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河南省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20: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4年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人们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绪。为唤醒同学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你班开展了“走进自然,感受美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小豫收集的一则关于赞美长江的材料,请完成后面的问题。(共6分)
长江用古老的涛声组成奔涌的序曲和前进的旋律,翻过雪山冰川、高原草地,蹚过深沟峡谷、险隘洞涧,一路吸纳飞瀑激流、溪泉川流,连通起江河湖海、沼泽湿地,浸润着沃土荒漠、山林草木,以奔流不息的zī( )态一往无前。滚滚长江水,为神州大地带来了丰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滋味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赞美长江,你是如此的汪洋浩瀚,汹涌péng pài( ),一往无前,伟大而美丽!
(1)小豫在摘录时遇到了不会读的字音,请帮他填写对应的拼音。(2分)
奔 ( )涌 险隘( )
请帮助小豫为注音的地方书写正确的汉字。(2分)
zī( )态 汹涌péng pài( )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正确修改意见。(2分)
有同学想了解古代文人面对统一景色时的不同心境,请结合他整理内容,帮他补充完整。(8分)
春日里,沐浴着同样的春风,却有着不同的心境。李白在暮春时节以景传情,因临别友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烘托了他离别的心境;白居易借用“ , 。”(《钱塘湖春行》)为我们展示春天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机;杜甫在三月时节看到国都破败,乱草丛生,触景生情而产生“ , 。”(《春望》)的忧国伤时的心境。
秋风里,望着被秋意染红的祖国大地,文人抒发着不同的感触。杜甫面对盛势的秋风,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秋风之狂,表现秋风的威力;李商隐在秋季雨夜,用“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渲染了秋夜雨中独凄凉的气氛。
在“介绍你心中最美景点”活动环节中,小豫想给同学们推荐“嵩山”,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内容,为小豫写一段景点推荐词。
在本次活动中你们小组要表演诗歌朗诵,让大家感受到更多古诗词里的壮丽山河,请你为下面备选词选择合适的音乐。(4分)
节目一:钱塘湖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节目二:零丁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节目三:小石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节目四:泰山 杜甫《望岳》
备选音乐:【1】慷慨悲壮 【2】欢快轻松 【3】豪迈豁达 【4】忧郁低沉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①鬼使神差地,老万又来到山脚下。山青得还是那样透彻,满山的树啊草啊都哗哗地摇动着绿莹莹的叶子,仿佛在欢迎他归来。
②这儿是他曾经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呢。
③刚来当护林员时,他才二十多岁,眨眼间他就五十岁了,由小万变成老万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老万感叹着,把电动三轮车停在山脚下,一瘸一拐地向山上走。
④一进山,老万就又找到了当护林员的感觉。那时候,每天吃过早饭就开始巡山,把他管辖的区域跑一遍,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呢,没时间回去做饭,只能带些馒头和咸菜。晴天还好,雨天可就麻烦了。若是下了雪,巡一遍山就需要好几天。
