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19: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已经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形成“中朝”的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
D.以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
3.北宋蔡襄在《论兵十事》中曾说:“统兵的枢密院,只知道添加兵员,不会过问军费充足与否;主管财政的三司,只知晓需要采办军需物资,不去追究军费开支的去向,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他们的职责。”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权力分割过细 B.军费开支过大
C.承袭前朝传统 D.强干弱枝政策
4.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5.在宋朝,三省中“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主事的都是临事差遣官员。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A.强化君主的政治核心地位 B.为了防止官员间勾朋结党
C.汲取唐朝武人干政的教训 D.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使然
6.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这一体制( )
A.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
C.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7.北宋前期的徭役,一开始是实行差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富户;后来实行募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客户、无产下户和乡村富户。这一变化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C.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
8.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丞相制度被废除 B.内外朝制度形成
C.开始创设政事堂 D.相权进一步削弱
9.他抛出富国强兵的改革构想,没有像往常儒家学派官员一样提出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而是将利益摆在了同样较为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合乎社会发展的理财是十分有必要的,为国家公义而理财为理所应当。这位改革家是( )
A.王安石 B.商鞅 C.范仲淹 D.李斯
10.鉴于以下五代建立者的身份,宋初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地方赋税除一部分留作开支,其余收归中央
③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④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的发展。……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这表明
A.宋代积贫积弱局面得到初步改善 B.南宋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C.宋代“分化事权”思想逐渐强化 D.人才匮乏导致兼职的现象普遍化
1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使、副使等职务,期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枢密使、副使 C.开封府知府 D.兵部员外郎
13.南宋学者叶适曾说:“国(北宋)初宰相权重,台谏、侍从,莫敢议己”,韩琦、范仲淹任台谏时,则常常据理力争,因此受到皇帝重用,登上相位。自此以后,“台谏、侍从方袭其迹,朝廷每立一事,则是非蜂起,哗然不安”。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
A.文官政治色彩浓厚 B.宰相职权遭到削弱
C.中枢制衡机制完善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14.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记载:“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钱穆的《国史大纲》提到:“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关于历史真相的探究,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历史的真相是客观的,探究历史真相要坚持孤证不立原则
B.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属于一手史料,结论比较逼真可信
C.由于时代及政治立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历史真相也不同
D.钱穆《国史大纲》属于二手史料,其研究结论更不可靠
15.学者黄仁宇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说:“新法之重点,无非加速金融经济,使财政商业化……王安石新法用经济最前进的部门做财政的基础,技术上不能与大多数的小自耕农的低层机构融合,所以收效甚微。”据此可知,黄仁宇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指导思想背离统治需要
C.忽视了客观经济基础 D.组织变法的机构不够健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议连署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并指出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17.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吕惠卿是改革派新锐,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司马光和吕惠卿在宋神宗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吕惠卿说,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有五年一变者,有三十年一变者,如刑法、巡狩制度等;政治法律制度等随时都在变化,不变化的只是伦理道德而已。司马光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此话把吕惠卿说得无地自容,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在背后诋毁司马光。当时两人的情绪都很激动,宋神宗不得不出面打圆场说:“这只是争论而已,何必伤了和气。”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教师用书(人教版)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摘自《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和吕惠卿辩论的焦点和各自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李斯所议问题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一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并说明其历史贡献。
材料三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分别解决材料所述两个问题的措施。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理解题干材料,实际上是在阐述兵权、财权、行政权等都收归了中央。以革除藩镇割据之弊。题干意在说明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政府收权,B错。皇权与相权之争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错。题干中也没有表达D项意思,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是汉朝,排除A。唐朝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通过设置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来分割相权,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都有分割宰相权力,B正确。本题所述在于改革中央官制,而非地方,排除C。宋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排除D。
3.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故可知造成材料现象的成因是权力分割过细,A项正确;军费开支过大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二府三司是宋朝设置,不是承袭前朝传统,排除C项;强干弱枝政策是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试题分析:与生产有关的是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使农民的种子有保障,农田水利法使土地面积扩大,可灌溉的水源增加,有利于农业增产,选B;其他各项都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作用,但与生产无关,故排除。
考点: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北宋中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5.A
