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线索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形成发展,本课其主要内容涉及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完善过程,因此是本单元的重点课,具有核心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有关隋唐三省六部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等内容,但对于这些制度的实质和影响尚缺乏全面的理解,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制共同构成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的理解则是这节课有别初中的新知识。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境,体验感受。将学生分成为四个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起草组”、“审议组”、 “皇帝组”“执行组” ,分别由各小组派代表模拟演示古代唐朝中央权力机构办事流程,即从皇帝谕旨到六部执行,体验其历史情境,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通过课堂设问、引思、互动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能力,升华感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元中书一省制的基本史实,秦汉及宋明的监察制史实;理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演变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之间的关系,理解科举制与监察谏议制对完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作用,对加强皇权和保证中央集权所发挥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分组表演皇帝组织科举考试的流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知识有效地链接起来;通过学生对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探究,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选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当今社会现实加强党政建设、教育改革、反腐倡廉的重要性有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能力,升华为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贡献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五、重难点
1 、重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 、难点: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的实质、作用及其趋势特征。
六、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学校多媒体设备、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2最后一段小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有关孙中山对中国古代考试权和弹劾权的评价,教师提出本课题“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包括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完善及选官监察制度的发展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不仅在古代、近代乃至当今社会都可作为衡量政治制度是否成熟或完善的重要标准。因此学习这节课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价值。由此导入。
1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秦——明清)
秦 三公九卿
汉 中朝(附:魏晋设有尚书台、中书、门下)
隋唐 三省六部
宋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元 中书一省制
明 废丞相,权分六部
清 设军机处
→趋势特征;相权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皇相矛盾从产生、发展到结束)
(以上通过多媒体依次演示)
教学设计思路:
让学生有效再现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确立及演变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通过“情景表演” 、课堂探究,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三省六部制)和难点知识(即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趋势特征)
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成四小组,分别取名为“皇帝组”、“起草组”、“审议组”、“执行组”。
(2)提出模拟表演的方案:唐太宗组织一场科举考试(即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殿试),从命题到选官任官的相关流程。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轮流扮演各自历史角色(注:课前需做充分的准备)
(4)教师提出问题:结合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同学的情境剧表演你认为三省六部制的创立在当时应产生了怎样的政治效果? 等学生思考后,教师作进一步分析:三省六部既实现了明确分工,又使之相互制约,有效避免了权臣专权乱政,有利于加强皇权。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述此制度在以后宋元明的变化情况。提醒同学把相关重要词句要划在书上。
(5)组织课堂探究: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趋势及实质是什么?
①小组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
③教师点评:我们通过刚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多媒体展示发现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而这一趋势反映出的实质则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是适应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过渡:我们探讨了关于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官僚机构长期有效运作呢?这就需要有一整套相应完善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下面的我们就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2 、古代选官制度
战国 : 按功授爵(商鞅变法)→军功选官
汉武帝: 察举、征辟 →孝廉选官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选官
隋唐宋元: 科举制 →考试选官
(四书五经,诗词赋,宋时务策等)
明清: 八股取士 →考试选官
(仅限于八股文)
(以上结合多媒体依次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思路:
使学生明确整个选官制度产生发展的演变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即认知中国古代从孝廉选官到门第选官再到考试选官的相关演变,进一步理解隋唐创设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通过展示从隋唐到明清科考内容形式上出现的明显变化提示学生进一步从两个角度来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即科举制的利弊分析,为课后探究作好准备。
活动过程
设问:考试选官的优势在哪?请一位同学回答。答案是可以确保官员的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等。
设问:科举制创立之初的政治作用是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请一位同学回答。答案是科举制打破了身分选官,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高素质人才,为中华帝国的长期繁荣提供保障。这些内容提示同学划在书上。
提出问题:明清科考内容变得单一死板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什么?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不提问学生,但提示学生想想明清加强专制统治这一政治因素必然对文化教育产生影响,点到为止。
3、监察与谏议制度
秦: 御史大夫
汉: 刺史 历代监察机构
唐: 门下省
明: 都察院
唐有门下省,宋有独立的谏院 → 谏议制
(以上结合多媒体依次演示讲解,略要讲解)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以上内容讲解,让学生认知几个朝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监察机构并明确监察制是成熟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一个机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皇帝过失。但它是一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因为这一套监察谏议制度从根本目的上看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民主的制度,所以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活动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监察谏议制度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P12并将相关重点划在书上,根据书本内容作简要的讲解即可。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有关中国古代中枢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机构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监察制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当今社会党政改革、用人制度的改革、教育改革、反腐倡廉的改革都是事关社会进步的大事,也是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应以史为鉴,增强社会责任感。
九、布置探究题:
试分析中国古代科选官制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