⑤辛苦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人在山脚下烧秸秆、放孔明灯;偶尔有游客想在山上野炊……这些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都要制止。总有一些不理解的,还要吵上一架才能解决问题。若是碰上盗伐树木和盗猎的,就不是吵架能解决的了,有时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要报警处理。为此,他曾被一个盗猎者报复,门窗和锅碗全被砸烂了。
⑥起初,老万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妻子更不喜欢。特别是儿子上幼儿园后,妻子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儿子,想让老万调个工作。他去找领导,领导就叹气:“我也想给你换个工作,这样你也能照顾照顾家,可咱缺人哪。”
⑦领导说的是实情,他也知道,只好叹一口气,回头再做妻子的工作。光做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实中一大堆问题等着他和妻子一起扛,可他却被困在山里打转。
⑧他一遍又一遍地找领导。每次,领导都会许诺,一旦来了新人,一定想办法解决他的问题。可总也不来新人,他只好一年一年地熬着。
⑨渐渐地,老万竟喜欢上这份工作了。山上的草木翁翁郁郁的,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全邱像儿子满月时的笑脸。随处可见的野果他更是喜欢,每次他把摘的野果带回家,妻子和儿子都非常高兴。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不时地在他眼前出现,好像是怕他寂寞,陪他巡山呢。
⑩为了它们,这山要好好巡。老万这样想。
1二十多年里,老万管辖的区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老万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隐患被他提前化解了。他也曾很多次从盗猎者的绳套和捕猎夹中救过野鸡、野兔、麂子。他还记得,给一只麂子包扎好放生时,麂子跑开十几米后,居然转身冲他点点头。那一刻,老万决定要巡一辈子山。
可是他做不到了,他的腿在挑水时摔断了。山上的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吃水,要到三里外的小溪里去挑。那天刚下过雨,他一路都小心翼翼,眼看要到住处时却滑倒了。他清楚地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他的腿就这样瘸了。
巡山自然不行了,组织上就安排他去山下的苗圃。那儿离家近,工作也轻松。别人说他这是因祸得福呢,可只有他知道自己有多么遗憾。
他时常不知不觉就溜达到山脚下,又悄悄离开。他怕以前的同事看到他的瘸腿。
老万刻意避开以前的同事,慢慢地向山上走去。这山上的一草一木,还有数不清的小动物,都是他的朋友呢,他要好好看看它们。
爬到半山腰时,老万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他停下来,拄着一根树枝向山下看。他喜欢这样向下看,特别是在山顶时,整座山都在他的视线里,那感觉很惬意。目光巡视到山脚时老万身子一震,他看到了一股浓烟!
老万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起火了!”他大喊了一声,也没人回应。不能等!现在还只是冒烟,一旦起了火,后果不堪设想。老万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
没有路,老万也没有时间找路,只能不顾一切地往下冲。手和脸很快被灌木划破了,火辣辣地疼。老万顾不上疼痛,只想着尽快赶到起火的地点。老万又一次摔倒,人像石头一样向山下滚去。他的腿再一次摔断了。
有一天,老万坐在轮椅上,老婆推着他散步。老婆问:“你能不能和我说实话,你这次到底是怎么摔断腿的?我不信你是不小心。”
老万犹豫了许久,说:“救火。”
“救火?没听说森林失火呀。”老婆说。
“所以才不能让别人知道,丢人呢。”老万忸怩着说。
老婆更加起劲地追问起来。
“在我摔倒之后我才看清楚,那根本不是浓烟,是很多小飞虫聚在一起飞。”老万说,“太丢人了。”
(选自《安徽文学》2022年第12期,作者:徐全庆。有删改)
随着故事发展,老万对巡山的情感态度也发生变化,请简要梳理。(3分)
①起初,老万因巡山辛苦且不被理解而不喜巡山;

③渐渐地,老万被山上的动植物触动,决心好好巡山;


⑥ 转岗后,老万经常怀念巡山生活
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问题。(4分)
(1)光做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实中一大堆问题等着他和妻子一起扛,可他却被困在山里打转。(请赏析“打转”这个词)
目光巡视到山脚时,老万身子一震,他看到了一股浓烟!(陈述事实一般使用句号,这里为何要用感叹号?)
