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二)
历史
下册第1—1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下框的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第一篇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二篇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第三篇巩固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A.这一时期跨度为1949年至1957年年底
B.第三篇章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篇章中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开国大典的举行消灭了地主阶级
2.彭德怀在听说邱少云只被评为三等功后说:“对于这样的战士,别说是三等功,一等功都不够!他年纪这么小,就能有如此强大的意志力,这不是别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军魂!”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是
A.舍身炸掉碉堡 B.堵住机枪射口 C.孤身坚守阵地 D.坚守潜伏纪律
3.下列图片是为纪念“一五”计划时期发行的邮票。据此可知,“一五”计划时期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交通业 B.发展重工业与交通运输业
C.重视培养新时期建设人才 D.以东北重工业基地为基础
4.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发展为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阶段。1955年,下半年进入为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1956年,全国迅速形成公私合营的高潮。上述材料主要表述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意义
C.公私合营在三大行业中的推广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集体所有
5.据下图所示信息判断,该图的名称应为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三大改造的胜利进行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D.中共八大的积极影响
6.□□□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前者贯穿整个时期,后者主要从1996年开始全面展开,以建立现代企业为主的□□□□到1997年初见成效。材料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国企改革 B.私企改革 C.市场经济 D.对外开放
7.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
A.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具体细化 B.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具体细化
C.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以细化 D.对全面对外开放任务加以细化
8.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下列各句中能够充分体现民族团结的是
A.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D.百年大党迎华诞,卓绩丰功永感怀
9.下列图书所示内容
A.说明了民族团结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B.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C.标志着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促进少数民族实现小康的跨越
1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A.强调了香港、澳门的经济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 D.阐明了“一国两制”的意义
11.《人民日报》被视作中国社会的风向标,勾画着时代变迁的轨道。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
A.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2.大事年表有助于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以下大事年表说明我国
时间 装备
20世纪80年代以前 以歼-6、歼-7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
2006年 作为第三代战斗机的歼-10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
2019年 歼-20战机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多支英雄部队
A.战斗机种类比较丰富 B.空军的主要装备是战斗机
C.空军在战斗中的发展 D.空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13.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提升了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 B.能够解决各国间的一切争端
C.取代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4.下列事件与下图有关的是
A.中美关系改善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联正式建交
15.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对美方来说,美国经过20多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后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上述材料说明中美关系改善
A.受到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 B.受到了苏联政府积极支持
C.彰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美国政府是主要的推动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6题13分,17题14分,18题10分,19题18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2分)并概括其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的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道路的不同。(4分)
(3)“中国智慧惠及世界”,请举一例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方案”。(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新中国国庆阅兵”内容的探究,请你参与。
大阅兵 装备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大阅兵 除了马匹是国产的以外,其他装备大都是缴获的
1954年国庆5周年大阅兵 受阅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苏式的,我国的国防工业和科研刚刚起步
1959年国庆10周年大阅兵 第一个接受检阅的装备是我国制造的59式中型坦克;受阅的6种型号的火炮中有5种型号是我国自己制造的;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是由我国自己制造的歼-5型飞机。从这时起,我国的国防工业开始走上仿制的道路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 使用的全部都是国产新式装备,特别是战略导弹第一次向外展示,壮大了国威和军威,显示了我国国防工业科研的能力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 武器装备种类比1984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95%是新装备
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 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次大阅兵,阅兵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中国国产现役主战装备,90%为首次展示
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 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勤保障、战略打击7个模块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基于信息系统联合作战能力的大跨度提升
——摘编自《新中国国庆大阅兵》
(1)阅读材料,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国庆阅兵武器装备发生的变化。(3分)
(2)据材料指出21世纪后国庆阅兵装备的新特点,(2分)并分析引起这一新特点的主要因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阅兵武器装备对中国人民情感的影响。(3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看完一份备忘录后脸色大变(之前日本一直紧随美国),备忘录上写道:“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明年5月前访华。”佐藤绝对没想到尼克松会把日本撇在一边。
材料二
中日邦交简表
时间 概况
1972年7月 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被迫辞去首相职务。接着,田中角荣出任新首相,大平正芳任外相
1972年7月7日 在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田中就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
1972年7月9日 周恩来总理发表讲话:“7日成立的田中内阁明确在外交方面要早日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
1972年7月16日 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时表示:“欢迎田中本人来”
1972年7月22日 大平外相说:日本政府也在考虑,到了一定阶段要实现政府首脑访华
1972年8月15日 田中首相正式接受访华邀请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对中国的外交政策。(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新任首相同前任首相对中国政策的不同,(3分)并总结中日邦交的基本特点。(4分)
19.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8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国海关总署成立……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结束。1950年1月至9月,北京、天津、上海的军管会先后宣告收回或征用外国兵营。1950年7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指示,规定外国轮船一律不能在中国内河航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著名诗人闻一多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和表达的澳门同胞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期盼,在这一刻成为现实。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回顾
阶段 时间段 两岸贸易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 1979—1987年 从1979年的0.8亿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15.2亿美元
第二阶段 1988—1991年 从1988年的27.2亿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57.9亿美元
第三阶段 1992—2001年 从1992年的74.1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323.4亿美元
——摘编自杨永欢《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一年就取消了外国在中国大陆特权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从此”和“这一刻”的具体时间,(4分)并总结材料二反映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1979—2001年两岸贸易的发展情况指出各阶段的背景。(6分)
综上学习,谈谈你对主权独立、国家统一的感悟。(2分)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二)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A C A A C B C C D D B A
16.(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分)作用: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2分)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分)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任答两点即可,4分)
(3)“中国方案”: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组建上海合作组织),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人类世界和平;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3分)
17.(1)武器装备由战争缴获到仿制再到逐步自主研制、自主生产。(3分,评分说明: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武器装备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2分)因素:国家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和支撑;科研人员的持续研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等等。(6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3分,评分说明: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8.(1)追随美国,敌对中国。(3分,评分说明: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不同:日本新任首相主动提出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3分)特点:中日双方均作出了积极响应和行动;双方领导人十分重视且采取了积极措施;短期内取得了良好效果;等等。(4分,评分说明: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9.(1)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取消外国在中国大陆拥有特权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采取了恰当的措施;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等。(4分,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从此”:1997年7月1日。(2分)“这一刻”:1999年12月20日。(2分)影响: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共同促进了香港、澳门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和发展;等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3)第一阶段:大陆改变对台政策,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2分)第二阶段: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分)第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提高了台湾同胞来华投资和贸易的热情;等等。(2分)
(4)国家独立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国家统一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合理的政策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