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1
..................................................................................
第 六 单 元
字 音 字 形
1.读读写写
拽(zhuài) 绑(bǎnɡ) 搂(lǒu) 昔日(xī)
堡垒(lěi) 辜负(gū) 凛冽(lǐn) 吞噬(shì)
疲惫(bèi) 钦佩(qīn) 鲁莽(mǎnɡ) 毡鞋(zhān)
保佑(yòu) 厄运(è) 拯救(zhěng) 羸弱(léi)
告罄(qìng) 癫狂(diān) 输赢(yínɡ) 馨香(xīn)
耀武扬威(yào) 姗姗来迟(shān) 忧心忡忡(chōnɡ)
语无伦次(lún) 海市蜃楼(shèn) 怏怏不乐(yànɡ)
白雪皑皑(ái) 毛骨悚然(sǒnɡ) 踉踉跄跄(liànɡ qiànɡ)
弧(hú) 炽热(chì) 轮廓(kuò) 俯瞰(kàn)
模拟(mó) 遨游(áo) 严谨(jǐn) 稠密(chóu)
概率(lǜ) 烧灼(zhuó) 无虞(yú) 确凿(záo)
五脏六腑(fǔ) 千钧重负(jūn) 耐人寻味(nài) 惊心动魄(pò)
点缀(zhuì) 漫步(màn) 迟钝(dùn) 蒙眬(lónɡ)
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 蔚蓝(wèi)
合拢(lǒnɡ) 吟唱(yín) 孤零零(línɡ) 草籽(zǐ)
不期而至(qī) 心有灵犀(xī) 天涯海角(yá) 屏息凝神(bǐnɡ)
毕昇(shēnɡ) 炀之(yánɡ) 字平如砥(dǐ) 更互(ɡēnɡ)
帖之(tiè) 贮之(zhù) 燔土(fán) 用讫(qì)
字 音 字 形
2.多音字
涨 ①(zhǎnɡ)高涨 ②(zhànɡ)头昏脑涨
薄 ①(báo)薄饼 ②(bó)单薄 ③(bò)薄荷
号 ①(háo)怒号 ②(hào)号召
荷 ①(hé)荷花 ②(hè)负荷
晕 ①(yùn)红晕 ②(yūn)晕头转向
刹 ①(shā)刹车 ②(chà)古刹
笼 ①(lǒng)笼罩 ②(lóng)笼子
壳 ①(ké)蛋壳 ②(qiào)地壳
典 题 演 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标红字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
A.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zuài)了出来。
B.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sǒng)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C.(我)如释千均(jūn)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D.飞船潜(qián)入地层时,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它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
【答案与解析】B A项,拽(zuài)→拽(zhuài);C项,千均(jūn) →千钧(jūn) D项,振动→震动
典 题 演 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对探索世界和科学领域的脚步从未停歇。《伟大的悲剧》里斯科特一行尽管被寒冷吞shì,但他们仍忍住疲bèi勇敢前行;《太空一日》里,杨利伟历经重重危险,终于安全落地,让人如释千钧重负;《带上她的眼睛》里一副传感眼镜将“我”与孤零零身处地心的小姑娘连接起来,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故事……通过这些探险和科学幻想,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世界的崇高情怀。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吞shì( ) 疲bèi( )
千钧重负( ) 孤零零( )
【答案】(1)噬 惫 jūn líng
词语(成语)运用
战栗:战抖。
凛冽:刺骨地寒冷。
羸弱:瘦弱。羸,瘦。
告罄:指物资用完。罄,尽、空。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扬得意: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应付自如:形容处事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闲暇:指空闲的时间。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
典 题 演 练
1.下列句子中标红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语和小英相约周末去新华书店,她们俩不期而至,按时到达。
B.幸福不是简单的相依,而是心有灵犀。
C.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D.山脚下有一间孤零零的小草房。
【答案与解析】A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用在此处,与句中的“相约”矛盾。
典 题 演 练
2.下列句中标红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释千钧重负,长长出了一口气。
B.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揭示出的道理却耐人寻味。
C.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壮举!
