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感悟自然之美,聆听思乡之音(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感悟自然之美,聆听思乡之音(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20: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感悟自然之美,聆听思乡之音
一、【精练一篇】
要点速看
主题 乡音乡情
内容 梗概 选文通过回忆作者儿时有关渔火的相关记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渔火的怀念之情和现在对渔火消失的遗憾。阅读本文,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文 命题点 信息提取与概括、词语赏析、句子赏析(比喻、拟人)、句子作用、段落作用、标题妙处、情感分析
渔火暖乡愁
(命题点:标题妙处 答题角度:“渔火”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始终;“暖乡愁”突出作者对渔火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怀念;标题将“渔火”形象化,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刘峰
①天寒时节,不禁想起故乡的暖,忆起摇曳在水天的点点渔火。
②故乡是水乡,旧年古镇人家,皆有一盏渔灯。渔灯,大多为马蹄灯,上部是提手,中间为挡风玻璃罩,下部是一个马蹄形的铁油壶,悬在乌漆漆的船篷中,成了旧年水乡一景。无风的暗夜,水乡如蜡染,从岸上眺望,渔灯星星点点,晶莹剔透,橘黄里带一丝儿微红,有宋元画意。
③起风了,“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此时,渔火最有情味。船儿,仿佛一匹风中的马,识水性的船家似骑手,泛起的水沫气息如牧场的青草味道,激活古老的基因。(命题点:句子赏析 答题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将船比作马,将船家比作骑手,使文章语言生动有趣,颇具画面感)远远望去,渔灯摇曳于烟波之中,闪闪烁烁,缥缥缈缈,饶有古趣。
④有时,遇上雨雪,深谙水路的船家,像巷陌人家熟悉每一条巷子一样,会寻一处港湾避一避。
⑤港湾暖,生有芦苇、红蓼、菖蒲等水生植物,可御风寒,予人慰藉。此时,挂在船篷中的渔灯,俨如一位忠实的伙伴,静静陪伴着你。(命题点:句子赏析 答题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渔灯”比作“伙伴”,且将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渔灯在夜间陪伴渔人的情景,颇具画面感)“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寒夜漫漫,守一泥炉,拥一衾被,浴着明净的灯火,浸在辽阔的阒寂中,啜一壶绿茗,品一册古籍,就能享受隐者的生活。
⑥烟水虽寒,灯火可亲!(命题点:段落作用 答题角度: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港湾虽暖但御风寒的描述,开启下文对我们家灯火可亲的相关故事的叙述)
⑦有一年,我随父亲去湖中看鱼,那片大水,离古镇二三里。子夜,停棹野港,于半梦半醒之间,感觉船底有奇怪的声音,像遥远的呼唤,似古老的歌谣,飘荡于烟波,直接九霄,仿佛水下与夜空已连为一体,父子俩座下的这一尾木舟,俨如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随时要飘向茫茫太空。
⑧见我胆怯,父亲将渔灯摘下来,探向水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才发现,水下简直是一个鱼的世界,它们好比一团彩云,俨如一群水兽,麇集船底,鳃一张一合,吐出一串串珍珠般的气泡,有些鱼,如潜艇蛰伏水里;有些鱼,像树叶飘飘。那些奇异的声音,原来是鱼群的唼喋。在渔夫的眼里,养一湖鱼,跟农人养一坡羊、一圈鸡、一栏兔,别无二致。
⑨灯光,吸引了更多的鱼游来,银白色的、金红色的、乌青色的、暗绿色的、橙黄色的、斑点状的,花团锦簇,异彩纷呈。(命题点:词语赏析 答题角度:运用多种颜色的词语描述“我”看见的景色,表现出水下世界的异彩纷呈,也传达出“我”的欣喜之情)只见父亲不慌不忙,从舱底铲出大块大块的饲料抛入湖中,水面立刻翻起了阵阵浪花。鱼挤成一团,大口吞食,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发出好听的泼剌声。湖水因搅动,弥漫着水藻清香。
⑩不知多少个夜晚,父亲点灯下湖。夜阑人静,母亲因担心,提了一盏灯,站在古镇的断桥头,用双手拢成喇叭,朝水天喊,声音,像一只夜鸟,贴水飞翔,不一会儿,一点灯火近了,父亲将渔灯举在空中,晃了三下,母亲见了,也晃了三下,两人会意,父亲继续看鱼,母亲放心回家。
