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感悟生活,传承美好品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感悟生活,传承美好品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20: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中考现代文考前主题阅读:感悟生活,传承美好品质
一、【精练一篇】
要点速看
主题 家国情怀
内容 梗概 选文讲述了两代人到守卫边疆的感人故事,“我”的父亲和卯叔叔、“我”和卯文涛,都听从内心,去守卫边疆。阅读选文,能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文 命题点 标题作用、梳理文章脉络、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内容理解、词语理解、段落作用(结尾段)、主旨探究
边疆有棵小白杨
王敏哲
(命题点:标题作用 答题角度:点明文章叙事线索;象征边疆战士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等品质)
(命题点:梳理文章脉络 答题角度:从全文中找出围绕“小白杨”的五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父亲的书桌上摆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父亲和卯向军叔叔搂着彼此的肩膀站在一棵小白杨旁,身后简陋的宿舍和满眼的荒芜,显示着环境的艰苦。这张照片被父亲视为珍宝。他说,卯叔叔既是自己亲密无间的战友,更是知己知彼的“对手”。
②1993年,父亲参军入伍。“入伍时,我和你卯叔叔就坐着同一趟火车。后来,我俩提干去读军校,坐的还是同一趟火车。”回溯那段岁月,讲起他和卯叔叔的故事,父亲总是眉飞色舞,“在连队时,我俩比内务、比体能、比战术,就连饭前唱歌也要比比谁唱得响亮……”
③“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父亲的军旅故事与这首歌曲《小白杨》,一直伴随我成长。“手榴弹投掷我比不过卯向军,到了休息时就加练。肩膀拉伤了,他就帮我按摩敷药。”这些饱含战友情谊的往事,让我自幼对部队有种特殊情感。
④记得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个夜晚,父亲在饭桌上和我讲了很多。他眼神中溢满了让我报考军校的期待。我心里却有些犹豫,担心自己吃不了苦。见我踌躇不定,父亲无奈地感叹道:“今天,你卯叔叔还打电话问我呢。还是他的儿子争气啊,二话不说就填报军校了。”
⑤说完,父亲放下碗筷,默默地离开了。那一刻,我看着父亲略显佝偻的背、稀疏的头发,心情非常复杂。那晚,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终下定决心——报考军校,既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当军校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父亲在电话里和卯叔叔聊了很久。通话结束后,父亲叮嘱我:“卯向军叔叔的儿子叫卯文涛,比你大几个月。你俩去了同一个学校,要相互照顾。当然啦,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你都不能输给他啊。”
⑦进入军校,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寻找素未谋面的卯文涛。(命题点:人称作用(第一人称) 答题角度:真实,叙述自然,便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⑧得知我俩分到了同一个学员队,我对着宿舍门上的标签,挨个寻找卯文涛的名字,终于在走廊尽头见到了他。
⑨从地方青年转变为军校学员,过程充满了艰辛。顶着烈日练习站军姿、夜半时分紧急集合……单调紧张的日常,成了我和卯文涛军旅路的起点。
⑩一次野外驻训时,我不慎崴了脚,不得不卧床休息。夜晚,望向窗外皎洁的月光,我问躺在上铺的卯文涛:“你会不会想家,或者觉得军营生活枯燥,感到后悔?”