D.这个问题的症结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答案与解析】D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用在此处,与后面的“看出来”在词义上有重复。
一、作家作品
1.茨威格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2.杨利伟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仓,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3.刘慈欣
刘慈欣(1963—)著名的科幻作家,其主要作品有《三体》《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等。2015年,他凭《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该奖项。
4.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二、写作背景
1.《伟大的悲剧》
1910年6月,英国科学家斯科特带领探险队前往南极。途中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一支探险队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地球的秘密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探险队胜利而归,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文学想象,写下了这篇传记。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2.《太空一日》
本文选自《天地九重》。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3分,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2010年,解放军出版社推出他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书中,他对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了极为全面、详尽的描述。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3.《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他认为科幻小说应以创意见长,在这种思想下,他创作了《带上她的眼睛》。原文于1999年发表在《科幻世界》当年第10期上,并荣获1999年度“银河奖”一等奖。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我”带上了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领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女领航员则永远留在了地心。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4.《活板》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因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该书在国际上亦受重视,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价值非凡。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四、文章主旨
1.《伟大的悲剧》
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在探险南极点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描写,歌颂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太空一日》
本文通过讲述自己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真实地展现了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表现了航天人沉着镇定的心理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赞扬了航天人英勇无畏、敢于探索、不怕牺牲、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3.《带上她的眼睛》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讲述“我”带着一个因事故被困地心的地航飞船领航员小姑娘的“眼睛”去草原旅行的故事,赞美了小姑娘不怕牺牲、坚持进行科研工作的敬业精神,凸显了人性的光辉和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
4.《活板》
本文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详细地介绍了活版印刷术的制作经过、使用方法及优越性,突出其“活”的主要特征,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典 题 演 练
1.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B.杨利伟的《太空一日》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
C.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毕昇,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雕版印刷术。
【答案与解析】D D项,毕昇首创活字印刷术。
现 代 文 阅 读
考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
【概念】
主题,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
【把握文章主题的方法】
①解读文题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中隐含着主题,要注意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眼。
②知人论世法: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读懂文章的一把钥匙。
现 代 文 阅 读
③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首尾句、抒情议论句等,要特别关注文章的文眼,即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
④形象分析法: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折射出作者的爱憎好恶,因此要分析文中所写人、景、物的特征,推断出作者想借此传达的精神或感情。
现 代 文 阅 读
【教材习题链接】
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一)
【教材习题答案】
“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
“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现 代 文 阅 读
考点
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
【方法指导】
句子含义的理解可分三步完成:
1.品析关键词,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结合上下文,分析修辞,探究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3.联系文章的中心及作者抒发的情感。只有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主旨,才能准确理解一些特殊句的深层含义。
现 代 文 阅 读
【教材习题链接】
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二)
【教材习题答案】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现 代 文 阅 读
考点
概括、分析文章的情节
【考查形式】
1.阅读全文,补充故事情节。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文中叙述了哪几件事?请分别加以概括。
4.文章叙写某一情节,有何作用?
5.文章对某一情节的描写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现 代 文 阅 读
【解题技巧】
1.理清线索,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
2.阅读文章,概括情节。
3.品味技巧,体会情节设置的艺术。
(设置悬念、倒叙或插叙、首尾呼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现 代 文 阅 读
【教材习题链接】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太空一日》思考探究一)
【教材习题答案】
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心理活动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
心理活动或举动:靠意志克服错觉,最终身体适应这种情况。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心理活动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心理活动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心理活动或举动: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典 题 演 练