【详解】依据材料所给内容,学生可识别出这是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下的政权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判断:通过三省官不掌实权,主事者均为临时差遣,有利于保证大臣无法独揽大权,从而加强了专制皇权,故选A;防止朋党也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汲取武人教训的是统调分离和收兵权等措施,排除C;重文轻武是国家重用文官,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6.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府三司”体制分散了相权,强化了皇权,A项正确;中枢权力发生转移的表现是枢密院地位的下滑以及权利的转移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二府三司制”的作用,排除B项;宋朝的“两府三司”体制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但是“中枢权力相互制衡”是手段,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排除C项;宋代官僚队伍庞大,权力分割过细,不利于行政效能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由于募役法变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义务为国家与农民构成雇佣关系,农民与国家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劳动力流动和工商业发展,A项正确;募役法就是交钱,招募人去服役的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故排除B项;募役法针对三种人群募役,减轻了富户的负担,客观上提升了乡村富户的社会地位,但对一般农民而言,不存在社会地位的提升,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可知,宋朝进一步分散、分割丞相的权力,使相权进一步削弱,故选D;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排除A;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排除B;唐朝已经设置政事堂,排除C。
【点睛】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他抛出富国强兵的改革构想,没有像往常儒家学派官员一样提出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而是将利益摆在了同样较为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合乎社会发展的理财是十分有必要的”可知,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理财为重点,A项正确;商鞅变法时期儒学派官员还未出现,排除B项;范仲淹改革虽然提出富国强兵,但因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和阻挠,最终失败,排除C项;据所学,李斯主张郡县制,并未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五代建立者多是节度使,说明当时地方割据严重,宋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手段,在军事上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同时地方赋税除一部分留作开支,其余收归中央。为监督地方,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A正确;地方设立三司是明代举措,排除B、C、D。
11.B
【详解】从材料的主旨来看,南宋政府机构精简,兼职是制度已经有意无意地向地方权力集中的方向转变,北宋时期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集中起来,从而导致中央集权弱化,故B正确;题意没有提及宋代的财政、军事问题,故A排除;题意体现南宋“分化事权”的思想逐渐弱化,故C错误;题意没有体现人才的匮乏,故D排除。
12.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枢密使、副使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B项正确;转运使是负责转运地方钱粮到中央,排除A项;开封府知府是地方官府,负责地方行政,排除C项;兵部员外郎是主管兵部的员外郎,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初期,宰相是文官之首,台谏、侍从等监察官员对其制约效果有限,韩琦、范仲淹任台谏时,则据理力争,因此受到皇帝重用,自此后出现无论朝廷决议是否合理,台谏、侍从均议论其是非的现象,这折射出北宋相权的削弱,其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强化,D项正确;文官政治色彩浓厚是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A项;宰相职权遭到削弱属于表象,强化君主专制才是本质,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皇权虽然利用台谏,侍从制约了相权,但也导致朝廷决议难以形成统一的后果,“制衡机制日益完善”的说法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司马光和钱穆对王安石有着不同的评价,其中历史的真相是客观的,探究历史真相要坚持孤证不立原则,A正确;司马光是王安石的政敌,资料需要进行考订,B排除;历史真相具有客观性特征,CD说法错误。故选A。
15.C
【详解】根据“技术上不能与大多数的小自耕农的低层机构融合,所以收效甚微”可知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在技术上不能契合当时中国的客观经济基础,所以导致失败,故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触犯地主阶级利益和组织变法的机构不够健全的内容,排除AD;王安石变法是为了维护宋朝的统治,指导思想并没有背离统治需要,排除B。
16.(1)特点: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王族;同姓王族被分封在重要地区;同姓封国数量多于异姓封国数量;同姓封国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首都周围主要是同姓封国,起拱卫的作用;
(2)问题:藩镇割据。
解决: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3)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晋、卫、燕、鲁、吴”这些诸侯国的最初封君、封地及其战略地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王族;同姓王族被分封在重要地区;同姓封国数量多于异姓封国数量;同姓封国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首都周围主要是同姓封国,起拱卫的作用。权利: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世袭统治权。
(2)问题:根据材料二“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问题,解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将兵权收归中央,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等措施。
(3)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可得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即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7.(1)焦点:变与不变。理由:吕惠卿认为先王之法及政治法律制度都在变;司马光认为变法缺少“良将与美材”。
(2)人民负担加重;用人不当以致于官吏扰民现象;民间不满情绪严重。
(3)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变法会有阻力和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变法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变法需要群众基础等。
【详解】(1)焦点:根据材料“惠卿说…政治法律制度等随时都在变化,不变化的只是伦理道德而已”“司马光……‘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可知,两人的争论的焦点是变与不变。理由:根据材料“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有五年一变者,有三十年一变者,如刑法、巡狩制度等;政治法律制度等随时都在变化”可知,吕惠卿认为先王之法及政治法律制度都在变;根据材料“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可知,司马光认为变法缺少“良将与美材”。
(2)问题:根据材料“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可知,变法导致人民负担加重;根据材料“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可知,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以致于官吏扰民现象;根据材料“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可知,民间不满情绪严重。
(3)启示:开放性试题,从变法的必然性、变法面临的困难、变法过程中应当注重策略和方式方法、变法应当考虑群众基础等角度回答即可。
18.(1)制度:郡县制
影响:打破了分封制(或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
贡献:开创考试取士的方式(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才能作为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或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统治者选拔了高素的人才。
(3)措施:①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行政权、财权(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②强化专制皇权:分割相权,分割兵权(或二府三司制,或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反映分封制导致分裂割据的弊端,为克服分封制的弊端,秦朝推行郡县制。第二小问,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指科举制。科举制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统治者选拔了高素的人才;科举制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回到中央,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
(3)由材料“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实际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合所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代不断削弱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为了强化专制皇权,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分割财政权和兵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