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下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下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3 09:41: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世界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通过交流学习阅读世界名著的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能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
[教学重难点]
1.能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2.能做好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
[教学课时]
机动
激趣导入。
1.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当你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在世界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它们是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反映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今天,我们就一起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共同感受世界名著的魅力。(板书课题: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2.有这样一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人流落荒岛后的种种际遇。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鲁滨逊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
二、共读名著,感受魅力。
1.这个单元,同学们已经读了一些世界名著,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下面是某个同学写的人物档案(课件出示学生写的人物档案,隐去人物姓名),大家猜一猜,这位同学描述的是哪本书中的哪个人物?
人物档案
姓名: 日期: 书名:
这个人物长什么样子?
这个人的头发很长,肌肉十分结实,衣服上是几个补丁,裤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颜色,烂到只剩半截。
这个人物的名字是:___________
这个人物在故事中的地位是什么?
这个人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他来写的……
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
这个人的性格是:勇敢、坚强、坚持、乐观……
对于这个人物,你还知道哪些?
这个人在荒岛上救了一个野人,给他起名为“星期五”,还教会了他如何说英语、做面包、打猎。……
2.讨论交流: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去把握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怎么读名著呢?
汇报交流:
预设1:我平常阅读时,会在有感触的地方做批注,特别感兴趣的会记在“采蜜本(阅读摘抄本)”上。
预设2:每读一本名著,我都会整理出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图,梳理自己的阅读感受。
2. 鲁滨逊给你留下的怎样的印象?选出3个你认为可以用来形容他性格特征的词语填入“性格”的框中,举例说明一下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性格特征来形容他。
人物性格分析
人物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某本书中某个你印象深刻的段落,说说这个段落讲了什么,然后写出你的想法、感受和预测。
阅读笔记(段落)
你阅读了哪一章?哪一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故事的这一部分发生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这一段,你的想法、感受和预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交流: 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特别惊奇。
汇报交流:
预设1: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独自存活二十八年。他凭借自己的劳动——种植小麦、圈养羊、制作面包,获取劳动工具,变不可能为可能。
预设2:鲁滨逊那聪明的头脑,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对危险极强的防范意识,让人惊奇。
预设3: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让“星期五”忠于自己,并教“星期五”说英语,让“星期五”从一个野人慢慢变成了文明人,真是太了不起了!
预设4:鲁滨逊的冒险精神令人叹服。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去航海冒险,几次遇到危险,却都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
4.《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有什么特色?
(1)故事精彩离奇。
(2)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一个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追求进取、 不屈不挠的鲁滨逊形象。
(3)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
(4)作品注重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发展。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5.阅读链接:古今中外的学者往往通过写评论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阅读体会。读读下面的评论,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教材的2条评论)
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 ——[法国]卢梭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意大利]卡尔维诺
教师小结: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能够像鲁滨逊一样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善于创造改变生活的聪明才智,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攀登人生的一个新高峰。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能成为名著的原因,也是丹尼尔·笛福借鲁滨逊这个人物为我们写下的人生启示。
三、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师: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接触了好几本世界名著,它们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复杂的内涵,正因为如此,读起来才更有乐趣。《鲁滨逊漂流记》背后鲜明的时代烙印,《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都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去品味。
1.组内交流分享阅读其他世界名著的惊奇发现与思考,试着让组内的其他同学也喜欢上你分享的这本书。组内分享完后,推举代表上台分享。
预设1:我在读《骑鹅旅行记》时,觉得尼尔斯这个人物太了不起了!他性格的转变很大:开始他调皮捣蛋、捉弄动物、欺负弱小;后来他被小狐仙施法,身体变得极小,和雁群一起开启了冒险之旅。他帮助雁群战胜了许多困难,他的善良、勇敢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预设2:我想分享《爱丽丝漫游奇境》奇异的故事情节,我画了这本书的情节结构图。爱丽丝吃了一些糕点后,身体变得忽大忽小;宫廷的王后见人就喊“砍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预设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和鲁滨逊一样有冒险精神,他特别向往自由和快乐的生活,不愿被庸俗的社会束缚,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相抵触的。……
2.这几本书里有一本很特别,无论是书的作者还是书里的故事情节,都让读者为之惊讶。你知道是哪一本吗?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曾是著名的数学家,却写出了这么精彩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由于其中丰富的想象、奇异的情节,以及情节背后严密的逻辑,刚出版就风靡全世界。它不但深受各代儿童欢迎,也被视为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被誉为“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出示《爱丽丝漫游奇境》封面)
四、分享阅读方法
1.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一起和大家分享。
2.讨论阅读方法
预设1: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阅读时随时查阅。
预设2: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预设3:我们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预设4: 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下来。
3.课堂小结:这节课结束了,同学们对走进世界名著的意义理解也更加深刻了。阅读世界名著,追寻人类经典,你们的综合素养会得到更大提升!课后,有计划地读一读这些名著吧。
五、拓展延伸,鼓励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代表的四本世界名著。六年级学生阅读世界名著时常常沉迷于情节,遇到生涩难懂的语言、冗长的篇幅会望而生畏,因此打开名著阅读视野,学习名著阅读方法,感受名著阅读的快乐至关重要。
这次课程是一次阅读学习方法的交流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的认识,以及对于长篇名著阅读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彼此沟通学习成果,感受到综合性学习的快乐。在课后,我还建议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读书活动,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读一本书,开展阅读活动。同时提醒学生小组活动要强调合作精神,注意策划、组织和协调。
