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1 15: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两次鸦片战争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中国近代史开端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后,当时中国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逆船恃其做火,止利于水,不利于陆”,“英夷所长在海,待诸内河,待诸陆岸,则失其长”,如此“专守内河,守近岸,使夷船夷炮失其所长,已可收安南创敌之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战争未能引起国人警醒 B.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
C.中英两国军力各有优劣 D.清政府认真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3.1840年后,中国信西教之徒在农村往往是舆论所鄙视的下层人物,缙绅之流几乎以异类观之,而城市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知识分子也常以平和之气作些记述。这说明
A.西方宗教对农村影响超过城市
B.市民思想开放对西方宗教宽容
C.传统观念受冲击程度存在差异
D.宗教信仰与民众经济状况相关
4.如表所列的是鸦片战争前后向国人介绍西方的书籍概况。如表表明当时
书名 主要编纂者 成书背景
《四洲志》 林则徐 任职广东期间组织搜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摘译而成
《海国图志》 魏源 以《四洲志》为基础增补、整理而成
《瀛寰志略》 徐继畲 任福建布政使期间组织人员搜集、编译资料而成
A.闽粤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B.政府大力推动学习西方
C.士人群体广泛关注外部世界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5.如图为近代广州和上海部分年份的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单位:万美元)。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中心的再次转移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 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6.美国人亨特夫在1852年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天,我陪同夫人、新加坡约翰斯顿公司的瑞德、旗昌洋行的奥恩以及吉布-利文斯顿洋行的吉布参观了广州城的五仙观,观赏了五羊石。据这段记载可以推知
A.不平等条约动摇传统华夷观念 B.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的主要手段
C.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和经商 D.通商口岸受到西方文化全面冲击
7.1854年,英国的棉布大量积压在中国口岸的仓库中,被认为是“最无价值的东西,比寻常的包装材料一—杭州粗棉布,还要便宜和无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棉布输入量过多
B.中国关税税率较高
C.中国民众购买力低下
D.英国棉布质量较差
8.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1847年,两广总督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广州人民的斗争( )
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B.阻止了割让香港岛
C.彰显爱国的民族情怀 D.获得当地政府支持
9.《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
10.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读书人大多埋首经书,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与他们不同,林则徐成为了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以下各项内容,有关于他的正确表述有几项
①重视西方历史发展,亲自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②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编纂《海国图志》一书
③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④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报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1.鸦片战争后,在商贸型农业的长足发展之中,新的市镇应运而生。例如湖北羊楼峒集数万人加工洞茶,因茶而成市。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日益卷入到世界市场
C.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镇呈现新的特点 D.鸦片战争后农业中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12.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棉花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B.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C.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13.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役兵力表(单位:人)。据此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 )
战役 时间 英国 法国 英法联军 中国
第一次广州之战 1856年10 月 439 — 15 000 —
虎门之战 1856年 11月 1 380 — 1700 -
第一次大沽之战 1858年5月 660 518 1 178 10 000
八里桥之战 1860年9月 3 500 1 500 5 000 34 000
A.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
C.冲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D.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14.18世纪末,一两白银兑换铜钱一千文左右,随着白银大量外流,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对华走私鸦片 D.海外贸易充分发展
15.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事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 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 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二、材料分析题
16.忘却与铭记。
材料一 1840年后的数十年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它使清朝陷入了怎样的境地?
