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读拼音,写词语。
yǎng cán zhòu yè sāng yè lù yún lì
白 耕 斗
2.(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辨字组词。
桑 赛 耘 路
嗓 塞 耕 鹭
3.( 渔歌子)查字典填空
①“谙”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A.讠B.音],除去部首,再查 笔,意思是 。
②“鳜鱼”的“鳜”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若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余笔 “鳜”字的读音是 [A.juě B.guì]
4.(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同步练习)解释下列词语。
昼: 耘: 绩麻:
各当家: 童孙: 供:
傍: 稀:
5.(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2))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首诗前两句 ,展现了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 、 ”两字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 、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 的热爱与欣赏,还表达了其对 和 的由衷赞美。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朝诗人 。“杂兴”的意思是 。诗人描写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他们白天 ,夜晚 ,诗人还通过一个“ ”字,塑造了农村儿童 的形象。
(3)《渔歌子》的作者是 ,这首词描写的是 的风光。作者短短几句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宜人的水乡风光图: 山附近,白鹭 ,桃花 ,溪水漫流, 肥壮,老渔翁头戴 ,身穿 ,于斜风细雨中垂钓。
6.( 四时田园杂兴)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黑板上挂着各种图片。
各种图片在黑板上挂着。
①田园里种着各种庄稼。
②树阴下童孙学着种瓜。
二、判断题
7.( 四时田园杂兴)判断句子正误
(1)“昼出耕田”主要是写农夫在白天种田的劳动情景;“夜绩麻”主要写农妇在夜晚织布的劳动情景。
(2)“各当家”是写农夫、农妇各自当家做主人。
(3)“童孙未解供耕织”写童孙们还没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学会耕田和织布。
(4)“学种瓜”写出了童孙们受家风的熏染在玩中学习种田的本领。
三、诗歌鉴赏
8.(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膏 频 饷 畦 笋 鞭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和 等。
(3)本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 。
(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9.(类文阅读-22 古诗词三首)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它的特点是 。
(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综合题
10.( 渔歌子)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香飘十里的香木兰
香木兰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名花。香木兰叶片碧绿,花朵硕大洁白,开花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所以人们称它“十里香”。香木兰的花开放仅只24小时,是名副其实的“昙花一现”。但是假如把花摘下,插入花瓶,它又可以开放10多天。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总喜欢将香木兰插入花瓶,以饱享它的雅洁和幽香。香木兰花形酷似长勺,人们又叫它“调羹花”。
香木兰______花美味香,______一身都是宝。花可以入药,叶片、枝条可以制芳香油,是世界珍惜的花木,被人们称为“宝中之宝”的名花。当今全世界只有我国有几千株。
(1)在横线上填在恰当的关联词语。
香木兰 花美味香, 一身都是宝。
(2)香木兰花人称 ,又叫它 ;是世界珍稀的花木。
(3)香木兰花的叶子是 色的,花是 色的,花的形状 。
(4)找出本文的过渡句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养蚕;昼夜;桑叶;白鹭;耕耘;斗笠
【知识点】拼音;字形;词形;渔歌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蚕、昼、桑、鹭、耘、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养蚕、昼夜、桑叶、鹭、耘、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蚕桑;比赛;耕耘;道路;嗓音;边塞;耕种;白鹭
【知识点】乡村四月;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蚕桑、比赛、耕耘、道路、嗓音、边塞、耕种、白鹭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A;A;9;熟悉;G;鱼;12;B
【知识点】字义;渔歌子;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4.【答案】昼:白天。;耘:除草 。;绩麻:搓麻线。;各 当 家: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孙:小孩子。;供:做,从事。;傍:靠近。;稀:稀稀落落。
【知识点】词义;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读诗《四时田园杂兴》了解期中词义。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句词义的掌握。
5.【答案】(1)宋;翁卷;写景;才;又;紧张;繁忙;乡村风光;劳动生活;劳动人民
(2)宋;范成大;各种兴致;锄地;搓麻;学;天真可爱
(3)张志和;春季;西塞;飞翔;盛开;鱼儿;青斗笠;绿蓑衣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乡村四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宋;翁卷;写景;才;又;紧张;繁忙;乡村风光;劳动生活;劳动人民
(2)宋;范成大;各种兴致;锄地;搓麻;学;天真可爱
(3)张志和;春季;西塞;飞翔;盛开;鱼儿;青斗笠;绿蓑衣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①各种庄稼在田园里种着。②童孙在树阴下学着种瓜。
【知识点】句式转换;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依据例句改写句子,要求在语义不变的前提下调换语序。故:①各种庄稼在田园里种着。②童孙在树阴下学着种瓜。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7.【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正确(2)错误。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3)正确(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答案】(1)略;略;略;略;略;略
(2)春雨;鲜花;绿草;竹笋
(3)春;诗人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4)略
【知识点】诗;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4) 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故答案为:(1)gāo、pín、xiǎng、qí、sǔn、biān(2)春雨、鲜花、绿草、竹笋 (3)春、诗人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4)在柳花深巷处中午的时候有鸡在啼鸣,桑叶冒出尖尖新芽还没长成绿叶!整天做着休息闲着没一点事,大大的太阳照着放在窗上的蚕看着它出生!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9.【答案】(1)B
(2)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知识点】诗;乡村四月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诗句正确理解词义。妇姑:嫂嫂和小姑。
(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意思是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写出了山村景色的特点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4)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第四句中,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故答案为:(1)B(2)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点评】此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10.【答案】(1)不但;而且
(2)十里香;调羹花
(3)碧绿;白;酷似长勺
(4)香木兰不但花美味香,而且一身都是宝
【知识点】句式衔接;课文内容理解;渔歌子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不但……而且……”;(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1 / 1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读拼音,写词语。
