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卷(二)(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南充市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卷(二)(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20:52:02

文档简介

南充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须涂、写在答题卡上。
3.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需擦净另涂。
4.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荧光(ying))
意蕴(yin)
序幕(mū)
不屑置辩(xi论)
B.龟裂(gui)
绰号(chu心)
褶皱(zhě)
根深蒂固(d小)
C.蜷伏(qun)
拜谒(ye)
选聘(ping))
强词夺理(qiǎng)
D.诘责(jié)
宽宥(you)
吝啬(s心)
春寒料峭(qia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恭敬
涵养
辐射
语无轮次
B.闲暇
惦记
帷幕
怪诞不经
C.提跋
困乏
迂回
截然不同
D.闪烁
捷报
恣睢
人情事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山风景区、气象生态公园、西河步行廊道三个自然休闲景区相映成趣,为广大市民休闲
健身娱乐提供了方便。
B.我们中学生应该多阅读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反复斟酌,断章取义,
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C.人的威信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本领中建立起来的,更是靠自吹自
擂培养起来的。
D.漫步在连片的水稻田间,绿油油的秧苗随风飘荡,起伏不定,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
迷人景象。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诗歌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阅读不同的名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应该采用默读的方法;
评价、探究性阅读应该采用点评批注式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应该采取精读的方法。
C.《朝花夕拾》是我们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的最好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出自这部作品。
D.“他从不与人争辩。”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不争辩。“改革开放、深受感动、雄伟壮丽”都
是并列短语。
语文试题(二)第1页(共8页)》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一7题。
说“从众”
①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说法就是“随大流”。有从众心理
的人笃信:跟着大家走,总不会错。这种想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但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
曲直地一概从众、跟风,则是不可取的。
②丰子恺在《静观人生》里有一段关于羊的描写: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
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
太少。后来留心观察,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哪怕走向屠场,也
没有一只羊肯离群另觅生路。
③羊有盲目从众的习性,人也不例外。一天,苏格拉底掏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大家集
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然后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几位同学回答:“我闻
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
学生中走过:“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回到讲台,他问:“大家闻到苹果的
味道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这
时,学生们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从众心理裹扶了。
④许多时候,人们明知一件事情是违背公德的,自己一个人时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
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在从众心理的裹挟下,人性“恶”的一面被诱发了出来,人们可能会跟着
去做。
⑤赞如,网上曾报道有抢苹果的、抢小龙虾的通常是大货车发生事故,货物散落,周
边有人闻讯而至,只要有人试深着搬走散落的货物,就有人会因从众心理而跟风。
⑥可见,盲目从众的最大害处,就是丧失自我,丧失独立意识,丧失最基本的道德感与思
考能力。现实生活中,盲目从众的行为随处可见。比方说缺乏判断,一只股票被庄家炒作暴
涨,散户就会纷纷跟进,企图大赚一笔,结果成了炮灰;超市买菜,哪里人多,人们就往哪里走,
人挤人,你争我抢,好像没买到就吃了大亏;家庭教育亦如此,为了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上”,看到朋友的孩子学钢琴、学跆拳道等,有人就迫不及待让自己的小孩也学,全然不管孩子
有无兴趣,愿不愿意。结果孩子学得辛苦,怨声载道,大人身心疲惫,备受煎熬。
⑦元朝诗人王恽有一首《如梦令》:“半世随波从众,几被狙翁调弄。”话虽这么说,但王恽
一生为官,却不从众,在浑浊的官场里,刚直不向,坚守自我。欧阳修在《尹师鲁墓志铭》中褒
赞尹师鲁:“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
⑧生活中,我们要做王浑、尹师鲁这样的人,不盲从,不跟风,不惑于外物,不困于内心,才
能看见最美好的自己。
(选自《思维与智慧)
5.下列对文本中心论点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不能从众。
B.人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从众、跟风,则是不可取的。
C.人有盲目从众的习性。
D.生活中,我们要做王恽、尹师鲁这样的人。
6.下列对“从众”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从众就是“随大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B.从众行为是被从众心理裹挟产生的。
C.从众的最大害处就是丧失自我,丧失独立意识,丧失最基本的道德感与思考能力。
