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木兰诗》教学设计
单元导语: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乐府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木兰的形象。
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本单元课文表现的家国情怀,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体会品的抒情方式。
3.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朗读和赏析古诗文的能力,而且学生大多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有所了解,对学生来说,在此前提下学习这样一首乐府诗歌,不论从学习兴趣、情感期待还是从基本方法上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面对节奏感强的《木兰诗》,兴趣还是非常高的,比较喜欢诵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物分析能力,应该能结合课文具体文字对人物进行评价。
学生疑惑 :
木兰的英雄气概究竟体现在哪里。
学习目标:
通过把自己“浸泡”在作品氛围中,调动起体验和想象,理解诗句含义,寻找木兰的英雄气概。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预习检查。
第二板块:按照木兰的行踪,寻找木兰的英雄气概究竟在哪里。
第一环节:
学习导入:我的学生告诉我,说木兰是一个英雄。你认为是不是?那木兰的英雄气概究竟体现在哪里?咱们一起重走木兰走过的路,去发现一下真实的木兰。
第二环节:寻找木兰的行踪。按行踪寻找木兰的英雄气概。
1.在家里
(1)结合“唧唧复唧唧”和“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分析木兰的叹息声,体会木兰的矛盾心理。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木兰的劳作声和叹息声,简洁而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矛盾心理。她既渴望成为一个普通的女性,过自由与幸福的生活,又必须勇敢地面对战争的挑战,她可能感到害怕和不安,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任务,是否能够平安归来。这种矛盾心理使得她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集中精力,从而发出了叹息声。
(2)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句读出了什么?
师:我们读这句,哪些词重读?为什么?
生:重读“昨夜”“大”“十二”“卷卷”,读出前线战事吃紧。
师:木兰最终决定替父从军。思考体现了木兰的哪些品格。
(坚定、孝顺、勇敢、有担当)
师小结:这个决定太难做出来了,在矛盾纠结中,最终是理智战胜了感情,木兰毅然选择替父从军。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们看看木兰,替父从军有可能是替父赴死,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不正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吗?这是真英雄。
2.出征路上
(1)结合“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句,让学生发现在重复的句式中,只变换了个别地点。学生读出路途远、晓行夜宿、行军速度快。
(2)师:我们来想象一下,木兰这样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初次离家,且是奔赴战场,早晨辞别爹娘时会是什么心情?想一想,你独自出远门时的场景。
当木兰,这个十多岁的女孩,早晨辞别爹娘去奔赴战场时,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她可能感到既激动又害怕。激动是因为她即将开始一段全新的冒险,害怕则是因为战场上的未知和危险。同时,她可能也会感到深深的不舍和担忧,因为她要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她知道这是为了家庭和责任,所以她会努力保持坚强和勇敢,希望有一天能平安归来。
教师创设情境,离家越来越远了。暮宿时,一天都在急速行军,木兰很累了。学生发现木兰辗转难眠,体会木兰心里在想什么。理解诗句“不闻爷娘唤女声”。
在急速行军一天后,木兰虽然身体疲惫,但却辗转难眠。她可能感到孤独,思念家乡和亲人;感到肩负着重大责任;感到压力。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木兰难以入睡。
师:睡不着耳边听到的是什么?为什么只听见黄河流水声和胡骑嘶鸣声?想想咱们在什么时候只能听见一种声音,别的声音听不到。
木兰在夜晚无法入眠,她耳边听到了黄河的流水声和胡骑的嘶鸣声。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些声音在夜晚格外清晰,尤其是在她无法入眠的时候,她的注意力更容易被这些声音所吸引。另一方面,这些声音也可能反映了木兰内心的情感,黄河的流水声可能让她想起了家乡,而胡骑的嘶鸣声则提醒她当前的处境。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她夜晚难以入眠的背景音乐,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通常,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某个声音或思考某个问题时,往往只能听到一种声音,而忽略掉其他声音。比如,当我们专心听一个人讲话时,可能会忽略掉周围的嘈杂声音。或者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如深夜或清晨,当我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某种声音时,其他的声音可能会被忽略。
小结:木兰一旦选择坚持前行,虽然有畏惧,仍然深入虎穴,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勇毅前行。这也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战场上
(1)师:在军营中木兰又会面对怎样的环境挑战?为啥选择写夜晚军营的苦寒?
