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 年级及册次:七年级上册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二单元
本单元内容主题是表现亲情,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实现“理解作者情感”与“陶冶自身情感”的双重目的。 从阅读技能角度看,本单元主要训练朗读技能,侧重内部心理技能的训练,包括“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从文章写法角度看,本单元的另一个能力点是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特点。 本单元共设计12课时的作业,课前作业以朗诵课文、积累生字词为主,主要训练学生朗读技能;课中作业仍然有大量朗读,目的是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巧。其次,课中作业多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探究。课后作业则主要有字词积累与巩固、拓展阅读、仿写、小练笔等几种形式。
第一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字词积累:为加点字注音,解释成语 瘫痪 捶打 憔悴 絮叨 诀别 烂漫 翻来覆去 解释:不期而至 查阅资料,搜集关于史铁生的资料,制作一张文人知识小卡片。 姓名: 籍贯: 求学经历: 主要作品: 工作经历和创作经历:
【参考答案】略 积累字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全体学生 15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 【忆花:秋天里的花】 1.文章多次写到“看花”,试结合全文分析,母亲为什么执意要带我去看花? 【参考答案】她为了让我鼓起生活的勇气,希望我能像菊花一样傲霜斗雪,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希望儿子能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更能像菊花坚强的生活,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中美丽与灿烂。 梳理文章线索,培养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全体学生 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忆人:秋天里的母亲】 1.请用一个字或词语概括文中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示例: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无私的母亲,她自己身患重病,却隐瞒病情,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无私地为儿子付出。 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及思辨阅读能力。 全体学生 8分钟 0.8
课后 基础性作业 1.围绕题目思考:有人说《秋天的怀念》没有体现写作对象,改为《怀念母亲》会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选做) 【参考答案】题目的表层含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深层含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 全体学生 7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1.仿写:结合《秋天的怀念》文本内容,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间永恒的话题。母爱,是荷叶荫蔽荷花的无悔付出;母爱,是孟母三迁屋舍的良苦用心;母爱,是岳母刺字寄语的博大胸怀; , 。 【参考答案】母爱,是母亲忍受病痛的坚忍无私。 仿写题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运用能力。 全体学生 7分钟 0.7
第二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通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并从语言特点、情感等角度说说感动你的原因。 我最感动的句子是: 感动我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答案略 采用批注性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全体学生 5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1.阅读以下文段,说说从这些文段中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史铁生? 死,怎么可以把一个人那么多那么多不容轻蔑的痛苦、愿望、期盼,也许还有幸福,就那么迅速、简单、轻而易举地统统化为零了呢?死是什么?还有灵魂,那个刚刚离去的灵魂这会儿在哪儿? 开始是惊骇、仓皇、深不见底的湮灭和悲恐,然后便只是偶尔的沉郁,再后来就不多想,死和生一样成了怅然常驻的疑问便不再去多想。 你是独特的,但你必须向统一让步;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向禁忌妥协,你是孤独的,你是独特但孤独的心魂。生来如此。生,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 如果你站在童年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你前途末卜,你会说你前途无量;但要是你站在终点看你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有一条路,你就只能看到一条命定之路。不知道命运是什么,才知道什么是命运。 【参考答案】我从这些句段中看到了一个迷茫、彷徨、在生命中不断挣扎、不断思考,在生命的洪潮中奔涌而出,在命运之流里冷静思考的史铁生。 拓宽学生阅读面,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文本人物的理解。 全体学生 6分钟 0.7
课中 基础性作业
发展性作业 【忆成长:秋天里的成长】 1.结合你查阅的资料和课文内容,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成长和“母亲”有无关联?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命运坎坷且与命运不断抗争的人,从身体来看,“我”是不幸的,但是从精神上来看,“我”又是幸运的,“我”学会了如何战胜身体的不幸,实现人生的价值。“母亲”在“我”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不仅给予“我”无私地关怀和照顾,更让“我”重新点燃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建立人物之间的关联。 全体学生 8分钟 0.8
课后 基础性作业 1.有人说:史铁生的一生是从炼狱到天堂的过程。他饱受人间疾苦,尝尽岁月的酸涩,但他挣脱了命运的束缚,勇敢地向不公的命运宣战。有人认为,史铁生的文学成就源于母亲的鼓舞,也有人认为这是他自己的才华使然,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略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全体学生 5分钟 0.8
发展性作业 1.班级内准备举办一期《朗读者》活动,你打算向同学们推荐《秋天的怀念》,请根据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写一段推荐语。 【参考答案】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时为之感动,句句让人心颤。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点点滴滴,平平淡淡,字字句句流淌着真情。让我再一次深入其境感受绝望极处的温暖,获得坚强生活的勇气,领略母爱的深刻无私。一杯茶,一本书,静下来读一读史铁生,一篇篇情真意长的作品,会永远充实、安慰、温暖并激励着我们。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 10分钟 0.7
第三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发展性作业 1.通读课文,梳理本文的记叙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参考答案】时间:初春 地点:田野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起因:母亲想出去走走 经过:为走大路还是小路产生了分歧 结果:“我”解决了分歧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全体学生 8分钟 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 1.结合本文内容,完善以下句式: 这是一个 的故事,因为 。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因为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有了一场“温情”的分歧。 训练学生的语言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全体学生 5分钟 0.8
发展性作业 【散步中的环境美】 1.本文讲述了一个“散步”的故事,作者将故事 放置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请找出本文的环境描写句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散步中的人物美】 2.本文为我们刻画了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请结合 具体的句子找找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参考答案】“我”——有责任和担当;妻子——贤惠;儿子——天真可爱;母亲——慈爱 分析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全体学生 10分钟 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 1.《语文》编辑部正在面向所有初一学生征集《散步》的插图,你准备参加这项活动,请你从插图元素、色调、插图环境、人物形象等角度对你的参赛插图进行说明。(选做) 【参考答案】略 通过配图,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整体把握,配图解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散步中的题目美】 1.有人说本文的题目取得很好,概括了文章的故事情节,但有人认为这个题目没有体现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人物品格。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要为本文重新拟一个标题,你会选择哪个题目?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我认为题目《散步》取得好,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符合文章内容和风格。还可以取名为《背上的世界》,这个题目可以照应文章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培养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 学有余力学生 7分钟 0.8
