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5月高二阶段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80多年间,所谓古今、中西、体用、传统与现
代之争从未间断,其核心就是如何正确认识传统与传统文化、处理和对待传统和现代化的
关系问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出发,又一
次把这个问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他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
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因此,在新形
势下,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上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其面临社会急剧变化和转型的关头,在其迎接新的历史挑
战、走向新的历史阶段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与传统
文化的问题。中国从奴隶社会向新兴的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
特别是“儒法之争”,其中的焦点之一就是所谓如何对待已有传统与传统文化的问题。这
一争论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直到汉武帝“罢融百家,独尊儒术”才算结束,因而莫定了
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思想政治格局。14~15世纪,西方社会在走出中世纪、走向近
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就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返回到它们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与传统文化,
并通过对其做出新的评估,进行新的诠释,才建构了西方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这一过程直
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才算告一段落,前后也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
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与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群体的自我意识。就
个体而言,每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这个“自我”就是由他所特有的自我意识
系统构成的。而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群体特有的”自我”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群体在长期的
共同生活、共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世代相传的传统与传統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
群体来说,只有认识“自我”才能走向“新我”。因为这个“自我”中蕴含着它特有的文
化基因,是它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所特有的文化力量和途径,也是它对生活的秩序与
意义的一种特殊的把握,因而形成了它所特有的问题意识、解题路径、解题方式、价值目
标。但是这些又毕竟是在过去的特定生存境遇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们必然打
上深刻的历史格印,存在着这样成那样的同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限性。因此,相对
于现代新的历史条件和生存境遇而言,首先,它必须保精“自我”,圈为是它自己而不是
别人走向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其次,它叉不可能是原来的“自我”,因为它不可能
以不变应万变,它必须在应变中,在迎接各种新的挑战中,去保持“自我”,创造“斯
我”。这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作为这一发展的主体的人双向互动、至促的文明发展的
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们常说的人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创造了人的辩证过程。
(摘编自《新湘评论》2022年第3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先秦诸子散文是指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它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现代
意义,被誉为轴心时代的辉煌篇章。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