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0 16: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壶口瀑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游记是游历的记录,作者把游历中的见闻即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传说故事、古人逸事、社会生活、政治经济、人生哲理等付诸笔端,以揭示地方色彩和朝代精神,表达思想感情。
文体知识
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所至”是作者的游踪,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
“所见”是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游记的主体,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
“所感”是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散文集有《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觅渡》等。
梁衡的散文学者气质浓,崇尚“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讲究谋篇布局,注重炼字铸句。
作者介绍
告诫( ) 雾罩( )
推搡( ) 驰骋( )
旋涡( xuán ) 寒噤( )
雾霭( ) 出轧( )
乘隙( chéng ) 迂回 ( yū)
汩汩( ) 潺潺( )
震耳欲聋( ) 恕不可遏( è )
ǎi
zhào
jìn
jiè
tuī sǎnɡ
chěnɡ
ɡǔ
zhá
chán
zhèn
字词学习
驰骋:(骑马)奔跑,也指在某一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
从从容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梳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详写
略写
雨季
枯水期
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
略写
详写

初见壶口
雨季的壶口瀑布
齐读朗读第2段,按照“所至——所见——所感”,说说雨季的壶口瀑布的特点?作者如何进行刻画的?
圈点勾画做批注
心惊胆战 迷蒙疏离
听到:涛声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感到: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多感官角度描写
“由平地向耕地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 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从侧面烘托出水流的汹涌、力量大和壶口之险。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遣词用字
第二课时

再见壶口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的第3、4、5自然段,说说枯水季户口瀑布的特点。
如丝如缕(柔)、轰然而下(刚)
其势如千军万马“凝重”“猛烈”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声音
气势
景物
雄伟壮阔
刚柔相济
移步换景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定点换景是指作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描写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觉。
深入探究—游记写法
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描写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移步换景
下到沟底
平视河床
坚实而松软
走到河心
俯视龙槽
深不可测
龙槽
河中有河
俯视

河面
浊浪奔涌,“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仰观

河水
冲跌而下,碎为水雾
由上
至下

河心
定点观察
脚下
的石
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震撼
人心
平视
多姿
多彩
千姿百态的河水,水雾和彩虹
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1.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
问题探究
2.写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作者为什么在第5段写“脚下的石”?
①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
②定点换景,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自然。
③所感慨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束缚。
④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基础。
问题探究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水比作丝缕,把水的声音比作交响乐,把水雾中的景象比作写意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赏析文中精彩的描写,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景物描写,读一读,品一品。

体会所感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人的“喜、怒、哀、怨、愁”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 思考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
“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作者由水的各种形态,联想到人生百态。壶口集纳了水的所有形态,表现了黄河宽广博大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黄河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作者不仅是赞美黄河,更是赞美有着黄河精神的人
“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
人的个性: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再次描写了黄河惊心动魄、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作者借对黄河伟大性格的赞美,表达了对中华民族面对磨难时的坚强不屈、勇于抗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2.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深意?
水:丰富多样 人:宽厚包容
水:柔和、奋力抗争 人:刚柔并济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呜呼,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美哉,壮哉,我的黄河。
—梁衡《壶口瀑布记》节选
资料助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黄河浩荡广阔,但她遇到壶口这一险阻,却毫不屈服,奋力抗争,形成了壮观的壶口瀑布。这是黄河的伟大性格,也象征了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坚韧刚强的精神。
壶口瀑布的品质
黄河的品质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两次游览壶口瀑布时所见的景象,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赋予黄河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进而赞美了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1.配乐朗读喜欢的段落,下节课上展示
2.课后朗读《壶口瀑布记》全文,并摘录喜欢的词句。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