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11 包身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11 包身工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8 09:0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课
《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教学重、难点
1、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2、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相关图片、音频、课本、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同学们,知道这段话出自哪里吗?
目标展示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三、作者了解。
夏衍:夏衍,原名沈端先,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矛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文体介绍
报告文学是文学类文章体裁之一,是指速写、特写等文学式样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品种。
文章情节梳理。
四点一刻:起床情形
四点半以后:吃早饭
五点:上工劳动情况
全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三个生活片段向我们介绍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居住坏境:挤、差、脏、乱。工人状态:精神麻木。可归纳为:恶劣的居住条件。
明确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11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况,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12-22段)记叙包身工的早餐并论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第三部分(23-34段)记叙包身工的上工,描述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劳动的情况和受工头毒打的非人生活,揭示包身工制度的恶果和实质。
第四部分(35-50)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必将到来。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到的惨无人道的奴役。 
2、把18段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狠。 
3、 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48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4、“黑夜,静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文章主题
课文主题:课文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11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况,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12-22段)记叙包身工的早餐并论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第三部分(23-34段)记叙包身工的上工,描述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劳动的情况和受工头毒打的非人生活,揭示包身工制度的恶果和实质。
第四部分(35-50)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