卯文涛探头看了看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敏哲,你知道小白杨为什么能在边防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挺拔吗?”我看着从窗外洒进屋里的月光,一时语塞。
他紧接着说:“因为无论风吹日晒,小白杨都会迅速适应环境,在磨砺中扎根成长。”
卯文涛最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我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命题点:内容理解(“我”内心的答案是什么?) 答题角度:“我”决心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守卫祖国]
毕业后,我和卯文涛都选择了去边疆,卯文涛更是幸运地被分到了“小白杨哨所”。我俩休息时,经常打电话交流。卯文涛说,他和战友们给小白杨浇了水,刷上了石灰水……这样的点滴,让我心生羡慕。我决定去父亲照片上的地方、小白杨故事的发源地、卯文涛的单位“一探究竟”。
今年休假时,我登上了前往小白杨哨所的列车。我们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领我去看营区里的小白杨。
(命题点:词语理解 答题角度:写出卯文涛急切地想跟“我”分享小白杨的心情)
卯文涛告诉我,连队最近组织大家给营区的树木刷石灰水,他特意把那棵小白杨留下,就等我来了,和他一起为小白杨“涂白”。
那天,我和卯文涛并肩走在营区里。驻地的初春,微风里夹杂着些许寒意。不知不觉间,那棵“与众不同”的小白杨出现在我面前。它的树枝光秃秃的,树干上的白灰有些褪色,四周环境早已不似从前贫瘠荒芜。
我轻轻抚摸着它,希望通过掌心向它传递这一路成长的酸甜苦辣。感受着风霜在小白杨身上留下的痕迹,我好像听到它耐心地向我解释什么叫做坚守。
临别前,我和卯文涛站在小白杨下,学着父辈的模样搂着彼此的肩膀,请战友为我们拍了张合影。那棵小白杨在暖阳的照耀下,高大挺拔,焕发着勃勃生机。
回家后,我把这张照片放到书桌上,一如父亲珍藏的那张老照片。(命题点:段落作用 答题角度:呼应开头,强化文章主题:军人的坚守与传承)
(命题点:主旨探究 答题角度:从白杨树外形、具有的品质,青年一代应该如何学习白杨树精神方面作答)
1.下面是选文主要内容脉络图,请阅读全文,围绕“小白杨”将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
2.文章第 段中说“卯文涛最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我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我”内心的答案是什么?(3分)
3.文章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4.学习完《白杨礼赞》后,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本文,各小组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为主题展开讨论。你将作为小组组长发言,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5分)
写作提示:①从选文和【链接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
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50字。
【链接材料】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选自茅盾《题白杨图》)
参考答案:
1.(4分)①小白杨的歌曲伴“我”成长 ②“我”毕业后去看小白杨 ③“我”临别前在小白杨下合影
2.(3分)“我”决定像小白杨一样,放弃小我,扎根边疆,守卫祖国,在奉献中不断地磨砺、成长。
3.(3分)①运用第一人称“我”讲述关于小白杨的故事,真实可信,真切自然;②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于小白杨和那些甘于奉献、守卫边疆之人的赞美之情;③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我”一步步推动了情节发展。
4.(5分)示例:白杨树既平凡而又不平凡。它立于祖国的北方,面对风沙从不畏惧,有着坚韧不拔、刚烈正直、不慕名利、团结一致的精神品质。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赞美白杨树。白杨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拥有了其特殊的意义,直到今天,白杨树所象征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发自内心地赞美白杨树,不仅停留在外表,更注重其内涵,将白杨树的精神发扬光大。
二、【研读两篇】
第一篇要点速看
主题 至爱亲情
内容 梗概 选文中主要叙述了小吴重伤昏迷三天三夜,在听到母亲不断地唠叨后,因“不耐烦”而苏醒的故事。阅读选文,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体会爱与关怀及学会珍惜身边的小事。
本文 命题点 标题作用、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环境描写)、句段作用、主旨情感
母亲的唠叨
刘洪文
(命题点:标题作用 答题角度:内容上:点明写作对象;情节上:以母亲的唠叨贯穿全文充当小说的行文线索)
①爬上爬下忙碌了一整天,小吴忽然觉得浑身好累,一点劲都没有了,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甚至连挑起眼皮的力气都没有,好想睡一会儿,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睡一会儿。可是,母亲实在是太烦人了,不停地在他耳边碎碎念。当然了,这也怨不得她,或许是人老了,都这样。
②母亲说:“儿子,还记得吗?你小时候,咱们家里穷,过年也吃不上一顿猪肉,其实不只是咱家,别人家也一样。你馋得不行,整天吵着要肉吃。妈实在没法子,就用一点猪油炖了一锅土豆。到吃饭的时候,你张着小嘴要吃肉,妈就给你放嘴里一块土豆,等你吃完了,妈问你这肉好不好吃,你说好吃,再来一块……”(命题点:人物形象 答题角度:用土豆当“肉”展现出母亲的聪明机智,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多年前的事记忆深刻,也说明对儿子深切的爱和关心)
③母亲说着眼圈就红了,不停地抹眼睛。那时的日子,真是难啊!小吴不以为然,心想: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现在咱们家不是挺好的嘛。尤其是我出去打工以后,咱们家的收入更是增加了不少,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了,还老提那些事干啥?这人啊,得往前看,往前看就有希望。不能老活在过去,要不人家咋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也许这就是两辈人的差异。
④母亲继续说:“后来,你就上学了。你那时候可淘气了,班主任李老师常来咱们家……”母亲说着又哭了,还转身出了屋。她这爱哭的毛病呀,一辈子也改不了,在小吴的印象中,家里但凡有一点事,母亲的眼泪一抹起来就没完没了。小吴还因此笑话过她哩。现在小吴乐了,你总算是走了,这回我可要好好睡一觉了。唉,真是拿老人家没办法。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母亲一转身的工夫就又回来了,眼角还挂着泪。
⑤母亲重新坐下来时,手里多了一把木头小手枪,做工很粗糙,但磨得很光滑。她说:“还记得吗?这是你小时候最爱玩的玩具,也是你爸走之前给你做的最后一件玩具。那时候,你整天带着它和村里的孩子玩游戏。你们一玩起来呀,就疯得没边,忘了吃饭。每次妈都站在村口的老榆树下喊你——吴娃子,你在哪儿呢?吃饭了,回家吃饭了……”
⑥“吴娃子,回家吃饭了……”这话听起来是那么亲切,让小吴的心里暖暖的,像一道光,直入胸膛。仿佛真的回到三十多年前的小时候,母亲就站在傍晚的夕阳里,一只手搭着凉棚,亲切的喊声传遍了半个村庄。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把云朵映衬得更加层次分明,也给老爷爷的胡子镶了一层金边。(命题点:描写手法 答题角度: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描绘夕阳、晚霞、云朵,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温暖的乡村傍晚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深深眷恋)可是现在这个时候确实有些不同,小吴只想好好睡一觉,母亲这样唠叨来唠叨去,让他很生气。我都这么累了干吗就不让我休息呢?以前您老人家可不是这样的。小吴终于忍不住了,用尽全力大声喊道:“妈,您能不能安静一会儿?我都快被烦死了,我的头都快要炸了!”
