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8 08: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一】(10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一、字词句理解。
(一)在下列( )中填上合适的汉字或拼音。(9分)
1.三省( )吾身 2.喟( )然叹曰 3.一cù( )而就 4.乞人不xiè( )
5.一dān( )食,一豆羹( ) 6.寝rèn( ) 7.庖( )丁 駢( )死
(二)解释加点的词。(10分)
1.谋而不忠( ) 2.传不习乎( )
3.吾与点也( ) 4.其恕乎( )
5.是亦不可以已乎( ) 6.顾玩所见( )
7.才美不外见( ) 8.妄见之也( )
9.策之不以其道( ) 10.食马者( )
二、选择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同“按”,按着 B、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谋取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假使 D、一食或尽粟一石:完毕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可怜无数山
C、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D、小人反是
下面加点字“而”的意思和用法与三项的不同的一项是:(    )(3分)
而伯乐不常有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下面加点字“乎”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乎”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今虽死乎此
风乎舞雩 B、其恕乎
C、吾尝疑乎是 D、是亦不可以已乎
6、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宋代——《稼轩长短句》——《菩萨蛮》
B、赵师秀——唐代——《清苑斋集》——《约客》
C、韩愈——唐代——《昌黎先生集·杂说》——《马说》
D、王充——东汉——《论衡·订鬼篇》——《订鬼》
7.文学常识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宋代——《稼轩长短句》——《菩萨蛮》
B.韦应物——宋代——《韦苏州集》——《滁州西涧》
C.韩愈——唐代——《昌黎先生集·杂说》——《马说》
D.王充——东汉——《论衡·订鬼篇》——《订鬼》
8.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部分注音(6分)   三省吾身(  )    蹴而与之(  )    得我欤(  )   骈死(  )      风乎舞雩(  )    一箪食(  ) 9.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12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通    )   B.始一反焉(    通    )   C.莫春者(    通    )   D.才美不外见(    通    ) 10.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不成人之恶(坏的,不好的)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以)    D.漫卷诗书喜欲狂(随便)
1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成人之美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吾与点也        蹴而与之   D.故不为苟得也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2.下列诗文语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日/放歌/须纵酒      B.试问/卷/帘人   C.应是/绿肥/红廋       D.万钟/于我/何加焉
三、学知识,看积累。 (50分)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编纂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2、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论语》始终如一的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3、“四书五经” 中的四书指 、 、 、 。
4、《鱼我所欲也》 ,作者 ,字 , 家学派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世称 。本文选自 ,文中作者提出了 的观点。
5、《定鬼》 选自 的 ,定鬼即 的意思,如同他的《论死》 《死伪》一样,是刺向 的利剑,是投向 的檄文。
6、王充,字 , 朝代 , 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7、《马说》选自 ,作者是 朝的 (人名),字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 。
8、杜甫,他的诗被称为“ ”,他被称为“ ”,与李白并称 。
9、韦应物, 代诗人,他的诗以写 著名。
10、赵诗秀, 诗人,他与 , , ,并称永嘉四灵。
11、李清照, 女词人,他的词形式上善于用 手法,语言 特点。
12、辛弃疾, 词人,号 ,他和 是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二】(8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框字注音(13分)
三省吾身 ( ) 舞雩 ( ) 不辟也( )
一箪食 ( ) 蹴尔 ( ) 庖丁 ( )
寝衽 ( ) 绳纆 ( ) 祗 ( )
骈死 ( ) 食马者( ) 蓟北 ( )
鹧鸪 ( )
2掌握下列词语词义(38分)
《论语十则》
吾身 ( ) 不忠 ( )
为人谋( ) 见贤思齐 ( )
弘毅 ( ) 不去也 ( )
不图为乐( ) 莫春 ( )
吾与点也( )
《鱼我所欲也》
得兼 ( ) 苟得 ( )
如使 ( ) 是故( )
不避( ) 蹴尔( )
何加 ( ) 乡( )
得我与 ( ) 本心( )
《订鬼》
订鬼( )
寝衽( ) 困剧 ( )
泄于目( ) 绳纆( )
妄( ) 据案 ( )
《马说》
祗( ) 骈( )
食马者( ) 一食 ( )
策之( ) 以其道 ( )
其真( )
《诗词五首》
漫卷( ) 独怜( )
雨疏风骤( ) 绿肥红瘦( )
行人泪 ( )
二、句子翻译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吾日三省吾身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执策而临之
三、名句积累默写
1吾日三省吾身 ?

