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语文中考——作文最后一讲(全国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语文中考——作文最后一讲(全国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17: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语文中考——作文最后一讲(全国版)
一、整体把握
一则作文题,往往基础的部分会包括: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要素,如何在明确这些要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分析综合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从方法和要求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和案例分析。
(一)抓题眼:
这一步是审清题目的重点:捕捉、推敲题眼。
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现感彩的词语。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那么,怎么去寻找“题眼”抑或是“文眼”呢?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烦恼》、《生日》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大为小,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譬如《心事》这个题目,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如果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是题眼,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
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一个方面都可以。
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4、文题是动词性短语的作文题目中有动词或者是动词性的词语,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充当谓语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往往就是“题眼”,选材和立意,都围绕这个“题眼”来确定。
如:《奖励自己》中的“奖励”,《生活,因__________而精彩》中的________ 等。
5、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
6、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如:《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初升的太阳”是题眼;
《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眼是“这里的风景” ;
《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题眼是“成长”与“牵着”两个词。
《人生处处有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都对我们有所考验。
总而言之,抓住了“题眼”,就抓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二) 审清题目的限制:
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以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作要求、提示语等。
作文的限制就在这些“部件”中有所体现。一般包括:字数(600字以上)、文体、话题、保密性(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人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
审题举例:
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
这道题限制了写作对象:事
这道题限制了写作数量:一件事
这道题限制了取材范围:我身边的事
这道题限制了文章中心:趣事
这道题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
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哦: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
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三)领会题目的隐含意义:
在审题的过程中,有一些题目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仔细琢磨的。
也就是说,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还应认真体会其深层,懂得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比如《起点》、《明天》、《珍宝》、《家》等等。
举例说明:
审题训练1:《在阳光下成长》的题眼是“在阳光下”。写作前就必须思考这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很显然,这里的“阳光”不是指自然界中的阳光,而是指像阳光一样使人感受到温暖的人或事等。在思考“阳光”如何使主人公成长,在成长中“阳光”给予了什么。这样写文章时才会紧扣题目,立意深远。
审题训练2:《我的梦》这个题目关键在于对“梦”的理解。如果只是把“梦”理解为睡觉时做的梦,就很容易写成一篇想象文章。其实,这里的“梦”还指“梦想”、“理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立意更深,选材范围更广。
(四)围绕题意,找准写作的空间。
审题训练1:《掌声响起来》这个题目可以写什么?
“掌声”在何时何地响起?是谁给谁“掌声”?“掌声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掌声”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内容。
审题训练2: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回答不出,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入大海试试。”根据这则材料,请以“一滴水与大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联系生活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就像“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一样。“一滴水”在“大海”中永不枯竭,那么一个个个体也只有融入到集体、社会、国家之中,才会永存。有了这样的思考,写作文就不会感到太难了。
二、注意事项
1、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2、文体要明晰。面对不拘文体的作文,一定要想好哪是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一旦确定好文体后,必须做到“规范”,即具有明显的文体色彩,决不能搞成“四不像”。记叙文: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有一、二个(以一个人为主)鲜活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记叙和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少发议论少抒情。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题,最好开门见山,一开始就亮出旗帜;一定要分解、剖析,强调逻辑性,结构最好是递进式的;文字表达主要是讲道理,不能用记叙、描写、说明来代替。不管是哪一种文体,都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写作。最好不要写诗歌。
  3、材料要新颖。我们要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平时要从现实生活中多积累一些鲜活的写作素材,即具典型性、现实感、新颖性的写作材料。我们应该增强写作中的现实意识,写出具有时代精神、注意解决现实问题的好文章。
  4、“三基本”要强调,即中心基本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在此基础上,力求精彩。作文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心,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中心应当有价值有意义,或者弘扬主旋律,可以颂扬什么或者揭露什么,或者有人生哲理,或者发人深思,引人共鸣,让人受教育等等。另外,中考作文既不同于作家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书面言语交际,它只是一种测试书面语言表达的手段。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相对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切切实实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做到语言通畅,进而做到语言优美。最后,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都应该有完整的结构。
  5、“语段”要写精。要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就必须精心写好“语段”;也只有将“语段”写好了,才有可能将整篇文章写好。尤其需要写好那些具有典型细节的描写段和见解深刻的议论段。要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6、书写要规范。书写要力求规范、工整、美观。做到了这几点便会“锦上添花”,否则便会“雪上加霜”。
  7、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8、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9、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10、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共鸣或同情。
  11、防止跑题。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和引语、标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标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中心能否用自己选择的材料来证明。
  12、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你想,只写半篇文章怎么会得高分?