在水乡,鱼有鱼言,灯有灯语。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水上相逢,灯灯辉映,是彼此的温存;“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的栖息,水与火的缠绵。(命题点:句子作用 答题角度:引用古诗词句,突出水与火之间彼此温暖、相互缠绵;体现作者对渔火的赞美之情;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如今回乡,已难见渔火了。柴油味冲淡了水藻香,突突作响的机船代替了木舟,白炽灯取代了小小的漁灯,冷冷雪光,扫在湖面,周遭烟水,一览无余。父亲早已离世,我漂泊在远方。水乡、断桥、木舟、苇丛、鱼群、古岸、暗夜、旧梦,因渔灯而照亮,清清柔柔的微光,穿透似水流年,暖在心窝,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命题点:信息提取与概括 答题角度:渔灯、水乡、断桥、木舟、苇丛、鱼群、古岸、暗夜、旧梦等事物均体现了作者的“乡愁”)
(命题点:情感分析 答题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因现代技术发展而使“渔火”消失的遗憾和对儿时江上渔火的怀念之情)
1.选文除“渔火”外还提到了哪些体现作者乡愁的事物?请简要概括。(3分)
2.批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请你从修辞角度,为下面的句子做赏析式批注。(4分)
此时,挂在船篷中的渔灯,俨如一位忠实的伙伴,静静陪伴着你。
3.联系选文,分析标题“渔火暖乡愁”的妙处。(3分)
4.校刊编辑部打算将选文刊载在本期杂志中,本文归入下面两个栏目的哪一个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3分)
A.感物抒怀 B.乡音乡情
参考答案:
1.(3分)渔灯、水乡、断桥、木舟、苇丛、鱼群、古岸、暗夜、旧梦。(任意答出3点即可)
2.(4分)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渔灯”比作“伙伴”,并将“渔灯”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渔灯在夜间陪伴渔人的情景,颇具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渔灯的赞美之情。(答出“比喻、拟人”2分,分析作用2分)
3.(3分)①“渔火”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始终;②“暖乡愁”突出作者对渔火的赞美和怀念;③标题将“渔火”形象化,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1分)
4.(3分)示例一:我选A。理由:文章通过写如今已看不到家乡的渔火,引出对儿时有关渔火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渔火及渔火所代表家乡的思念。
示例二:我选B。理由:文章通过作者对儿时家乡渔火的相关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选择1分,理由2分)
二、【研读两篇】
第一篇要点速看
主题 科技创新
内容 梗概 选文介绍了“太空育种”技术,让学生能够了解“太空育种”背后的原理及中国“太空育种”技术的发展。阅读本文,能够提高学生对先进科学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本文 命题点 标题作用、段落作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下定义)、说明文语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一粒种子的“太空之旅”
(命题点:标题作用 答题角度:将太空育种称为“太空之旅”,把种子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太空就是一个超级实验室,太空育种的蔬果更加高产优质,口感也更好。近日,太空育种鲜花入驻中国电商平台,首批上线的有山丹丹、月季、康乃馨等品种,这也是国内太空育种鲜花首次大规模面市。(命题点:段落作用 答题角度: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种子进入“超级实验室”
首批上线的太空育种鲜花,以山丹丹为例,它原本在陕西延安一带种植,适应15℃—30℃之间的温度,而经过太空育种培育出来的“延丹1号”,耐高温和低温,即使零下30℃也能正常过冬。一个冬天不见水也能开花,在酸碱性土壤中都可种植。(命题点:说明方法 答题角度:举例子、列数字,列举经过太空育种后的“延丹1号”更耐高温和低温、耐干旱的例子,说明了太空育种的好处)
再比如超市里售卖的“太空番茄”“太空西瓜”,它们不是来自外太空的植物,而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种子。只是被送往太空接受宇宙射线照射,再随着卫星或飞船返回地球,在地面进行杂交和筛选。这项神奇的技术被称为“太空育种”,也叫“航天育种”。通俗地说,就是种子被宇航员带入太空,经历一段太空环境后,再返回地球进行培育。这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命题点:说明方法 答题角度: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举例介绍了“太空番茄”和“太空西瓜”这两种产品,并详细了解释“太空育种”的原理,给“太空育种”下定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项技术的具体操作和原理)
