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1 15: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以下为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某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史实。据此判断,该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2.《剑桥中国史》指出,金朝的卫队绝大部分由女真人组成,与皇家氏族有联系的则是谋克家庭,其中也包括了众多从事农牧业的奴隶。这种谋克制度( )
A.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B.促成金国建立封建帝制
C.推动了地方官制的统 D.为联辽灭宋奠定了基础
3.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
A.与都省相互制衡 B.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C.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D.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4.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5.据下图,元朝的行省制度
A.折射出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 B.基本沿袭游牧民族的政治传统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有利于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6.在金朝(1115—1234年)统治下的北方地区,有大量儒士以“学道”“行道”等话语相尚,追求乃至发明义理、性命之学,部分儒士甚至开始标榜“心学”,逐渐走向心性之学。这反映了( )
A.儒学的复兴已渐成全国潮流 B.南北文化开始出现趋同之势
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响日盛 D.金朝时期文化重心发生北移
7.下面是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建制简表,在这一演化过程中( )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制度为两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元朝 形成路、府、州、县多层管理体制
A.政治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强化
C.地方区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8.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中有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人3人,色目人(元朝时西部民族的统称)2人,汉人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0传、100人之多,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时
A.科举制度稳定发展 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D.中央和地方分权制衡
9.元帝国建立前后,随着黄河、长江流域的开发及其向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辐射,可供中央政府直接而深入治理的区域越来越扩大,于是设置适当的高层督政区,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要求。基于此,应运而生的是( )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盟旗制度
10.“两都巡幸”度是元代统治特有的传统,上都位于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忽必烈谓之,“以息勤劳”“安不忘危”此后成为定制。元代行该制度的目的是( )
A.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 B.迎合蒙古贵族的民族特性
C.推动朝贡制度的发展 D.加强对农、牧区域的控制
11.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这些措施( )
A.推动了道家思想的传播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
12.历朝历代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边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相比,元朝通过行省管辖边疆的变化有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地方权力受到节制 ③省官互迁 ④地方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据史书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账、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反映的辽朝官制特点是
A.蕃汉一体 B.分化事权 C.民族分化 D.因俗而治
14.唐朝时期,在东北地区设置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元朝则在东北设置辽阳行省,与中原相比并没有特殊政策。这种变化体现了元朝时期
A.黑龙江流域正式由中央统辖 B.统治者逐渐放弃“四等人制”
C.地方行政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D.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
15.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A.传达行政命令
B.防止地方割据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扩大国家的疆域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元朝行省图》
(1)请认真阅读上图,然后分条陈述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
(2)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行省制度的积极意义。
17.钱穆认为政治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并对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制是怎样“针对现实求变动适应”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汉、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本原精神”是什么?
18.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确定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而地方行政体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君主统御地方、强化全国统治的有力手段,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刘晓满《近百年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研究综述》
材料二 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朝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轴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损益,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四 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猛安谋克制度是(金) 将女真族划分为许多猛安谋克,其成员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的兵农合一的制度,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称大定之治,故选C;A、B、D与猛安谋克制度、大定之治无关,排除。
【点睛】
2.A
【详解】据材料“金朝的卫队绝大部分由女真人组成,与皇家氏族有联系的则是谋克家庭,其中也包括了众多从事农牧业的奴隶”并结合所学可知,猛安谋克是女真人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女真人依托这个组织,平时放牧打猎种地,战时则编队出征,A项正确;局us噢许可证,猛安谋克制属于女真族的军事社会组织,未涉及封建性质,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猛安谋克制是金代一种军民合一的基层组织制度,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金和北宋联合灭掉了辽,D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得知,行省与都省不是相互制约,所以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元代征税机构是中央的宣课提举司,各地方是税使司,所以B错误;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D错误。行省的全称是行中书省,即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辖地方,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4.D
【详解】根据题干“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设立中书省负责全国行政事务,相权一定程度上有所集中,与汉唐宋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趋势相违背,故D项正确;ABC均符合削弱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趋势,不符合题意,排除。
5.A
【详解】据材料可知,这是对元朝行省制度形成过程的图示,元朝行省制度起源于魏晋的“行尚书台”,发展到唐朝时期失去效力,然后到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演变为尚书省,蒙古国是“三断事官”,到元朝正式成为“行省制度”,折射出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在各个时期发展中不断演变,未体现“沿袭游牧民族的政治传统”,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能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行省制度”的形成过程,未涉及其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金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大量儒士追求义理之学,甚至走向心性之学,而当时南宋已经出现理学和心学,可知南北文化出现趋同之势,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北方,“全国潮流”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在北方影响增强,排除C项;材料中没体现文化重心的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从图表中的“郡县两级”到“道、州、县三级制”,再到“路、府、州、县多层管理体制 ”,对比、分析,可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强化,故B正确;图表中揭示的是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并没有提及中央的中枢机构,故A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地方区域的自主性不断减弱,故C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D错误。故选B。
8.C
【详解】蒙古人、色目人在镇守云南的将官中所占比例较大,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占列传的七分之一,说明元朝时期中央政府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C正确;ABD在材料中都体现不出,均排除。
9.C
【详解】依据材料“元帝国建立前后……于是设置适当的高层督政区,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实行行省制,C项正确;郡县制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盟旗制度是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依据材料“两都巡幸是元代统治特有的传统”,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内蒙古地区游牧区域的控制和对中原农耕区域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民族文化的融合,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迎合民族特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朝贡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尤其是对吐蕃、西域、台湾等地加强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项正确;材料是元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和措施,与道家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不是经济,排除C项;“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依据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羁縻府州制度下,长官由部落首领世袭,而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免,带有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特点;而且为了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规定不同行省的官员进行调换,①③符合题意。A正确;羁縻府州、行省都需要受到中央一定程度的节制,都需要缴纳贡赋,②④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13.D
【详解】辽朝的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说明辽朝官制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没有体现出蕃汉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根据经济形态的不同因俗而治,不同于分化事权,排除B项;辽朝没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排除C项。
14.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元朝时期的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与内地基本上一致,说明的是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D项正确;在此之前黑龙江流域就已经被中央政府管辖,排除A项;元朝并未放弃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地方行政制度出现变革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由“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表明行省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并非扩大疆域的措施,排除D。
16.(1)①元朝实行行省制;②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③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划归中央政权管辖);④元朝疆域空前辽阔;⑤元朝都城为大都。
(2)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详解】(1)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上图中是《元朝行省图》从中可以得出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其中山东、山西、河北由中央直接管理,其他区域设置行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首都是当时的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2)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行省制度下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同时它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的重大变革。
17.(1)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教育上设立太学;经济上盐铁官营。
(2)适应: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详解】(1)措施:根据“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得出政治上实行推恩令,根据“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得出并设刺史监察地方,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中朝,加强君主专制;根据“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得出经济上盐铁官营。
(2)适应:根据“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得出管辖区域大;根据“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并对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得出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根据“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得出民族控制。影响:结合所学行省制的影响,分别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等角度总结回答。
(3)精神:综合材料和所学可知,汉、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本原精神”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大对地方的控制。
18.(1)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优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后世依然沿用行省的设置(或中国省制的开端) 。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主要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4)外在:时代的变化。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
(2)关系:根据材料“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优点:根据材料“元朝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轴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知,行省制的优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所沿用,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等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
(3)理解:根据材料“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指的是其表面上虽不断变化,但实质上它们始终在维护中央集权。主要趋势:结合所学,从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演变进行分析,从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可以理解为客观要求和主观要求。外在上,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时代在不停变迁,社会的客观发展需要政治制度随之变化;内在上,每个封建王朝都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来维护自身统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