  13、如果是自命题作文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14、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应该有较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15、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6、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17、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8、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可以含蓄地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19、字数以8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喜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三、作文预测
1.预测呈现
2.思路结构
四、经典例题
1.(2024春 海门区期中)作文。
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扬州成为中国人千年来的诗意记忆,春日的家乡是否也在你的脑海中留下诗意印记呢?仔细回想下,也许在诗词中,也许在博物馆里,也许在一场盛会上,也可能在你的阅读中,你的生活里,你的脚下。请以《“春”之印记》为题,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一、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要求以《“春”之印记》为题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章。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需要围绕“春天”和“家乡”两个关键词进行展开,同时需要描绘出春天在家乡留下的某种印记。二、立意:文章应该通过描绘春天在家乡留下的独特印记,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这个印记可以是家乡春天的自然景色、风俗活动、人物故事等,关键是要能够体现出春天的特色和家乡的风情。三、构思:可以从一句诗词或者一段美好的回忆入手,引出家乡春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家乡春日的生动画卷。具体描绘春天在家乡留下的印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比如家乡春天的自然景观(如: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街道、鸟鸣山涧等)、春天的特色活动(如:春游、野餐、赏花等)、以及与春天相关的家乡人物或故事(如:老一辈人在春天里的劳作场景、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嬉戏等)。总结全文,表达对家乡春天的怀念和热爱,同时可以适当升华主题,提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范文】
“春”之印记
家乡的春天,如同一位温柔的诗人,轻轻地在时光的篇章上镌刻下独特的印记。那些印记,如同春天里的花朵,在我记忆的深处悄然绽放,绽放出无尽的温暖与美好。
家乡的春天,总是从一场细雨中悄然开始。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大地上,滋润了每一寸土地,也唤醒了沉睡的万物。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家乡的小巷里,春天的印记随处可见。小巷两旁的墙壁上,爬山虎已经悄悄地爬上了墙头,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小巷里的老树也换上了新装,枝头绽放着娇艳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采蜜。
家乡的田野上,春天的印记更是丰富多彩。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苗已经长得绿油油的,一片片、一层层,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远处的油菜花田,金黄一片,与绿色的麦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农民们在田野里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这丰收的希望正是春天赐予的。
在家乡的公园里,春天的印记更是令人陶醉。公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白的……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间忙碌地采蜜。人们在公园里散步、聊天、拍照,享受着春天带来的美好与宁静。
除了这些,家乡的春天还有许多其他的印记。比如,那清晨的鸟鸣,那夜晚的蛙声,那微风中的花香,那阳光下的温暖……这些印记,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家乡的春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画,也是一首歌。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我永远铭记那份美好与温暖。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怀念起家乡的春天,怀念起那份属于我的“春”之印记。
2.(2024春 长葛市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益智慧,促人成长;阅读经典名著,更需要思考研讨,提高认知,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请围绕这一话题,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或多部,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分享心得。
A.《西游记》
B.《红星照耀中国》
C.《骆驼祥子》
D.《海底两万里》
要求:
①作文内容积极向上,600字左右;
②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本题考查应用文(读后感)写作。1.审题。本题要求围绕给定的名著,选择一部或多部,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并与同学分享心得。审题时,首先,要从给定的名著中选择,这需要对这些名著有一定的了解和阅读基础;其次,要自定角度,这意味着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探讨名著,给予了写作者较大的自由度;最后,要求写读后感并分享心得,这要求写作者不仅能够理解名著,还能从中得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2.立意。作文的立意应围绕所选名著展开,可以从名著的主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多个方面入手,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例如,选择《西游记》可以从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角度立意;选择《红星照耀中国》可以从红军的坚韧不拔、为理想信念奋斗的角度立意;选择《骆驼祥子》可以从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挣扎与人性探讨的角度立意;选择《海底两万里》则可以从探索未知、科学精神与想象力的角度立意。3.构思选材。在构思选材时,首先要确定所选名著和立意角度,然后围绕这个角度深入挖掘名著中的相关情节和人物表现。例如,如果选择《西游记》并从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角度构思,可以选取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一一克服的故事情节。如果选择《红星照耀中国》并从革命信念与坚韧不拔的角度构思,可以选取书中描述的艰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以及红军战士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坚守革命信仰,最终取得胜利的事迹。如果选择《骆驼祥子》并从坚持梦想与生活的艰辛角度构思,可以选取祥子在旧北平拉车谋生,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和打击,却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即使最后梦想破灭,也依然展现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如果选择《海底两万里》并从探索未知与科学冒险的角度构思,可以选取阿龙纳斯教授与尼摩船长一行人深入海底的冒险旅程,他们在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中不断探索,最终揭示了许多海洋的秘密,展现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勇气。在选材时,要注意紧扣立意,选择最能够体现主题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构思时还要考虑文章的结构布局,如何开头引入、中间论述、结尾总结等,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来增强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这些都是在构思选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范文】例文一:
不怕挫折,迎难而上
——读《西游记》有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最后到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吴承恩用他巧妙的文笔刻画出了多个人物形象:不忍杀生、有慈悲心肠的唐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默默无闻的沙僧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孙悟空。
孙悟空为集天地之灵气的石头所化成的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后因想当“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天宫中无一人能敌,最终被如来佛祖所制服,压在五指山下600年。直到唐太宗在位时,唐僧西天取经,揭开符咒,将其放出,一同去往西天取经。孙悟空虽一路上微有波折,但还是忠心耿耿,保唐僧一路到西天,取得真经,修得正果。我最喜欢他是因为它的勇敢与机智。大闹天宫,他一人抵挡数千天兵,勇武过人;西天取经途中,他巧制丹药,治好了国王的病。他不正代表我们那颗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心吗?正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才让这颗心真正勇往直前,修得正果。我们应该去学习孙悟空这种迎难而上、不畏困难的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最终就能取得成功。
这让我联想到了当今世界五百强企业,“5G”的领头者华为老总任正非。他也有类似的经历:原先工作一帆风顺,家庭幸福圆满,却在他43岁那年被骗了200万元,被公司开除,妻子离婚。但他并未气馁,而是重新站起来,继续奋斗,用三十年的时间把“华为”从一个只有6人的小作坊,打造成了威震世界的领头企业,这与任正非这种不怕困难挫折,迎难而上的这种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华为才能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
再回到书中,正是由于孙悟空的不怕困难与迎难而上,勇敢机智,师徒四人才最终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也正如唐僧师徒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华为如今也正在遭受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打压,但它迎难而上,不怕困难,最终离成功更进一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磨难也是一种成长的经历相信华为经过这次的磨难,一定会更加成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也应该像孙悟空与任正非一样,迎难而上,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克服困难,勇敢机智,让困难对我们“甘拜下风”,最终取得成功!不怕挫折,迎难而上!
例文二:
红星照耀下的觉醒与前行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题记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揭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地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写道:“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工业体系即使不说是患小儿麻痹症,也还是穿着婴孩的衣服。”这段描述生动展现了中国在那个时代的脆弱与无助。
然而,就是在这样绝望的背景下,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勇敢地走向革命的道路。毛泽东主席的那句“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不仅是他个人的坚定信念,更是这些先锋战士的共同心声。他们牺牲自我,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洪流之中,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斯诺笔下的中国困境。
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代表的革命领袖,他们不仅具备智慧和胆识,更怀揣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毛泽东的策略与决断,周恩来的人格魅力,都源于他们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他们的名字,如今已经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引领中国走向光明的璀璨星辰。
从《红星照耀中国》到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转变,更是无数英雄人物的无畏前行。他们跨越艰难险阻,最终在世界舞台上升起象征胜利的红旗。如今,中国已不再是那个受尽屈辱的国度,而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家。然而,那份向死而生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正如黄三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吗?不是,但我们仍然可以与之共舞,去面对,抗衡,冲破,呐喊,永远不要停止。”
我们不仅被斯诺的笔触所震撼,更被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英勇前行的先驱所感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和动力,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例文三:
祥子的三重人格:坚韧、固执与责任
看过《骆驼祥子》的人都知道,祥子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他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有像骆驼一样坚韧不拔的精神。
祥子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不愿放高利贷害人,也不图刘四那六十辆车,只想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安稳的日子,祥子还具有反抗精神,他不会逆来顺受,面对在杨宅所受的气,祥子愤然辞职,面对车主刘四,他也毫不畏惧,在那样一个混乱的社会中,想他一样能够坚持自我的人屈指可数。
祥子也是一个固执顽强的人。刚来到北平,祥子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所以他每天拼命工作赚钱,好不容易买到了一辆洋车,没过几天,却被乱兵抓走了,夺了他的洋车,这是多么悲惨的遭遇呀,可祥子没有灰心,又拼命的赚钱,梦想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放弃,他坚信一定会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并成为上等车夫,所以,每一次想到这些,他就干劲十足,无论什么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追求目标的决心。
祥子还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当虎妞告诉他,自己已经怀孕,他并没有推卸责任,不管不顾,而是挑起了这个重担子,对虎妞负责,尽管他并不喜欢她,却还是尽心尽力把虎妞照顾的很好,没有让她冻着饿着,而自己也整天在外面拉车,他从来都没有在虎妞面前抱怨过自己很累,虽然虎妞整天吃香喝辣的,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也不管。