第四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散步中的语言美】 1.这是一篇美文,请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朗读并品析美在何处。 我认为最美的句子是: 原因是: 【参考答案】略 鉴赏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文美句的赏析能力。 全体学生 6分钟 0.8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 【散步中的对称美】 1.文中的句式富有特色,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来了儿子”等。如果要用一种图形来形容本文句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哪种图形? 【参考答案】示例1:我会选择对称图形,因为对称图形可以给人安定感。 示例2:我会选择三角形,老、中、青三代互相支撑。 示例3:我会选择圆形,因为圆形句式内容相呼相答,形式相扶相持。 鉴赏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文美句的赏析能力。 全体学生 1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散步中的情感美】 1.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但却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温馨有爱的故事,传达了一份真挚的情感,试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情感美”美在何处。 【参考答案】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培养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挖掘 全体学生 12分钟 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 1.根据上下句,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 亲情是六月里的一阵凉风,把舒适和清凉吹进你的心灵; , ;亲情是风雨中安全的港湾,把快乐和安逸摇进你的爱心。亲情也是一杯清冽的酒,因为岁月的历练而醇香; , ;亲情也像一棵高大而茂盛的树,因为雨露的滋润而枝繁叶茂;亲情更像宽广无边的大海,因为广阔的胸怀而横无际涯。 【参考答案】亲情是严冬中的一件毛衣,把温暖和幸福送进你的美梦; 亲情又像一杯氤氲的茶,因为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脾; 通过仿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全体学生 10分钟 0.8
发展性作业 【散步中的温馨美】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温馨的家庭画面呢?试着以《散步》或《餐桌前的故事》为题写一篇小练笔,200字以内,向我们分享你的温馨故事吧。(选做) 【参考答案】略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喜欢写作的学生 15分钟 0.7
第5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自由朗读两首散文诗,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情感,扫除字词障碍。 全体学生 15分钟 0.9
作业二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查阅关于泰戈尔、冰心的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既拓宽知识面,又能知人论世。 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学有余力且愿意拓展的学生。 10分钟 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朗读《金色花》,想一想,这首诗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比较合适? 【参考答案】舒缓的语速;喜悦、欢快、温馨、深情的语气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做好诵读批注,读出自己的感受。 训练朗读技能 全体学生 1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再读《金色花》,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这三个场景。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适当补充内容,然后用文字描述成生动的画面。 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学有余力的学生。 10分钟 0.7
作业二 1.对比朗读下列几组句子,仔细体会课文中“妈妈”与“我”对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对比朗读一: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改动)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对比朗读二: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改动)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对比朗读三: (原文)“我不告诉你,妈妈。” (改动)“我不告诉你。” 【参考答案】“妈妈”说话时充满了担心、关心和疼爱。 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 5分钟 0.7
作业三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事物?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参考提供的资料,写出你的发现。 资料: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在泰戈尔生活的印度,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 【参考答案】诗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金色花”在印度的文艺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圣洁的、崇高的情感。“金色花”就是那个无比纯真、对母亲充满依恋与亲昵的孩子,也象征着这种孩子依恋母亲,母亲疼爱孩子的人间伟大、纯真的情感。 学习本文的艺术手法 5分钟 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听写本课生字词 积累字词 全体学生 10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选择自己认为恰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自己完成配乐朗诵,制作成音频或者视频。 练习朗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学有余力且愿意拓展的学生。 15分钟 0.7
第6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根据旁批的提示,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联想,也写成旁批。 培养学生随手写旁批的好习惯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 比较维度相同点不同点《金色花》《荷叶·母亲》思想内容感情基调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形象
对比阅读两首散文诗,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答案】相同点:赞美母爱的神圣与伟大 不同点:既有母爱的光辉,又有孩子的爱心 赞颂母爱的伟大 明朗圣洁 凄清含蓄 缘情造景 触景生情 质朴秀丽 淡雅清婉 既有慈爱善良温柔的母亲,又有调皮、活泼、可爱的孩子 塑造了为孩子遮风挡雨,关爱呵护孩子的母亲形象 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的异同。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小组归纳总结散文诗的特点,全班交流 【参考答案】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 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学有余力的学生。 10分钟 0.6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仿写: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 , , ; 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唯独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 【参考答案】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清新自然。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全体学生 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散文诗二首》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仿照课文写法,试着写一个片段,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情趣。 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学有余力且愿意拓展的学生。 20分钟 0.7
