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解决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7
复习导入
你有几种方法解决?
丽丽有50元钱,买这两个玩具,够吗?
方法1:
50-23=27(元)
27>25, 所以够。
23元
25元
方法2:
23+25=48(元)
48<50,所以够。
复习导入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5+6.6= 7.1-1.8=
1.5
6.6
+
1
1
8
·
8.1
7.1
1.8
-
·
3
5
·
5.3
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得数小数点和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探究新知
探究点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 ,还想买1本 和1支 ,钱够吗?
如果把 换成 ,钱够吗?
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探究新知
探究点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先算买笔袋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10 - 6.8 = 3.2(元)
再算 和 一共多少钱。
2.5+0.6=3.1(元)
3.1<3.2,钱够了。
方法一:
探究新知
探究点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先算买笔袋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10 - 6.8 = 3.2(元)
方法二:
再算买了 后,还剩多少钱。
3.2-2.5=0.7(元)
0.7>0.6,买 够了。
探究新知
探究点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方法三:
还可以把要买的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6.8+2.5+0.6=9.9(元)
9.9<10,钱够了。
探究新知
10-6.8=3.2(元)
2.5+0.6=3.1(元)
3.1<3.2,小丽的钱够了。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 够了。
方法一:
方法二:
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买笔袋后剩余的钱,然后再比较剩余的钱够不够用。
【回顾与反思】
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6.8+2.5+0.6=9.9(元)
9.9<10,小丽的钱够了。
方法三:
一道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检验。
探究新知
继续探究
小丽有 10 元钱,买了 1 个 ,还想买 1 本
和 1 支 ,钱够吗?
探究新知
先算10-6.8=3.2(元)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一:
方法二:
先算10-6.8=3.2(元)
3.2-2.5=0.7(元)
0.7<1.2,买 不够。
探究新知
方法三:
6.8+2.5+1.2=10.5(元)
10.5>10,所以钱不够。
这几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了什么?
探究新知
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由不同的解题思路确定不同的解题方法。用不同的方法相互检验。
课堂练习
1
(1)小亮有2元钱,能买什么文具?
所买文具的总钱数要小于或等于2元。
课堂练习
1
(1)小亮有2元钱,能买什么文具?
(1)0.5+0.9=1.4(元)
1.4元<2元
答:2元钱可以买1块橡皮
和1本练习本。
答案不唯一
课堂练习
1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例如:买一盒彩笔和一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15.8+0.5=16.3(元)
答:买一盒彩笔和一块橡皮一共16.3元。
课堂练习
2
小雪带15元钱,她想买1千克黄瓜、1千克油菜和1千克胡萝卜,够吗?
课堂练习
2
方法①:
15-5.3=9.7(元)
4.8+4.7=9.5(元)
9.7>9.5
所以钱够用。
方法②:
15-5.3=9.7(元)
9.7-4.7=5(元)
5>4.8
所以钱够用。
课堂练习
2
方法③:
5.3+4.7+4.8=14.8(元)
15>14.8
所以钱够用。
课堂练习
3
买一块蛋糕和一盒牛奶, 准备16 元够吗?
10.5+5.6=16.1(元) 16.1 元> 16 元
答:准备16 元不够。
课堂练习
4
用50元钱,买科技书和文艺书各一本,够不够?
28.5+14.4 = 42.9(元)
50 元>42.9 元
50 - 42.9 = 7.1(元)
答:够,应找回 7.1 元。
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如果够,应找回多少钱?
28.5元
14.4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
1.先明确所求问题是什么。
2.根据这个问题,整理信息。
3.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然后进行计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在解决有关小数的加、减法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2.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再
见
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
10-6.8=3.2(元)
2.5+0.6=
3.1(元)
3.1<3.2
钱够了。
如果把 换成
2.5+1.2=
3.7(元)
3.7>3.2
钱不够。
【方法二】
10-6.8=3.2(元)
3.2-2.5=
0.7(元)
0.7>0.6
钱够了。
如果把 换成
0.7<1.2
钱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