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16:3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1885年,当本茨发明的三轮汽车行驶在大街上时,人们惊呼“这汽车里装了个神奇机器”。这个“神奇机器”应该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2.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从历史上看,这两件事反映的共同的时代意义是(  )
A.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C.标志着中国南船北马运输时代的结束
D.开启了中国自主发展交通事业的时代
3.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对比表。它可从侧面反映(  )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情况
B.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C.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D.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4.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建立以地铁为主、公共汽车为辅的市内交通体系。日本各大城市,特别是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这说明(  )
A.汽车工业落后于时代发展趋势
B.交通政策需符合国情
C.市内交通必须公交化
D.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变迁
6.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通了一条长7英里(约11.27千米)的运河,使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了2 500英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
A.运河交通的优势
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7.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下列属于宋朝造船业发达的原因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航海业占据主导地位
C.对外战争频发
D.造船技术进步
8.某位欧洲航海家说:“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该航海家应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9.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英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推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10.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的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写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指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11.1908年美国实现了汽车量产;1929—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18年中国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表明(  )
A.世界交通持续发展
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C.亚洲国家集体崛起
D.交通引领经济繁荣
12.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交通运输作为旅游业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对旅游业的带动和发展作用愈加凸显。下列关于大众旅游出现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成本的不断增加
B.城市生活节奏的放松
C.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D.时间观念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1830—1870年法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引人注目,一些私人公司都竞相促使政府给它们颁发建造铁路的特许证。在德国,铁路私人资金占全国总投资的1/3,1860年德国在较短时间内已形成了欧洲大陆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铁路网。美国的公路、运河和铁路基本上都由私人公司集资建设,西部的开发导致美国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19世纪40年代达2800英里,大大超过英国及欧洲的总长度。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钢铁
之路——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
材料二 1914年英国11家铁路公司缔结经营协定,完成了全英国铁路的垄断化。20世纪初,小汽车和公共汽车运量的激增迫使政府扩大自己在运输领域的职能范围。1936年英国颁布《干线公路法案》,规定30条干线由运输部长直接负责。1947年以后,英国政府在铁路运输、航空、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1956年美国《公路法》规定,联邦政府将为建造州际公路承担90%的费用。在13年中美国建设了41000英里州际公路网,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工程,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业和郊区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美交通发展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欧美交通发展主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9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1763年以前,这些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但在后一世纪中,大陆的内地被横越。工业革命通过提供必需的机械和技术,使由陆路侵入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从海岸导向内地的道路、没有连接河道的运河、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有史有据)(12分)
第5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1885年,当本茨发明的三轮汽车行驶在大街上时,人们惊呼“这汽车里装了个神奇机器”。这个“神奇机器”应该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的创制为交通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汽车的发明,故C项正确。
2.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从历史上看,这两件事反映的共同的时代意义是(  )
A.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C.标志着中国南船北马运输时代的结束
D.开启了中国自主发展交通事业的时代
答案B
解析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吴淞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两者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
3.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对比表。它可从侧面反映(  )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情况
B.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C.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D.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近代以来,西方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题干表格直接体现了近代交通革新的情况,排除A项;题干表格中传统交通工具和现代交通工具并存,直接体现了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排除B项;题干表格反映了多种交通工具,直接体现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排除D项;根据题干表格,可知近代交通运输方式、运输成本总体上低于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所以从侧面反映了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故选C项。
4.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答案D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建立以地铁为主、公共汽车为辅的市内交通体系。日本各大城市,特别是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这说明(  )
A.汽车工业落后于时代发展趋势
B.交通政策需符合国情
C.市内交通必须公交化
D.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变迁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未体现汽车工业的落后,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根据题干材料“特别是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可知日本的城市交通政策是根据国情而制定的,B项正确;C项说法绝对,故排除;题干材料主要阐述从政策制定角度解决城市交通发展问题,而不是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变迁,故D项错误。
6.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通了一条长7英里(约11.27千米)的运河,使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了2 500英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
A.运河交通的优势
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通了一条长7英里(约11.27千米)的运河,使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可知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开采量增加,“运河开凿热”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A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煤炭的市场需求,排除B项;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7.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下列属于宋朝造船业发达的原因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航海业占据主导地位
C.对外战争频发
D.造船技术进步
答案D
8.某位欧洲航海家说:“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该航海家应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从西班牙向西航行”“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故B项正确;迪亚士和达·伽马受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与题意不符,排除A、C两项;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9.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英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推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英国一争高低的船队”,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的航运业迅速发展,使其既需要对外殖民扩张,也能够支撑其对外殖民扩张,故选B项。
10.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的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写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指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知“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
11.1908年美国实现了汽车量产;1929—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18年中国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表明(  )
A.世界交通持续发展
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C.亚洲国家集体崛起
D.交通引领经济繁荣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世界主要国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一系列新成果,故A项正确;B、C、D三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12.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交通运输作为旅游业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对旅游业的带动和发展作用愈加凸显。下列关于大众旅游出现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成本的不断增加
B.城市生活节奏的放松
C.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D.时间观念的改变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1830—1870年法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引人注目,一些私人公司都竞相促使政府给它们颁发建造铁路的特许证。在德国,铁路私人资金占全国总投资的1/3,1860年德国在较短时间内已形成了欧洲大陆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铁路网。美国的公路、运河和铁路基本上都由私人公司集资建设,西部的开发导致美国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19世纪40年代达2800英里,大大超过英国及欧洲的总长度。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钢铁
之路——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
材料二 1914年英国11家铁路公司缔结经营协定,完成了全英国铁路的垄断化。20世纪初,小汽车和公共汽车运量的激增迫使政府扩大自己在运输领域的职能范围。1936年英国颁布《干线公路法案》,规定30条干线由运输部长直接负责。1947年以后,英国政府在铁路运输、航空、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1956年美国《公路法》规定,联邦政府将为建造州际公路承担90%的费用。在13年中美国建设了41000英里州际公路网,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工程,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业和郊区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美交通发展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欧美交通发展主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9分)
参考答案(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的支持;国内外市场的拓展。
(2)变化:由私人资本到私人垄断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影响: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加强了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提升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城乡的均衡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1763年以前,这些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但在后一世纪中,大陆的内地被横越。工业革命通过提供必需的机械和技术,使由陆路侵入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从海岸导向内地的道路、没有连接河道的运河、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有史有据)(12分)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火车、轮船等的发明与使用推动了近代英国社会的转型。
阐述:火车、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带动了冶铁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密切了英国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交通工具的进步也间接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促进了平等意识的形成,同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结论: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革新与进步,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有利于近代英国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