第7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熟读课文,读通顺。 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全体学生 8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把不懂的语句勾画出来。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及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 全体学生 12分钟 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两篇短文。 2.翻译两篇短文,对于疑难问题小组开展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提出全班讨论。 疏通文意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小组讨论:比较两篇短文和翻译出来的文字,说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古汉语一般一字一词,现代汉语大多两字一词;古汉语多省略句;古汉语一些句子顺序不同于现代汉语。 初步感知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全体学生。 10分钟 0.6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字词积累:抄写并背诵本课重要注释。 积累字词 全体学生 10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第8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的两个故事,准备讲故事比赛。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仔细研究课文,开发其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全体学生 1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根据课文内容,准备课本剧表演。可以加上旁白角色和细节想象。 全体学生 10分钟 0.7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2.《咏雪》记述的是一次家庭聚会,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4.对文中的友人怎么评价呢? 【参考答案】 1.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 2.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把玩诗句的雅兴。“公欣然曰”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可以看出他在讲论文义时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用语文雅,有很高的修养;脾气急,率性而为;知错就改、知书达礼的客人。 理解文意,感知魏晋人物的风采神韵。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小辩论:“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参考答案】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全体学生 5分钟 0.6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归纳整理本课重要实词和虚词。 引导学生巩固积累文言知识 全体学生 1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类文阅读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③折枝④,诸小儿竞⑤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各,众。③ 子:果实。 ④折枝:压弯了树枝。⑤竞:争逐。⑥然:这样 1.关注加粗字的含义,讲讲这个故事。
2.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1. 王戎是一个善于从事物的表面观察、思考和分析事物的本质的孩子。 2.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认真分析。 连读拓展,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学有余力且愿意拓展的学生。 10分钟 0.7
第9、10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阅读写作指导,明确本次写作的要求和目标。 明确训练目标 全体学生 5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归纳本单元课文在记事方面值得自己借鉴的方法。 2.提出自己在记事方面的困惑。 关注学生个体需求 全体学生 15分钟 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片段练习打基础,习得方法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作业二 1.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运用片段练习习得方法进行整篇文章写作。 全体学生 5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依据下面的【评价标准】,对上面的练习做出自评和互评。 评价要点具体内容星级达标巧选材能筛选出符合并突出主题的素材,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写作。自评☆☆☆☆☆互评☆☆☆☆☆写清楚能围绕中心写清楚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自评☆☆☆☆☆互评☆☆☆☆☆写具体能运用方法添加细节,把事情写得生动具体。自评☆☆☆☆☆互评☆☆☆☆☆写真切能使用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感人的细节,恰如其分地表达感情。自评☆☆☆☆☆互评☆☆☆☆☆
通过自评、互评,发现和纠正个人写作中的不足 全体学生 25分钟 0.6
课后 基础性作业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根据自评和互评的内容,修改并誊抄自己的作文。 让学生再修改中真正获得作文的能力 全体学生 50分钟 0.7
第11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和其他材料。 搜集材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全体学生 2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组内研读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员汇总大家的资料并整理。 积累材料;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全体学生 15分钟 0.8
作业一 1.组内评选出上台展示的同学,要求脱稿展示。 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 15分钟 0.8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我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同样网络交友既有利也有弊。 利: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使双方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突破尊卑、疏密关系的界限,以完全平等的身份畅谈,达到缓释紧张情绪、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目的;网络提供了广泛交往的机会,大家交往是以对话的模式、匿名的身份进行的,避免了现实中的繁文缛节,使交友更加方便、快捷……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 8分钟 0.6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就本节课的感想收获写一篇100左右的短文,与自己的好友共享。 学有所得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第12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每名同学都写份《自我介绍》(也可只拟提纲),要介绍清楚以下内容:姓名、特长、兴趣爱好、理想以及选择朋友的标准等。力求做到条理清楚、简洁明了。 写《自我介绍》,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全体学生 2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策划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活动的流程、主持人的遴选等。 为展示活动做准备;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 组织能力强的学生 30分钟 0.6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在组内进行自我介绍的展示。 2.进行自评和互评。 3.各小组推优。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自评、互评,发现和纠正个人写作中的不足 全体学生 15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各小组评选出的优秀者进行全班展示。 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25分钟 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完成书上《综合性学习评价表》的填写。 在共同展示、互相评价中,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全体学生 20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