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记忆、传承与感悟,探索人生多彩篇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记忆、传承与感悟,探索人生多彩篇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20:1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记忆、传承与感悟,探索人生多彩篇章。
一、【精练一篇】
要点速看
主题 至爱亲情
内容 梗概 选文以蚕豆肉丸汤为线索展开,记叙了奶奶对“我”的关心,以及“我”对奶奶的思念。阅读选文,体会人世间最美好、真挚的亲情,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本文 命题点 句子赏析、环境描写、段落作用、句子理解
一碗蚕豆肉丸汤
叶子
①今年的春天好像特别冷。春节一过就是连续几周阴雨连绵,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了终于得见太阳的脸,北风又来凑热闹。【批注1】这句话读来有趣味,有意义。(命题点:句子赏析、环境描写 答题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北风到来的动态,表现今年春天的寒冷。同时,此处环境描写与下文的温暖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写豌豆肉丸汤的内容)这波倒春寒好像就是为了让我体验什么才是春寒料峭一般。即便窗外看起来阳光甚好,坐在屋内还是觉得寒气一个劲儿地往怀里钻。觉得冷的时候人就惦记着吃口热乎的,来碗热汤刚刚好。
②我记忆里蚕豆好像有春天的味道。小时候爸妈要继续进修,每个周末一大早我爸就让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杠上把我送到奶奶家。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因为可以打牙祭。爸妈厨艺实在是不好,家里的菜只能吃出点咸味儿来,吃饭对我来说就是完成任务。那时候不爱吃饭的我被医生判定为贫血引起的营养不良。奶奶家的厨房却有魔力,什么食材钻进去都能变成美味安抚我的肚皮。每到春季,奶奶就会给我做一碗蚕豆肉丸汤,汤鲜肉嫩,喝完一碗还觉得意犹未尽。
③蚕豆虽好吃但是剥壳却费劲儿,要破开蚕豆荚再去掉蚕豆壳,每次剥完蚕豆奶奶的手指就变黑了,好几天都洗不干净。剥好的蚕豆粒冲洗干净沥水。锅内放油待油滚下蚕豆翻炒断生以后加入沸水炖煮。接着剁肉糜,加入葱姜水去腥,再加入淀粉和马蹄丁后调味搅拌上劲以后就可以攥丸子了。那时候没有什么丸子神器,奶奶都是左手握拳挤肉馅,一团肉糜从虎口露出,右手马上用汤勺一刮,一个胖嘟嘟的肉丸就跳进了炉子上炖着的蚕豆汤里。奶奶左右手合作默契,不一会儿蚕豆汤里就浮起一群白白胖胖的肉丸子,厨房里飘散着蚕豆和肉汤的香味儿,感觉暖暖的。揭开锅盖的一瞬间,腾起的水蒸气把奶奶包裹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只能听到她唤我:“快来,我给你先盛一碗尝尝,春天的蚕豆可鲜了。”(命题点:段落作用 答题角度: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肉丸汤的记忆,引出下文对与奶奶相处的回忆。内容上,突出奶奶做汤的不易、技艺的娴熟,表现奶奶对“我”的疼爱)
④奶奶在厨房烧饭的时候,我总喜欢凑到旁边,或者倚着门槛,或者靠着灶台。后来慢慢大了,我也可以帮忙打打下手,洗个葱剥头蒜。我总喜欢边看奶奶炒菜边和她聊天,就在厨房那一方小天地,中考以后,我和奶奶聊高中填报的志愿;上大学以后,我们聊女孩子要学几样拿手菜,日后无论到哪里生活都能照顾好自己;离开家到上海以后,奶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我再见她聊的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只可惜奶奶终究没能在春天尝到我给她烧一碗蚕豆肉丸汤。
⑤朋友们都说我厨艺了得,大头儿子也很买账,有时候想想也没谁手把手教过我呀,再仔细想想其实这些奶奶早就教过了。刚到上海那几年,和朋友合租,一到周末几个朋友就商量着吃点什么,蚕豆肉丸汤那时候就是家里餐桌上的“常驻嘉宾”。后来我也像奶奶当年那样教大头儿子烧一碗蚕豆肉丸汤。我一直记着奶奶说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春天就得尝尝鲜。(命题点:句子理解 答题角度: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自行联想到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代表着乐观、坚强;“春天就得尝尝鲜”启发作者对生活充满新鲜感,热爱生活。这句话既蕴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也充满了哲理与希望)
读文章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做批注是“手到”最常用的方法,请结合批注完成下面的问题。
【体会批注1】本文第①段画线句的趣味、意义是如何体现的?(4分)
【分析批注2】为什么要详细描写奶奶做肉丸汤的过程呢?(4分)
【解读批注3】班级同学决定利用AI从第④段中任选内容制作成几个小视频。请你合理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一个小视频,简要描绘其呈现的画面。(不少于50字)(3分)
【探究批注4】阅读完文章后,有同学认为,此处言浅意深,十分耐人回味。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5分)
参考答案:
【体会批注1】(4分)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写出北风到来的动态,表现今年春天的寒冷(1分)。同时,此处环境描写与下文的温暖形成对比(1分),引出下文写豌豆肉丸汤的内容(1分)。
【分析批注2】(4分)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蚕豆汤的记忆,引出下文对与奶奶相处的回忆(2分)。内容上,突出奶奶做汤的不易、技艺的娴熟,表现奶奶对“我”的疼爱(2分)。
【解读批注3】(3分)示例一:我选择凑在奶奶旁边看她做肉丸汤的内容(1分)。画面中,一个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慈爱的奶奶,她边做肉丸汤,边满含笑意与疼爱地看着我(2分)。
示例二:我选择奶奶炒菜我和她聊天的内容(1分)。画面中,一个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慈爱的奶奶,一边熟练地抄起勺子做菜,一边嗔怪着孙女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碎碎念念,两个人不知说到什么便哈哈大笑,气氛十分温暖(2分)。
【探究批注4】(5分)我也认为结尾句言浅意深,十分耐人寻味。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自行联想到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代表着乐观、坚强;“春天就得尝尝鲜”启发作者对生活充满新鲜感,热爱生活。这句话既蕴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也充满了哲理与希望。
二、【研读两篇】
第一篇要点速看
主题 传统文化
