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教学目标
一、明确宾语前置句的考纲要求和考查形式。
二、学会辨析和翻译宾语前置句。真题演练 (2011天津卷) 而唯恐人之不吾知也。(2009浙江卷)而惟恐其不吾予也。译文:只担心人们不知道我。 译文: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考纲要求和考查形式】
1.考纲要求:理解宾语前置句。
2. 考查形式:结合翻译题考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放在了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构成了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一)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动词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格式:主+否定词+代词+动)
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形常见否定词:不、未、莫、无、毋、非、弗①良问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格式:主+疑问代词+动
B.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常见疑问词:谁、奚、何、曷、安、胡、恶、焉C.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之”、“是” 不翻译。
①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格式:主+宾+之/是+动
(二)介词宾语前置—— 宾语+介词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④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格式:主+宾语+介+动
常见介词:于、以、为、与、从、自、向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而良人未之知也。
4、“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三、巩固练习:把下列宾语前置句归类否定句中:主+否定词+代词+动1、宋何罪之有 ?
2、惟马首是瞻 。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是提宾:(主)+宾+之/是+动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奚以知其然也?
3、余是以记之。
4、何以能鼓乐也?介词宾语前置:主+宾语+介+动1、问女何所思?
2、皮之不存,毛将焉存?
3、之二虫又何知?
4、乐夫天命复奚疑?
疑问句中:(主)+疑问代词+动宾语前置格式总结(一)宾语+动词
A、否定句中:主+否定词+代词+动
B、疑问句中:(主)+疑问代词+动
C、之/是提宾:主+宾+之/是+动
(二)宾语+介词
主+宾语+介+动
请说出下列句子的正常语序并翻译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④沛公安在
⑤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⑨惟命是从
⑩子何恃而往
一、真题再现 (2012年四川卷)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2011年年四川卷)立门下,人弗之顾。
译文:站在人家门前,人家都不理他
(2008年天津卷)此何难之有焉?
译文:这有什么难呢?
不译1.选出和“何厌之有”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
C.忌不自信
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四、知识迁移2.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