⑦小吴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明亮。(命题点:句段作用 答题角度: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母亲的唠叨让小吴感到厌烦不适,同样也为下文揭示小吴母亲唠叨的真相做铺垫)
⑧“医生,医生,快,我儿子醒了!你快来呀!快!”母亲在一旁高兴地喊起来,语无伦次。
⑨应声赶到的医生做了一番检查后对小吴说:“真是个奇迹!你从工地的脚手架上摔下来,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了,我们都觉得你恐怕是醒不过来了,可是你母亲不信,她说你咋可能丢下她呢。”
⑩小吴看着母亲红肿的眼睛和她手里的那把小木枪,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说:“妈,我还想听您唠叨唠叨我小时候的事……”(命题点:主旨情感 答题角度:小吴对母亲唠叨的态度从最初的不耐烦和生气,到后来的感动和珍惜,这种变化体现了母亲对他深沉的爱和关怀)
第二篇要点速看
主题 教育引导
内容 梗概 选文由袁隆平的话,引出了本文的论点要涵养谦逊低调之风,后面几段通过列举张富清、黄旭华等人的事例,论证了谦逊低调的重要作用。阅读选文,能引导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自我。
本文 命题点 段落作用、议论文语言、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信息提取
涵养谦逊低调之风
郭光文
  ①“没有什么可拍的,我平淡得很。”电视剧《功勋》开拍前,剧组前来拜访,袁隆平开口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正如电视剧所呈现的,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奋斗经历,却拥有同样的品格与特质:谦虚谨慎,低调务实,无私奉献。(命题点:段落作用 答题角度:内容上:通过引用袁隆平的话,引出了本文的论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构上:引出下文)
②修身立德,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对年轻人而言,始终戒骄戒躁,保持谦逊低调,无疑是必修课和常修课。(命题点:议论文语言 答题角度:“必修课”“常修课”表现了保持谦逊低调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③谦逊低调的人,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张富清封存赫赫战功,扎根人才匮乏的偏远山区,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黄旭华“甘做隐姓埋名人”,三十年“水下长征”无怨无悔,为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血……这样的人生选择与坚守,映照着“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的豁然,展现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胸襟。(命题点:论证方法 答题角度:举例论证、道理论证,通过列举张富清、黄旭华等人的事例,以及引用的古诗词,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④解放战争期间,面对各界代表抬来的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刘伯承同志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这个“不敢当”,既是面对成绩的谦逊低调,更是面对名利的清醒自省。鲁迅一生谦虚谨慎,人们推崇他的作品,他却认为那只是“时时随风而逝”的“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他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为他作传,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生太平凡……谦虚不自满,是追求卓越的必备品质。如此,才能做到居功不傲、胜而不骄,积小胜为大成。
⑤谦逊低调就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做,会淡然面对自己的成绩、不贪功,热情点赞他人取得的成绩、不嫉妒;会在遭遇挫折时勇于反思自我、寻找问题症结,同时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真诚嘘寒问暖、及时伸出援手。也只有这样做,才会在心态上理性平和,在言辞上和风细雨,在行为上务实低调,从而真正赢得尊重。(命题点:信息提取 答题角度:谦逊低调的人的表现:①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②面对名利清醒自省,谦虚不自满;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⑥成熟的麦穗懂得低头。涵养谦逊低调之风,激扬实干奉献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就一定能在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耀眼的光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