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1 15: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唐玄宗时,润州刺史韦铣虽为高门却不同意让“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为婿,坚持嫁女于进士裴宽。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文士卢储,李翱遂招其为婿。后来卢储中了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反映出唐代( )
A.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B.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
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 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强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句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有曰,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其实质是
A.强化对官员的监察 B.控制选举的话语权
C.提升社会理学水平 D.抨击专制强调自由
4.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
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
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入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这种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6.下表描述的是曹魏至东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所占比例变化情况,与这一变化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比例 26% 15% 4%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这一现象的出现由于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陆贽知贡举时,得到好友补阙梁肃和郎中王杰“佐之”,有八人为梁、王二人所推荐。因为这八人久负文才,极一时之选( )
A.传统选官观念犹存 B.官场贪污腐败盛行
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官员主导科举结果
9.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极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使选官制度更加公平
10.汉代曾对女子晚婚者采取了累进课税法。“凡女子十五岁到三十岁以上不结婚者,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即一个女子到了三十岁以上不结婚,国家每年要向其征收六百钱,相当于五个十五岁女子的算赋。这种累进课税法旨在( )
A.缩小贫富差距 B.增加社会劳动力 C.控制赋税收入 D.扩大征税的范围
11.唐中宗在位,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他究竟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B.官僚体制得到发展
C.君主专制权受到限制
D.中央机构已经健全
12.清初大臣范文程说∶"治天下在于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基于上述认识,清朝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
C.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D.延续议政王大臣会议
13.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以分权实现集权
C.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14.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15.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三省六部制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晔论曰:“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 选举考一)
材料二魏文帝时……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及法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 选举考一)
材料三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於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 选举考二)
材料四把仕途向庶人开放,决不是基于什么平等或民主的观念,到了唐代那个历史阶段,要完成集权的专制官僚统治,是不能采取一种比较少有融通性的官人方法的。科举限制愈严,竞争愈烈,而其对思想统制,亦愈易就范,对上级官僚,亦愈易卑躬屈节表示忠诚。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九篇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中央政府分别采用的是什么方式选拔人才?
(2)为什么材料四中说“到了唐代那个历史阶段,要完成集权的专制官僚统治,是不能采取一种比较少有融通性的官人方法的”?请依据材料一、二中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历来人们对科举制褒贬不一,依据材料三、四和相关知识,你的看法如何?对其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沈既济《词科论并序》
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
18.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
——《中国通史》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一律按才学标准录……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说明这一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唐玄宗时,高官嫁女宁愿选择科举及第者,也不愿意选择“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这说明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改变了社会观念,无法得出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这一结论,排除A项;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改变了社会观念,不是强调阶层流动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唐代孟郊写的一首在考中进士后,表现欣喜的诗,反映的是科举制,D项正确;世袭制是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的制度,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朝采取的官员选拔制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在隋朝初期被废除,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可得出人物品题其实就是对人物进行评判,本质上是在当时实行察举及九品中正制之下控制选举的话语权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针对 官员,排除A项;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排除C项;抨击专制不是其本质,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或正反向题、推断题、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中“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故①项正确;决策“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增加了决策人数,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化,因此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的出现,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④项正确,故选B项;丞相之权分割开来,即相权削弱,相对应的是君权的加强。故②项错误,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唐朝政务决策的变化,并不能表明是否提高了行政效率,故③项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D
【详解】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所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入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的选官制度就是 D.察举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6.C
【详解】根据表格可知,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下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选拔人才,导致士族垄断了仕途,因此寒族子弟难以入仕,选项C正确;魏晋时期并未实行世卿世禄制度,排除A;察举制根据品德选拔人才,并未阻碍寒族子弟入仕,排除B;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确立的,在魏晋时期尚未实行,排除D。
7.C
【详解】根据题干“新科进士”“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现象反映的是科举制网络了社会精英。故答案为C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中央官制、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干中汇聚天下人才无关,ABD项均排除。
8.A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唐德宗时期,举荐仍然是选官途径之一,这表明当时传统选官观念犹存,A项正确;举荐和推荐并不表明当时官场贪污腐败盛行,排除B项;科举制的推行表明当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结束,排除C项;“主导”不符合科举考试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由中央委任,这有助于将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重视官员的出身而非文化素养,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豪强地主和曹氏政权的妥协,并不能抑制豪强,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不利于选官公平,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题意可知,汉代的女子结婚的年龄越晚,缴纳的赋税越多,由此可知这种累进课税法是为了督促女子尽早结婚,促进社会人口的生育,增加社会劳动力,B项正确;这种累进课税法主要针对未婚女子,因此并不一定能够缩小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所述以累进课税法主要为催促女子结婚,而不是为控制赋税收入,排除C项;材料所述累进课税法不可能扩大征税的范围,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从材料中的“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他究竟心怯”,以及对于未经中书门下两省通过的命令称为“斜封墨敕”来看,说明当时重大决策的出台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制度,在此过程中君主专制权受到一定的限制。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B、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这种较为稳定的决策机制限制了君权,均排除。
12.B
【详解】材料中范文程的意思是治天下关键在于得民心,而士人是民众的代表,所以得士人之心就等同得民心。基于这种认识,要得民心就要笼络士人,笼络士人就应该恢复科举制度,故B项正确;范文程的观点是笼络士人,而非打压地方,故A项错误;轻徭薄赋虽然也能笼络人心,但与材料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议政王大臣会议无关,故D项错误。
13.B
【分析】甲图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乙图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集中了皇权,故B正确;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14.B
【详解】据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可知唐朝不是实行集体决策,皇帝的决策受到三省的影响,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选B,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专制进一步加强和三省相互牵制,排除AC。
15.B
【详解】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这说明唐朝时期的门阀势力逐渐衰弱,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融合,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宗法制与家族郡望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D项错误。故选B项。
16.(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或九品官人制)、科举制。
(2)察举制逐步流于形式,被权贵把持,不能为朝廷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也不能辨其贤愚,高官全被世族大家垄断操控。因此,要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局面,就需采用科举考试之法选用人才。
(3)判断:科举制在隋唐、两宋时基本上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明清以后消极作用为主;积极作用:为朝廷选拔了优秀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政治的长期稳定发展;消极作用:明清以后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才的创新精神,科举培养的唯上是从的奴才,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依据材料一中“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材料二中“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定为九等。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以及材料三中“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於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等信息来归纳答案。
(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中“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各取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等信息来说明观点。
(3)问属于观点论证题,回答该类试题要从正反两个视角去分析作答,分别给出理由,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到了唐代那个历史阶段,要完成集权的专制官僚统治,是不能采取一种比较少有融通性的官人方法的。科举限制愈严,竞争愈烈,而其对思想统制,亦愈易就范,对上级官僚,亦愈易卑躬屈节表示忠诚”的信息来归纳看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去综合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详解】
17.答案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详解】根据材料中“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并结合所学,可知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根据材料三中“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可知科举制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根据材料三中“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可知中进士者为社会所钦慕,结合所学可知,这推动民众参加科举考试,使科举制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根据材料三中“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可知科举制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18.(1)察举制。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
(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积极作用: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把官吏的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趋势:选拔标准从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5)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
【分析】(1)
制度: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可知,这里指的是察举制。原因: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可知,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
(2)
制度:根据材料“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可知,这里指的是九品中正制。弊端:根据材料“ 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可知,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根据材料“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根据材料“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可知,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
积极作用:根据材料“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 明经等……一律按才学标准录”“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才学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根据材料“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可知,同时把官吏的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
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选拔标准看,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体现了选拔标准从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从选拔方式看,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5)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