内容 梗概 选文围绕川剧展开说明,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川剧的起源、流派、行当、特技等。阅读选文,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 命题点 标题作用、说明方法(作诠释、列数字)、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句段作用(中间段)、内容理解与概括
川剧:艺苑中的“天府之花”
(命题点:标题作用 答题角度:内容上:交代说明对象,点明文章主要内容;表达效果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高桃芝
①台上,身着斗篷的艺人一抬手、一挥袖,黑脸、白脸、红脸、花脸、鬼脸等十多张脸谱在瞬间变幻莫测。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叫好声震耳欲聋。这,就是川剧。
②作为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川剧俗称川戏,享有艺苑中的“天府之花”美誉,主要流传于四川、重庆,以及云南、贵州、湖北部分地区。
③自古以来,四川成都就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之说。清代乾隆年间,从外省流入的高腔、昆曲、胡琴、弹戏,与本地民间灯戏常常同台演出,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五腔共和”的川剧,延续至今,从而成为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④川剧按流行地区分为四派: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和县市,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各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严谨;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戏路杂,声腔多样化。(命题点:说明方法 答题角度: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川剧的四大流派)
⑤川剧,以四川方言念唱,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并有帮腔和之。帮腔有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
⑥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⑦乐器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主,有“三分唱,七分打”“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使用20多种乐器,常用的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弦乐、唢呐等,由小鼓指挥。锣鼓曲牌有300支左右,常见的舞台剧目数百种,唱、念、做、打齐全,器乐帮腔烘托。(命题点:说明方法 答题角度: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乐器和锣鼓曲牌的数量之多)
(命题点:说明文语言 答题角度:“左右”一词表示推测、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⑧川剧不仅流派多、行当多,而且精彩的特技也多,最有名的是变脸,堪称一门独特的艺术。(命题点:句段作用 答题角度:本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川剧流派、行当、乐器的介绍,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变脸)
⑨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时,将自己脸部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后被民间杂耍班子发展为“绝活”表演,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⑩川剧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有6000多个,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新创剧目《江姐》等亦广受欢迎。川剧曾多次到全国各地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剧在荷兰、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匈牙利、美国等10多个国家成功演出。2006年,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看川剧,不仅能使观众看到载歌载舞的惊人技艺,而且还能把它作为文学作品欣赏。
川剧作为歌、舞、剧、杂有机组成的统一综合艺术,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美的享受,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命题点:内容理解与概括(为什么说川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答题角度:①由古代人类的活动演化而来;②兼具传承和创新;③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第二篇要点速看
主题 感物抒怀
内容
梗概 文章记叙了作者在乌恰县一路欣赏到的自然风光并由此展开对人生旅程的深入思考。阅读文章,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能够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文章语句优美隽永,学生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文学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本文
命题点 段落作用、句子赏析、词语赏析、写作手法、文章主旨、信息提取与概括
在西极 我珍藏最后一缕阳光
刘 妍
①车子沿着山路向西疾驰,与时间赛跑、与落日比快!(命题点:段落作用 答题角度:内容上,引出叙述内容,吸引读者;结构上,总领全文,照应标题)
②循着山路,手表内的海拔数值一直在增加。即使是不敏感的人,也能感受到这是在上坡。与我们的小车并行的大部分是货车——大车头、长拖车、高车身,一辆车经过就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沙尘。摇起车窗,挡住了沙与尘,也挡住了山边的风景。连绵的山呈褐红色,山体含有大量铁矿石,因而呈铁元素的暗红色。车辆疾驰前行,连绵的山如红丝巾,随风飘动。(命题点:句子赏析 答题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道路两旁山峦连绵的壮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西极美景的喜爱与赞美)路坑坑洼洼、人颠颠簸簸、车摇摇晃晃,在不确定性中,人走出舒适圈后,对未知有好奇心,也有与生俱来的敬畏心。
③这里是北纬39.73度、东经73.98度的乌恰县。或许是山体铁元素多、海拔高的缘故,矮小的灌木丛植被隐藏在山的表面。远观,绿植可直接被忽略,只剩下发红的山体。一座又一座发红的山起伏连绵,延续至无尽远方!这与南方四季常绿,有着截然不同的异域性,人的好奇心在非熟悉的环境里,会很强烈!
