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一中高2022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A B A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B A B
1.【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1、图2是有关早期人类居住形式演变及村落的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中国内蒙古地区和西亚都出现了人类定居的村落,可以印证早期人类定居村落的存在,故选C项;材料信息涉及中国内蒙古地区和西亚,与黄河流域文明无关,无法说明村落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排除A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处村落遗址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只有两地某一时期的村落遗址,无法说明“各地居住形式演变进程”,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元素”可知,良渚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上有“龙”形象的相似造型,其龙的形态虽然有较大差异,但基本的龙的元素都具备,体现了良渚遗址和二里头遗址文明差异性和共性并存,反映了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点,故选B项;华夏认同出现于春秋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良渚遗址等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但此时尚未进入奴隶社会,且材料信息并未说明阶级分化已经出现,社会已经出现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手工技艺的描述,强调的是多个文明出现了相似的“龙”形象,且“高超精湛”说法错误,排除D项。
3.【答案】A【解析】据材料“大汶口文化……成套成组的上百件陶器……随葬品却很少”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在随葬品的数量、种类上有明显差别,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形成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故选A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墓葬随葬品的数量、种类的差异,社会分工是指社会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分工,题干未涉及社会经济分工扩大的相关史实,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器一般是早期国家初具雏形的标志,但题干中并没有述及其相关内容,排除C项;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原始农业比较落后,且材料未涉及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日益成熟的结论,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据“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实际上就是强调君臣之礼,长幼有序,认为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①是儒家思想;据“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与所学知识中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相似,②是道家思想;据“俭而难遵”、“强本节用”可知作者推崇节俭,③是墨家思想;据“严而少恩”、“正君臣上下之分”可知强调君主权威,④是法家思想;按儒、道、墨、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选择A项符合题意。
5.【答案】B【解析】题干中“鱼池畜牧,有求必给”“闭门成市”“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可知东汉庄园兼营畜牧、园艺、手工业,形成一套自给自足经济体系,故选B项;“使用奴隶劳动”不合史实,东汉庄园的劳动力为依附农民,排除A项;“主要经济来源”不合史实,庄园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农业,排除C项;“统分结合生产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希腊化时代,希腊的思想文化与埃及、巴比伦亚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亚历山大的远征,故选A项;古希腊实行的是民主政治,并没有建立专制统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在14世纪开始,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1761年以来,英国主要城市人口的增长率急剧增长,这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B项;英国的城市化与英国人口出生率提高无关,排除A项;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英国与美洲大陆的交流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英国的城市化,工业革命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布局推动了人口迁移,因果倒置,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柱式与拱券结构相结合,发展出券柱式与连续券,即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故选D项;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于1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排除A项;复合式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这是集体公寓式楼房的原始形态,排除B项;中国古代民居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排除C项。
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我国实施人民公社制度,并且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80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撤销了农村的人民公社,所以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综上,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医疗制度的变化,医疗制度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与医疗技术关系不大,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后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有关,但改革开放前建立的生产大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于人民公社的建立有关,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所以经济发展不是材料中历史现象变化的全部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医疗制度的变化,医疗制度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没有国家政策支持,即便人们观念改变,也不能推动医疗体系的改变,排除D项。
10.【答案】C【解析】据材料“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不少教会热衷于给等事业和艺术事业”“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可知中世纪晚期,基督教会不仅保留了文化遗存,而且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提到教会及修士从事教育、艺术和科学、哲学活动,说明基督教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和文化,排除A项;道德教会强调对人,而材料提到的是基督教的文化传承作用,排除B项;基督教文明本身是独立的,与多元性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壬戌学制》规定要从儿童开始养成各种运动技能,来应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对外御敌和对内复兴的现实问题,所以这一规定是为现实需要服务的,故选B项;题干中的规定对象是儿童,而不是所有人,所以上述目标的制定与大众素质的提高没有直接关联,且题干仅指的是身体素质,而不包含其他素质,A属于以偏概全,排除A项;《壬戌学制》规定的内容是要让儿童从小就强身健体,养成各种运动技能,为复兴民族和抵御外敌做准备,其目的并不是把儿童按照军人的标准来培养,所以也就谈不上有利于实现全民皆兵,排除C项;1905年科举制已经被废除,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与当地土著及罗马人接触来往”可知罗马统治者利用西哥特人打击汪达尔人,并且支持西哥特人长期定居在西班牙,从而改变了西班牙地区的族群分布状况,故选A项;西哥特人打破了罗马帝国的边境防线,使大量蛮族民族涌入罗马帝国境内,加剧了帝国边境的压力,排除B项;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导致了罗马帝国分裂,排除C项;“并与当地土著及罗马人接触来往,相互联姻”说明西哥特人的迁入使西班牙地区的族群分布更加多样化,促进了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和发展,为西班牙土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排除D项。
