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1 10: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形成与发展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先秦时代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课前任务: 阅读课本P2第一目,说一说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禅让制→世袭制
内外服制→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郡县制
官僚制度
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一)夏、商、西周:
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朝
(1)建立:
(2)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飨。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
——遂公盨(xǔ)铭文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一)夏、商、西周:
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朝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示意图
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王位在一家一姓传承
方式:
特点:
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之一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盲人乐师师旷对晋悼公所说的一段话,用古老的原始民主传统,劝诫晋悼公要做一个好的国君。
(一)夏、商、西周:
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朝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禅让制到世袭制产生的变化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政权性质
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社会形态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2、商朝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内外服制:
内服
外服
①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②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内外服关系:
A、存在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
B、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
C、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 。
松散性、独立性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内服外服示意图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朝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内外服制:
特点: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相结合
(2)职官制度:
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用神权强化王权
◎商汤
“服”即职事,本意为服事天子。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即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即方国。商王与方国首领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独立性强关系松散。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西周
(1)分封制
分封含义:
分封目的:
分封对象:
分封内容:
分封等级:
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封邦建国”,划分土地和人民
拓展疆土,拱卫王室,实行有效统治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
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职位世袭、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独立性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权力分配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西周
(1)分封制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荀子 儒效篇》
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穆
分封制体现了以亲制疏的策略,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已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何影响?
——权力分配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西周
(1)分封制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
③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经济交流,为华夏族形成奠基。
积极
对后世也有影响,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简称(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
消极
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后期造成国家分裂,诸侯混战;
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权力分配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内外服制为何演化为分封制?
三监之乱与周公东征
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周公东征后,为加强统治,进一步分封诸侯,完善分封制。
从左侧这则史事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武王灭商后即开始分封,形成分封的传统。
分封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周王室的统治。
诸侯国与周王室可能产生离心倾向。
……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探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两者有异同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相同 松散的国家结构;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相比进步的国家结构;
对地方控制加强。
方国联盟体
家国共同体
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②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使国家结构由松散趋于严密。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西周
(2)宗法制
——权力继承
以血缘亲疏与嫡庶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含义:
目的:
核心:
特点:
影响:
为了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
①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
②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互为表里);
③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宗法制示意
互为表里:政治上的君臣隶属关系,家族血缘上的父子兄弟关系。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在组织结构上有共同性。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西周
(3)礼乐制
——权力认同
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
从此天下归周(姬)。
【国家从血缘部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
从此天下归宗(嫡)。
【王权从多子到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
从此天下归心(序)。
【统治秩序制度化、和谐化】
明确等级尊卑,维护统治秩序
◎宗法制示意
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提升: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等级森严;
2、以血缘为纽带,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6、贵族长期垄断特权,享受“世卿世禄”(贵族/血缘政治);
7、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提升: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春秋战国:
社会转型(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西 周
春 秋
战 国
周天子实力强大
“天下共主”
社会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各国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分封制、宗法制
制度牢固
分封制、宗法制
逐步瓦解
官僚制 郡县制
开始产生
王权有限、宗法分封、贵族政治、以礼治国、井田制、华夷对立
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以法治国、小农经济、统一多民族
知识拓展:周秦之变
西周
秦朝
(一)概念解释
地方权力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皇帝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二)发展历程
萌芽 确立 巩固 完善 加强 顶峰 结束
战国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辛亥革命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确立原因
(1)经济基础:
(2)理论基础:
(3)政治基础:
(4)自然环境:
(5)前提条件: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法家集权思想;
秦的统一。
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四)主要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资治通鉴·秦纪》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核心)
皇位世袭
(1)地位:
(2)特点: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3)本质:
君主专制
◎秦始皇嬴政
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李斯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军事)
(1)特点:
(2)参政方式:
可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①皇帝任命,概不世袭;
②三公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③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
公卿廷议,皇帝裁决
(3)影响:
九卿之中,除廷尉、治栗内史、典客外,其余全部直接为皇室服务。
官僚政治
皇权中心
家天下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演变:
春秋出现,战国形成,秦朝全国推行
(2)特点:
①地方官制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中央任命考核,不得世袭。
(3)影响: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文书制度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何影响?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睡虎地秦简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影响
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能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
④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导致了秦的短命。
积极
消极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加强君主专制
(1)西汉:
1、两汉
汉承秦制
中外朝制度
中枢权力由外朝丞相转移到内朝(皇帝亲信)手中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汉武帝刘彻
◎中外朝制度简图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加强君主专制
(2)东汉:
1、两汉
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形成尚书台
成为行政中枢
东汉
进入中朝
地位渐高
西汉
九卿少府属官
地位低下