在推选“最具挑战精神”人物活动中,第四组同学想要推荐下文的冯帆,请一起完成推荐任务。
山①在那儿
刘慈欣
①冯帆②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③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④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②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③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④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45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
··
典 题 演 练
⑤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13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⑥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的已经落下了帆的救生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⑦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使得斜坡面方向的重力逐渐减小,这种重力的渐减抵消了坡度,使得重力对水坡上的物体并不产生使其下滑的重力分量。
⑧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
典 题 演 练
⑨随着风力的增长,水坡上开始出现排浪。【A】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B】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
⑩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20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
典 题 演 练
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入水前的最后一口气,也支撑不到自己浮上水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冯帆乘着上升的气泡升上天空,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
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有删改)
【注】 ①山:外星飞船入侵地球,拉起海水形成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②冯帆:海洋地质工程师。大学时曾组织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全队四人死亡,自己成为队中唯一的生还者。毕业后为逃避山来到太平洋上,以船为家。③蓝水号:指“蓝水号”考察船,冯帆的海上工作地。④巨型飞船:外星人的飞船。
典 题 演 练
【了解人物经历】
1.了解人物,需先了解他的经历。请完成冯帆挑战活动的思维导图。(4分)
不后悔
停止游动,观察周围
根据发现,继续上游
惧怕而恐慌
典 题 演 练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结合给定的内容进行分析,“登山路”指冯帆攀登海山的经过,而“心路”指冯帆在攀登过程中心态的变化。依据文章内容,根据题中的相关信息,锁定答题区域,提取关键句概括作答即可。第(1)空,结合第⑤段中“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13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分析,这里冯帆在计算攀登时的距离,而句中“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直接体现出他的心态为“不后悔”。第(2)空,结合第⑥段中“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分析,可知冯帆此时心态自信,可定位出第(2)空的答题区域为第⑥段,结合第⑥段中“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分析,可概括出冯帆停止了游动,稳稳地浮在水坡上。第(3)空,结合第⑧段中“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分析,可概括此时冯帆游动更轻松,同时定位出第(3)空的答题区域为第⑧段,根据“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可知冯帆此时的攀登路径是“向上游”。第(4)空,结合第 段中“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分析,冯帆在面对下沉上浮时,出现了惧怕而恐慌的情绪。
典 题 演 练
【理解形象寓意】
2.与众不同的挑战对象——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让冯帆的挑战更具价值。请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探究“山”的含义。(5分)
【链接材料】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
(刘慈欣《山》)
示例:“山”指冯帆攀登的“水山”或珠穆朗玛峰;指冯帆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具体包括前所未有的山的高度、峰顶坠落的死亡危险等;更指冯帆重启的登顶梦想——挑战自己,完成未尽的登山心愿。(3分)从链接材料可知,登山是智慧生命的本性,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因此,山还指所有智慧生命对更高更远的追求,想要去探索和挑战的未知领域,想要突破和超越的极限。(2分)
典 题 演 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结合注释中“外星飞船入侵地球,拉起海水形成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分析,从表面上看,这里的“山”指冯帆攀登的海水高山或是珠穆朗玛峰。题干中提到,山也是“与众不同的挑战对象”,冯帆要进行的是艰难的攀登过程,从人与山的关系上看,爬山所要经历的艰难困苦也是山的一部分,冯帆坚持要攀登海山,结合注释中“大学时曾组织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全队四人死亡,自己成为队中唯一的生还者”分析,爬山正是冯帆一直未完成的心愿。结合链接材料中“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可知,登山也代表着人类想要实现自我超越。
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 释放出来,以文学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刘慈欣 篇目 《带上她的眼睛》 《海底两万里》 《山在那儿》
科学性 “眼睛”就是一副传 感眼镜。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示例:诺第留斯号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从海水中提取钠,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合金再转化成电,储存在电池里。
示例: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出现了低重力状态。
【关注艺术特色】
3.理解人物,需关注作品的艺术特色。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结合小说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表格。(6分)
篇目 《带上她的眼睛》 《海底两万里》 《山在那儿》
文学性 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善于渲染自然伟力
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续表
典 题 演 练
篇目 《带上她的 眼睛》 《海底两万里》 《山在那儿》
文学性 示例:小姑 娘对花草溪 水微风的激 动不已,为 下文写她困 示例:运用了大量 的语言、动作、神 态等描写, (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A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坡上的排浪现象,神奇而美妙,暗示在自然伟力作用下登山将是一件愉悦自在的事。示例二:B句中“接”“抛”“传递”等动词,
续表
典 题 演 练
篇目 《带上她的 眼睛》 《海底两万里》 《山在那儿》
文学性 在地心的谜 底揭开做了 铺垫,表现 了小女孩乐 观的精神。 塑造了一个刚毅坚 强、镇定沉着、乐 观自信、崇尚自由 独立的英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画线的A、B句中任
选一句进行赏析)
传神地写出了冯帆在低重力下的海浪中下落上升的情景,既温柔又有力,表现了在自然伟力作用下登山者的轻快和自由。
续表
典 题 演 练
典 题 演 练