13.【答案】B【解析】据材料“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可知,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存条件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类型,故选B项;据材料“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可知,世界各地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也存着这相互交流,各自独立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两河流域......古埃及人......阿拉伯人......”体现的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类型,没有描述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排除C项;据材料“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可知,体现的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类型,无法判定这两个地区是否与其他区域交流,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据材料“1850年……并逐步消除了对性别……诸多限制”、“到20世纪初……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逐渐突破诸多限制,面向所有人开放,阅读逐渐走向大众,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说明欧洲图书馆具备了服务公众的职能,故选B项;题干材料强调公共图书馆逐渐法制化和服务于公众的职能,没有涉及保存文化典籍功能的相关史实,排除A项;公共图书馆有利于开展社会教育,但“彻底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且高等教育需要配备的是学术图书馆,题干反映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排除D项。
15.【答案】A【解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到达大月氏统治下的大夏,他在当地见到了四川特产。经调查,得知这些特产是从大夏东南的身毒(古国名,即古印度)贩运来的。张骞由此判断,身毒国和四川之间存在贸易通道。故选A项;张骞向汉武帝提出从四川出发,经身毒国通大夏的探险计划,后来汉武帝实施了这一计划,由于中国西南地区山川纵横,地形复杂,使者未能到达身毒国。B项史实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大夏国人与汉朝四川地区、印度等地的贸易往来,无法直接得出对外民间贸易兴盛的结论,排除C项;仅凭一则材料,无法得出印度人从事中国与中亚转口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水路、铁路等发展迅猛,故选B项;立体交通是指城市空间中的地面,地下和高架交通的组合,有时也指城市交通中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运输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运用,排除A项;没有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得不出“世界第二”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与全球化进程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4分)
(1)特点:由北向南移民;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具有阶段性;受政局的影响。(任意4点给4分)
影响:积极: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的交融;影响近现代中国族群分布和文化传承。(任意2点给2分)
消极:导致北方人口的减少,影响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对南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任一点给1分)
(2)原因:欧洲的战争和政治动荡;黑奴贸易的进行;美国工业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任意2点给2分)
影响:积极:丰富了美国的民族成分;促进美国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多元的美国文化。(任意两点给2分)
局限:存在文化冲突和种族歧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1分)
(3)认识:人口迁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人口迁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任意两点给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靖康之乱后的北方人口南迁是我国三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浪潮之一”,可得由北向南移民;据材料一“且它的规模最大”,可得规模大;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的移民分布面最广,遍及南宋各个地区”,可得范围广;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的人口南迁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按照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可得时间长,具有阶段性;据材料一“靖康之乱时期”、“宋金对峙时期”、“南宋蒙元对峙时期”,可得受政局的影响。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思考和组织答案。如“积极”方面,可从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的交融以及影响近现代中国族群分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答;如“消极”方面,可从导致北方人口的减少,影响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对南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等方面作答。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欧洲的战争和政治动荡;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另一主要移民群体是非洲黑人”并结合所学,可得黑奴贸易的进行;据材料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劳力”并结合所学,可得美国工业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据材料二“1965年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归化法,1961—1984年之间还通过了一系列难民法”并结合所学,可得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其中有40万人到了今天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来自不同大陆、不同国度的移民构成了美国人口的主体”、“而且每年的新移民仍然在不断改变着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分别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视角思考和组织答案。如“积极”方面,可从丰富了美国的民族成分、促进美国的发展和繁荣以及创造了多元的美国文化等方面作答;如“局限”方面,可从存在文化冲突和种族歧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等方面作答。
(3)据两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把握到材料总体立意,注意从多个方面(背景、概况、作用和影响等)思考和组织答案,如人口迁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人口迁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以及人口迁徙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等,言之成理即可。
18.【答案】(12分)
(1)主要特征:丰富多彩;内部发展不平衡;独立发展,封闭孤立。(任答两点4分)
主要贡献:发明表意文字;发明了历法;研究天体运动,积累了非常广泛的天文学知识;修筑了壮观的金字塔庙宇。(任答两点4分)
(2)原因:气候的变化毁坏了生存基础;疫病流行导致人口减少;外族侵略与破坏。(任答两点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主要特征,据材料一“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一种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玛雅人发明了‘玛雅历’”、“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并且制定了精确的历法”、“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可得丰富多彩;据材料一“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较高水平的文明均分布在……与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他远离赤道热带区域的印第安人则基本上处于旧石器时代”,可得内部发展不平衡;据材料一“择地而居发展起来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印第安文化”并结合所学,可得独立发展,封闭孤立。第二小问主要贡献,据材料一“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一种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可得发明表意文字;据材料一“玛雅人发明了‘玛雅历’”,可得发明了历法;据材料一“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可得研究天体运动,积累了非常广泛的天文学知识;据材料一“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可得修筑了壮观的金字塔庙宇。
