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第25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第25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8 17:50:20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第25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鱼游到了纸上)根据音节写出词语。
wéi bèi céng jīng jiào shòu róng xǔ
   
   
   
   
2.(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2))比一比,再组词。
罢    巷    亚    秀   
摆    港    哑    绣   
微    散    壳    缺   
徽    澈    壶    缸   
3.( 鱼游到了纸上)填一填。
   心悦目
清   见底 一丝不   
天真活       为一体 自由自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6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①   鱼“游”到了青年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②   围观的人很多,   这位青年却没有一点反应。
③我   欣赏年轻人高超的画技,   欣赏他执著的精神。
5.(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文中采用了   和   的写作方法描写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聋哑青年的   和   的品质。文中“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   ,一次是   ,第三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二、语言表达
6.(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根据要求答题。
①那个青年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画着。(修改病句)
②清澈见底的玉泉池里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缩句)
③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用“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
7.(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 摆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sì shì)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 奇怪)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yīng
yìng)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选择文段中括号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挤满
摆满)   了人 似   (sì shì)的
(惊奇 奇怪)   地叫起来
反应   (yīng yìng)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3)用“   ”画出描写青年画画的句子,并写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这是真的吗?这说明了什么?
8.(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诀窍——    思考——    显现——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3)用“   ”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违背;曾经;教授;容许
【知识点】拼音;词形;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违、经、授”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罢官;巷口;亚洲;优秀;摆放;港口;聋哑;绣花;微笑;散开;外壳;缺少;厂徽;清澈;茶壶;鱼缸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罢官;巷口;亚洲;优秀;摆放;港口;聋哑;绣花;微笑;散开;外壳;缺少;厂徽;清澈;茶壶;鱼缸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赏;澈;苟;泼;融;在
【知识点】词形;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
赏心悦目、清澈见底、一丝不苟、天真活泼、融为一体、自由自在。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4.【答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知识点】句式衔接;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 “虽然……但是……”;③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
故答案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答案】事情发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专注勤奋;坚持不懈;女孩惊奇的赞叹;作者的描写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事情发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专注勤奋;坚持不懈;女孩惊奇的赞叹;作者的描写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①那个青年一丝不苟地画着或那个青年专心致志地画着。②玉泉池里有鱼。③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候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候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语言表达;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①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句语义重复,“专心致志”和“一丝不苟”删掉其一。
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③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①那个青年一丝不苟地画着或那个青年专心致志地画着。②玉泉池里有鱼。③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候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候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点评】①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③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7.【答案】(1)挤满;shì;惊奇;yìng
(2)一个星期天;玉泉金鱼缸;一位青年;一位年轻人在玉泉金鱼缸边专心画画,仿佛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
(3)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4)不是,这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说明了青年人的金鱼画得栩栩如生。
【知识点】语段阅读;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1)①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挤满、shì、惊奇、yìng(2)一个星期天;玉泉金鱼缸;一位青年;一位年轻人在玉泉金鱼缸边专心画画,仿佛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
(3)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4)不是,这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说明了青年人的金鱼画得栩栩如生。
【点评】(1)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②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8.【答案】(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诀窍:关键性的好办法。根据其意思,诀窍的近义词可以是“窍门、 秘诀、 诀要”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思考:思索、考虑。显现:显露,露面。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 1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第25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鱼游到了纸上)根据音节写出词语。
wéi bèi céng jīng jiào shòu róng xǔ
   
   
   
   
【答案】违背;曾经;教授;容许
【知识点】拼音;词形;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违、经、授”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2))比一比,再组词。
罢    巷    亚    秀   
摆    港    哑    绣   
微    散    壳    缺   
徽    澈    壶    缸   
【答案】罢官;巷口;亚洲;优秀;摆放;港口;聋哑;绣花;微笑;散开;外壳;缺少;厂徽;清澈;茶壶;鱼缸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罢官;巷口;亚洲;优秀;摆放;港口;聋哑;绣花;微笑;散开;外壳;缺少;厂徽;清澈;茶壶;鱼缸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 鱼游到了纸上)填一填。
   心悦目
清   见底 一丝不   
天真活       为一体 自由自   
【答案】赏;澈;苟;泼;融;在
【知识点】词形;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
赏心悦目、清澈见底、一丝不苟、天真活泼、融为一体、自由自在。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6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①   鱼“游”到了青年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②   围观的人很多,   这位青年却没有一点反应。
③我   欣赏年轻人高超的画技,   欣赏他执著的精神。
【答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知识点】句式衔接;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 “虽然……但是……”;③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
故答案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文中采用了   和   的写作方法描写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聋哑青年的   和   的品质。文中“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   ,一次是   ,第三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答案】事情发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专注勤奋;坚持不懈;女孩惊奇的赞叹;作者的描写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事情发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专注勤奋;坚持不懈;女孩惊奇的赞叹;作者的描写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二、语言表达
6.(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根据要求答题。
①那个青年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画着。(修改病句)
②清澈见底的玉泉池里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缩句)
③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用“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答案】①那个青年一丝不苟地画着或那个青年专心致志地画着。②玉泉池里有鱼。③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候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候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语言表达;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①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句语义重复,“专心致志”和“一丝不苟”删掉其一。
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③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①那个青年一丝不苟地画着或那个青年专心致志地画着。②玉泉池里有鱼。③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候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候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点评】①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③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三、现代文阅读
7.(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 摆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sì shì)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 奇怪)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yīng
yìng)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选择文段中括号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挤满
摆满)   了人 似   (sì shì)的
(惊奇 奇怪)   地叫起来
反应   (yīng yìng)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3)用“   ”画出描写青年画画的句子,并写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这是真的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挤满;shì;惊奇;yìng
(2)一个星期天;玉泉金鱼缸;一位青年;一位年轻人在玉泉金鱼缸边专心画画,仿佛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
(3)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4)不是,这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说明了青年人的金鱼画得栩栩如生。
【知识点】语段阅读;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1)①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挤满、shì、惊奇、yìng(2)一个星期天;玉泉金鱼缸;一位青年;一位年轻人在玉泉金鱼缸边专心画画,仿佛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
(3)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4)不是,这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说明了青年人的金鱼画得栩栩如生。
【点评】(1)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②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8.(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新课标(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诀窍——    思考——    显现——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3)用“   ”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鱼游到了纸上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诀窍:关键性的好办法。根据其意思,诀窍的近义词可以是“窍门、 秘诀、 诀要”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思考:思索、考虑。显现:显露,露面。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