【解析】 本题考查作品的艺术特色。第(1)空,根据《海底两万里》相关内容不难作答。第(2)空,《山在那儿》中具有科学性的是“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出现了低重力状态”。第(3)空,结合示例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可知,应填“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第(4)空,结合给出的“善于渲染自然伟力”,应重点分析以怎样的方式展现自然的宏伟。赏析语句时应重点分析所呈现的表现手法,结合语境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出作者的表达意图。
典 题 演 练
【撰写推荐词】
4.小说刻画的冯帆是一个“登山者”,更是一个“前行者”,他的精神激励着你我。请结合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影响力,撰写一份推荐冯帆为“最具挑战精神人物”的推荐词。(3分)
示例:冯帆开了登水山的先河,明知前路艰险充满未知,依然积极乐观,信念坚定,敢于拼搏;面对困境,他判断准确,冷静沉着,最终突破极限,探索出新道路。冯帆身上这种超越自我、探索未知又极具智慧的挑战精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指引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前行,激励我们去创造人生更多的可能。因此推荐冯帆为“最具挑战精神人物”。(3分)
【解析】 本题考查推荐词的写作。推荐词的写作需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结合题目要求,围绕着中心话题,选择有典型的信息材料,语言务必简洁明了。
一、通假字
(1)活板 板:___________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___________
(3)药稍镕 板: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有布衣毕昇 布衣:___________
(2)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___________
“板”同“版”
文言文《活 板》
“已”同“以”
“镕”同“熔”
古义:平民 今义:布衣服
古义:覆盖 今义:向外透,往上升
三、一词多义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又为活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为简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每字为一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
做
被
是
做,引申为制作、发明
是,算是,加强语气
作为
⑦满铁范为一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不以木为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
做,引申为制作、刻制
⑨每韵为一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
⑩极为神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①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印自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火烧令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讫再火令药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持就火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瞬息可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
印刷
印模
用火
用火烤
靠近
完成
①则以纸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韵为一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记
标签
①若止印三二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
②不若燔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像
火
就
帖
若
四、重点字词
(1)板印书籍 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人尚未盛为之 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______________板:_________
(4)薄如钱唇 钱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和: __________冒:_____________
(6)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同“版”,雕版
大规模
同“以”
做铜钱的边缘 唇:边缘
混合
模子
(7)持就火炀之 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药稍镕 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烘烤
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化为液态
(9)则字平如砥 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磨刀石
同“版”,雕版
覆盖
(10)若止印三二本 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板已自布字 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则第二板已具 具:_ ________
(13)更互用之 更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奇字素无备者 奇字:_ 素:________
(15)木理有疏密 木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只是
另自,另外
准备(好了)
交替,轮流
生僻字
木头的纹理
(16)不若燔土 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
指完毕
(18)殊不沾污 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
(19)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群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平常
(20)至今宝藏 宝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藏
五、重点句子翻译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3)火烧令坚。
(4)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
用火烧让它变得坚固。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
(5)持就火炀之。
(6)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7)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8)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9)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稍稍融化,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模内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拿它靠近火烘烤。
两块(铁板)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10)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11)用讫再火令药镕。
(12)不以木为之者。
(13)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熔化。
不用木料制作字印的原因是。
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六、课文理解:活版是主要特征是一个“活”字。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内容 “活”的体现 简要说明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放在不同木格中,方便精准取用
字印数目“活”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
每字为一印
密布字印
字印“活”
取用灵活
排版“活”
随时排用
印刷“活”
统筹用版,提高效率
每一字皆有数印
方便一版中多次出现时使用
选用“活”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随时可以增补
做法“活”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灵活拆版,重复使用
拆版“活”
[2023连云港期末]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阅读诗文,回答问题。(20分)
【甲】陶歌
[清]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
典 题 演 练