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皇帝)要求把政权引渡到自己的卧榻之侧,所以尚书台权力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力就要减低,总理国家庶政的三公便变成“坐而论道”的闲员了。
——翦伯赞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中书门下)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诏令(决策)
负责执行
审核诏令(审议)












三省长官并称宰相,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1)特点:
(2)影响:
①相权三分,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职权分明,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③皇帝颁行的诏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在一定程度上节制了君权。
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完善),对此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3、宋朝:
二府三司制
皇 帝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中书门下(政事堂)
三司使
御前会议
台谏
同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
(执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行政
军政
监察
二府三司
(1)二府:
度支、盐铁、户部,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2)三司:
(3)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但权力分割过细,导致机构臃肿,影响行政效率。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探究:唐代三省六部制和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何区别?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
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4、元朝:
皇 帝
中书省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宣政院
宗教西藏






一省两院制
相权反弹,威胁皇权
原因:
①版图空前辽阔,事务繁多;
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
③合并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百官志》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5、明朝:
废宰相,设内阁
(1)职能:
(2)地位:
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非正式、法定行政或决策机构)
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皇权空前强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朱元璋
◎胡惟庸案
(代批红,宦官专权)
司礼监
通政使司上报奏折
内阁
票拟
皇帝批红
司礼监
皇帝阅览
司礼监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5、清朝:
皇帝
内阁
一般文书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南书房(康熙)
军机处(雍正)
机要文书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性质:
(2)职责:
(3)特点:
(4)影响:
中枢秘书机构
跪授笔录,上传下达,决策大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勤、简、速 、密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君主专制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秦 西汉 东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三省六部制
废宰相,设内阁
一省两院制
二府三司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东汉





冀州-常山郡
河北道
河北西路
中书省
京师
直隶-保定
依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以下朝代石家庄的行政归属?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加强中央集权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地方官员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又彼此牵制
汉初:
州、郡、县三级制
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
(1)“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2)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监察
东汉晚期:
(1)演变:
地方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2)职能:
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
(3)影响:
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
道、州、县三级制
(1)演变:
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道,演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2)节度使:
唐中期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行成藩镇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
山川形便
安禄山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路、州(府)、县三级制
四监司
→军队
→财赋
→邢狱、治安
→仓储、赈济
→文官担任
→牵制知州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路、州(府)、县三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形成三冗两积的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行政
(削实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节度使转化为虚职
军事
(收精兵)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
地方部队定期更驻
财政
(制钱谷)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概况:
(2)原因:
(3)特点:
全国设置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机构。下设路、府(州)、县。京畿周围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省—路—府—州—县
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使行省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
②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 ;
③采取 “犬牙交错”划分方式。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4)影响:
省—路—府—州—县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省格局未变;原行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行政)、按察使司(监察)、都指挥使司(军政)分割,三司互不统属,直接对朝廷负责。
省、府、县三级制
(2)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1)废行省,设三司:
(1)巡抚成为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东北、北部和西部,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中央集权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区划层级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二级制 加 强
巩固 汉初 郡国并行 二级制 削 弱
汉武帝 推恩令 二级制 加 强
完善 东汉晚期 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郡县三级制 三级制 加 强
隋 废郡,以州统县 二级制 加 强
唐中期 边境置军镇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三级制 削 弱
加强 北宋 收精兵(建禁军);削实权;派文官(设通判);制钱谷 三级制 加强;但三冗二积
新发展 元 行省制,边远民族地区宣慰司,宣政院 多级复合制 加强,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明 废行省,设三司 三级制 加 强
清 督抚制度 三级制 加 强
思考: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有何特点?
1、层级不断细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趋势)
2、下稳上动,县始终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稳定性极强
3、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但易影响效率
4、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5、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主线(郡县—省制)
四、总结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
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融合,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消极
①经济: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②政治: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打压;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③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四、总结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两宋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外朝制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观点1:传统中国政治是专制、集权的。
阐释: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使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郡县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隋朝开始实行并于唐朝进一步完善的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只是为皇权服务的奴仆,这一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此,传统中国政治是专制、集权的。
观点2:传统中国政治并非完全专制,皇权受一定的限制。
阐释: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虽然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但并非不受制约。唐太宗时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属认为违法的。武则天时更是“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为敕!”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君权不是没有制约的。相反它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对传统中国政治是不是专制和集权的,人们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传统中国存在相权、存在科举考试、存在士人,皇帝不能为所欲为,所以帝制中国不是“专制”的;还有人认为,技术条件限制了传统皇权,使其达不到专制和集权。这问题该怎么看呢?
——摘编自阁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题目
1、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B
2、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B
题目
3、秦朝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证政令通达。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 D.建立起完备的行政体系
A
4、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  )
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C
5、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开元以后和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B
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A
7、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D
8.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C
9.“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