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记事 教学设计
目标定向
1.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2.培养学生把事情写清楚,把经过写详细,把细节写精彩的意识。
3.倡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2.培养学生把事情写清楚,把经过写详细,把细节写精彩的意识。
3.倡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2页,圈点勾画出记事的方法。
阅读下面文字,思考和原文的区别,自主发言如何记事。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说“走大路吧!”
母亲说“还是走小路吧!”
这样,我们就接着向前走去。
发言预测:
除了介绍“记叙的六要素”,还有详略,重点写事情经过(产生的分歧及解决矛盾);
有三次环境描写;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主题。。。。。。
总结:记事要写清要素,写出详略。
三、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们讨论《秋天的怀念》中写到的事情:
如:(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怀念和悔恨。
总结:记事要抒真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合作探究(二)
请朗读《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句子,体会语言表达。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总结:记事还要学会写出细节。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四、检测反馈
完成课本32页写作实践第一题。
下边这件事写得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行为索然。请你帮忙“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思路点拨:
第一,增加细节。
比如:“我”是怎样“不小心”才摔跤的?是踢到了石子什么的,还是一路上有心事、在走神?“我”摔倒时有多狼狈?手哪里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长辈们说了什么?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如有没有观察“我”的伤情,有没有给“我”处理伤口?等等。
第二,融入感情。
“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基础恰当抒情,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五、作业
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请扩充下面的作文框架,写出详略,写出细节,写出情感,不少于500字。
那一次,我真感动
下雨了。
我到楼下一家烧饼铺子对柜台的老爷爷说:“买个肉馅烧饼。”老爷爷很快做好了,我凭以前的印象,给了四枚硬币就走了。
雨下大了。我无意间发现纸袋上的价格表写着五元。经过思想斗争,我拿起一元纸币,回到店里给了老爷爷。
那一次,我真感动,我不仅从老爷爷那里收获了理解和关怀,还因此汲取到善和奋进的力量。
六、总结评价
记事要完整 记事要有详略 记事要有细节 记事要有真情。
教学反思:从《散步》学习记事要写清要素,重点详写;从《秋天的怀念》学习多处细节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两者结合起来,教学生向课文学写作。同时给出新作文框架,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找出详略,刻画细节,抒发真情。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给了两个抓手,课文和作文框架,降低难度,有利于写作训练点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