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毛泽东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分析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家国情怀)
素养目标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1、概况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人物扫描】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zhān),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一、《红楼梦》
2 、成书过程
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提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一、《红楼梦》
3、主要内容
一、《红楼梦》
阅读108页回答有关《红楼梦》的相关问题?
一条主线 四大家族
贾宝玉、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故事
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兴衰变化
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主要内容
这一片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作者要揭露的是什么?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2)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薛宝钗、史湘云等为了省事,有一餐只吃螃蟹一样菜。刘姥姥一看“两三大篓,想是七八十斤"。按当时价“五分ー斤,十斤五钱。再搭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不禁惊叹道“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一、《红楼梦》
(1)《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红楼梦》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意义?
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一:贾宝玉说道:“人们所钟情于的时文八股,不过是一些后人的饵名钓禄之阶(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官职和薪俸),他们都是一群禄蠹(指窃食俸禄的蛀虫)”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材料二:“贾宝玉、林黛玉从长期相处中相互了解,形成了恋爱关系。贾宝玉的选择不是轻而易举的,他选择的标准是俩人思想一致,情意相投,带有一种叛逆思想,这对封建时代“门当户对”的择婚标准是一种挑战。”
——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讲
材料三:“丫鬟们说宝二爷没上没下,高兴时与丫鬟、仆人们一起玩儿,有时还向我们赔不是。宝二爷不把丫鬟当奴婢看待,并说人都是平等的。”
——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讲
反正统、反科举,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追求个性自由。
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追求平等
特点1:思想性强
(2)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红楼梦》
4、艺术特色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
一、《红楼梦》
特点2:艺 术 水 平 高
5、影响:
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红楼梦》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
一、《红楼梦》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 、清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2 、昆曲:(1)产生和特点:
苏州昆剧古戏台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词诗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2 、昆曲:(2)发展历程
明万历末期
清前期
清中期
日趋成熟,成为全国性的剧种汤显祖
《牡丹亭》
发展到顶峰
《长生殿》《桃花扇》
逐渐走向衰落
因循守旧
作品庸俗
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牡丹亭》剧照
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长生殿》剧照
洪昇的《长生殿》:描写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辞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桃花扇》剧照
孔尚任的《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3 、京剧发展历程
徽调
秦
腔
京调
汉调
昆曲
背景: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形成:
创造
改进
皮黄戏
博采众长
北京特色
京剧
发展: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相 关 史 事: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合作探究
明清政局稳定,商品经济活跃。……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有名的商帮,如山西晋商。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的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的趣味性小说具有广阔的市场需要而广泛流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明朝小说、戏曲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技术:印刷术广泛普及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课堂练习
1.清代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说:“《石头记》说梦,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贾宝玉一梦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情痴愈痼。”其评论的作品是( )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B
课堂练习
2.《红楼梦》中蕴含了美食、佳酿、良药、丽服、彩饰、珍玩、华居、优游、虔信等种种内容,这些内容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这说明《红楼梦》具有( )
A.史学价值 B.文化价值
C.学术价值 D.道德价值
B
课堂练习
3.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下列属于清代戏曲艺术代表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牡丹亭》
C.《红楼梦》
D.《桃花扇》
D
课堂练习
4.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除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景是( )
A.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
C.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D.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B
课堂练习
5.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撤,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B
课堂练习
6.近日,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五个零零后女生把流行歌曲改编成京剧戏腔。仅《探窗》一曲,在某平台播放量包括翻唱在内合计超过5000万,点赞量超过250万。这说明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需要( )
A.加快节奏,彻底改造 B.坚守本色,发扬传统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D
课堂小结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小说:
《红楼梦》
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影响深远
昆曲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京剧: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发展而来
感谢大家聆听!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