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衣作物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鼠→蛇→鹰”可代表一个完整的食物链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成熟的番茄,用开水烫后观察发现:最外面的一层表皮容易撕下,表皮下是肥厚多汁的果肉,若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丝丝白色的“筋络”。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撕下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肥厚多汁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C.白色“筋络”属于输导组织 D.番茄食用部分属于果实
3.毛白杨是长春市道路两旁常见树种,它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B.生长发育只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
C.开花结果后,杨絮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D.根尖和茎尖具有分生组织,使之不断生长
4.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B.本实验证明了光照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C.③为暗处理,目的是排除叶片中原有葡萄糖对实验的干扰
D.⑤的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5. 关于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内完成细胞的融合
B.氧气和养料由胎儿从母体血液中直接获取
C.生殖器官的出现和成熟是青春期的开始标志
D.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
6.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灿烂的饮食文化在全国各地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体现。下列早餐搭配中,营养搭配较为合理的是( )
A.豆腐脑、烧饼 B.小米粥馒头、腌萝卜
C.炖鸡、馒头 D.煮鸡蛋清炒油麦菜、馒头、小米粥
7.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是一种消化腺,若①处阻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B.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C.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D.甲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8.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挤压软塑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B.模型中笔筒模拟了气管,软塑料瓶模拟了肺
C.实验过程中,发现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D.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软塑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
9.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赛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简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观察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①的血液从心脏流向小鱼尾部,为静脉
B.③血管中血液含氧量比①中含氧量高
C.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
D.应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0.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肺动脉、上腔静脉 B.肺静脉、下腔静脉
C.主动脉、肺静脉 D.主动脉、肺动脉
11.某医院泌尿科接收了一位蛋白尿患者,他出现病变的功能可能是( )
A.胃的消化作用 B.小肠的吸收作用
C.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2.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欣和同学做了探究“酸雨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模拟酸雨 清水(pH= 7) pH=5 pH=4 pH=2
种子萌发率(%) 91 43 2 0
A.实验中可用胚芽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C.每组应用等量的多颗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pH值变大,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13.中国古代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千金要方》曾描述“病者多饮多食、烦渴不眠、多食而瘦”,下列激素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是(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14.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不相匹配的是( )
A.蝗虫——体表有外骨骼 B.缢蛏——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C.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 D.水螅一一体表有刺细胞
15.黑猩猩能够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并举起树枝舔食上面的白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猩猩与白蚁都具有社会行为 B.黑猩猩举着树枝舔食白蚁时,肱三头肌收缩
C.黑猩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人类不同 D.黑猩猩使用树枝钓取白蚁是先天性行为
16.2022年12月,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迄今为止,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阿米巴虫一种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属于分解者 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C.病毒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D.蛋白质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17.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形态结构特征可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
B.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根、茎、叶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C.“门”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18.人的手突然被热水烫到,手缩了一下,并且在缩手的同时感到又烫又痛。下列对该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现象属于反射活动 B.该现象受到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
C.该现象只受到脑的调节 D.完成该现象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19. 如图所示为鸡的进化关系,根据达尔文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祖先
B.不同品种的鸡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C.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D.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一般情况下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进入人体的狂犬疫苗与其引发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番茄,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图一是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图,图二是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三是显微镜下番茄果肉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植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从D到E的过程中,形成果实和种子前
