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澳大利亚(第1课时)(课件38张+教学设计+学案)-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4 澳大利亚(第1课时)(课件38张+教学设计+学案)-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31 07:00:3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新课导入
视频中的小动物属于哪一个国家的特有物种?
8.4 澳大利亚(1)
--世界的活化石博物馆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根据地图和资料,能够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降水的分布特征。
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种类,并能够结合海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生物具有古老性和特有性的原因。
了解澳大利亚牧羊业在国内的地位,分析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什么是活化石?
问题思考
活化石
活化石是同时代的其它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
世界的
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还有哪些“活化石”?
澳大利亚特有古老生物众多的而原因?
自主学习
内容一: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古生物众多的原因。
阅读教科书P67,找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植物。
任务1
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古生物众多的原因。
任务3
5分钟
阅读教科书P67,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任务2
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的古老生物?
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的生物?
桉树
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的生物?
金合欢
地理位置
为什么澳大利亚的生物进化如此缓慢?
160°E
20°W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印度洋
印度洋
亚 洲
归纳
澳大利亚四周濒临 ,是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海洋
世界的活化石博物馆
1
受海洋阻隔,动物独立发展;
2
自然环境单一,进化缓慢;
3
缺少大型肉食性动物天敌。
对澳大利亚生物进化的影响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放羊绵羊水量最多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以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从美洲引入29只美利奴羊(毛用羊)。到目前发展到1.4 亿只,是世界养羊数量、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细毛羊/美利奴羊
半细毛羊
肉用羊
不同品种绵羊的生活习性不同,它们各分布在澳大利亚不同的牧羊带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根据图例,将不同序号所代表的牧羊带补充到空白处。
3
粗放牧羊带
2
1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绵羊和小麦混合经营带
自西南、东南沿海 内陆



找一找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
粗放牧羊带
牧场规模大,一般可达几千公顷。
多为天然牧场,牧草品质差、产量低。
每公顷可放养0.2只羊,以毛用羊为主。
三个牧羊带各自特点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绵羊和小麦混合经营带
该带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
农牧场规模居中。
多为人工草场,牧草品质较好、产量较高。
每公顷可放养3~4只羊,肉用羊、毛用羊并重。
三个牧羊带各自特点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个牧羊带各自特点
1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土壤肥沃,农牧场规模一般比较小。
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值高。
平均每公顷可放养3~6只羊,以肉用羊为主。
生产稳定。
地理位置
为什么三个牧羊带的草场规模、草地质量有较大的差异?
三个牧羊带各自的自然环境不同
自主学习
活动二: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科书69页地形图找出澳大利亚分布的地形区、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任务1
阅读导学案中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任务2
思考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气候)为本地区的牧羊业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任务3
5分钟
地形
澳大利亚的地形
大 分 水 岭
中 部 平 原
艾尔斯岩石
地形
西 部 高 原
柯西阿斯科山
以高原和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
提供天然草场
大自流盆地
地下水资源丰富
墨累河
达令河
丰富的地下水和河流为羊群提供了丰富的饮用水源。
气候
23.5°S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读图找出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 。
共同点: 。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
气候
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
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实现全年露天放牧。
放牧时间长,产量多。
小结
自然环境与牧羊活动的关系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平坦。
地形
地下水丰富。
水源
能够一年四季露天放牧。
气候
无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天敌
发展牧羊业的自然条件
小组讨论
3分钟
参考小麦、绵羊的种植和养殖条件、结合降水量分布图,将作物与牲畜放置在合适的牧羊带中。
为绵羊和作物选址
我想到大牧场放羊,你能帮我选个地方吗?
