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1 16:36:24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民兵站在岔(chà cà)   道口吆喝起来。
(2)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bāo bǎo)   垒(něi lěi)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看拼音,写字词。
(1)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dǎnɡ   的领导下,创造了yǐn bì   的地道,粉碎了qīn lüè   者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2)这个小qiū   上有一个xiàn   坑,你不fánɡ    走过去瞧瞧。
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用“持”扩词填空。
(1)我们遇到问题要   冷静。
(2)   的干旱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3)虽然明明生病了,但他还是   到学校上课。
4.(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指没有止境。    
(2)想尽办法。    
(3)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5.(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1)透: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透彻 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⑤显露
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这朵花白里透红,美极了。   
(2)虚:①空虚 ②空着 ③虚假 ④虚弱 ⑤虚心 ⑥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
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敌人只能虚张声势。    
6.(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7.(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8.冀中的地道战一课一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   、   、   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   、   、   、   、   。
(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   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   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   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3)地道的作用一是   ;二是   。
(4)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   的一个奇迹。
8.(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找出修辞方法。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上面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二、阅读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10.在横线上填适当的词。
粉碎    创造    发现   
坚持    打击    封锁   
11.写出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①敌人尝到了地道战的厉害。   
②为了解决这项技术难关,他们尝试过多种方法。   
③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④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篇纪实文章,介绍的是在   时期,冀中地道战的   、   ,地道的   ,歌颂了我国人民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节选)
都梁
大地上覆满了白雪,干燥而坚硬,刺骨的寒风仿佛把人的脑子都冻结了,连思维也凝固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可以听到树枝的坼裂声,好像它的肢体在树皮下碎裂了,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利落地刮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满载着士兵的卡车竟有几十辆……日军的卡车开得很慢,先头车似乎在谨慎地做搜索前进。随风传来日本士兵的歌声。懂些日语的赵刚脸色突变,轻声说:“老李,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日本关东军。兵力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二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军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警卫员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几乎全落在潜伏战士身上。
13.短文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14.第2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写出了李云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15.结合短文写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
16.十四年抗战,中华大地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请你讲述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注意用词准确,表达一定的感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hà
(2)bǎo;lěi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1)“岔”的正确读音是 chà ;是翘舌音。
(2) “堡垒”的正确读音是: bǎo lěi;意思是①在重要之地设立的防守性坚固建筑。②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的人
故答案为: chà ; bǎo lěi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字能力。要求学生增大识字量,见到生词就能正确拼读。
2.【答案】(1)党;隐蔽;侵略
(2)丘;陷;防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党”是学字头;“隐”是双耳旁;“蔽”是草字头;“侵”字是单人旁;“略”字是田字旁;
(2)丘:土堆,所以是“小丘”;“陷”是双耳旁;“防”是双耳旁。
故答案为:(1) 党 、 隐蔽 、 侵略 ;(2)丘、陷、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词语,注意不写错别字。
3.【答案】(1)保持
(2)持续
(3)坚持
【知识点】词形;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结合本题语境,用“持”可组词“保持”,意思是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
(2)结合本题语境,用“持”可组词“持续”,意思是延续,继续;不间断,连续不断。
(3)结合本题语境,用“持”可组词“坚持”,意思是不改变不变动,始终如一。
故答案为:(1)保持;(2)持续;(3)坚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扩词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所给汉字,再结合语境组词。
4.【答案】(1)无穷无尽
(2)想方设法
(3)荆棘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 (1)“无穷无尽”:没有止境;符合语境;
(2) “想方设法” : 想尽办法;符合语境;
(3)“荆棘” :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1)无穷无尽;(2)想方设法;(3)荆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例如: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拆解字义等。
5.【答案】(1)①;④;⑤
(2)①;⑤;⑥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不让毒气往里透”本句中“透”的意思是渗进。选择①;“ 毒辣透顶”:形容敌人毒的程度深,达到充分的程度。选择④;“白里透红”白里显出红色。选择⑤
(2)结合题干“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本句中“虚”的意思是空虚,选择①;“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本句中“虚”的意思是不自满,肯接受意见、批评,选择⑤; “虚张声势” :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选择⑥
故答案为:(1)①④⑤;(2)①⑤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字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所给句子提供的语境,理解生字的意思。
6.【答案】(1)如果;就
(2)既;又
(3)即使;也
(4)不但;而且
【知识点】句式衔接;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敌人来了”与“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之间的关系是假设关系,应该填“如果······就······”;
(2)“不气闷”与“不嫌暗”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应该填“既······又······”;
(3)“进了活道”与“敌人()过不了关口”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应该填“即使······也······”;
(4)“在地道里()有警戒洞”与“有迷惑洞”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应该填“不但······而且······”