(2)据材料二“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得气候的变化毁坏了生存基础;据材料二“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并结合所学,可得疫病流行导致人口减少;据材料二“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并结合所学,可得外族侵略与破坏。
19.【答案】(14分)
(1)变化:由穿西方服饰变为穿传统服饰(2分)
理念:穿西方服饰说明推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穿传统服饰说明希望发展本国经济以救亡图存。(4分)
(2)服饰的变化是不同文化间相互交融的体现;传统服饰的坚持有利于文化传承。(4分)
(3)认识:服饰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服饰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服饰的变化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任答两点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仔细观察材料一和二中甘地、孙中山前后服饰的变化,可发现早年都受西方文化影响穿西式服装,后逐渐变成本国的传统服饰,可得出由穿西方服饰变为穿传统服饰;第二小问理念,据材料二“从前改朝换代……易服色,现在推倒专制政体,改建共和……必须学习西洋”可知,改穿西方服饰带有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先进制度和文化的色彩,可得出穿西方服饰说明推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据材料一“(手工纺织)被消灭了…各种规定更加重了农民负担”和材料二“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面对保护国货的困境…….已有心做出妥协”可知,穿传统服饰是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可得出穿传统服饰说明希望发展本国经济以救亡图存。
(2)结合所学,服饰的变化尤其是西式服饰的传入是不同文化间交融的结果,可得出服饰的变化是不同文化间相互交融的体现;而坚持传统服饰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可得出,传统服饰的坚持有利于文化传承。
(3)结合近代中国和印度服饰的变化,可从实质、影响因素、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认识,可得出服饰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服饰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服饰的变化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
20.【答案】(12分)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分)
解释:秦朝统一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汉初年“汉承秦制”,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被分封的诸侯王,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与加强。(8分)
综上所述,经过秦朝对新制度的创立、西汉的加强,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解析】首先,据题目要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和关键词“秦统一” “郡县制”“汉承秦制”“推恩令”可拟定观点: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其次,围绕该观点展开论述。主要从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西汉初年“汉承秦制”、郡县分封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等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经过秦朝对新制度的创立、西汉的加强,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
1
页 共
13
页
)嘉陵一中高2022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人类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巢居到地面筑屋定居,再到聚居点村落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图1、图2是有关早期人类居住形式演变及村落的史料。这些史料,可( )
A.说明村落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 B.佐证村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
C.印证早期人类定居村落的存在 D.说明各地居住形式演变进程
2.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 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 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3.在山东考古发掘的100多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猪的头骨。有的墓中埋葬着成套成组的上百件陶器,而有的墓中随葬品却很少。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社会贫富分化加大 B.社会经济分工扩大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D.原始农业日益成熟
4.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儒、道、墨、法四个学派有精彩的评论。下表所列评论,按儒、道、墨、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③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④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5.据表1能够推断出( )
表1 史书中关于东汉庄园经济的部分记述
记述 出处
“上下戮力,财利数倍”,“鱼池畜牧,有求必给”。 《后汉书·樊宏传》
“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 《水经注·批水注》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后汉书·仲长统传》
A.使用奴隶劳动是庄园的主要特征 B.东汉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属性
C.商业收入是庄园的主要经济来源 D.地主庄园实行统分结合生产方式
6.在希腊化时代,希腊的人可成神观念与埃及、巴比伦的王权神化思想一拍即合,形成了新的国王崇拜思想;巴比伦的占星术、天文观测资料与希腊文学、数学的结合,使天文学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思想文化成就( )
A.得益于亚历山大的远征 B.有助于希腊建立专制统治
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生 D.成为科学革命的理论来源
7.下表所示是1741—1821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的增长率(部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时间 1741—1750年 1761—1770年 1791—1801年 1811—1821年
增长率 1.2% 6% 9% 18%
A.自然科学的进步提高了英国人口出生率
B.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人口的集中
C.殖民扩张强化了英国与美洲大陆的交流
D.人口迁移改变了英国工业化布局
8.古罗马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
A.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 B.以复合式高层建筑为主
C.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D.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9.20世纪70年代曾经覆盖我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80年代中后期,覆盖率一度下降到不足5%。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建立,至2011年,参合人数达8.32亿,参合率97.5%。影响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医疗技术 C.经济发展 D.社会观念
10.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下图),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 B.基督教会的道德教化
C.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D.基督教文明的多样性
11.1922年,《壬戌学制》规定:发达儿童身体内外各器官的功能,养成日常生活及国防上所需的运动技能,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复兴民族、御侮抗敌做准备。这一目标的制定( )
A.有利于提高大众素质 B.为现实需要服务
C.有利于实现全民皆兵 D.促使科举制被废