小组讨论
小麦:喜温凉,湿润。
细毛羊:喜温暖干燥的气候。
半细毛羊:适应湿热的环境,
惧怕干燥。
肉用羊:喜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
3分钟
参考小麦、绵羊的种植和养殖条件、结合降水量分布图,将作物与牲畜放置在合适的牧羊带中。
为绵羊和作物选址
小麦:喜温凉,湿润。
成果展示
将作物按照生长习性放置到合适的牧羊带中并分析原因。
成果展示
细毛羊:喜温暖干燥的气候。
半细毛羊:适应湿热的环境,
惧怕干燥。
肉用羊:喜温暖湿润、全年温
差不大的气候。
将不同种作物按照生长习性放置到合适的牧羊带中并分析原因。
小结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带
绵羊与小麦 混合带
粗放牧羊带
牧羊带类型
生产
规模
草场类型
牧草质量和产量
载畜量
(只/公顷)
生产
稳定性
较小
人工草场
质量好
产量高
3~6
稳定
居中
多为
人工草场
质量较好
产量较高
3~4
较稳定
很大
多为
天然草场
质量差
产量低
0.2
不稳定
气候差异
草场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牧羊业
澳大利亚的牧羊业
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
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高。
特点
牧羊业特点
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
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高。
特点
养羊业地位
二战前
二战后
地位演变
澳大利亚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澳大利亚工矿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课堂小结
古老生物众多及原因
明位置,知领土
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澳大利亚
识生物,析原因
知环境,建牧场,析原因
自然环境
三大牧羊带及发展条件
习题巩固
1.从地理位置看,澳大利亚( )
A. 独占一个大陆 B. 地处南寒带
C. 被北回归线穿过 D. 东临大西洋
2.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 )
A.袋鼠、鸸鹋 B.河马、大猩猩 C.斑马、羚羊 D.大象、长颈鹿
3.从总体上看,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得以保留的原因是该国( )
①地势低平,沙漠面积广大 ②四面环海,受外界干扰小
③气候干旱,河流水量稀少 ④独占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早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A
A
A
习题巩固
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中所指的国家是( )
A.美国 B.巴西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2.该国适宜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②地下水丰富 ③草原辽阔
④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⑤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D
B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南沿海牧羊带水土条件最好 B.粗放牧羊带多为天然草场,产量较低
C.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灌溉设施完善 D.三个牧羊带都是以天然草场为主
4.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纬度
习题巩固
D
B8.4.1 澳大利亚(1) 导学案 动力少。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 ,商品率高。
3.主要的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地区依次为
课题 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1)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7 年 3 班
① 、② 、③ 。
学 1.能够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并归纳其主要特点。
习 2.能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原因。 (二)读教科书图 8.39,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河流、降水等自然条件特征。
目 3.掌握澳大利亚牧羊业的特点,了解三个牧羊带的名称、分布和特点。
标 4.通过阅读地图描述澳大利亚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理解自然环境和牧
羊活动的关系。
环节 学习内容 方法
知识点一:世界的活化石博物馆
(一) 读教科书图 8.35,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新知
学习
1.地形:
自主
西部: ,450~600m
学习
三大地形区 中部: ,不足 200m 地势:东西两侧 ;
东部: ,800~1000m 中部 。
归纳:高原和平原面积广大,地势起伏 ,为放牧提供了天然场地。
2.河流:中部平原分布着 湖和 、 河。地下水资
1. 半球位置:位于 半球和 半球。
源丰富,为羊群提供了饮用水。
2. 海陆位置:东临 洋,南面和西面临 洋,北临阿拉弗拉
3.气候: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和 。
海。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一个 的国家。
两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点是 。有利于实现全年露天放牧。
3. 经度位置: 线穿过中部, (温、热、寒)带面积广布。
(三)分析澳大利亚三个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小组
(二) 读教科书图 8.36,认识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并分析其原因。
【小组讨论】根据以下绵羊、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降水分布图、地形图 合作
1.特有动物: 、树袋熊、 、琴鸟;特有植物:金合欢、 。
将牲畜和作物放置在合适的牧羊带中。
2.生物特性:澳大利亚生物具有 性和特有性,被称为“世界的活化石博
物馆”。
3.从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生物具有古老性和特有性的原因:

1 ② ③ ④
知识点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①美利奴羊(毛用羊):毛量最多,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
(一)读教科书图 8.38,认识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及其特点。
②半细毛羊(肉、毛两用羊):猫粮适中,喜欢湿热的环境,惧怕干燥;
1.牧羊业的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③肉用羊:毛量最少,但肉质好。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
被称为“ ”。
④小麦(粮食作物):喜温凉、湿润。
2.牧羊业特点:澳大利亚养羊业 化、 化程度高,耗用劳初中地理教案
