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和暴雨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在烈日和暴雨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8 12:3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在烈日
和暴雨下第一课时介绍作者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本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这是一本最使我满意的作品。……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就能滴出血与泪来……
——老舍语介绍《骆驼祥子》中与选文相关的原著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18刚时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京谋生。他是一个不甘受人摆布的强者,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经过三年奋斗的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匪兵抢去。买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侦探敲诈一空,选文部分就是他两度失车后,满怀再挣一辆车的希望的情节的继续。他为此忍受了诸多的苦难,我们今天要学的便是他受到的诸多苦难中的一个镜头。
以后的情节发展是:命运再次捉弄了祥子,他的第三辆车,因妻子虎妞的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孑然一身,万念俱灰,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3、学习作者精彩细腻的描写,体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初读文本 感知祥子的苦难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先独学,然后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任务。8分钟后比谁学得效果最好。1、初读课文,发表自己的感受。
2、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3、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试着来概括文章的主题。自研共探:
1、独学:独立思考,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问题。
2、对学:独学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3、群学:小组探究对学中遗留的问题。展示方案:
方案一:第1、2小题可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
方案二:第3小题由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
评价方式:及时订正,小组互评。展示一:读文本,谈感受干燥( ) 焦躁( ) 腥臊( )
好歹( ) 腻烦( ) 空膛( )
慢腾腾( ) 粘汗( ) 攥( )
粘在一块( ) 往前拽( )?
zàozàosāodǎinìtēngniántángzuànzhānzhuài展示一:我会读红色字音展示一:我会梳理情节3、从题目可以明显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写天气酷热,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熬。
第二部分(第7~16段)写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拼命情况和痛苦感受。展示一:我会概括主题 3、主题:课文通过对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的场面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自学指导二:
快速浏览课文,先独学,再对学解决一下问题。6分钟后展示。
品评真味 学习写法 1、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理的?文中抓住了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
2、对祥子的所有这些描写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的?细读剩余的写景部分,并作分析,说说自己的看法。
3、作者写烈日,都使用了哪些方法?对于我们平时的写作是否有启发呢? 自研共探:
1)独学:标注出疑难问题。
2)对学:独学中的疑难问题。
3)群学:小组探究对学中的疑难问题。 展示方案:
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完善。
或两个小组结合一组展示一组评价补充。 1、祥子的痛苦、矛盾心理:从文中找出的具体语句,如:“一跑,就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
细节描写: “手和脊背都要晒裂”“裤褂全裹在了身上”“身上非常软”“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等等。
痛苦与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展示二:祥子的痛苦、矛盾心理及细节描写展示二:祥子的活动环境 2、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交代并突出强调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故事发生在“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个拟人句表明天气之热非同寻常,是异常的酷热,犹如一发狂之人,失去了控制,肆意逞其狂劲,天气的热度简直是在狂升疯长,无有止境。“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空中的灰气低浮,“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就是在这朝阳似火、暑气窒人难熬的清早出门拉车的。
第2段是集中描写烈日的,这段描写烈日毒照下街上的种种景象。“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都打着卷;“狗”趴在地了吐出红舌头;“柏油路”晒化了;“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晒化等等。这段还重点描写了街上“拉车的人们”的遭遇:“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而有的却是“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了,永不起来”。这种种情景,是祥子走在街上一路所见到的,祥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的。展示二:写烈日的手法3、写景:先广角镜扫描,后多角度特写。
