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东西方文明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冲撞和融合。
1.希波战争
(1)战争的开始:公元前_________________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地区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
(2)过程:公元前490年,雅典军队以少胜多,取得了_____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为了纪念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决定定期举行马拉松赛跑。
(3)结果:雅典取胜,获得了在________________的霸权。希腊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_____________王国强大起来,南下控制了希腊。
(2)经过:公元前334年,国王_____________开始了东征,一直打到____________,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_______________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罗马的扩张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
(2)过程: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它的内海。
4.中印文化的西传
(1)阿拉伯人的作用: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阿拉伯人吸取了印度人发明的10个数字的计算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数字”。
(2)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丰富了人们对东方的想象,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的原因之一。
疑难突破
1.亚历山大东征所产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剖析:亚历山大大军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部分地区。这些都是上古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除了中国外,三大东方文明古国都在其内,而亚历山大统治下的希腊本身就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这样,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将东西方联结起来,使帝国范围内文明荟萃,交相辉映,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亚历山大帝国内的文化交流大体上是东西方互动的,但由于希腊是征服者一方,人员的流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是以希腊人到东方去为多,因而相对来说,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对东方的影响更大一些,但东方文明对希腊人的某些影响也是不可抹杀的。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剖析:第一,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廷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还把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后来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第二,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把古代印度、中国的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第三,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问题探究
问题想一想,为什么马可·波罗来华能在那时得以成行?
探究:在马可·波罗活动的13、14世纪之时,欧亚大陆之间的海上和陆上交通线是通畅和安全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蒙古人西征所造成的影响。征服战争尽管在一个时期内曾给被征服地区的民族带来灾难,但也由此拓建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汗国。它地域辽阔,连接东西,用一些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出现了一种“蒙古统治下的和平”。在此范围内,以往多年来的阻隔被打破,经济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人员的迁移往来变得比较便利了,既有不少蒙古人迁至中亚、西亚一带及今俄罗斯境内,也有欧洲的商人、使节和教士相继东来,远行中国。这是马可·波罗来华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条件。
典题精讲
例1下列有关希波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
B.波斯帝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C.是由于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而引起的
D.波斯帝国企图吞并希腊、控制爱琴海地区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希波战争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内容涉及希波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和结果,可通过分析比较进行选择。首先分析时间,希波战争从公元前492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49年,恰处于公元前5世纪,因此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再分析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崛起于西亚的波斯帝国向爱琴海地区扩张,危及希腊城邦的独立与自由,因此爆发了希波战争,由此可见,C、D两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最后,分析战争结果,双方最后签订和约,战争以希腊城邦的胜利而告终。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绿色通道此类题目属于逆向选择题,解答这样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全面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否则会陷入顾此失彼的误区。
例2下列有关亚历山大东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征的第一步是打败希腊联军
B.东征没有产生任何积极作用
C.东征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希腊文化
D.东征过程中灭掉了波斯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史实的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历史事实进行判断,并有理有据地排除错误选项。首先分析A项,其实,在东征之前,亚历山大还没有继承王位的时候就已经征服并统一了希腊。他继承王位之后才开始东征,可见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其次分析B项,实际情况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代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可见B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再分析C项,亚历山大东征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领土扩张的野心,尽管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但不能因此而断定东征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希腊文化,因此C项也是错误的。亚历山大东征,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可以判断,D项是正确的。
答案:D
黑色陷阱把握关键词,注意表达的准确性,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如本题中“东征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希腊文化”,就是忽视了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把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混为一谈,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知识导学
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暴力冲突,一种是和平交往。
希波战争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其不仅将地中海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还同中国、北欧、印度有了交往。
中印文化的西传,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其中阿拉伯人在这个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向往中国的文明与繁荣,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中国,旅居元朝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回国后,他口述《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传播中国与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阅读《马可·波罗游记》来体会外国旅人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看法。
疑难导析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是重点内容。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亚历山大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的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其中,阿拉伯人的贡献最大,东方的许多文明成果都由他们传到欧洲,西亚、欧洲的文明成果也由他们传入东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问题导思
丝绸之路的打通、蒙古人的西征和蒙古大汗国的建立,使东西方的交流成为可能,也使马可·波罗来华成为可能。
典题导考
典题变式雅典称霸地中海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 )
A.梭伦当政 B.伯里克利当政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希波战争
答案:D
典题变式奥运会中的马拉松长跑项目的设置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B
典题变式 希波战争对希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希波战争后,希腊的雅典势力日盛,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权。希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典题变式亚历山大从希腊东征最远打到( )
A.两河流域 B.埃及
C.波斯 D.印度河流域
答案:D
典题变式促使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的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罗马的扩张
答案:C
典题变式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定都在( )
A.雅典 B.亚历山大
C.耶路撒冷 D.巴比伦
答案:D
典题变式请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罗马帝国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地区包括( )
①北欧 ②印度 ③南欧 ④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罗马帝国对外交往情况的掌握。其实解答此题只要审清题意就能答好,因为是对外交往,而南欧在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内,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2.下列著作与新航路开辟有因果关系的是( )
A.《荷马史诗》 B.《马可·波罗游记》
C.《伊索寓言》 D.《天方夜谭》
思路解析:《马可·波罗游记》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东方的想象,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3.13世纪晚期,经过长途跋涉行抵中国的马可·波罗是( )
A.马其顿人 B.斯巴达人
C.威尼斯人 D.热那亚人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记忆能力。马可·波罗是13世纪威尼斯商人,1275年,他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的( )
A.印度人 B.中国人
C.越南人 D.阿拉伯人
思路解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原本是印度人发明的,可是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因此,A项是正确的。解答本题,应注意区分发明者和传播者,不能望文生义。
答案:A
5.今天定期举行的马拉松赛跑是为了纪念在_________________战争中牺牲的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在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战役胜利后,一名叫菲迪皮茨的战士跑回雅典报捷,通报消息后力竭而死。后世为了纪念这一壮烈事件,决定定期举行马拉松赛跑。
答案:希波菲迪皮茨
6.在古代世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各个区域文明之间的交往开始逐渐增多,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当时各个文明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
思路解析:我们现代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
答案:和平交流 暴力冲突
7.是非判断
(1)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马其顿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出征罗马,挑起了布匿战争。
(2)希波战争后,希腊雅典的势力日盛,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3)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统治时期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希腊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0年,回到欧洲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介绍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富庶。
(5)战争与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冲撞与融合的两种基本形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判断能力。其中(1)有三处错误。应该是: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2)符合史实。(3)符合史实。(4)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5)符合史实。
答案:(1)× (2)√ (3)√ (4)× (5)√
我综合我发展
8.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的帝国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完成:
(1)“当时的帝国”是指哪个国家?在中国史书上被称为什么?
(2)“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的通道是什么?
(3)该国与中国直接交往的最早记录是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该题的答案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必须联系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1)罗马帝国。大秦。
(2)丝绸之路。
(3)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从海道来汉。
9.说出东西方文明冲撞中的几次重要战争,分析其得失。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分析好得失是关键,所谓“得”就是积极的一面,所谓“失”就是消极的一面。
参考答案:希波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和罗马的扩张战争给各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对当地文明造成了摧残;同时也把西方文化带到了东方,把东方文明带到西方,对东西方文明起到了交融作用。
我创新我超越
10.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