D.盲目从众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语文试题(二)第2页(共8页)》南充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 D 解析:A.序幕(mù) B.龟裂(jūn) C.选聘(pìn)
2. B 解析:A.语无伦次 C.题跋(提拔) D.人情世故
3. A 解析:B.断章取义,指不顾文章的整体,孤立地从中取出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C.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衰草连天形容很多草枯黄衰败的样子,与句中绿油油的秧苗相矛盾。
4. C 解析:A(战国、民间)B(消遣、娱乐性阅读应该采用跳读的方法)D(“深受感动”是偏正短语)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5. B 解析:文章否定的是盲目从众,排除A项;C项是分论点;D项提出号召。
6. C 解析:C项应为“盲目从众的最大害处”。
7. A 解析:B项证明论点错误,C项第⑥段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最后没有总结。D项运用的是举例论证,不是对比论证。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8—9题,每小题3分,10题4分,共10分)
8. C 解析:第⑧段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圆明园遗址公园从2007年11月开始就使用再生水用于河湖景观补水,年补水量近900万立方米)。
9. A 解析:污水的一级处理还包括曝气沉砂池和初沉池这两道工序。
10.示例:(1)废旧服装的回收,可以加工成化纤材料,进行再利用;(2)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加工成再生塑料、燃料等资源,供人们循环利用;(3)废旧电池的回收,可以将其中的贵金属材料提取出来,加工再利用。(事例客观真实,表述清晰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题4分,12—13题,每小题3分,14题6分,共16分)
11.(4 分)①她听说吃鱼的孩子聪明,就义无反顾地“为我做鱼吃”; ②母亲烧的红烧带鱼里,有一根头发;③动筷子前总盯着菜看里面是否有头发;④戴上了假发,即使再热也不摘下;(意近即可,每点1分)
12.(3分)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横七竖八”、“桀骜不驯”赋予头发人的特性,又将头发比作“叛逆小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掉头发的严重,表现了母亲的苍老。(修辞手法1分,分析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
13.(3分)“母亲的头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象征母亲的操劳与付出;突出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以及她给“我”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同时也表达出“我”对母爱的理解。(意近即可,每点1分)
14.(6分)文中的母亲勤劳、忠厚、无私、任劳任怨。(2分)两文相同点:均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不同点:本文通过抒情点明中心;《回忆我的母亲》通过议论深化主题。(4分,回答要点,结合文本具体示例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5—17题,每小题3分,18题6分,共15分)
15. D 解析:D项应为使动用法。
16. B 解析:B项两例都属连词,当“于是”讲。A.好像/你。C.就/最终。D.代词,它,指树上寒鸦/其中。
17. C 解析:甲文作者先乐后忧,在山水中得到了短暂的精神愉悦。乙文写北京春寒料峭,字里行间透露出心情之冷落。
18.(1)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以”1分,“居”1分,句意1分,共3分)
(2)殿上的题额和古碑上的文字,可以清清楚楚地辨认读出来。(“及”1分,“了了”1分,句意1分,共3分)
【乙文参考译文】:整个春天都非常冷,西直门外,柳树还没有绽放苞芽。花朝节的夜晚,月光很明亮,寒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和弟弟在东直门甬路上散步,游兴很浓,不愿停下来。于是从北安门走到药王庙,看护城河水。当时冰面还没融化,看上去一片洁白,冰面上的冷光和月光交相辉映,顿时感到寒风刺骨。快速走到崇国寺,空无一人,风铃的声音,和狗叫的声音应和。殿上的题额和古碑上的文字,可以清清楚楚地辨认读出来。树上的乌鸦,拍手也不惊飞,用小石子投掷,也不飞起,我怀疑它是冻僵了。忽然大风怒吼,沙尘飞舞,我们赶紧用手遮着脸快跑,牙齿咬得吱吱响,快乐不长,痛苦已经百倍。几天后,又和弟弟去满井游玩,只见树枝疏落,毫无春天的气象。京城的春天是这样,偏远地方官吏的兴致就可以推知了。冬天闭门不出,写了《广庄》七篇。敬请指正。
(二)古诗阅读(共6分)
19.(1) D 解析:南安军是地名。
(2)手法:用典。(1分)
情感:《野望》表达了对隐居不仕的向往(1分),《南安军》表达了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0.(1)树梢树枝树根根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悠然见南山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一蓑烟雨任平生 (6)朝晖夕阴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四、名著阅读(共6分)
21.(1)朱赫来 戴宗(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2分。)
(2)答案示例:
第一组:朱赫来对保尔的影响: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第二组:宋江对李逵的影响:宋江让李逵懂得了做人要以忠义为先。宋江初见李逵,即大方赠银;后李逵喝酒吃鱼鲁莽行事,宋江仍一一满足其要求:这些都让李逵看到了“及时雨”做人的忠义。这以后,李逵一直以忠诚待宋江,即使最终被宋江毒死,也毫无怨言。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2分,语句通顺、形式正确2分,共4分。)
五、语言运用(共8分)
22.(1)可以。
仔细观察这幅图片,其突出了世界读书日的主题,同时也点明了活动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建议:作为活动海报,上面还应有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等。
(2)示例:阅读使人远离喧嚣,放松身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3)①“尊敬的杨毅先生”一句应顶格。
②缺主语,应在“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前加上“我校”。
③“等待您的到来”应改为“期待(恭候)您的光临”。
六、写作(60分,含书写5分)
23.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48—60分) 二类卷(35—47分) 三类卷(27—34分) 四类卷(18—26分) 五类卷(0—17分)