12.为打击占据罗马西班牙行省的日耳曼人分支汪达尔人,415年,罗马统治者支持另一分支西哥特人迁徙至西班牙。之后,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王国并定居于此,并与当地土著及罗马人接触来往,相互联姻。这说明西哥特人的迁徙( )
A.改变了欧洲的区域族群分布 B.解决了罗马帝国的边境压力
C.造成了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 D.限制了西班牙土著文化的发展
13.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各自独立发展
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
D.区域文化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14.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并于1893年做出修正。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使用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到20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这表明,欧洲图书馆( )
A.担负着保存文化典籍的职责 B.逐渐具备了服务公众的职能
C.彻底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 D.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15.《史记·大宛列传》记录:“(张骞)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这表明( )
A.当时中国已经与南亚有了联系
B.当时中国已经开通“西南丝绸之路”
C.西南地区对外民间贸易的兴盛
D.印度人从事中国与中亚的转口贸易
16.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判断( )
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 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建成,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1989年,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并成为国内首家股份制航空公司。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
A.中国立体交通体系得以建立 B.改革开放助推交通发展
C.中国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二 D.现代交通便利全球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靖康之乱后的北方人口南迁是我国三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浪潮之一,且它的规模最大,距今最近,对近现代的中国族群的分布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人口南迁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按照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靖康之乱时期:从1125年至1142年前后共十七年,这一时期的移民分布面最广,遍及南宋各个地区,其中江南、江西和福建吸引了大量的移民,为移民的主要分布区域。宋金对峙时期:从1141年至1234年,由于双方发生大规模战争,人口南迁也随之出现。南宋蒙元对峙时期:宋蒙战争持续了20余年,受此影响,这一时期又出现移民的高峰。后面两阶段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离长江不太远的地方,以及淮南、荆襄与四川的北部。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辽宋金元时期》
材料二 综观美国历史,出现过三次大的移民浪潮。第一次移民高潮(1680—1880):移居北美的清教徒把北美视为上帝恩赐的希望之乡,把新大陆描绘成地肥水美的人间天堂,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他们主要来自英国,还有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的人。除了欧洲人,这一时期的另一主要移民群体是非洲黑人。自1619年首批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北美,在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中共有1000万黑人被贩卖到西半球,其中有40万人到了今天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第二次移民高潮(1900—1920):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劳力。第二次移民浪潮中的移民主要来自南欧、中欧和东欧,以意大利、匈牙利、波兰和俄国移民为主体,这些移民多数来自乡村。第三次移民浪潮(1965—现在):1965年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归化法,1961—1984年之间还通过了一系列难民法,移民政策的放宽带来了第三次移民浪潮。这一时期的移民来自更广阔的领域、更多的国家。……来自不同大陆、不同国度的移民构成了美国人口的主体,而且每年的新移民仍然在不断改变着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
——《美国文化的移民特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三次移民浪潮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移民浪潮给美国带来的影响。(5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迁徙的认识。(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早在万年以前,印第安人就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他们到达美洲后,择地而居发展起来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印第安文化。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较高水平的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他远离赤道热带区域的印第安人则基本上处于旧石器时代。其中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一种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以及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玛雅人发明了“玛雅历”;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并且制定了精确的历法;他们的建筑工程已达到古代世界很高的水平,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在2500年中,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证明中美洲和秘鲁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这几千年中,欧亚大陆各地区,还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都处在持续不断的交往中。最终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远远落后于欧亚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及玛雅文明的主要贡献。(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4分)
19.伟人服饰的“面”与“里”。(14分)
服饰往往不是简单的穿着问题,透过服饰之“面”,或可窥见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传播之“里”。
材料一
(我)从一个坚定的忠诚者和合作者,演变成一个不妥协的非忠诚者和不合作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以摆脱(印英)双方现存的不自然状态。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说明》1922年
(手工纺织)被消灭了……各种规定更加重了农民负担。……关税显然优待英国货。 ——国大党《独立日誓词》1930年
材料二
从前改朝换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现在推倒专制政体,改建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
——孙中山《与马君武等的谈话》,1911年12月27日
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或许可以) 博采西制,加以改良……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同时,又须丝业、衣业各界力求改良,庶衣料仍不出国内产品。
——孙中山《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1912年2月4日
1924年元旦,孙中山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的着装改变。他特意穿着一套用绸缎制成的黑褂蓝袍作为礼服。……曾长期视满服为“虏俗”,必欲“学习西洋”“易西服”的孙中山,面对保护国货的困境,……已有心做出妥协。
——杨奎松《辛亥以来国人着装“西化”的成因与经过》
(1)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甘地与孙中山的服装变化,简述这些变化传递的关乎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的理念。(6分)
从文化传承、交流与传播的维度观察,服饰的这种变化又具有何种意义?(4分)
(3)你如何认识服饰变化的“面”与“里”?(4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下表所示为秦汉史部分关键词
“秦统一”“郡县制”“汉承秦制”“推恩令”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