种子的“太空之旅”是伴随现代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实现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
中国的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当年8月,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精挑细选的小麦、水稻、青椒等百余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顺利完成首次“太空之旅”。返回地球后,它们经过杂交培育,诞生了大豆“铁丰18”、棉花“鲁棉1号”等一批获得国家发明奖的优良新品种。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培育了700多个太空育种新品种,不仅有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还有林草花卉、中草药等新品种。
不是所有种子都能完成使命
载人航天工程的载荷资源十分珍贵,种子要经过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标准严苛的筛选,只有果实饱满、活力好且遗传稳定性高的种子,才可能随宇航员一同在太空“出差”。即使进入太空,能顺利完成基因突变的种子比例可能不到10%。在科学家看来,航天诱变和“开盲盒”有几分相似。(命题点:说明文语言 答题角度:运用“出差”“开盲盒”,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因为一些种子在宇宙环境里并不会发生变化,或者发生的变化毫无意义或只产生倒退的变化(结果实率降低、甜分流失、成熟期延长等)。种子在诱变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哪部分发生变化,如何变化,这其中存在极大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所以,进入太空的种子,只有发生良性基因改变的才能被留下,成为“天选之种”。它们再被送往全国各地多个生态区进行筛选、繁殖、培育,成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最终进入市场和餐桌。整个过程需耗时6年至8年。
(命题点:信息提取与概括→完成“太空育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题角度:①果实饱满、活力好且遗传稳定性高的种子;②进入太空后发生良性基因改变)
实验证明,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太空育种。以发芽率来说,小麦、玉米、棉花、向日葵、大豆、黄瓜和番茄等是有所突破的,其种子经过太空辐射后,活力和发芽率都有所提高。而水稻、豌豆、青椒等种子和未上过太空的种子相比没有多大差异。
变了模样的太空蔬果安全吗?
从原理上来看,太空育种和常规诱变育种一样,都是植物自身的基因组序列发生改变,没有增加任何放射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认定航天育种产品是安全的。
从实际培育情况来看,经过太空育种的蔬果,味道、口感和营养都比普通蔬果更好。比如,太空黄瓜除了个头比普通黄瓜要大,味道更加鲜嫩多汁;太空小番茄比普通番茄的含糖量更高,吃起来更香甜;太空紫薯更加甜糯,还有水果的清香等。
中国对太空育种展开研究已有30多年。2006年9月,我国发射了首颗航天育种专业卫星——“实践八号”,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作物种子第一次拥有了太空专属“座驾”。“实践八号”搭载了粮、棉、油、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类、152个品种、2000多份种子等,推动我国太空育种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命题点:说明方法 答题角度: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太空育种”技术的蓬勃发展)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将会有更多的种子进入“太空之旅”,也会诞生更多优良的新品种。
第二篇要点速看
主题 感物抒怀
内容 梗概 选文叙述了主人公生活的故乡夏天极短,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自己一直在竭力寻觅夏天,后来自己远离故乡去了城市工作,通过对城市夏天的描述,引发了对故乡以及故乡夏季的怀念。阅读本文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夏季赋予万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
本文 命题点 标题作用、情节作用、词语赏析、原因分析、句子表达效果(拟人)、情感分析。
寻觅夏天
