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主要内容
(1)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知识拓展1】对比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
项目 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 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
形成的领导集体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重大影响 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知识点二:拨乱反正(熟读)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表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知识拓展2】对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议
事件 时间 内容 影响 认识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 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 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恰当的政策; 3.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5.要以民为本,保护农民的利益; 6.要有创新精神。
农业合作 化运动 1953—1956年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 社化运动 1958—1978年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强调“一大二公”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至今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包给农民使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知识点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9课 对外开放
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 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首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属于广东省,厦门属于福建省)
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意义/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浦东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5)1992年,又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昆明、乌鲁木齐等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时间:2001年。
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知识拓展3】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势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1.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 主要内容: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 (1)主要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共十四大(1992年)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1997年)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知识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知识点3.科学发展观: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知识点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知识拓展4】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会议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知识点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内涵: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点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知识点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意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