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素养评估
历史试卷
满分75分
时间70分钟
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的答案选项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骗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
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纳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港澳的回归
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
利…”“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冻北边境地区,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上述材料揭示了抗美援朝的(
长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意义
3.高频词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下列几组词汇中最有
可能属于1949-1953年高频词汇的是()
A.人民英雄纪念碑潮僻五四运动
B.国歌百团太战志愿金
C.开国大典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D.新纹化西柏坡抗用战
4.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
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糊
5.下面是李华同学制作的身边历史人物卡片,与卡片中图片信息契合的人物言论是()
人物:申纪兰
籍贯:山西平顺人
身份:中共党员,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贡献:她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写入宪法。
0
名言: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拜菩版、耳了儿十年也没拜到一分川.毛主席米了才(正的分到了土地
B.“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C.“我是农奴的女儿,见过高高挥起的鞭子、感谢党让我翻身。“
D.“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利益。要是代表自己,就不是人民代表了。“
6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
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
D.改革开放时期
7.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
一代代石油王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钱学森
8.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次会议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是(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业国。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b二大
D.中共十九大
9.下表中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工业领域
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交通领域
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科技领域
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0.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
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计划经济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11.八年级同学聚焦“走进身边的历史”主题项目学习。下面是张丽同学准备的展示材料,据此判断
她进行项目学习的主题是()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八年级素养评估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CD 6-10 BCAAC 11-15 CBDAC 16-20 BBCBD
二、非选择题
21.(1)《歌唱祖国》: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答对任意一点1分)
《翻身农奴把歌唱》: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进行民主改革,消灭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1分)
①:邓小平理理论(1分)
举措: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对任意一点1分)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
举措: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设立雄安新区等(答对任意一点1分)
变化:由跨江到跨海;由外国援建到自主建设;科技的含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等(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原因: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党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的方针路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技术创新和突破。(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22.(1)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分)
可行:兼顾各方实际利益,易被接受;既体现国家原则,又考虑到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一国两制”的构想维护了国家主权,是推进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合理的;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等。(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共同 的心愿;国家收回主权的坚定立场;(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意义: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港澳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范例。(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3)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分)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4)认识: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通过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和所有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大业就一定能够实现。(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23.(1)图三: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答对任意一点1分)
图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答对任意一点1分)
(2)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答对任意一点1分,共2分)
(3)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不断更新的现代化军事武器以及战无不胜的坚强意志,一起构成了保卫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意思相近得1分)
(4)示例: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实现了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1978年后,改革开放完成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大跨越,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为“中国梦”的实现准备了充足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日益趋近。20世纪末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关键词建立联系,并能解释和扩展出材料本身的意义可得6分。之后逐条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