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齐桓公助邢、卫击退狄人,并替邢迁都,替卫建新都,楚庄王虽“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但也能听从臣下意见将灭于其手的陈国重新恢复。这说明当时( )
A.周天子的权威开始衰落 B.诸侯之间形成政治同盟
C.传统秩序依旧发挥作用 D.分封制的凝聚力量加强
2.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干二代,郁郁平文哉!吾从周”;墨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性之时。”这表明三人都( )
A.肯定现实社会的进步 B.强调礼制的重要地位
C.代表没落阶级的利益 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3.如表为战国后期《吕氏春秋》的言论观点。由此可知,《吕氏春秋》( )
篇章 观点
《有始览》 乱莫大于无天子
《孟秋纪》 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
《仲春纪》 兼容华夷,“殊俗异习皆服之”
A.主张和平解决诸侯国间纠纷 B.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
C.强调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 D.提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诉求
4.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内涵中的( )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家国情怀 D.崇德尚贤
5.西周时期,“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 B.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C.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6.“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
A.通过不断交融而形成 B.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C.居住分散,交通发达 D.有统一的文化和信仰
7.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的巨型“雪花”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大雪花由标有参赛各国名称的“小雪花”组成,寓意世界大同,和谐包容。这一设计蕴含的传统理念是( )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和而不同” D.“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8.“角力”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多通过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权威不断衰微 B.礼制观念已延伸至军事领域
C.统一战争改变军事训练 D.时代需要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9.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其变革在思想上表现为( )
A.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 B.变革运动成为潮流
C.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10.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他编纂了《法经》。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主,杂篇涉及禁城 (越城)、禁嬉(赌博)、禁徒 (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这说明李悝的《法经》( )
A.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B.打击了贵族的势力
C.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是封建成文法典的典范
11.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12.“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外标准化而已。”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文明呈现多元一体 B.思想出现百家争鸣
C.各国文字实现统一 D.经济发展高度繁荣
13.孔子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他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孔子提倡“乐教”意在( )
A.维护传统等级秩序 B.传播儒家思想与文化
C.迎合新兴地主阶级 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14.春秋战国时,楚国的令尹辅佐楚王,集政治、军事、司法、外交大权于一身。据统计,在已知的46位令尹中,出身王族者39人,籍贯属楚而出身不详者3人,外籍4人。这体现出当时( )
A.阶级关系的变化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变革 D.思想文化的繁荣
15.《礼记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墨子 非命中》:“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阻。”这反映出儒墨两家( )
A.思想主张呈现融合趋向 B.爱亲尊贤的政治理念
C.具有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D.站在相同的阶级立场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所代表的学派。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秦国军功爵制规定: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根据爵位高低会有相对应的俸禄,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有爵位的人违法之后,量刑上也会宽松一些,还可以为家属赎身。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然而,商鞅变法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真正被封过侯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并且,军官和士兵战功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士兵可以计个人功劳,军官都要按照集体功劳算。
——摘编自史昊天《商鞅爵制思想渊源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秦国的军功爵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国的军功爵制。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齐桓公助邢、卫击退狄人,并替邢迁都,替卫建新都,楚庄王虽‘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但也能听从臣下意见将灭于其手的陈国重新恢复。”这些史实表面,春秋时期,虽然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动荡,但是诸侯之间尚能相互尊重,相互保全诸侯国,并不是乘机兼并,说明分封制宗法制所形成的传统秩序依然发挥着作用,C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开始衰落说法错误,在西周后期就开始衰落了,排除A项;诸侯之间形成政治同盟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 项;分封制此时已经逐渐瓦解,其作用也大打折扣,只能说发挥一定作用,凝聚力加强说法夸大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老子、孔子和墨子的言论都具有极强的理想色彩,他们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希望匡正当时的社会秩序,D项正确;“肯定现实社会的进步”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老子、墨子没有强调礼制的重要,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和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吕氏春秋》提及“乱莫大于无天子”“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兼容华夷”等,这些观点契合了战国后期国家走向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民族交融的要求,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B项正确;《吕氏春秋》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材料并未涉及对诸侯国间的争端解决,排除A项;材料强调“殊俗异习皆服之”,而非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加强天子权力和兼容华夷,D项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兼相爱、交相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儒墨都强调在统治中重视人民,反映了两家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B项正确;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崇德尚贤推指崇有德行有贤能的人,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战国时期的中国。