内容(20)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受真切 基本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比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感受比较真实 偏离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欠明确内容不够具体 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
语言(20) 语言生动无语病表达好 语言通顺偶有语病表达较好 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 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 语病严重文理不通
篇章(15) 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条理清楚构思新颖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尚清楚能合理分段 结构欠完整条理不清楚 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书写(5)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漏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3个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
3.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
4.字数不足600字,没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个等级;不足200字,在四类及以下等级评分。
5.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扣2分。
6.套作或抄袭的作文,酌情扣分,扣至0分为止。南充名校 2024 年中考适应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D 解析:A.序幕.(mù) B.龟.裂(jūn) C.选聘.(pìn)
2. B 解析:A.语无伦次 C.题跋(提拔) D.人情世故
3. A 解析:B.断章取义,指不顾文章的整体,孤立地从中取出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
义。C.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衰草连天形容很多草枯黄衰败的样子,
与句中绿油油的秧苗相矛盾。
4. C 解析:A(战国、民间)B(消遣、娱乐性阅读应该采用跳读的方法)D(“深受感动”
是偏正短语)
二、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 3分,共 9分)
5. B 解析:文章否定的是盲目从众,排除 A 项;C项是分论点;D 项提出号召。
6. C 解析:C项应为“盲目从众的最大害处”。
7. A 解析:B 项证明论点错误,C 项第⑥段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最后没有总结。D 项运用
的是举例论证,不是对比论证。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8—9题,每小题 3分,10 题 4 分,共 10 分)
8. C 解析:第⑧段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圆明园遗址公园从 2007 年 11 月开始就
使用再生水用于河湖景观补水,年补水量近 900 万立方米)。
9. A 解析:污水的一级处理还包括曝气沉砂池和初沉池这两道工序。
10.示例:(1)废旧服装的回收,可以加工成化纤材料,进行再利用;(2)废旧塑料制品的
回收利用,可以加工成再生塑料、燃料等资源,供人们循环利用;(3)废旧电池的回收,可
以将其中的贵金属材料提取出来,加工再利用。(事例客观真实,表述清晰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 题 4 分,12—13 题,每小题 3 分,14 题 6分,共 16 分)
11.(4 分)①她听说吃鱼的孩子聪明,就义无反顾地“为我做鱼吃”;②母亲烧的红烧带鱼里,
有一根头发;③动筷子前总盯着菜看里面是否有头发;④戴上了假发,即使再热也不摘下;
(意近即可,每点 1分)
12.(3 分)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横七竖八”、“桀骜不驯”赋予头发人的特性,又将
头发比作“叛逆小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掉头发的严重,表现了母亲的苍老。(修辞手法
1分,分析手法 1 分,表达效果 1分)
13.(3 分)“母亲的头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象征母亲的操劳与付出;突出表现了母亲对
“我”的爱以及她给“我”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同时也表达出“我”对母爱的理解。(意近
即可,每点 1 分)
14.(6 分)文中的母亲勤劳、忠厚、无私、任劳任怨。(2分)两文相同点:均抓住人物本质
特征,通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不同点:本文通过抒情点明中心;《回忆我的母亲》通
过议论深化主题。(4分,回答要点,结合文本具体示例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 29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17 题,每小题 3 分,18 题 6 分,共 15 分)
15. D 解析:D 项应为使动用法。
16. B 解析:B 项两例都属连词,当“于是”讲。A.好像/你。C.就/最终。D.代词,它,
指树上寒鸦/其中。
语文(二)答案 第 1页(共 3页)
17. C 解析:甲文作者先乐后忧,在山水中得到了短暂的精神愉悦。乙文写北京春寒料峭,
字里行间透露出心情之冷落。
18.(1)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以”1 分,“居”1分,句意 1分,
共 3 分)
(2)殿上的题额和古碑上的文字,可以清清楚楚地辨认读出来。(“及”1分,“了了”1
分,句意 1 分,共 3 分)
【乙文参考译文】:整个春天都非常冷,西直门外,柳树还没有绽放苞芽。花朝节的夜
晚,月光很明亮,寒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和弟弟在东直门甬路上散步,游兴很浓,不愿
停下来。于是从北安门走到药王庙,看护城河水。当时冰面还没融化,看上去一片洁白,冰
面上的冷光和月光交相辉映,顿时感到寒风刺骨。快速走到崇国寺,空无一人,风铃的声音,
和狗叫的声音应和。殿上的题额和古碑上的文字,可以清清楚楚地辨认读出来。树上的乌鸦,
拍手也不惊飞,用小石子投掷,也不飞起,我怀疑它是冻僵了。忽然大风怒吼,沙尘飞舞,
我们赶紧用手遮着脸快跑,牙齿咬得吱吱响,快乐不长,痛苦已经百倍。几天后,又和弟弟
去满井游玩,只见树枝疏落,毫无春天的气象。京城的春天是这样,偏远地方官吏的兴致就
可以推知了。冬天闭门不出,写了《广庄》七篇。敬请指正。
(二)古诗阅读(共 6 分)
19.(1) D 解析:南安军是地名。
(2)手法:用典。(1 分)