故答案为:(1)如果、就;(2)既、又;(3)即使、也;(4)不但、而且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关联词语能够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连接起来,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写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平时多进行这类试题的训练加以巩固。
7.【答案】(1)地道;洞;气孔;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大;生活设备全。
(2)洞口准备土和沙;孑口上装吊板;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3)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4)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地道、洞、气孔、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大、生活设备全。
(2)洞口准备土和沙;孑口上装吊板;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3)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4)抗日战争史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结合句子,可知本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运用设问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故答案为: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设问的修辞方法的判断。要求学生了解设问句及它的好处。
9.【答案】(1)冀中人民挖了地道。
(2)地道战留下了奇迹。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1)把“人民”的定语“冀中”去掉,把“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和“不计取数”这些修饰的部分去掉;
(2)把“冀中人民创造的”、“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和“惊人的”这些修饰语去掉。
故答案为:(1) 冀中人民挖了地道;(2)地道战留下了奇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缩句掌握情况。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答案】10.扫荡;奇迹;秘密;原则;敌人;消息
11.经历;试;用脚踏踩;安定,稳定
12.抗日战争;产生;作用;结构特点;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阅读训练,方可熟练答题。
10.“粉碎”比喻彻底挫败或摧毁。可以填写:粉碎扫荡;“ 创造”: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 ,可以填写:创造奇迹;“发现”: 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可以填写:发现秘密; “坚持”: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可以填写:坚持原则; “打击”:攻击,使受挫折,可以填写:打击敌人; “封锁”: 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隔绝 ,可以填写:封锁消息。
故答案为:扫荡;奇迹;秘密;原则;敌人;消息
11.“尝”的意思有:试试; 经历; 曾经;姓。“尝到了”的“ 尝 ”是经历;“ 尝试 ”的“尝“是试;踏[tà] : 用脚踏踩 。踏 [tā] : 安定,稳定 。“ 一踏上去”的“踏”指用脚踏踩;“ 踏实 ”的“ 踏”指 安定,稳定 。
故答案为:经历;试;用脚踏踩;安定,稳定。
12.认真阅读短文,可知本文是一篇纪实文章,介绍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地道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故答案为:抗日战争;产生;作用;结构特点;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答案】13.表现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战争的严峻。
14.李云龙是个英勇善战、处事果断的人。
15.在狭窄的路上相遇,唯有勇敢的人才能获胜。
16.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阅读训练,方可熟练答题。
13.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干燥而坚硬的白雪、刺骨的寒风和孤零零的槐树,表现出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战争的严峻。
故答案为:表现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战争的严峻。
14.“ 注视 ”“牙一咬”表现出李云龙是个英勇善战、处事果断的人。
故答案为:李云龙是个英勇善战、处事果断的人。
15.“狭路相逢勇者胜” 的意思是窄路相遇,勇猛的人能够获胜。
故答案为:在狭窄的路上相遇,唯有勇敢的人才能获胜。
16.结合题干“讲述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结合平时的积累知识,合理即可。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故答案为: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 /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民兵站在岔(chà cà)   道口吆喝起来。
(2)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bāo bǎo)   垒(něi lěi)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答案】(1)chà
(2)bǎo;lěi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1)“岔”的正确读音是 chà ;是翘舌音。
(2) “堡垒”的正确读音是: bǎo lěi;意思是①在重要之地设立的防守性坚固建筑。②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的人
故答案为: chà ; bǎo lěi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字能力。要求学生增大识字量,见到生词就能正确拼读。
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看拼音,写字词。
(1)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dǎnɡ   的领导下,创造了yǐn bì   的地道,粉碎了qīn lüè   者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2)这个小qiū   上有一个xiàn   坑,你不fánɡ    走过去瞧瞧。
【答案】(1)党;隐蔽;侵略
(2)丘;陷;防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党”是学字头;“隐”是双耳旁;“蔽”是草字头;“侵”字是单人旁;“略”字是田字旁;
(2)丘:土堆,所以是“小丘”;“陷”是双耳旁;“防”是双耳旁。
故答案为:(1) 党 、 隐蔽 、 侵略 ;(2)丘、陷、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词语,注意不写错别字。
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用“持”扩词填空。
(1)我们遇到问题要   冷静。
(2)   的干旱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3)虽然明明生病了,但他还是   到学校上课。
【答案】(1)保持
(2)持续
(3)坚持
【知识点】词形;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结合本题语境,用“持”可组词“保持”,意思是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
(2)结合本题语境,用“持”可组词“持续”,意思是延续,继续;不间断,连续不断。
(3)结合本题语境,用“持”可组词“坚持”,意思是不改变不变动,始终如一。
故答案为:(1)保持;(2)持续;(3)坚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扩词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所给汉字,再结合语境组词。
4.(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指没有止境。    
(2)想尽办法。    
(3)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答案】(1)无穷无尽
(2)想方设法
(3)荆棘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 (1)“无穷无尽”:没有止境;符合语境;
(2) “想方设法” : 想尽办法;符合语境;
(3)“荆棘” :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1)无穷无尽;(2)想方设法;(3)荆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例如: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拆解字义等。
5.(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1)透: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透彻 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⑤显露
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这朵花白里透红,美极了。   
(2)虚:①空虚 ②空着 ③虚假 ④虚弱 ⑤虚心 ⑥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
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敌人只能虚张声势。    
【答案】(1)①;④;⑤
(2)①;⑤;⑥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不让毒气往里透”本句中“透”的意思是渗进。选择①;“ 毒辣透顶”:形容敌人毒的程度深,达到充分的程度。选择④;“白里透红”白里显出红色。选择⑤
(2)结合题干“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本句中“虚”的意思是空虚,选择①;“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本句中“虚”的意思是不自满,肯接受意见、批评,选择⑤; “虚张声势” :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选择⑥