? ?
2见贤思齐焉, 。
3其恕乎 , 。
任重而道远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6故虽有名马, , 。
不以千里称也。
7独怜幽草涧边生 。
8有约不来过夜半 。
9 , 中间多少行人泪。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三】(10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理解性名句默写
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让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是文人的爱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水调歌头》中苏轼“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晏殊“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如梦令》中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鸟类成为首选。《滁州西涧》中韦应物有“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中王维有“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无题》中李商隐有“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晏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菩萨蛮》中辛弃疾有“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等名句。
“日月”也是诗人眼中最富于诗意的事物,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比喻和双关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被后人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在用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李商隐《无题》中用美丽神话表达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官僚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中河伯借用俗语做自我批评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我之谓也。”
《愚公移山》中表现众人对移山的积极态度的语言是“杂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鹊见蔡桓公》中 最能表现桓侯盲目自信、怀疑扁鹊为自己治病的动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立论根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卒章显志,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中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心目中符合君子的言行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借______________的故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作者指出千里马”才美不外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排比句讽刺”食马者“昏庸愚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中表达杜牧对唐王朝命运的担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中苏轼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借人生和自然规律自我宽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中借动作描写刻画诗人失望和焦躁的内心世界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借水急舟横的恬淡、幽静景象蕴含诗人心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中运用反复、借代和拟人状写春雨过后花残叶茂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中表明南宋军民收复北方失地决心不可动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本天成,______________."(《文章》 陆游)
“九牛一毫莫自夸,_______________。历览古今多少事,_______________。”(《手莫伸》 陈毅)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 雨果)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与爱情》 匈牙利:裴多菲 )
《孔乙己》中揭示主人公思想意识与经济地位之间矛盾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_________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_________________,高到丈许,两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中曾子要求人们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表述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3、《鱼我所欲也》从正面立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我们读过的《论语》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孔子主张君子应成人之美,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订鬼》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家。此文作者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表达诗人全家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辛弃疾词《书江西造口壁》中极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四】(8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一)解释加点的词。(10分)
1.谋而不忠( ) 2.传不习乎( )
3.吾与点也( ) 4.其恕乎( )
5.是亦不可以已乎( ) 6.顾玩所见( )
7.才美不外见( ) 8.妄见之也( )
9.策之不以其道( ) 10.食马者( )
(二)解释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8分)
1.其恕乎(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2.蹴尔而与之( ) 所见非牛与马( )
3.存想之所致( ) 虽执鞭之士( )
4.富而可求也( ) 咏而归( )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4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 】 谋:【 】
②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而:【 】虽:【 】
③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妄:【 】
④何以效之? 效:【 】
⑤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 】
⑥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用:【 】 同一实:【 】
⑦其真无马邪?。其:【 】
⑧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等:【 】
(四)解释加点的词:10分
1、谋而不忠( ) 2、传不习乎( )
3、吾与点也( ) 4、其恕乎( )
5、是亦不可以已乎( ) 6、顾玩所见( )
7、才美不外见( ) 8、妄见之也( )
9、策之不以其道( ) 10、食马者( )
(五)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2、何以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3、则可以辟患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六)解释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8分
1、其恕乎(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2、蹴尔而与之( ) 所见非牛与马( )
3、存想之所致( ) 虽执鞭之士( )
4、富而可求也( ) 咏而归( )
(七)下面这段话中以“缝鞋垫”和“做西服”打比方,要说明什么道理?(4分)
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一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裁缝师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做西服。
(八)析诗文,看能力。(16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用原诗句在横线上填空。(3分)   2.解释诗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尾联连续出现四个地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联书写流寓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惊喜的情形。   B.颔联、颈联写出全家人欣喜若狂,在还乡路上的情景。   C.全诗采用了实写虚写相结合的方法。   D.全诗书写了诗人忽闻叛乱已平,急于要奔回家乡的喜悦。   
5.仿造尾联采用的修辞方法写一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五】(8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一、句子翻译(10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吾日三省吾身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

二、成语积累(9分)
《论语十则》引出的成语
( )( )( )( )( )
《鱼我所欲也》引出的成语( )( )
《订鬼》文中出现的成语
( )( )
三、填空(8分)
孔子是古代伟大的   家、  家。《论语》是记录       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
读    。
四、理解默写,按要求用原文填空。(30分)
1、表明做人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的意志的句子是              。
2、孔子提出的关于“恕”的处世准则是              。