一个善良、自信、执着的人到最后却被这个万恶的社会摧垮了,使他自甘堕落,可这是他的错吗?有人说这是他的意志力不够强,可我认为,最终的原因还是这个吃人的社会,一个如此进取的青年就这样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中怎能不迷失了自己。
例文四:
探索未知,畅游海底两万里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法国杰出的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的力作——《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这位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文学巨匠,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知识,为我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海底之旅。
这本书讲述了海洋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他的助手康塞尔与勇敢的鱼叉手尼德 兰,误入神秘的“鹦鹉螺”号潜水艇,跟随尼摩船长探索未知深海的故事。从接连不断的海洋神秘事件,到最终他们与尼摩船长共同经历的土著人冲突、南极探险、与章鱼的激战,这些情节如同海洋的波涛般起伏跌宕,令人屏息。
阿龙纳斯教授,一个对海洋怀抱热情、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无尽的好奇心记录了海底的奇异世界,他的执着与敬业让人肃然起敬。而康塞尔,作为教授忠实的助手,他的忠诚和坚韧与他们一同面对的艰难险阻形成鲜明对比。尼德 兰,勇敢而技艺高超,他的勇猛在危机时刻总能化险为夷。尼摩船长,既是神秘的海洋隐者,又是卓越的航海家,他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大家一次次战胜困难,他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由的渴望引人深思。
《海底两万里》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更是一本富含海洋科学知识的宝典。凡尔纳巧妙地将科学与想象结合,让我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对海洋生物、地质、气候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一处海底景观的描绘,都像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激发了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科学的好奇。
阅读《海底两万里》,我体验了超越现实的冒险,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可能。这本书启示我们,面对未知,应保持敬畏和探索的精神,正如阿龙纳斯和他的伙伴们一样。我强烈推荐同学们阅读这部经典,让我们一同感受那个充满梦想与冒险的海底世界。
3.(2024 金水区三模)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学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人的搀扶;大楼的建立中我们需要脚手架的支撑;科学的学习中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必须是自己蹒跚走出的;大楼的建成最终会拆除脚手架;科学的进步必须得不断突破新的领域......依附刚开始是依靠、凭依,为我们点明方向,但随着时间流逝,独立终会成为新的关键词。
(1)你有相关的经历和感受吗?请以“蜕变”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文段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分析】任务一: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题目“蜕变”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它通常用来描述生物体从幼虫到成虫的过程,或者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从迷茫到清晰的心路历程。在这篇初中记叙文中,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或经历来展现个人在某个方面或某段时间内的成长与变化。
二、立意:立意是文章的核心思想或主题。对于“蜕变”这个题目,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或转折点,如从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从学习上的困境到突破瓶颈,从性格上的懦弱到变得坚强等。立意要明确,即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是如何经历这一蜕变过程的。
三、构思: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入主题,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或场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点明即将叙述的蜕变过程。详细叙述蜕变的过程。这部分需要分几个阶段来描写,包括蜕变前的状态、蜕变的触发因素、蜕变过程中的努力和挣扎、以及最终蜕变成功的结果。在描写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总结全文,强调蜕变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对未来更加成熟和坚强的期望。
任务二: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
一、审题:这段材料主要讲述了从依附到独立的过程,并通过学步、建立大楼和科学学习的例子,来阐释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初期可能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但最终都要走向独立,突破原有的框架和领域,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因此,我们需要从这一核心思想出发,构建自己的论点。
二、立意:基于上述材料,可以提炼出论点:“人的成长是一个从依附到独立的过程,而独立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个论点紧扣材料主题,既符合材料的描述,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构思:开篇可以简要引述材料内容,然后明确提出论点:“人的成长是一个从依附到独立的过程,独立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首先承认在学步、学习等初期阶段,依附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借助巨人的肩膀,更快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随后要重点强调独立的重要性。可以列举一些历史人物或现代社会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是如何在依附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独立,走出自己的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并呼吁大家在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摆脱依附,走向独立,实现自我价值。
【范文】任务一:
蜕变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总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那时的我,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不敢与人交流,甚至连上课回答问题都会让我感到害怕。我常常想,如果能有一次蜕变,让我变得勇敢自信,该有多好。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妈妈带我参加了一个户外拓展活动。我原本不想去,但妈妈鼓励我,说这是一个让我成长的好机会。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这次蜕变的旅程。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一个名为“信任背摔”的项目。我站在高高的台子上,背对着大家,要求自己向后仰倒,由队友们接住我。我站在那里,双腿瑟瑟发抖,心中充满了恐惧。我转头看了看妈妈,她微笑着对我点了点头,仿佛在告诉我:“你可以的!”