课题 8.4 澳大利亚(1) 教师 - 课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七年三四班 日期 2024.5.28 集体备课 7年级备课组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国家的地理特征。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能够通过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位置、主要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及其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众多的原因,结合自然环境分析牧羊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能够根据生长习性将不同作物和牲畜分布在不同牧羊带中。 人地协调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分析本国古老生物众多的原因。 澳大利亚牧羊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归纳法、实践演绎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澳大利亚作物与绵羊图、澳大利亚轮廓图。 学生准备:教科书、地图册、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 以视频作为课堂导入,引入学习课题--澳大利亚。 观看视频说出国家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承转 1’ 介绍澳大利利亚的领土范围、首都。引入“世界的活化石博物馆”美誉,解析“活化石”一词突出当地生物--古老。提出问题“为什么澳大利亚具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产生这种地区特殊性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 5’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1:阅读教材,找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植物。 任务2:读世界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并归纳特点。 任务3: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古生物众多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新课讲授 10’ 内容一: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古生物众多的原因 1.介绍澳大利亚的特有古老动、植物 2.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3.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众多的原因: (1)受海洋阻隔生物独立发展 (2)自然环境单一进化缓慢 (3)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天敌 认识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描述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并归纳位置特点: 四面环海,独占一块大陆。 参考大陆漂移说,从海陆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古生物众多的原因 学生通过阅读图片和数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承转 1’ 引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美誉,通过视频介绍澳大利亚养羊业专业化和机械化的特点。解释澳大利亚绵羊的来源及不同品种,绵羊分布的牧羊带名称及其特点。提出问题“为什么牧羊带的规模、质量有较大差异?”引出自然环境。
新课讲授 2’ 内容二:澳大利亚牧羊业概述 牧羊业特点 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 绵羊种类 毛用羊、肉毛两用羊、肉用羊 三个主要牧羊带及其分布 自西南、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依次为:①牛、羊以及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②绵羊和小麦混合经营带③粗放牧羊带 观看视频掌握澳大利亚牧羊业的特点 了解绵羊种类 根据图例,说出三个牧羊带的名称 通过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图例说出牧羊带用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自主学习 5’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并将答案整理在导学案上。 任务1:阅读P69图8.39地形图找出澳大利亚西部、中部、东部各分布的地形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任务2:阅读导学案中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所分布的牧羊带名称。。 任务3:思考澳大利亚的地形、河流、气候为本地区的牧羊业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新课讲授 15’ 内容三: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与牧羊业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 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大自流盆地-东部大分水岭 【总结归纳】: 高原和平原面积广阔,地势起伏小,为放羊提供了天然场所。 补充:大自流盆地 河流:墨累河、达令河 --丰富的地下水为羊群提供了饮用水。 (3)气候: ①读气候分布图,分析特点: 呈半环状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为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 ②归纳两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点: 全年高温无四季变化。 ③对牧羊活动的影响: 可全年露天放牧,放牧时间长。 【实践练习】: 准备不同种绵羊和作物卡片,展示它们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根据其生活习性将作物、绵羊放置在合适的牧羊带中并解释原因。 1.1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在图中标注主要地形区。 1.2归纳地形分布特点,了解其对放牧带来的影响。 2.了解大自流盆地、北艾尔湖、墨累河达令河的分布。了解其为羊群提供因供水的地理意义。 3.1读气候类型分布图,了解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3.2归纳两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点,了解其对牧羊活动的影响。 【小组合作】3’ 将作物小麦、毛用羊美利奴羊、肉毛两用羊、肉用羊等生物按照它们的不同生活习性布置到相应的牧羊带中并解释原因。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新课讲授 1’ 内容四:农牧业现状 农牧业在国内地位及其演变: 二战前:主导产业; 二战后:工矿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农牧业地位下降。 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国民经济地位及变化。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习题巩固 2’
课堂小结 1’
板书设计 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