必须经过 两个生理过程。
(2)图二中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步骤 b中滴加的液体是 。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为进一步观察图三中的细胞e,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 。
22. (4分)泡菜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浓度对亚硝酸盐含量和泡菜品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相关研究(除食盐水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研究流程:清洗萝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测亚硝酸盐含量→感官评分(依据现代食品科学中感官评价标准对泡菜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等进行评分)
结果如下表:
组别 食盐水浓度(%) 亚硝酸盐含量(mg/kg) 感官评分
甲 6 0.045 94
乙 8 0.068 90
丙 10 0.089 85
丁 12 0.102 83
(1)制作泡菜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对泡菜坛密封,是因为该微生物能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萝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
(2)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兴趣小组对每组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并计算各组数据的 ,得到了上述数据。
(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建议用萝卜制作泡菜时食盐水的适宜浓度为6%。他们提出该建议的依据是 。
23. (5分)红薯又称山芋,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为块根,茎平卧或上升。用藤条栽种时,选砂壤土,整地起垄,用草木灰等作基肥,山芋垄间保持距离(如图)。
(1)用扦插“藤条”繁殖山芋,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子代可以保持 的优良性状;扦插时间宜选在傍晚、阴天,并去掉“藤条”部分叶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山芋垫的基肥选择草木灰,土壤选择疏松的砂壤土,这更利于促进山芋块根的 作用,促进块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3)山芋垄之间距离大,垄间常种植芝麻、大豆等农作物,这些生产措施增大了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 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面积,提高了单位亩产的经济效益。
(4)在山芋农田生态系统中常有青蛙、蜘蛛、蚱蜢等其他生物,写出该生态系统的其中一条食物链 。
24.(6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的四个腔,n一c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a过程的消化液有 。
(2)外界空气进入肺,完成过程d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是 (填“增 大”或缩小。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填图中数字序号)。
(3)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如图心脏中的[2]、[4]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 (填“打开”或“关闭”)状态。
(4)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肾小囊→ →毛细血管。
(5)人体的排泄器官除肾、肺外,还有 等。
25.(4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科学家从野生大豆里找到该病的抗性基因,将含有该抗性基因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植株数
抗病 感病
1 抗病X抗病 118 38
2 抗病X感病 128 0
(1)表格中1组亲代均为抗病个体而子代出现了感病个体,这种现象称为 。子代植株有抗病与感病两种性状表现,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 。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 。
(3)进一步研究,用2组子代抗病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性状表现比例,是否与1组子代植株性状表现的比例相同 (填“ 是”或“否”)。
26. (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资料一:被成蚊叮一下,会收到一个“红包”,人类深受其苦。不只是疼痒,蚊子还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和塞卡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蚊媒传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蚊子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
资料二:如图是蚊子的发育过程。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子”上。这种方法是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与野生雌蚊交配,使雌蚊没有子代,从而达到了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效果。
资料三: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以及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农作物的种子、花粉、植株或枝条等,引起农作物内部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甚至是自然界没有的变异。辐照过的种子、植株,经过几代人工选择和培育,便可获得新的优良品种。
(1)资料一中当人发现皮肤上的蚊子时,就会去用手拍打,而蚊子感受到拍打的风声,会迅速飞走,这些都体现出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2)蚊子是疟疾登革热和塞卡热等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蚊子是此类传染病的 。
(3)根据图可判断,蚊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资料二中“昆虫辐射不育”这
一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应用优势有哪些 请写出一点: 。
(4)资料三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育种产生的新的变异是否能够遗传给后代 (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B 5.D 6. D 7.C 8.A 9.C 10.A 11.C 12.C 13. B 14.C 15.A 16.B 17.D 18.C 19.D 20.A
二、21. (1)受精卵 传粉和受精
(2)bdca 清水
(3)左下 通光孔
22. (1)乳酸菌 无氧
(2)平均值
(3)此浓度下(6%)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感官评分最高。
23. (1)母体(亲本)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成活率(意思对即可)
(2)呼吸
(3)光合
(4)山芋(红薯)→蚱蜢→蜘蛛→青蛙[或山芋(红薯)→蚱蜢→青蛙]
24. (1)唾液、肠液、胰液
(2)增大 3
(3)关闭
(4)肾小管
(5)皮肤
25. (1)变异 相对性状
(2)抗病
(3)是
26. (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或生物具有应激性)
(2)传播途径
(3)完全变态 减少杀虫剂使用,不会产生化学污染;针对性强,不祸及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持久性强;不会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4)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