我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心中默念:“我要勇敢,我要蜕变!”然后,我毅然地向后仰去。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一只即将破茧成蝶的毛毛虫,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蜕变。
当我安全地落在队友们的手臂上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已经开始蜕变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逐渐融入了团队,开始主动与人交流,甚至敢于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发现,原来与人交流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反而能带给我许多乐趣和收获。
活动结束的那天晚上,我坐在营地的篝火旁,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心中充满了感慨。我想起了自己之前的胆小和内向,又看了看现在勇敢自信的自己,不禁笑了。我知道,这次蜕变虽然痛苦,但却让我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户外拓展活动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让我从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勇敢自信的少年。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蜕变,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任务二:
走出依附,学会独立
我们每个人从诞生之际,肩上便承担着某种责任与使命,需要在人生的征途中不断前行。而在这漫漫征途中,我们最初都是在父母和师长的搀扶下学会行走,如同孩子学习走路需要大人的搀扶一样。然而,真正的成长,意味着我们必须走出依附,学会独立。
依附是成长的起点,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学步的孩童需要父母的搀扶,才能稳稳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初入科学殿堂的学子,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稳。依附并非弱点,它是一种必要的支撑,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然而,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依附的阶段。正如大楼建成后,脚手架终将被拆除一样,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必须逐渐摆脱依附,学会独立。这是一个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不乏走出依附、学会独立的典范。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在年轻时曾受到许多前辈科学家的指导和帮助,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最终提出了相对论,成为物理学史上的巨匠。再如,比尔 盖茨在创立微软之前,也曾借鉴和学习他人的技术,但他很快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行业中脱颖而出,必须走出依附,开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于是,他带领团队不断研发创新,最终使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公司之一。
这些名人的成功,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走出依附,学会独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依附,学会独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2024 南开区二模)写作。
游走山川,看花开花落,一路上遇见最美的春夏秋冬;生活瞬间,意外遇见感人的一幕,人间大爱令人动容;身处异地,一句乡音问候,让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遇见亲人;诵读诗文名篇,徜徉其间,仿佛遇见先贤哲人与之对话……一次次美好的遇见,让我们领略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寻觅人生的意义。遇见,真是妙不可言!
