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模拟生物卷
说明:
1.本卷仿真理综生物部分,题序与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题目序号保持一致,考试时间为40分
钟,满分为9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本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但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
B.部分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C.为胰岛B细胞提供3H氨基酸,3H氨基酸会依次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中出现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且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2.下图是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及在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细胞需A的协助且可能消耗能量
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①过程使机体的血糖下降
C.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D.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O2的比值增大
3.如图表示利用番茄植株(HhRr)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仅通过途径2获得幼苗的过程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要尽快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2,该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C.品种B和品种C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D.途径4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与杂交育种相比,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按照人们的愿望产生定向变异
4.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B.猫叫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数目不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医学上常用化学药剂对癌症病人进行化疗,化疗的作用是用化学药剂干扰癌细胞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5.下列所述生理活动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溶酶体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呼吸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 D.血红蛋白与氧气相结合
6.下丘脑与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内
B.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损坏后,实验动物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致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体内渗透压出现异常
D.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可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为研究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总糖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
(1)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实验。请完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a.将3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培养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b.取3支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2)进一步定量测定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结果如图、对图中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少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原因可能是r基因转录的mRNA______________。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在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显性基因能正常表达,而隐性基因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24:24,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的。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型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R型菌基因突变产生的,但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1.许多肥胖者都会有一种堪称“病态”的饥饿感,下图为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肾上腺对机体的调节模式图,图中A、B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一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激素A是________,途径二的调节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部分T淋巴细胞等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可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血液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过多又会抑制部分T淋巴细胞等的分泌活动,使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激素A通过体液传送,却只能作用于垂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部分淋巴因子会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由此推测这些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饥饿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科研人员对浙江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中的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筑巢高度/m 池鹭/只 白鹭/只 夜鹭/只 牛背鹭/只 鹭鸟总数/只
6~8 6 6 8 0 20
8~10 52 6 6 2 66
10~12 14 4 4 2 24
12~14 10 22 4 0 36
(1)表中数据显示,该森林群落鹭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表中数据的获得是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_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块(10 m×10 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得出的。调查该区域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所得数据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4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和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________的必然结果。
(二)选考题:共15分,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纤维素酶能将秸秆等废弃物中的纤维素成分分解成葡萄糖,为人类利用。已知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从土壤中采集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则最好选择在富含________的环境中采集土样。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之前,通常需要先进行________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想对培养的菌落进行鉴定,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色剂,若出现________的菌落,则说明筛选到了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请写出推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人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得到的培养基,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填“E”或“A”)。
(3)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4.6,则每毫升样品中的活菌数是(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15分)
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HSA基因母牛,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HSA,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上图所示,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该技术称为____________技术:供核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胚胎移植时,为使代孕母牛能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需要用激素对其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3)SRY-PCR法性别鉴定的基本程序是:提取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DNA,经PCR反应体系扩增SRY基因(Y染色体上特有的性别决定基因)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①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T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________;其中,dN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物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_(填图中标号)。
注:Ⅰ、Ⅱ、Ⅲ、Ⅳ是引物,箭头是延伸方向。
②若扩增产物含大量SRY基因片段,则该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技术流程中转化过程的受体细胞。
(4)从细胞水平鉴定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是分析细胞的________组成。
高考模拟生物卷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C D C A A B
29. (1)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一定范围内,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②b.分别编号1、2、3,依次分别加入等量(2 mL),培养1、5、9天的大豆种子蛋白质制备液
c.分别往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分别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2)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时需要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因此蛋白质含量上升而总糖含量下降
30. (1)1/6 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 不表达(或不转录、不翻译或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活性低)
(2)4 两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F1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
(3)SⅢ
31.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 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负反馈 只有垂体细胞表面有与激素A(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3)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饥饿状态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部分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32. (1)池鹭 随机 标志重捕法 偏大
(2)垂直 空间
(3)时间(或高峰时期或高峰时间) 取食地点(或地点) 竞争 适应
37. (1)纤维素 选择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2)周围存在透明圈 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发生反应;纤维素分解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 E
(3)1.23×106
38. (1)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 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能保持遗传物质不变)
(2)同期发情
(3)①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合成DNA的原料、提供能量 Ⅰ和Ⅳ ②不能
(4)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