7、第二次摔断腿后,老万不断感慨自己“丢人”,你认为他是否丢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
文章第 段到结尾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共12分)
【文本一】
一片甲骨惊天下
①因为刻骨,所以铭心。一片甲骨,一些符号,就让今天的我们触摸到了3000多年前的中国。这就是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
②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上千年,并且传递给我们很多先祖的信息。殷墟出土的“车"的实物,甲骨文的“车"字,忠实而严谨地展示了“车”的构造,和繁体字当中的“卓”字也有着清晰可见的联系。甲骨文中记载了一个商王狩猎的故事,提到商王正在率领众人追逐一只犀牛的时候,随从的车轴突然因某种原因而折断。这个完整的“车”字,显示一开始车况良好,而这个形似折断的“车”字,就是为了记录后来车轴折断的情况,这种细致入微的造字理念,也给后人的解读降低了难度。
③又如甲骨上的文字:“庚戌有各云自东,冒母;灵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一方面记录了天气,另外也展示了中国人造词造句上的一种传承。
④此外,甲骨文的发掘释译补充了此前史书中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同时也印证了这段历史确实存在,比如1976年7月在殷墟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考古园人员并不知道墓主的身份。但是随墓一起出土的青铜器上,清晰地刻有“妇好”的铭文,与此前发现的甲骨文中“妇好”字样相一致。而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人们了解到,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生前曾主持祭祀,从事征战,深得武丁的宠爱和臣民的敬仰。让这位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一位女性统帅和政治家的形象跃然纸上,显示了当时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也帮助我们对祖先生活的社会和人文形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⑤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发现1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在孤寂、琐碎、晦涩的甲骨文发掘和研究当中坚持下来,用他们的成果,去追溯和解读中华文明的内核与源头。从甲骨文演变至今的汉字,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使得汉字更具生命方。新时代,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必将为世界文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选编自央视网,有删改)
【文本二】
与现代文档不同的是,出版于新中国成立前的甲骨文献受落后印刷技术限制与新文化运动对书写规则的冲击,通常没有统一的排版方式、用字规范以及标点符号使用规则,这就导致常规的碎片化工具无法直接适用于甲骨文文献,此外,与现代文档的异构化数据中通常仅有文章插图的图片数据不同,甲骨文献中经常出现生僻字、隶定字以及古文字等现有字符识别技术还不能有效识别的字形,这些字形也需要以图片数据的形式保存。因此,甲骨文献的异构数据结构中,图片数据占比远高于现代文献。高比例的图片数据整理需求也导致人工整理甲骨文献的难度成倍增加。目前,甲骨文献的异构化加工基本采取人工手动录入,在部分不涉及甲骨文的文章内容中使用0CR工具进行辅助识别,但文献整理整体进度缓慢,仅有小部分文章实现了异构化。
甲骨文献数字化技术为计算机提供了可供检索、关联与分析的数字化素材,为实现甲骨学研究的便捷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甲骨文献整理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文献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为甲骨学研究者与甲骨文爱好者提供一系列智能化服务,如图片手写甲骨字识别、拓片字符关联信息检索等,不断拓展甲骨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摘编自高峰宋振豪《数字资源活化甲骨文研究》)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两项( )(4分)
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与源头,数字化技术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文本一使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本二使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C.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目前文献大部分文章实现了异构化。
D.文本一第4段画线句中“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和文本二第段画线句中“直接”都是语言准确的标志。
请分析文本一的写作思路。(4分)
两个文本在写作内容方面有何异同?(4分)
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2-14题(共11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别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②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被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于小山娇。
②羸:瘦弱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自以为是 自力更生
B.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精妙绝伦
C.不以疾也 奋笔疾书 眼疾手快 大声疾呼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素昧平生 银装素裹
13、翻译甲文中三个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至于夏水裹陵,沿溯阻绝。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理解:此句写夏天发大水时,江水满溢,航路不通。体现出水势浩大、凶险。
