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共39张PPT)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共39张PPT)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1 07: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时空坐标】
【素养目标】
1.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状况的探究,认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在梳理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发明成就的基础上,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史料研析,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必备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
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可能性是什么
1.可能性:
政治
保障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经济
要素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___________
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____________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_______________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资本原始积累
海外市场
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进步
2.必要性:随着___________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
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工业革命的可能性
【情境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
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
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
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
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
作。
国内外市场
【思维交互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资金、劳动力条件。(史料实证)
提示:①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②劳动力:行会的瓦解和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情境二】马克思在评价圈地运动时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
【思维交互2】如何评价圈地运动 (唯物史观)
提示:评价历史现象的准则,最重要的是看它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圈地运动的推行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它促进了英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并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准备了较为广阔的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者。
探究2 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情境】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说: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思维交互】材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释)
提示:英国殖民地对廉价商品的需求,刺激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说明市场扩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史论生成】
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的原因
1.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创造了长期稳定的政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2.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充足的农产品。
3.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4.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产品,推动了熟练工匠的技术革新。
5.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巨匠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基础。
       【深化点拨】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手工工场分工的发展,把工具改良成为许多只适合专门动作的工具,因而提供了把这些工具联合在一起成为机器的可能性;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当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满足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时,“可望可及”的技术改革就成为那时最迫切的需要。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领域开始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工业革命又是如
何扩展的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成就。
领域 时间 成就
棉纺
织业 18世纪60
年代开始 通过___________、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基本实现了___________
工厂
出现 1771年 ___________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动力
革新 1785年 瓦特改进的__________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交通 19世纪初 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人类进入“___________”
珍妮纺纱机
机械化生产
阿克莱特
蒸汽机
蒸汽时代
(2)结果: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_______。
(3)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
美。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条件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___________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成就 表现 意义
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
“____________”
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出现,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机械化
自然科学
电气时代
成就 表现 意义
化学工业兴起 (1)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
(2)用合成方法制造新材料
(3)石油化工业发展
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 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焕发新活力
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
(2)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3)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4)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科学技术和生产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情境】
年份 成就 发明者 出身 国别
1765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木匠 英国
1769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理发匠、钟表匠 英国
1779 骡机 克隆普顿 纺纱工 英国
1782 改进蒸汽机 瓦特 仪表修理徒工 英国
1785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牧师(雇佣木匠、铁匠搞发明) 英国
1807 汽船 富尔顿 学徒,自学工程师 美国
1814 蒸汽机车 斯蒂芬森 文盲,自学成才 英国
【思维交互】结合表格内容说明工业革命的特点。(历史解释)
提示: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以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为显著标志。
探究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情境】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
【思维交互】依据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历史解释)
提示: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史论生成】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2.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技作用 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近代科学理论指导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端 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欧美其他国家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 电力、内燃机动力
工业部门 纺织业、采煤、冶金、交通运输、机器制造业 电力工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经济结构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生产组
织形式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由分散走向集中 生产和资本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世界市
场状况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深化点拨】“手工工场”与“工厂”:二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前者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实行集中或分散生产。后者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
知识点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工业革命是人类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的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
,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它的具体影响有哪些
1.生产力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1)资本主义_______制度建立;(2)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
_________,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大工厂
垄断组织
3.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_____________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_________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
权利展开斗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变化:(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
位日益重要;(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3)人们的_________得到提高;女性获得了更
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5.社会问题显现: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
污染严重、___________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工业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文化素养
疾病与犯罪
6.改变世界面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
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 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
义进入垄断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境一】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图
【思维交互1】根据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判断英国城乡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史料实证)
提示:①变化: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表明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表明城市人口增长迅速。②原因: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工厂做工;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③实质问题: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
【情境二】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提示: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强行在亚非拉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史论生成】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加具体。
3.推动了工业文明的传播。它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深化点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课堂素养达标
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解析】选A。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故A正确;海外市场、殖民掠夺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材料中都未提及,B、C、D错误。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又最直接的是 (  )
A.工人人数的增多 B.市场的扩大 C.生产技术的积累 D.资本的增多
3.(2021·普洱高一检测)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  )
A.改进蒸汽机的推广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珍妮机的问世 D.交通工具的革新
【解析】选B。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因素。A不是条件,B、C、D都是条件,其中C、D属于基本条件,B属于直接因素。
【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蒸汽机以蒸汽作为动力来源,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故A正确。
4.(2020·四川学业考)19世纪中期英国陆续颁布《河道法令》《消除污害法案》等法律,以缓解当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这一时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自然灾害频发 D.殖民霸权的角逐
【解析】选B。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大量使用煤炭导致英国环境污染严重,19世纪中期英国针对环境污染问题颁布了相关法律,B正确;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导致英国的环境污染,A错误;自然灾害频发不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C错误;殖民霸权的角逐与英国19世纪中期环境污染严重无关,D错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0 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 年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16—19 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信息“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判断。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概括;第二问,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将世界瓜分完毕”分析;第三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欧美主导、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步发展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2)有利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
主要途径:殖民扩张。
特征: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步发展。
【备选习题】
1.1800年前后,英国工人周薪约0.5-1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1900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英镑。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 (  )
A.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
B.19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
C.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D.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解析】选C。工人工资的提高源于生产力的进步,在当时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故C正确。
2. (2021·青岛高一检测)下表反映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工业革命 (  )
A.促使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
B.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C.使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
产业 1841年(%) 1877年(%)
农业 20 14
工业 43 55
服务业 37 31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与1841年相比,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中,工业就业人口比例继续增长,远远超过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不能说明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A错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无关,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英国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D错误。
3.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解析】选D。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人口增幅远远大于总人口的增幅说明人口从乡村大量迁向城市,1910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故D正确,A、B、C在材料中均无体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