
意义:提升了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了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引导了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为世界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3)启示:重视发挥政府作用;重视立法保障;重视文化传承;重视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重视服务公众。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根据材料“穆斯林西班牙有70座公共图书馆,藏有从各地搜集来的珍贵书籍”得出促进了文化传承(书籍传播和文化普及)根据材料“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班牙,更加促进了书籍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得出推动了文明交融;巩固了统治秩序。根据材料“照亮了西欧中世纪的思想科学文化的黑暗世界”得出为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2)本题是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问,根据材料“在产业革命席卷欧洲大陆之时”得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得出国家立法的保障。根据材料“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其公共图书馆运动得到发展。在社会和政治相对稳定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得出政局的稳定。根据材料“1882年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欧仁·莫雷尔发起公共图书馆运动,1906年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法国图书管理员协会”得出有识之士的倡导。根据材料“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这与政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是分不开的”得出政府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的主导。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提升了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了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引导了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为世界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重视发挥政府作用;重视立法保障;重视文化传承;重视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重视服务公众。
18.[示例]史料价值: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记录,是研究国民党政府管辖范围的地方民主建设的一手资料,对研究近代中国地方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困难:民国史料存世众多,收编工作量巨大;史迹未远、人物犹在,难有定论;时代变迁,部分资料散佚或保存不力;易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影响;等等。
【详解】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史料价值:要求依照事例(1)(3)来撰写,其内容应包含史料的主题、史料类型及其价值等要素,根据材料中“民主政治”“民意机关”等信息可知,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记录;由“《地方参政制度》”“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等信息可知,它研究国民党政府管辖范围的地方民主建设的一手资料,对研究近代中国地方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困难:由“丛书”定位及三则事例可知,民国史料存世众多,其整理、收编工作量巨大;结合所学可知,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我国长期战乱,局势动荡,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加上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等都可能会对史料的选取和呈现方式产生影响。
19.(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2)成立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沿革: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
时代价值: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19世纪(法国)。变化∶从材料“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斤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可以看出卢浮宫一开始是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但在路易十四时期被凡尔赛宫取代,之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以及随后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逐渐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根据材料可知1792年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之后在拿破仑时期被征服地区的大量艺术珍品被卢浮宫收藏,卢浮宫的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卢浮宫的博物馆的变化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关系密切。卢浮宫的藏品日渐丰富离不开法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结合所学,工业革命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卢浮宫博物馆提供物质基础;近现代民族观念。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卢浮宫博物馆的发展。
(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2年至今(中国)。成立意义︰根据材料“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可知成立故宫博物院有利于消除封建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皇宫向平民开放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故宫博物院清点文物、整理典籍、保护文物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沿革∶根据材料梳理可知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分居大陆和台湾;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
时代价值∶根据不同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努力展现不同时代的价值。抗战期间,民族危机严重,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