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2、能通过复习,进一步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3、能通过对本单元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理解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本单元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进一步理解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学法指导】
本单元的学习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⑴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⑵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⑶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⑷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⑸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⑹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进一步理解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容易出错的字、词,包括课后词语表里面的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听写字词。(小组长组织听写)
3、找出本单元课文中你最欣赏的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句子各1句,抄写、朗读并体会。”
4、品读本单元4篇课文的重点段落,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5、我能读准下列加黑字的字音。
废墟(xū) 颤(chàn)抖 瓦砾(lì) 誊(téng)写
歧(qí)途 拖沓(tà) 谨(jǐn)慎 腼腆(tiǎn)
6、我能记住下列词句。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一如既往 失魂落魄
聊胜于无 忐忑不安 震耳欲聋 雪上加霜 喋喋不休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7、若还有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课上与同学讨论。
活动二:合作探究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慈母情深》,小组共同梳理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本文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
2、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答:文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体现了“慈母情深”,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爱。
四、复习《父爱之舟》,小组共同梳理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
答:①卖茧给“我”买枇杷吃:②摇船送“我”上学;
③ 住旅馆想为“我”加钱换房间;④庙会上给“我”买豆腐脑;
⑤回家为“我”糊万花筒:⑥雨雪天背“我”上学;
⑦替“我”铺床;⑧在船上为“我”缝补棉被。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答:“新滋味”是心酸的滋味,指“我”感受到了父亲为供“我”上学凑钱的艰难,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感受到了“我”肩上责任的沉重。
(2)我是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作者认为自己的词句不够形容深沉的父爱,其中句子中“载”一词把父爱具体化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父爱的深沉。这个句子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3.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这条小渔船是文章的线索。父亲摇着姑爹的小渔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作为一个情感载体,这条船承载了父亲的爱与无尽的期望,也承载了“我”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以“父爱之舟”为题,紧扣主题,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4、词语扩展:
ABAC式:人山人海 若隐若现 患得患失
探头探脑 载歌载舞 彻头彻尾 知己知彼
自暴自弃 绘声绘色 倾国倾城 尽善尽美
五、复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小组共同梳理课文内容。
1、当巴迪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
答: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巴迪的反应是“得意扬扬”;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巴迪的反应是“痛哭起来”
2、巴迪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
答:成年以后,巴迪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巴迪“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巴迪不仅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它们都有一个共
活动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活动四:评价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hùn luàn jí bìng jūn liè shīhúnluòpò jīng cǎi
( ) ( ) ( ) ( ) ( )
pò bù jí dài zāo gāo jìng yǎng háo wú yí wèn
( ) ( ) ( ) ( )
2、多音字组词
āi( ) jiào( ) kān( )
挨 觉 看
ái( ) jué ( ) kàn(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1)小明跑得飞快,
(2)我们在水里游着,
(3)爸爸的鼾声很响,
4、想想成长中的“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学业评价】
1、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以笔试为主,试题内容依据课标,紧扣教材,注重习惯,加强积累,发展能力,主要考查课标对学生本单元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掌握情况。
2.分项测查:分项测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测查以口试和笔试为主,侧重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和语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测查。
(1)识字、写字。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要求会认32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熟练掌握39个词语。在评价学生时,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否正确美观的书写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词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优:书写正确90%,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良:书写正确75%,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中:书写正确60%,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待进步:书写正确59%,
(2)朗读、背诵课文、古诗文。评价内容为本单元中要求背诵的所有内容,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内容。
优:抽背正确90%,声音洪亮、语音标准、朗读流利、能表达一定的感情。
良:抽背正确75%,声音洪亮、语音标准、朗读流利。
中:抽背正确60%,语音基本准确、停顿基本准确。
待进步:其余为待进步。
(3)阅读。评价内容为本单元的三篇课文。
优:能具体生动的描述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交流内心感受并从中受到启发。
良:能大致描述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有一定的内心感受并从中受到启发。
中:能简单描述课文内容,能简单交流内心感受。
待进步:其余为待进步。
(4)口语交际: 结合本单元教材回顾拓展中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表达能力给予评价。评价的要求能抓住要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注意语言美,态度大方、得体。
优:声音洪亮、表达清晰、熟练准确的表达内容
良:声音洪亮、内容准确、表达稍有些语句颠倒
中:语句结巴、不连贯、表达内容不够完整
待进步:其余为待进步
(5)习作:本单元习作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够说真话,抒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