1)先总写:“发了狂”“下了火”——烈日炎炎,热到极限,无法忍受。
2)继分写:街上的柳树、马路上、便道——排比、比喻
3)再细写:狗、骡子、小贩们、柏油路、拉车的——侧面烘托
运用白描、拟人、排比、比喻、夸张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熬。
师总结写景特点:
一、抓住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状貌。烈日暴晒下街上的景象:“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都打着卷;“狗”趴在地了吐出红舌头;“柏油路”晒化了等等。
二、选取具有表现力的景物。文中多次写柳树以示情况:一点风也没有,“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温馨提示:
可以谈写法,也可以谈认识;可以谈命运,亦可以谈人生、谈社会。盘点收获回顾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3、学习作者精彩细腻的描写,体味作者的语言魅力。巩固提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暴雨的描写及祥子极其悲惨的命运。
2、学习作者精彩细腻的描写,体味作者的语言魅力。自学指导一: 快速浏览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对子互助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后展示。1、找出第二部分中写祥子活动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作者描绘暴雨情景从哪儿落笔?具体说明其描绘的顺序。
3、找出写柳树、柳枝的语句,画出其中描述景物特征的词语,想想它点明了怎样的天气。
4、作者描绘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让人揪心,可那坐车的怎样?找出文中写坐车人的语句,看看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来写坐车人的? “坐车的”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试想像坐车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来。坐车人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有怎样的作用?读文本 感其悲自研共探:
1)独学:标注出疑难问题。
2)对学:独学中的疑难问题。
3)群学:小组探究对学中的疑难问题。展示方案:
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完善。
或两个小组结合一组展示一组评价补充。展示一:祥子活动的语句及表达效果 1、午后一点——一天里最热的时候。祥子“又拉上个买卖”,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这时他的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极其矛盾、痛苦,进退两难,万般无奈,就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刚走了几步,他觉到一点凉风”,这叫他真有点喜出望外。街上的人得了点凉气,高兴异常,祈盼“老天爷,多赏点凉风吧”似乎“老天爷”在恩赐祥子,赏凉风给他,减轻一些他此时在烈日毒晒下拉车所受的煎熬。
祥子的心理很快起了变化。开始,烈日暴晒,加剧了他拉车的苦楚,由于来了“凉风”,“心里可镇定多了”。然而,不一会,“风忽然大起来”,“天暗起来”,“北面的天边出现了墨似的乌云”,祥子即刻停车上雨布,忙着对付那“说来就来,不容工夫”的夏天的雨,此时他心里刚有的“镇定”也就即刻消逝,变成惊惶了。“老天爷”毕竟要他遭殃。
暴雨中的祥子,“衣服”湿透,“全身”湿透,水没脚面,湿裤裹腿,“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动弹不得,只听凭大雨浇淋;他只有一个感觉,“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想放下车,却不知往哪儿放,想拉着车跑,“水裹住他的腿”,跑不动,他只得“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前拽”,艰难地挣扎前行。
祥子这天回家后,抱着火烤却“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展示一:分析对暴雨的描写及写作顺序2、
(1)从写热到凉风的出现,过渡到对暴雨的描写。
(2)俗语说:“风是雨头。”写雨正是从写风入手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气势非凡。
(3)写风既写了静物,又写了人们找风。
(4)写风、云,再写风、土、闪电,终于写到雨,在反复之中发展、推进。
(5)写雨先是写雨星、雨点、雨停;再写风,风雨交加;最后写风过去,“一个水世界”。
狂风、暴雨、乌云、闪电、飞扬的尘土、狂舞的柳条,混合出华北一带夏季暴雨的特点。展示一:分析写柳树、柳枝的语句和天气的关系 3、
(1)像病了似的……无精打采。——天气又干又热
(2)柳条儿动了——有了凉风
(3)飘洒地摇摆,长出一截儿来——风渐大
(4)随着风狂舞——大风
(5)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暴雨来临前吓人的情景
(6)横着飞——狂风展示一:我眼中的坐车人 4、拉车的欲躲风雨不得,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拉车的已顾不过命来。坐车的冷酷无情,拉车的痛苦、矛盾。
细节描写
性格特点: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
心理活动:哼,我才不管你的死活,反正你得把我平安送到。
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作者描写坐车人一是通过描写坐车人的所作所为写出祥子的不幸遭遇。二是揭露这种人的自私冷酷。从而揭露旧社会的冷酷,环境的恶劣,揭示祥子苦难遭遇的社会根源。
一句话:暗示了祥子的痛苦不仅来自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来自人压迫人的社会。
学习指导二:
结合这两节课的学习分析,重点朗读课文的第2段和第11段,顺着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最短的时间将课文段落背诵下来。 比一比,看谁能第一个背诵下来其中的一个精彩段落。 重点朗读 学习语言自研共探:
1)独学:自背。
2)对学:互背。展示方案:
方案一:个人展示,彰显个性。
方案二:小组齐展,体现团结。 归纳总结 畅谈感受 烈日暴雨下祥子的生活难以维系,自然界加给人的是外在的,吃人的社会制度才是摧残祥子的根本。想要祥子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制度就必须破除,这也是作者对祥子的同情、对旧社会的憎恨。我们不但要学习作者的语言,更要体会作者这颗关心民生、关怀天下的博爱的心胸。温馨提示:
可以谈写法,也可以谈认识;可以谈命运,亦可以谈人生、谈社会。回顾目标 1、体会作者对暴雨的描写及祥子极其悲惨的命运。
2、学习作者精彩细腻的描写,体味作者的语言魅力。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