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反思+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反思+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31 21:53:26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大的环节没有问题,思路比较清晰,课堂气氛也调动得不错。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整节课也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与到位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重点的文言实词的敲打和落实。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实实在在;其次是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以及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课文注释的关注等等,授人 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次,要关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让学生的发言为我所用。
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关注,其实最终都要归结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解读。只有将这两者都解读通透了,并有机结合,才能上出精彩的课,才能上出真正适应学生的课。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正是今后教学中应该反思与提高的地方。我会沿着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陋室铭》教学评价
本节课一改传统课堂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重细节,重个体,重课堂参与,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运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上。教师有示范朗读,学生自主朗读,个别读,小组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文本深度接触,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同时,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新颖,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引领诵读,梳理意思。合作探究,快乐共享。内容点播从浅到深,从感性到理性,又再次回到感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铭”这种文体,初步感知“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以及高尚的品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以及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播放视频
2.导入: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言,人生的选择无处不在。尤其是我们在遭遇坎坷不幸时,是该消极妥协,还是乐观面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诗豪”刘禹锡的《陋室铭》,探寻问题的答案!
3.下面,我们一起先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铭”文的韵律美;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的语言美;
3.结合背景,体会作者高尚的志趣美;
4.探究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美。
二、讲授新课
(一)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1.接下来,我们一同开启本课的学习旅程。
2.这篇文章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语言特点和本文的文体---铭有关系。
3.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让我们带着欣赏的态度再来齐读全文。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
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学习活动:通文意,把握语言美。进一步结合注释把握文章意思,体味语言之美。
凝练生动的语言,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相信在翻译课文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给出的例句加以赏析。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
1.再读课文,你觉得陋室“陋”吗,为什么?请从环境、交友、志趣等方面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自己没有思路的也可以和同桌交流,共同完成。
2.结合背景资料,你觉得作者刘禹锡到底想借“陋室”表达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说出。
3. “德馨”即品德高尚。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陋室主人。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
1.作者句句在写陋室,则处处在言志趣,这就是本文的独特写法:托物言志。
2.再出示有关“托物言志”的知识点,学生齐读。
托物言志是指将个人的志向、志趣寄托在某个具体的物象上,物象成为表达作者志趣、理想的寄托者。
3.拓展延伸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五)课堂小结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有困难和挫折,请大家学习刘禹锡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所有的困难和挫折踩到脚下。总之,若觉人生不如意,请君再读刘禹锡。
(六)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陋室不陋------环境幽雅
(德馨) 朋友儒雅
志趣高雅
托物-------------言志(共19张PPT)
唐·刘禹锡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铭”文的韵律美;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的语言美;
3.结合背景,体会作者高尚的志趣美;
4.探究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美。
一、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1.听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xīn
tái


shǔ
一、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2.知文体,感受音韵和谐的韵律美。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尝试自主翻译课文。
提示:遇到不懂不会的可以和同桌沟通,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神异。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识的人。平时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参考译文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
2.文言积累
(1)词类活用
苔痕上阶绿:
使动,使……变绿
草色入帘青:
使动,使……染上青色
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动,使……劳累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
2.文言积累
(2)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友人惭,下车引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代词,他
(3)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
倒装句。正确语序是“有何陋”。
二、通文意,把握语言美
这句话采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上”字写出苔痕蔓延长到台阶的动态之势;“入”字,写出草色映入帘内之景,一绿一青,色彩鲜明,表现出陋室的清幽、雅致。为下文写室中人、事做好了铺垫。
3.语言赏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
1.再读全文,你觉得陋室“陋”吗,为什么?请从环境、交友、志趣等方面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同 桌 交 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幽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朋友儒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
志趣高雅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是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
2.结合背景资料,你觉得作者借“陋室”想要表达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说出。
三、知背景,体会志趣美
3.“德馨”即品德高尚。你觉得这是一个 的 陋室主人。
不慕名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小组合作探究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
托物:
言志: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
托物言志是指将个人的志向、志趣寄托在某个具体的物象上,物象成为表达作者志趣、理想的寄托者。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就是借石灰这个客观事物,通过描绘石灰的特性,表达作者磊落的胸襟。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
拓荒牛
何论牛气直冲天,
力大更有意志坚。
试看足下处女地,
夕烟起处作良田。
四、析结构,学习写法美
小 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的,小草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重于泰山。任凭践踏,任凭焚烧,它总是能在一场春雨中,再次挺直腰板。生命是有限的,要么活得伟大,重于泰山;要么活得卑微,轻如鸿毛。我们要做小草一样的选择,努力拼搏,去成就泰山一般的伟岸人生。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有困难和挫折,请大家学习刘禹锡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所有的困难和挫折踩到脚下。总之,若觉人生不如意,请君再读刘禹锡。
老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