据题意可知,与西周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农夫能够耕种的土地大大增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逐渐得到推广,生产力大大提升,D项正确;磨制石器并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不能使战国时期的农夫可以耕种的土地大大增加,排除A项;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也是生产力进步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引发材料中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大规模兼并战争的出现并不是农夫可以耕种土地大大增加的主要原因,因为战争的爆发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干“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华夏族是通过不同部落、族群之间不断的交流、融合而逐渐形成的,A 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华夏族的形成过程,而非其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排除B 项;题干重点不在强调居住和交通情况,排除C 项;题干未突出体现统一的文化和信仰,排除D 项。故选 A 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中国)。根据材料“世界大同,和谐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寓意着世界各国虽各有不同但要和睦地相处,C项正确;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大道至简,无欲则刚”这句话出自《老子》,是道家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告诉我们要想达到真正的成功,就必须追求本质的简单,放弃追求物质的欲望,才能真正做到坚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主要讲述从西周到战国“角力”内涵的变化,这反映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发,统治者对武力的推崇,D项正确;材料主体不是周王室,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战国时期“角力”体现尚武精神,选项与之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讲到统一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题干“其变革在思想上表现为”,并结合所学“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思想上表现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D项正确;A项是社会大变革经济方面的表现,不是思想方面的表现,排除A项;B项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方面变法改革的表现,不是思想方面的表现,排除B项;C项是社会大变革民族关系方面的表现,不是思想方面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法经》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主,杂篇涉及禁城 (越城)、禁嬉(赌博)、禁徒 (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可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编户齐民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税收的保障,故其目的旨在实现富国强兵,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民众的治理,而非贵族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与其他法典的比较,不能得出是封建成文法典的典范,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再由“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可知“壤”指的是农田土壤,战国时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A项正确;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材料主旨并不是人地矛盾,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道家是当时的显学,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材料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外标准化而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既有地方特色但基本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也是大同小异,这体现了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为后期统一奠定基础,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文化多元一体,并非强调百家争鸣,排除B项;各国文字实现统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高度繁荣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是西周礼乐制度的崇拜者和积极维护者,提倡“乐教”旨在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统一人民思想,维护传统等级秩序,A项正确;传播儒家思想这是维护等级制度的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在孔子的年代,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影响力较弱,孔子没有迎合其阶级利益,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C项;清静无为的境界是道家的主张,与孔子的思想主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令尹担任者以王族血统者为主,体现出楚国贵族政治体制的特点。令尹身居要职,辅佐楚王治国,相当于“相”,虽位尊权重,但受楚王的监督和控制,体现出集权政治的特点。故令尹职能和出身情况体现了当时上层建筑的变革,C项正确;楚国令尹的担任者多为楚国王族,属于旧贵族,这不能体现出当时阶级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百家争鸣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墨家主张“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因此,儒墨两家都强调爱亲尊贤,B项正确;儒墨思想存在共性,但并非是融合趋势,排除A项;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儒墨两家阶级立场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
16.(1)观点及学派: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是墨家的主张。
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是儒家的主张。
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道家的主张。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是法家的主张。
(2)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观点及学派:根据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可知,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这是是墨家的主张。
根据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这是儒家的主张。
根据材料“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可知,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是道家的主张。
根据材料“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可知,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这是法家的主张。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等角度说明。
17.(1)不同爵位的待遇不同;爵位可以世袭;根据爵位高低发放俸禄;量刑宽松
(2)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使得秦国在列国中脱颖而出;容易出现特权阶层,造成阶层固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得出不同爵位待遇不同。根据材料“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得出爵位可以世袭。根据材料“根据爵位高低会有相对应的俸禄,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得出根据爵位高低发放俸禄。根据材料“量刑上也会宽松一些,还可以为家属赎身”得出量刑宽松。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得出增强了秦军战斗力,使得秦国从列国中脱颖而出。根据材料“真正被封过侯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并且,军官和士兵战功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士兵可以计个人功劳,军官都要按照集体功劳算”得出容易出现特权阶层,形成阶层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