在军营中,木兰将面对严格的纪律、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与其他士兵的相处问题;她需要适应简陋的住宿和食物,同时接受长时间的体能训练;此外,与家人分离情感联系中断也是一大挑战。木兰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从而在军营中立足。
环境挑战:选择写夜晚军营的苦寒,是因为夜晚的寂静和寒冷能够突显木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展现木兰的坚韧和勇敢(刚强勇毅),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
师:战场上刀光剑影,木兰又会面对怎样的危险?战争惨烈,旷日持久烘托出什么样的木兰?
在战场上,木兰会面对敌人的刀剑攻击和激烈的战斗场面,面对生死考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等。
“百战”“十年”突显战争惨烈、旷日持久,烘托出了木兰坚韧不拔、英勇善战的品质。在这样的环境下,展现了木兰出色的战斗技巧和坚定的意志,成为了战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结:在艰苦环境中,木兰百炼成钢;在战争中,木兰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从中更体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4.朝堂上
(1)师:天子论功行赏,给予高官厚禄,想想自己会怎么做?
如果我是木兰,我会谦逊地接受天子的赏赐,并表达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对于高官厚禄,我会考虑是否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如果可以,我会接受并尽力做好工作;如果不适合,我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无论如何,我都会保持谦虚、感恩、勇敢和坚定的态度,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2)师:木兰做出了与常人怎样不同的选择,你怎么看待?
木兰在获得天子的赏赐和高官厚禄后,没有追求权势和财富,而是选择了回归家庭,过平凡生活。她拒绝了高官厚禄,展现了她的谦逊和对家庭的忠诚。这与常人追求权位和财富的选择不同,突显了木兰淡泊名利、喜爱平凡生活的高尚品格。
小结:面对可汗的丰厚赏赐,木兰毅然辞官还乡。木兰在高官厚禄面前低调转身,回归自我,是淡泊名利的女英雄。这也体现了大丈夫的另一个标准“富贵不能淫”。
5.回到家中
(1)师:她的家人又是怎样迎接英雄归来的?诗中表现了家人什么心情?
家人隆重的迎接,体会全家对木兰的思念、敬重的情感。
(2)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征战沙场多年,回家的木兰是什么心情?哪些行动表现了她的心情?
木兰回家的一系列动作,体会木兰恢复女儿装的喜悦心情。
木兰做了什么?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木兰回到家后,公开了自己的女性身份,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她的转变让人们深感意外,同时对她的勇气、坦荡真诚和独立精神敬佩不已。
小结:木兰荣归故里,欢欢喜喜回家,急急切切打扮,回到女儿最初的模样,过平凡的生活,这才是随心所愿。木兰也和《论语》中的颜回一样安贫乐道。这也表现了大丈夫的第三个标准“贫贱不能移”。
师总结:从每一幕场景中我们找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就表现在一次又一次超越常人的抉择中,每一次抉择都来源于她的勇敢和担当。这就是奇女子,这就是伟丈夫!
第四环节:比喻作结,委婉赞美。
结尾的几句话是木兰对“火伴”疑问的俏皮风趣回答,意味深长,在委婉地赞美木兰什么?
木兰真乃一机警、聪慧、英勇善战之奇女!
第五环节:拓展,传承木兰精神。
师:花木兰作为一名女性,她身上的女性力量在新时代也在不断传承着。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需要“替父从军”,说一说“木兰精神”该如何传承呢?
木兰精神包括勇敢、独立、坚韧和忠诚等,这些都是我们新时代应该传承的品质;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木兰一样勇敢和独立,面对困难不逃避,独立思考和决策;在学习上,我们要像木兰一样坚韧和忠诚,遇到困难不放弃,坚守学习目标和初衷。
木兰精神是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品质,让我们在生活中勇敢独立,学习上坚韧忠诚,践行这些价值观,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板块:课堂总结
师:看木兰的做法,总是出人意料,但终让人感到敬佩。她超越了那个时代,甚至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让同时代的人,甚至我们这些后人,刮目相看。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过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第四板块: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A层:熟读课文,给你的同桌复述本首诗中的故事。
B层: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梳理”“木兰”人物形象,完成“思考探究三”提出的问题。
C层:(选其一)
1.背诵课文,结合乐府民歌《陌上桑》总结北朝民歌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2.假如要拍一部题为《木兰》的电影,请你设计一幅海报,你会选取《木兰诗》中的哪幅画面?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