yǎng cán zhòu yè sāng yè lù yún lì
白 耕 斗
【答案】养蚕;昼夜;桑叶;白鹭;耕耘;斗笠
【知识点】拼音;字形;词形;渔歌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蚕、昼、桑、鹭、耘、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养蚕、昼夜、桑叶、鹭、耘、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辨字组词。
桑 赛 耘 路
嗓 塞 耕 鹭
【答案】蚕桑;比赛;耕耘;道路;嗓音;边塞;耕种;白鹭
【知识点】乡村四月;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蚕桑、比赛、耕耘、道路、嗓音、边塞、耕种、白鹭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 渔歌子)查字典填空
①“谙”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A.讠B.音],除去部首,再查 笔,意思是 。
②“鳜鱼”的“鳜”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若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余笔 “鳜”字的读音是 [A.juě B.guì]
【答案】A;A;9;熟悉;G;鱼;12;B
【知识点】字义;渔歌子;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4.(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同步练习)解释下列词语。
昼: 耘: 绩麻:
各当家: 童孙: 供:
傍: 稀:
【答案】昼:白天。;耘:除草 。;绩麻:搓麻线。;各 当 家: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孙:小孩子。;供:做,从事。;傍:靠近。;稀:稀稀落落。
【知识点】词义;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读诗《四时田园杂兴》了解期中词义。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句词义的掌握。
5.(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2))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首诗前两句 ,展现了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 、 ”两字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 、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 的热爱与欣赏,还表达了其对 和 的由衷赞美。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朝诗人 。“杂兴”的意思是 。诗人描写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他们白天 ,夜晚 ,诗人还通过一个“ ”字,塑造了农村儿童 的形象。
(3)《渔歌子》的作者是 ,这首词描写的是 的风光。作者短短几句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宜人的水乡风光图: 山附近,白鹭 ,桃花 ,溪水漫流, 肥壮,老渔翁头戴 ,身穿 ,于斜风细雨中垂钓。
【答案】(1)宋;翁卷;写景;才;又;紧张;繁忙;乡村风光;劳动生活;劳动人民
(2)宋;范成大;各种兴致;锄地;搓麻;学;天真可爱
(3)张志和;春季;西塞;飞翔;盛开;鱼儿;青斗笠;绿蓑衣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乡村四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宋;翁卷;写景;才;又;紧张;繁忙;乡村风光;劳动生活;劳动人民
(2)宋;范成大;各种兴致;锄地;搓麻;学;天真可爱
(3)张志和;春季;西塞;飞翔;盛开;鱼儿;青斗笠;绿蓑衣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 四时田园杂兴)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黑板上挂着各种图片。
各种图片在黑板上挂着。
①田园里种着各种庄稼。
②树阴下童孙学着种瓜。
【答案】①各种庄稼在田园里种着。②童孙在树阴下学着种瓜。
【知识点】句式转换;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依据例句改写句子,要求在语义不变的前提下调换语序。故:①各种庄稼在田园里种着。②童孙在树阴下学着种瓜。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二、判断题
7.( 四时田园杂兴)判断句子正误
(1)“昼出耕田”主要是写农夫在白天种田的劳动情景;“夜绩麻”主要写农妇在夜晚织布的劳动情景。
(2)“各当家”是写农夫、农妇各自当家做主人。
(3)“童孙未解供耕织”写童孙们还没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学会耕田和织布。
(4)“学种瓜”写出了童孙们受家风的熏染在玩中学习种田的本领。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正确(2)错误。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3)正确(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三、诗歌鉴赏
8.(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23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膏 频 饷 畦 笋 鞭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和 等。
(3)本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 。
(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答案】(1)略;略;略;略;略;略
(2)春雨;鲜花;绿草;竹笋
(3)春;诗人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4)略
【知识点】诗;四时田园杂兴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4) 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故答案为:(1)gāo、pín、xiǎng、qí、sǔn、biān(2)春雨、鲜花、绿草、竹笋 (3)春、诗人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4)在柳花深巷处中午的时候有鸡在啼鸣,桑叶冒出尖尖新芽还没长成绿叶!整天做着休息闲着没一点事,大大的太阳照着放在窗上的蚕看着它出生!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9.(类文阅读-22 古诗词三首)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它的特点是 。
(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1)B
(2)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知识点】诗;乡村四月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诗句正确理解词义。妇姑:嫂嫂和小姑。
(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意思是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写出了山村景色的特点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4)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第四句中,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故答案为:(1)B(2)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点评】此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四、综合题
10.( 渔歌子)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香飘十里的香木兰
香木兰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名花。香木兰叶片碧绿,花朵硕大洁白,开花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所以人们称它“十里香”。香木兰的花开放仅只24小时,是名副其实的“昙花一现”。但是假如把花摘下,插入花瓶,它又可以开放10多天。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总喜欢将香木兰插入花瓶,以饱享它的雅洁和幽香。香木兰花形酷似长勺,人们又叫它“调羹花”。
香木兰______花美味香,______一身都是宝。花可以入药,叶片、枝条可以制芳香油,是世界珍惜的花木,被人们称为“宝中之宝”的名花。当今全世界只有我国有几千株。
(1)在横线上填在恰当的关联词语。
香木兰 花美味香, 一身都是宝。
(2)香木兰花人称 ,又叫它 ;是世界珍稀的花木。
(3)香木兰花的叶子是 色的,花是 色的,花的形状 。
(4)找出本文的过渡句是 。
【答案】(1)不但;而且
(2)十里香;调羹花
(3)碧绿;白;酷似长勺
(4)香木兰不但花美味香,而且一身都是宝
【知识点】句式衔接;课文内容理解;渔歌子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不但……而且……”;(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