请自选角度,以《遇见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2)文章富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规范书写,文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半命题作文。
【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遇见,是指双方或者多方的见面。遇见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件物,可以是某种情感,可以是某一风景。所以,本命题的主旨是让写作者在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发现、思考,表现其印象最深、最难以忘怀的“最美丽情缘”。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选材构思:我们在文章中要极力渲染出来这次遇见对于自己的意义,或者是让自己欣赏到了一幕美景,或者是让自己感悟了某种哲理,或者是对某人某物多了新的认知等等。在选取素材方面,还是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为佳。比如,选择与亲人朋友的相遇,书写一段感人的真情;选择与书籍相遇,书写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新认知;选择与风景相遇,带领读者一起体会风景的美丽以及从此引发出的对生命真谛的感悟。文章应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
【范文】
遇见你们
有人说遇见是最美的开始。当花儿遇见了阳光,绽放得如此绚烂;当草儿遇见了雨滴,长成葱葱绿茵;当迷失的航船遇见了灯塔,便有了家的方向。而当我遇见了你们,我的人生再不迷茫。
人生13载,前路漫漫而未知。在这14年中又有太多太多的遇见,有的遇见,如惊鸿一现,匆匆而过;有的遇见,如潺潺细流,回味深远。这些遇见伴我成长,使我进步。
13年中,我遇见了一批亦师亦友的老师。如果我是一棵树,他们便是我的园丁,使我不横生枝干,向高、远处生长。四年级时,一位数学老师教导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五年级时,一位语文老师教导我“精益求精”;现在,历史老师教导我“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英语老师教导我“越努力,越幸运”。这些话成了我前进的动力,不断鞭策我前进。匆匆那年,感谢能遇见这样的老师。
13年中,我也遇见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他们在我失落时给予我安慰;在我成功时为我高兴;在我技不如人时给予我帮助;在我迷茫时,伴我成长。大雄有哆啦A梦,海绵宝宝有派大星,刘备有关羽、张飞,而我,有你们。记得那年因为一次意外而差点失去右手,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对着洁白的一切,万念俱灰。而这时,你们的到来或是QQ上的一句问候,令我振作起来,在剧痛中与伤病斗争。匆匆那年,感谢能遇见这样的朋友。
同样,在这13年中,我也遇见了太多的风景,遇见了太多的烦恼。但大海的宽阔,使我心胸开阔,落日的绚丽,让烦恼烟消云散,而这一切,使我成长。在浩渺的宇宙中,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匆匆那年,感谢遇见的那些自然风光和成长的阴雨。
遇见,是最美的开始。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在这青葱的13年里,感谢这些遇见。前路漫漫,依旧精彩,我们的遇见,不见不散……
5.(2024 吴江区二模)作文。
如图是《小林漫画 落日归山海》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书桌前,盯着试卷,守着闹钟,抓耳挠腮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了共鸣?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抄袭;
(4)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漫画中一个男孩坐在书桌前,盯着试卷,守着闹钟,抓耳挠腮。漫画文字“别因为别人都交卷了,就乱选答案”。审题可知,材料可以提炼“冷静”“沉着”的话题。围绕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主题立意:“留点静气给自己”“学习路上需要冷静”“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学会冷静”“成长需要冷静沉着”“冷静是一种修行”等等。根据题目特点,我们在体材上可选记叙文或议论文。以“冷静是一种修行”为例,适合写成议论文的形式。在行文上,开篇可以以对比的手法提出中心论点“冷静是一种修行”,然后文中正文部分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摆事实、讲道理,利用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文末呼应开头,强调论点,总结全文。
【范文】
冷静是一种修行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智慧的力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不能不说,是冷静让默克尔慢中生慧、稳中取胜,最终成为德国首位女总统。冷静是一种修行,有它人生才能克敌制胜。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更深奥的世界。
冷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温总理应邀到英国演讲,一男子向他投掷鞋子,被带离现场后,温总理高声说:“老师们,同学们,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请让我讲下去。”礼堂里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处变不惊的风度不仅在领导人身上不可缺少,在老百姓的身上更需要,而像孙杨那样遇事慌张怎么能行?在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决赛前,霍顿称孙杨为骗子,说他尿检呈阳性,不想与孙杨同台竞技,这一番讽刺令孙杨在比赛中情绪失控,最终痛失金牌。殊不知这是霍顿的一个战术,而不冷静让孙杨付出了惨痛代价。
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让人执着。反之,不冷静要么针尖碰麦芒,要么玉石俱焚,后果不堪设想。
冷静是夺冠必不可少的气质。火箭逆转魔术之后,霍华德接受采访说,因为能够保持镇定,所以我们命中率达到了60%,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冠军一定包含着技巧和心理等诸多因素,任何的操之过急都会与成功擦肩而过。《三国演义》中张飞酒后冲动,鞭打吕布岳父曹豹,导致徐州被袭。关羽死后张飞急于报仇,结果醉酒后被人杀害。
冲动是失败和罪恶的动力,冷静是成功与壮举的使者。随时随地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才能保证行动有的放矢。
冷静是激情的化身,是智慧的修行。“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毛泽东处事不惊的风度;“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他一脚吗”,是苏格拉底冷静处事的风趣;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越王冷静雪耻的风姿……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得,冷静让人大彻大悟大觉醒。
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冷静,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没得到过冷静。可不管人们是否关注它,它都一直神圣地存在着,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缕时光。
冷静是一种修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