3、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让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是文人的爱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水调歌头》中苏轼“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晏殊“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如梦令》中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鸟类成为首选。《滁州西涧》中韦应物有“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中王维有“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无题》中李商隐有“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晏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菩萨蛮》中辛弃疾有“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等名句。
6、“日月”也是诗人眼中最富于诗意的事物,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比喻和双关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被后人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商隐《无题》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在用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1、李商隐《无题》中用美丽神话表达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官僚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3分)
《论语》十则
(一)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8分)
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⑵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8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
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4分):
答: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答: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六】(5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8分)
(1)见贤思齐焉
(2)为人谋而不忠
(3)士不可以不弘毅
(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4分)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ng C、x?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C、è
三、给下列加框字注音(12分)
三省吾身 ( ) 舞雩 ( ) 不辟也( )
一箪食 ( ) 蹴尔 ( ) 庖丁 ( )
寝衽 ( ) 绳纆 ( ) 祗 ( )
骈死 ( ) 食马者( ) 蓟北 ( )
四、句子翻译(10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执策而临之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五、鱼我所欲也(节选)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患有所不辟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译文:
??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译文:
??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4分)
?? 人物 言或行
??
?? 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
?? 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4分)
六、阅读《马说》一文 ,按要求回答1-6题。(14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达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骈: 策: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外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对“一食或尽粟一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次要吃掉的粮食或许将近一石。 B、一顿有时要吃光一石粮食。
C、饲养一次或者要吃光一石那么多的粮食。 D、吃一次吃掉的粮食有时是一石。
4、将“其真不知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分)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自己比作“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分)
6、这篇文章里有的句子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格言,请你把它写出来。
格言: (2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七】(8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解释词义(18分)
得兼 ( ) 苟得 ( )
如使 ( ) 是故( )
不避( ) 蹴尔( )
何加 ( ) 乡( )
得我与 ( ) 本心( )祗( ) 骈( )
食马者( ) 一食 ( )
策之( ) 以其道 ( )
其真( )
二、理解默写(21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心目中符合君子的言行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马说》借______________的故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作者指出千里马”才美不外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排比句讽刺”食马者“昏庸愚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泊秦淮》中表达杜牧对唐王朝命运的担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中苏轼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借人生和自然规律自我宽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4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 识(zhì):记住。? ② 厌:满足。③ 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 及:赶上,追上。?? ⑤ 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⑥ 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1、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1) (yuè )乎? (2) (lún )语? (3) ( yuè )乎
?(4)不 ( yùn??? )(5)三 ( xǐng?? )(6) ( chuán? )不习乎?
(7) ( wǎng ) (8) ( dài )(9)诲 ( rǔ )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作。(1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3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
5.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
7.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
8.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3分)
9、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
?
10。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
11、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4分)????????????????????????????????????????????
12、? 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2分)??
13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2分)
14?、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2分)????
??????????????????????????????????????????
15、 《<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2分)
?????????????????????????????????????????
16、《<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2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过关升级检测【八】(80分)
班级 姓名 学队 分数
一、理解默写(18分)
1、李清照《如梦令》中运用反复、借代和拟人状写春雨过后花残叶茂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菩萨蛮》中表明南宋军民收复北方失地决心不可动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本天成,______________."(《文章》 陆游)
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与爱情》 匈牙利:裴多菲 )
5、《孔乙己》中揭示主人公思想意识与经济地位之间矛盾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中曾子要求人们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表述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从正面立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2)《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3)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
三、看诗回答问题。(9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此诗选自 ,作者 代的 。
2、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1) (2) (3 )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