故答案为:(1)①④⑤;(2)①⑤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字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所给句子提供的语境,理解生字的意思。
6.(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答案】(1)如果;就
(2)既;又
(3)即使;也
(4)不但;而且
【知识点】句式衔接;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敌人来了”与“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之间的关系是假设关系,应该填“如果······就······”;
(2)“不气闷”与“不嫌暗”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应该填“既······又······”;
(3)“进了活道”与“敌人()过不了关口”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应该填“即使······也······”;
(4)“在地道里()有警戒洞”与“有迷惑洞”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应该填“不但······而且······”
故答案为:(1)如果、就;(2)既、又;(3)即使、也;(4)不但、而且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关联词语能够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连接起来,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写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平时多进行这类试题的训练加以巩固。
7.(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8.冀中的地道战一课一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   、   、   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   、   、   、   、   。
(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   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   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   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3)地道的作用一是   ;二是   。
(4)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   的一个奇迹。
【答案】(1)地道;洞;气孔;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大;生活设备全。
(2)洞口准备土和沙;孑口上装吊板;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3)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4)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地道、洞、气孔、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大、生活设备全。
(2)洞口准备土和沙;孑口上装吊板;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3)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4)抗日战争史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找出修辞方法。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上面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答案】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结合句子,可知本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运用设问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故答案为: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设问的修辞方法的判断。要求学生了解设问句及它的好处。
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答案】(1)冀中人民挖了地道。
(2)地道战留下了奇迹。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1)把“人民”的定语“冀中”去掉,把“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和“不计取数”这些修饰的部分去掉;
(2)把“冀中人民创造的”、“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和“惊人的”这些修饰语去掉。
故答案为:(1) 冀中人民挖了地道;(2)地道战留下了奇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缩句掌握情况。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二、阅读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10.在横线上填适当的词。
粉碎    创造    发现   
坚持    打击    封锁   
11.写出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①敌人尝到了地道战的厉害。   
②为了解决这项技术难关,他们尝试过多种方法。   
③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④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篇纪实文章,介绍的是在   时期,冀中地道战的   、   ,地道的   ,歌颂了我国人民   。
【答案】10.扫荡;奇迹;秘密;原则;敌人;消息
11.经历;试;用脚踏踩;安定,稳定
12.抗日战争;产生;作用;结构特点;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阅读训练,方可熟练答题。
10.“粉碎”比喻彻底挫败或摧毁。可以填写:粉碎扫荡;“ 创造”: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 ,可以填写:创造奇迹;“发现”: 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可以填写:发现秘密; “坚持”: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可以填写:坚持原则; “打击”:攻击,使受挫折,可以填写:打击敌人; “封锁”: 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隔绝 ,可以填写:封锁消息。
故答案为:扫荡;奇迹;秘密;原则;敌人;消息
11.“尝”的意思有:试试; 经历; 曾经;姓。“尝到了”的“ 尝 ”是经历;“ 尝试 ”的“尝“是试;踏[tà] : 用脚踏踩 。踏 [tā] : 安定,稳定 。“ 一踏上去”的“踏”指用脚踏踩;“ 踏实 ”的“ 踏”指 安定,稳定 。
故答案为:经历;试;用脚踏踩;安定,稳定。
12.认真阅读短文,可知本文是一篇纪实文章,介绍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地道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故答案为:抗日战争;产生;作用;结构特点;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同步测试)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节选)
都梁
大地上覆满了白雪,干燥而坚硬,刺骨的寒风仿佛把人的脑子都冻结了,连思维也凝固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可以听到树枝的坼裂声,好像它的肢体在树皮下碎裂了,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利落地刮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满载着士兵的卡车竟有几十辆……日军的卡车开得很慢,先头车似乎在谨慎地做搜索前进。随风传来日本士兵的歌声。懂些日语的赵刚脸色突变,轻声说:“老李,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日本关东军。兵力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二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军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警卫员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几乎全落在潜伏战士身上。
13.短文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14.第2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写出了李云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15.结合短文写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
16.十四年抗战,中华大地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请你讲述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注意用词准确,表达一定的感彩。
【答案】13.表现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战争的严峻。
14.李云龙是个英勇善战、处事果断的人。
15.在狭窄的路上相遇,唯有勇敢的人才能获胜。
16.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阅读训练,方可熟练答题。
13.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干燥而坚硬的白雪、刺骨的寒风和孤零零的槐树,表现出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战争的严峻。
故答案为:表现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战争的严峻。
14.“ 注视 ”“牙一咬”表现出李云龙是个英勇善战、处事果断的人。
故答案为:李云龙是个英勇善战、处事果断的人。
15.“狭路相逢勇者胜” 的意思是窄路相遇,勇猛的人能够获胜。
故答案为:在狭窄的路上相遇,唯有勇敢的人才能获胜。
16.结合题干“讲述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结合平时的积累知识,合理即可。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故答案为: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