【乙】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丙】
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细细细【注】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
臭烂。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
(节选自《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有删改)
【注】 楻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
5.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A.“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
B.“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C.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艺由衷的赞美。
D.诗歌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项,青花瓷要用火一次性烧成,这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难度非常大,故“轻松容易”表述有误。B项,青花瓷“白釉青花”,蓝白相间,纯净典雅,故“五彩斑斓”表述有误。D项,诗歌先描写,真实展现了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然后据此议论,赞美了青花瓷工艺的精妙,是“由实到虚”的写法,故“由虚到实”表述有误。故选C。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瞬息可就 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 ______
(3)则登山斫伐 ____
(4)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__________
完成
平时
砍
用火烧煮
7.用斜线(/)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加 功 槌 洗 洗 去 粗 壳 与 青 皮 是 名 杀 青
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2分,断对一处得1分,斜线超过两处不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本题,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竹子取出)用木棒敲打来洗,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一步骤就叫作“杀青”。因此可在第一个“洗”后面、“是”前面分别断开。断句后一定要通读一遍句子,检查是否能做到语意完整连贯。
8.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工艺都非常讲究。请根据【乙】文和【丙】文画横线的语句,完成相应任务。(5分)
(1)请写出活字印刷的流程。(2分)
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2分)
(2)请写出纸浆成纸的过程。(3分)
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3分,每句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以及提炼关键信息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锁定两个画线句,明确其大意;然后从中提炼出关于制作流程的内容;最后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
9.《陶歌》中最能体现制瓷工艺创造力的诗句是哪一句 写出理由。(3分)
示例一:“白釉青花一火成”最有创造力,因为白釉青花瓷要求用火一次性烧成,最考验工匠对高温工艺的掌握。
示例二:“花从釉里透分明”最有创造力,因为青花瓷烧成后,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蓝白相间给人以晶莹剔透的感觉。
(【赋分层级】第一层级:诗句判断错误得0分。第二层级:写出有创造力的诗句,但未写出理由,得1分。第三层级:写出有创造力的诗句,理由不充分,得2分。第四层级:写出有创造力的诗句,并写出合理理由,得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读诗歌可知,诗歌前两句具体描绘了青花瓷的制作工艺之巧妙,后两句则对其进行了赞美。由此可将答案锁定在前两句中。从这两句诗中任选一句作答即可。注意在说明理由时,要结合诗句意思具体阐述其创造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做到理由合理充分。
10.“青花瓷”“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3分)
①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色泽特点成为世界文明中最具魅力的中国元素之一,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②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文化传播更快更广。③造纸术增加了书籍的信息量和文化的承载力,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继承、流传。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赋分层级】第一层级: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未分析出“中国创造”成为“文明之光”,得1分。第二层级:能就三种创造发表看法,并分析出“中国创造”成为“文明之光”,得3分)
【名师教审题】
“青花瓷”“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答题对象),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答题中心:分别分析三种技艺是如何推进世界文明进程的)。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提示要紧扣文本中三种技艺的特点)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描述的事物特点的把握及相关的【知识积累】,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色彩。题目要求围绕“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这一观点发表看法。首先可从文本中分别提取出三种“中
国创造”的特点,然后结合历史等学科的【知识积累】,分析其是如何推进世界文明进程的。
“中国创造” 特点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甲】诗中的 青花瓷 制瓷工艺具有创 造力,色泽美丽 成为典型的中国符号,瓷器的贸易,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乙】文中的 活字印刷术 提高印刷效率, 降低印刷成本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文
化传播
【丙】文中的 造纸术 实现“千万张”的批 量生产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加了书
籍的信息量,增强了文化的承载力,
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继承、流传
【参考译文】
【甲】陶歌
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
这可真是天地造化的美妙啊,青花瓷在烧制的过程中釉色和青花完美融为一体,自然天成,就像宇宙生生不息。
【丙】
制造竹纸,以将要长出枝叶的嫩竹为上等原料。每年到芒种时节,便可上山砍竹。把嫩竹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开一口山塘,往里面灌水漂洗浸泡。浸泡到一百天后,(把竹子取出)用木棒敲打来洗,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一步骤就叫作“杀青”。这时候的竹茎就变得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大木桶里煮,用火烧煮以八天八夜为标准。停止加热一天后,揭开大木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里漂洗干净。漂塘底部和四周都要用木板合缝砌完整,以防止沾染泥污。竹麻洗净之后,用柴
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左右厚的稻草灰。大木桶里水煮沸之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个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如果草木灰水冷却,要煮沸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倒入抄纸槽内。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浆三寸左右。在水中加入纸药水汁,这样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等到数目够了时,就压上一块木板。让里面的水分都流掉变干。然后用轻的小铜镊把纸逐张揭起,烘干,再揭起来放成一叠(组成一套)。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