(命题点:标题作用 答题角度:点明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龙仁青
①我的故乡是青海湖西岸的一片广袤草原,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在儿时的记忆里,冗长的冬日总是统领着这片土地,而短暂的夏天,则显得那样珍贵,几乎每一天都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里。
②小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在寻觅夏天。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东西标志着夏天的到来,但我却知道,在那些向阳背风的地方,还有那些阳光充足的河岸,青草会率先冒出稚嫩的绿芽。走在去放牧的路上,我会特别留意这样的地方,每每走近一处墙角,或者一片洼地,我便会特意走过去看看,有没有草芽冒出来。我蹲下身来,用手拨去地面上的浮土,仔细寻找哪怕是针尖儿大小的一点点浅绿。(命题点:情节作用 答题角度:交代了主人公活动的环境,写出了环境的典型性;凸显了人物情感;承上启下,为后文中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做铺垫)而多半时候,我总是失望地站起身来。现在想来,我多半是弄错了季节,弄错了时间。也许,时间正在走向深冬,而我却南辕北辙,在执拗地寻找着夏天的踪迹。(命题点:词语赏析 答题角度: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寻找夏天”这一行为的坚定以及对夏天的热爱)
③我说,夏季的每一天都写进记忆,(命题点:原因分析 答题角度:从“我”“花”“鸟”的角度归纳夏季之于“我们”的重要性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许多人会认为这是夸大其词,其实不单单是我,对那些野生花卉,对那些鸟儿来说,夏季的每一天同样是它们最重要的记忆——恰是因为夏天的短暂,它们需要抓紧每一天,去完成在这个季节必须要完成的事。这些事情,关乎它们生命的延续,是它们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完成的一次生命旅程——那些野花,当它们稚嫩的花叶开始舒展,便惦记着要在夏季结束之前让自己的花籽成熟、散落,然后让那些花籽学着自己的样子,等待来年的下一个夏天。而那些鸟儿,它们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从建立家庭、发情、筑巢、产卵到孵化……每一个过程需要几天、几个时辰都是精确计算好了的,些微的错过或疏忽都意味着它们不能哺育出自己的后代,从而与夏天的美好失之交臂。
④去岁里留下的积雪开始融化,夏天一点点有了雏形。向阳背风的河岸上,一朵稚嫩的蒲公英跨越了被冬天强行霸占的春光,以一盏酥油灯的色彩和光亮宣告了夏天的到来。(命题点:句子表达效果 答题角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对夏季的渴望,从侧面传达出了主人公对夏季的热爱与赞美)角百灵们从风信里即刻捕捉到了夏天的讯息——尽管那风信里还透着细若游丝的冰凉。它们开始在草原上筑巢,向阳背风的河岸成了它们的首选。它们用去岁的枯草搭建成的鸟巢,经过一番装饰,浑然天成地融入广袤的草原之中,很难让人发现。
⑤而作为牧童,我们对角百灵以及它们的生活太过熟悉,因此还是轻而易举就能找到它们的鸟巢。找到鸟巢,我们从来不会拆毁它,甚至不让自己的影子遮盖在鸟巢上。我想,更多是因为人们珍爱着夏天,并且也希望能与动物共享这夏天的美好,所以不想因某个冒失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让鸟儿们失去和辜负了这短暂的夏天。
⑥每年五月,随着蕨麻叶子露出地面,它的块根把所有的营养供给枝叶,自己便慢慢萎缩下去。等到叶片围拢着的地方盛开出金黄色的小花,块根耗尽了营养,只剩下瘦瘦的皮囊,那原本饱满得快要炸裂的块根就这样安然自得地化为乌有,默默消失在夏天里,只留下它的枝叶们继续享用夏天。夏天的温暖给了它足够多的信心,这小小的块根便完成了一棵蕨麻传宗接代伟业中最重要的前半部分。
⑦如今,曾经的牧童已是城市中的一员,每天穿行于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渐渐对身边的很多事情变得无动于衷。但是,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改变寻找夏天的习惯,尽管城市里的夏天已经变得比故乡的漫长而燥热。每每到了从冬到夏的时候,我心里依然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那种兴奋,依旧像是我在孩童时代,忽然在某个墙角看到几株草芽窜出地面,柔柔弱弱地举着针尖儿大小的一点点浅绿。相比之下,城市的夏天来得更加直接和迅速,酷热让人有一种无处可逃之感。也许,我所企盼的夏天,是我故乡才有的夏天,而那样的夏天却已离我远去。(命题点:情感分析 答题角度:通过将城市夏天与故乡夏天的特点进行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赞美,以及对故乡夏天的怀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