④乌恰县虽小,可地理位置却不一般。这里是天山与昆仑山的分界,河流天然被切割,被分流成三条河。我的正前方是白雪皑皑的天山南麓,左边是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亚洲范围的地理之心,就在前方两公里处。风肆无忌惮地吹,一路撒野,(命题点:词语赏析 答题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此处风的狂野与力量,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在帕米尔高原留下鬼斧神工的痕迹。我看得出神、看得入迷,双眼皮不断打架——我成为一只雄鹰展翅高飞,俯视群山、远眺沟壑纵横,别有一番情趣!群山被风吹得起了皱褶,红灰色相间的原始丹霞裙摆如“蛋糕裙”,层层叠叠。高原的“蛋糕裙”,蓬松感不足、层次感十足!
⑤总想比光跑得还快,不断催促司机小哥“快快快”,在最后一缕光被收起时,最好能赶到西极碑。小哥非常配合,途经西极疆门标志性建筑的牌楼前,踩了油门。我的双腿与光,哪个更快呢?答案不言而喻,可不服输,心仍存侥幸!抵步后,打开车门,我的双腿开始像圆规般前行。司机小哥在我身后大声地说:“这里是高原,慢点!”我不管不顾,无论如何也要尽力一拼。
⑥栈道的铺设呈“之”字形,弯弯绕绕之后,栈道开始直上直下,西极碑在最高处。碑被分成两半,一线天中间夹着的圆形球象征着太阳。我站在碑中间,仿佛就是那束光,日暮的那道金光。四周群山环绕,夕阳尽情洒落在广袤大地上。蓝天、白云,风呼啸而过。白云从一线天飘过,也来凑热闹,瞅瞅余晖究竟为何物?司机小哥“啧啧”,夸我运气好,能赶在日落前登顶,触摸西极碑。上天垂怜,一缕一缕的金光,如射线般穿透我的身躯、鞭策我的灵魂。我庆幸,见证到祖国最西端的最后一缕阳光。深呼一口气,气定神闲,朝着正西方向,闭上双目,这一缕阳光已珍藏在我心底。圆形球也可能是月亮,日与夜、白天与黑夜、阳光与月光,日月同辉、光耀大地、福泽华夏!
⑦站在西极碑东张西望,刚被忽略的疆门牌楼显得十分渺小。(命题点:写作手法 答题角度:移步换景,文章随着作者的移动而不断变化视角,展现了乌恰县多个不同的场景,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快速通过疆门,节省时间的决策果断而英明。旅途的意义在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心怀希望,孜孜探索,人人心中都有个不信命的“哪吒”,人人都有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期待中的意外,跳出常识的奋力一搏,正是行走的意义,也是人生的意义!(命题点:文章主旨 答题角度:人生旅途的意义在于面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时,保持果断的决策、心怀希望、持续探索,借助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勇于期待意外并跳出常识的奋力一搏)
⑧次日清晨,在村庄附近散散步,远处的雪山、成群的牛羊、清新的空气,不一样的早晨,不一样的古村落景色。(命题点:信息提取与概括 答题角度:作者此行领略到道路两旁连绵的山、白雪皑皑的天山南麓、西极碑、疆门牌楼、落日余晖、古村落等令人难忘的美景)空气中有杂草的清香,也有牛粪的味道,说不出的古朴、野性。如果能穿越,与古人共享这片天地,会有同样的心境吗?穿越是一种幻想,人的高级本能。而与古人在西极同享一片星空、一轮皓月,昨晚已经成为了现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