B、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理解:句中“绝”“怪”“悬”“飞”等词语突出了三峡春季时山、树、水的特点,“清”“荣”“峻”“茂”等词语突出了冬季时山、树、水的特点。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声响,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理解:文章写三峡的秋天,选择猿猴凄凉的长啸声进行描写,更突出秋天的肃杀凄凉。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中正侧面描写的具体语句加以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中多处写到数字,请结合诗句内容,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2分)
下列诗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鸣。(李商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名著阅读(5分)
对名著中人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辨假识真的过程。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主要故事情节,并从中概括李逵或孙悟空的性格特征。(5分)
作文(50分)
18、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50分)
(1)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
请以“身边的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有人认为宫室可以避雨就好,何以要雕刻彩画?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何以要造型图案?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何以要修辞意境?……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答案
积累与运用
(1)bēn ài (2)姿 澎湃
将“滋味”改成“滋养”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国破山河在 ⑤城春草木深
⑥ 八月风高秋怒号 ⑦卷我屋上三重茅
⑧巴山夜雨涨秋池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我想给大家推荐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嵩山主要由两组山峰组成,东为太室山,其雄浑高大,似一条伏卧的巨龙,山上浓荫蔽日,草木茂盛,景色非常优美;另一组为少室山,此处群峰突兀争奇,有“九鼎莲花”之称,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峰峰争奇竞秀。游览此处,你会心生敬畏,感叹祖国山河的无限魅力,有机会大家可以去此地一睹盛景。(从材料中提取内容进行推荐,意思对即可。共4分)
② ① ④ ③
现代文阅读
(一)5、②后来,老万申请调岗一直未能如愿,只好无奈忍受
④放生麂子后,老万深受感动,决定巡山一辈子
⑤摔断腿后,老万无法再巡山,深感遗憾
6、(1)“打转”这个词既贴合老万作文护林员的身份;又形象地表现出老万着急下山给妻子帮忙而不得的无奈。【贴合人物身份1分,表现人物心理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用感叹号更能凸显老万看到浓烟时的震惊、焦灼、急迫;同时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突出浓烟出现的意外/突然。【凸显人物心理作用1分,营造氛围吸引读者方面1分,共2分】
7、示例:不丢人。这是老万作为老护林员的本能反应,恰恰说明他虽已不在其位,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错把飞虫当浓烟,恰恰体现老万对火险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职业敏感);他不顾瘸腿跌跌撞撞冲下山救火,以致再次摔断腿,更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勇于担当/舍身为公的精神)。(“误看”体现的人物特点2分,“下山救火”摔断腿体现的人物精神2分。分析合理即可,如不结合具体内容,最多得2分。共4分)
8、【1】作者写到老万不顾一切冲下山救火,却于情节紧张处宕开一笔,将镜头切换到妻子用轮椅推着老万散步的情景,叙事节奏由张到弛,富于变化;【2】通过夫妻对话巧妙交代救火结局(揭示火灾真相),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让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3】夫妻间生动有趣的对话场景,和老万将聚集的飞虫误判为浓烟的糗事,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共5分)
(二)
AC
文章首先点明甲骨文的重要作用;接着从甲骨文传递先祖的信息、记录天气,、展示中国人遣词造句的传承、补充此前史书对于商代历史记录的不足等方面对甲骨文的研究价值作具体的阐释;最后赞美甲骨文研究的重大意义,预言新时代中华文明必将作出更大贡献。(一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两个文本的说明对象都与甲骨文有关。文本一侧重写的是甲骨文发现研究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文本二侧重写的是甲骨文献数字化技术为实现甲骨学研究的便捷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相同点1分,文本一1分,文本二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古诗文阅读
C
B
甲文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1分),具体体现在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正面描写(1分)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侧面描写(1分)。乙文描绘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1分),具体体现在文中"路绝矣,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的正面描写(1分)和"虽兜笼不能容""步行良苦"的侧面描写(1分)。(意思对即可。6分)
(二)
示例:“二十三”指诗人从朝廷贬职到重新回京任职的年数,与“巴山楚水凄凉地”相对应,表现了诗人无限的心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A
四、名著阅读(5分)
17、1、示例:(主要故事情节)李逵回家接母亲上梁山,路遇自称是““黑旋风'李逵”的李鬼拦路劫。李逵将其制服,李鬼谎称家有老母要养,李逵不仅放了他还给他银子。李逵正好到李鬼家投宿,李鬼想害他,被他打死。(性格特征)李逵同情弱者,疾恶如仇。2、示例:(主要故事情节)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美猴王从天上打到地下,观音、玉帝、地藏王等均分辨无果,一直打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最终如来佛祖使假悟空现出原形。悟空将其打死,回到唐僧身边。(性格特征)孙悟空勇敢善战、信念坚定(对师父忠心耿耿、求真求实)
五、作文 (50分)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