材料二 在英国中学和大学的历史课上看不到鸦片战争的内容是十分可能的……还在1900年前后,一些英国历史教科书……就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而是委婉地写道,他们在1842年“得到了”那个岛。
——英·蓝诗玲《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之名最早由一位英国记者所起,以讽刺政府的不道德行为,后来英国教科书“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目的何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18.读图,完成习题。
(1)在图中黑框内填写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名称。
(2)根据地图所示,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开端于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A错误;《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C与题意不符;D与题意不符。
【点睛】中国近代史开端于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普遍认为英国侵略者“所长在海”,我们只要“守内河,守近岸,使夷船夷炮失其所长”,这反映了国人认为在陆地上中国是可以打败西方的,并未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故选A项;材料并未反映“新思潮”的萌发和中英军力的优劣,故排除B、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西方侵略认识的不足,并不是在认真总结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教训,故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近代以来,沿海城市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要早,思想开放,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依然处于保守和封闭状态,所以对中国信西教之徒的态度存在差异,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和农村对中国信西教之徒态度的差异,不能得出西方宗教对农村影响超过城市,排除A;根据“知识分子也常以平和之气作些记述”,说明城市知识分子对城市教徒的态度,无法体现市民的态度,排除B;农村信西教的是下层人物,城市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可见经济状况不是宗教信仰的主要原因,排除D。
4.A
【详解】《四洲志》是林则徐在任职广东期间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以《四洲志》为基础增补整理而成,《瀛环志略》是徐继畲任职福建期间编著的,由此广东和福建是当时士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故选A;这些书籍不是政府推动编著的,排除B;“广泛关注”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这些书籍是中国士人向西方学习的表现,没有体现中外交流,排除D。
5.B
【详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对外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了上海,所以出现了图中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额一降一升的现象,B项正确;两地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不能说明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A项错误;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对广州和上海的冲击,不是1844—1856年间两地进出口贸易额变化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6.A
【详解】从材料可得出,美国人亨特夫及家属可到中国内地进行参观,且没有受到阻挠,反映出在鸦片战争后,人们不太强硬排斥外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动摇,A项正确;B项是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商,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棉布在华大量滞销,主要原因是在当时自然经济条件下,中国民众购买力较低,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2年至1849年(中国、英国)。据本题材料“群众奋起焚毁洋馆”,“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之后,面对英国列强多次强行入城的举动,广州人民英勇斗争,顽强抵抗,最终迫使英国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广州人民的斗争虽然没有迫使英国放弃在广州设置领事馆的要求,但是它却彰显了广州人民爱国的民族情怀,C项正确;广州人民的斗争没有迫使英国放弃在广州设置领事馆的要求,因此没有维护国家主权完整,排除A项;割让香港岛是《南京条约》的内容,1842年至1849年香港岛已经割让给了英国,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当地政府的态度展开详细论述,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作出合理推断,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材料“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改变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而且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局面已经被打破,故A错误;“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属于《辛丑条约》,不是《天津条约》,故C错误。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是林则徐组织人编写的,①错误;《海国图志》是魏源编纂的,在其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②③错误;④说法正确。因此A正确,BCD排除。
11.B
【详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由此商贸型农业快速发展,由此兴起了一些新的市镇,B正确;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鸦片战争后兴起的市镇,其特点和明清时期兴起的市镇特点相似,都是手工业或者商业较为繁荣,排除C;题干中反映的现象是对洞茶的加工而非种植,排除D。
12.D
【详解】“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传统手工纺纱业逐步衰落,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花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役兵力表”可知,中国参战兵力远多于英法联军的兵力,但中国最后还是战败,由此体现出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D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未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专制统治的冲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据材料可知白银大量外流使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而白银大量外流是因为当时列强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的,C项正确。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是使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排除B项;海外贸易充分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可得出中国人民的抵抗是正当合法的,而西方的侵略是非正义的,因此可以证明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B项正确;英国的行为要受到指控,排除A项;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民间武装力量在广州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材料有可能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时间推知),排除C项;英国对中国的指控是不合理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6.(1)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掩盖当年不光彩的鸦片贸易和侵华行径。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鸦片战争。据材料“1840年后的数十年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可知是鸦片战争。
境地:据材料“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鸦片战争。据材料“还在1900年前后,一些英国历史教科书……就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而是委婉地写道,他们在184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掩盖当年不光彩的鸦片贸易和侵华行径。
17.(1)材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来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
(2)评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更多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
【详解】(1)根据“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可得出材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来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可得出材料二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
(2)评析:根据所学可得出,两则材料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开展评述的。因此可概括得出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更多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
18.(1)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从左至右依次为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原因:①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了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都是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两次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其原因:①从战争主体看,侵略国家增多。②从战争持续时间看,侵略时间延长。③从战争范围看,侵略区域扩大。④从战争结果看,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增多。⑤从战争影响看,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国家主权遭到更大破坏。
【详解】(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从左至右依次为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
(2)根据地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从原因、目的、范围、影响等方面分析,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原因:①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了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都是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两次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其原因:①从战争主体看,侵略国家增多。②从战争持续时间看,侵略时间延长。③从战争范围看,侵略区域扩大。④从战争结果看,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增多。⑤从战争影响看,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国家主权遭到更大破坏等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