情感:《野望》表达了对隐居不仕的向往(1分),《南安军》表达了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1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分,共 8分)
20.(1)树梢树枝树根根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悠然见南山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 (5)一蓑烟雨任平生 (6)朝晖夕阴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四、名著阅读(共 6分)
21.(1)朱赫来 戴宗(每空 1 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 2 分。)
(2)答案示例:
第一组:朱赫来对保尔的影响: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
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
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第二组:宋江对李逵的影响:宋江让李逵懂得了做人要以忠义为先。宋江初见李逵,即
大方赠银;后李逵喝酒吃鱼鲁莽行事,宋江仍一一满足其要求:这些都让李逵看到了“及时
雨”做人的忠义。这以后,李逵一直以忠诚待宋江,即使最终被宋江毒死,也毫无怨言。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2 分,语句通顺、形式正确 2 分,共 4 分。)
五、语言运用(共 8分)
22.(1)可以。
仔细观察这幅图片,其突出了世界读书日的主题,同时也点明了活动主题“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建议:作为活动海报,上面还应有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等。
(2)示例:阅读使人远离喧嚣,放松身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3)①“尊敬的杨毅先生”一句应顶格。
②缺主语,应在“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前加上“我校”。
③“等待您的到来”应改为“期待(恭候)您的光临”。
语文(二)答案 第 2页(共 3页)
六、写作(60 分,含书写 5 分)
23.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 二类卷 三类卷 四类卷 五类卷
(48—60分) (35—47 (27—34 分) (18—26 分) (0—17 分)
分)
内容 切合题意 切合题意 基本合题意 偏离题意 文不对题
(20)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不知所云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比较明确 中心欠明确 中心不明确
内容充实 内容具体 内容比较具体 内容不够具体 内容不具体
感情真切 感受真切 感受比较真实
语言 语言生动 语言通顺 语言尚通顺 语言不通顺 语病严重
(20) 无语病 偶有语病 语病不多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表达好 表达较好
篇章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欠完整 结构混乱
(15) 层次清楚 条理较清楚 条理尚清楚 条理不清楚 不能完篇
条理清楚 能合理分段
构思新颖
书写 字体工整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不易辨认
(5) 书写规范 书写规范 有少量错别字 错别字较多 错别字多
卷面整洁 卷面较整洁 少量涂改 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漏写题目扣 2分。
2.错别字每 3 个扣 1分(重复不计),不足 3 个不扣分,扣完 2 分为止。
3.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 1—3 分。
4.字数不足 600 字,没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400 字,降一个等级;不足 200 字,在四类及
以下等级评分。
5.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扣 2分。
6.套作或抄袭的作文,酌情扣分,扣至 0 分为止。
语文(二)答案 第 3页(共 3页)■





南充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联考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15-17题(请在选择题区域作答)
语文答题卡
18.(6分)
姓名
座位号
(1)
贴条形码区
(2)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框外
考号
9
19.(6分)
考生禁填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箍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籍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1)(请在选择题区域作答)
缺考标记

同时将背面左上角相应的座位号涂黑。
(2)
2.选择题填涂时,必须使用2B铅笔按一图示规范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作答
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和
并用28铅笔填涂上面的缺考

3.必须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标记。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1-9每小题3分,15-17每小题3分,19题第(1)小题3分,共39分)
(考生须用2B铅笔填涂)
20.(8分)
1
IA)(B](C)(D)
6[A]B][CD
15[A1[BC1D
CA][B)IC)ID
16 LA][B)ICI CD
(1)
(2)
2345
[A)(B】CD
8 [A][B)IC)ID
17[A)[B)C1D
888
CA][B]ICJ ID
19(1)[AJ【BIG1D
(3)
(4)
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
(5)
(6)
10.(4分)
21.(6分)
(1)
1.(4分)①
(2)



12.(3分)
22.(8分)
(1)(3分)
13.(3分)
(2)(2分)
14.(6分)
(3)(3分)①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二)第1页共4页
语文(二)第2页共4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3.作文(共60分,含书写5分)
--最-…低-…字-…-数-…提-尿-…线--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0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二)第3页共4页
语文(二)第4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