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下)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导入新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
探究新知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分别找出人口超过500万和超过100万的城市。
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我国超大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哪一个?试介绍本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超大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杭州、苏州和扬州等。
这些城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京杭运河沿岸)
上海在本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是我国的超大城市
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了解浦东开发对上海的作用
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可以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长江三角洲的交通
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的综合运输体系。
同城效应
“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外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发达的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密集,提供了多种交通方式,交通更加便捷。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表7.1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交通方式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起始地和目的地
最短用时
昆山——上海
17分钟
昆山——苏州
13分钟
昆山——上海
约1小时
约1小时
昆山——苏州
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不在同一座城市。
这种生活方式的有利方面是能够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不利方面是增加了交通费用,浪费了时间。
这种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是什么呢?
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业空前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依照图例分别找出本区的世界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乡古镇。
本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绍兴、宁波、上海、苏州、无锡、常熟、南京、南通、扬州、镇江。
水乡古镇:古镇周庄。
古镇周庄
苏州园林
杭州西湖
(1)上面图片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风貌的有哪些典型的旅游胜地?
(2)通过读图,你有什么感触?
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城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古镇周庄、乌镇、西塘等。
传统的文化底蕴
西湖龙井
杭州小笼包
江南绸缎
苏州评弹
图片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的哪些传统的文化底蕴?
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除了引人入胜的风景,还有哪些原因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深厚的历史积淀、旖旎的水乡风光,独特的文化。
板书设计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
核心城市——上海
同城效应
水乡的文化特色
旅游景点
水乡风貌、传统文化
当堂演练
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西安等
②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③这里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④有很多旅游景点,如西湖、都江堰、苏州园林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2.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
B.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B
4.上海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B.毗邻港澳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A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