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专题十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24年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
线索梳理
1
拓展设问
2
目录
习题提升训练
3
线索梳理
1
两次世界大战
线索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等 (1)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线索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谋求世界霸权,双方势均力敌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确立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 华约的成立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主导国 (经济体) 英、法、美 美、苏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影响 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但双方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启示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国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续表
拓展设问
2
数据追踪 拓展设问
1. 谈谈你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认识。
唯物史观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竞争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国际政治格局会发生变化。
(2)对世界格局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或缓和矛盾。
数据追踪 拓展设问
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策略)
(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数据追踪 拓展设问
(4)中国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
(5)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6)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综合提升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2
1
材料一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2
1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九一八事变的意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哪一次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哪一次战役?
(3分)
意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
1
第一个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台儿庄战役。
(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的是哪部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为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什么?(3分)
文件:《联合国家宣言》。
2
1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6分)
“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
2
1
世界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发展趋势:多极化。
(4)世界人民共同维护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和平与发展。
(5)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战争或国际形势的认识。(3分)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重大灾难;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等。
2
1
2.九年级同学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仔细研读史料,回答问题。(14分)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地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2
1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4分)
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
1
格局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 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2
1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局面:一超多强。
2
1
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格局演变悟道理】
(4)通过对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如何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4分)
关键因素:国家的综合实力。
2
1
做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