名著阅读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名著阅读中同样要有方法上的引领。我教给学生多种阅读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让他们多做笔记,教他们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对于长篇小说,我建议学生采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对于短篇小说,则建议他们采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等。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慢慢地就会与名著中的人物展开对话,理解名著的精神内涵。
14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语文要素】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2.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写“援、俱、弗”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学弈》。
3.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重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其实”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章--《学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言文。
2.板书课文标题,学生齐读课文标题。
3.借助注释,解释题目大意:学习下围棋。
4.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的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鸿(hóng)鹄(hú) 诲(huì) 惟(wéi) 缴(zhuó)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古文,要有节奏地读,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到声断气连。(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 /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援、俱”,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援、俱”字的笔顺分解图)
6.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反复朗读,疏通大意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学弈》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明确:《学弈》讲述的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以致于后一个人的棋艺不如前一个人的故事。
学 弈
人 物 做 法 结 果
一人
另一人
弈秋的思考
对照《学弈》的注释,阅读原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四、研读课文,领悟道理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2)思考:“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开篇交代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为下文写两个人跟他学下棋作铺垫。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鸿鹄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专心致志的那个人吗?回答:不是这样的。)
2.聚焦异同,对比态度。
(1)思考: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却比不上另一个人,原因是什么?试着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造成二人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在文中批画出来。
(3)同桌交流,个别汇报。
预设:
由“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两句可知,二人学下棋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3.情境朗读,揭示道理。
(1)同桌合作朗读,展现棋盘前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表现。朗读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讨论交流:结合大家的表演以及书上的插图,你觉得他们二人当时分别在想什么呢?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状态吗?
预设: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三心二意 心不在焉 心猿意马……
(3)讨论交流: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学下棋,为什么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呢?
教师点拨:因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4)领悟道理:两人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之后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学习成果,让我们明白了孟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5)指导背诵:同桌互相合作诵读,一人说句意,一人对原句。在此基础上,自主背诵。
五、拓展延伸,随堂演练
1.拓展延伸: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写出“之”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②惟弈秋之为听。 ( )
③一人虽听之。 ( )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3.小练笔:学习了《学弈》这篇课文以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老师、父母、同学听,课后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决”的意思,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的内容。(重点)
3.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难点)
一、质疑导入,感受新知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子围绕太阳进行辩论这件事。)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3.相关介绍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生及再传学生把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盂(yú) 沧(cāng)沧凉凉 孰(shú) 汝(rǔ)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古文,要有节奏地读,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到声断气连。(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反复朗读,疏通大意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两小儿辩日》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自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教师请一组展示,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2)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课文大意,互相检查是否清楚、完整。
教师点拨:《两小儿辩日》写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双方各执一词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事。
3.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孔子到东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2)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小,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3)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孔子无法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三、朗读课文,领悟道理
1.合作探究:两小儿为何辩斗?试着从文中提取两小儿的观点、理由,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两小儿辩日
人物 观点 依据
一小儿 太阳:初升时近,正午时远。 远小近大:太阳刚出时像( )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 )一般小了。
一小儿 太阳:初升时( ),正午时( )。 近( )远( ):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 )里一样热。
2.读原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两小儿辩日
人物 观点 依据
一小儿 太阳:初升时近,正午时远。 远小近大:太阳刚出时像(车盖 )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盘盂)一般小了。
一小儿 太阳:初升时( 远 ),正午时( 近 )。 近( 热)远(凉 ):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 热汤)里一样热。
提示:都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讨论交流: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他们既然说的都符合事实,为什么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呢?
汇报交流:(1)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2)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提示: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读时结合神态、动作来体现争辩的情景。
4.合作探究: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
(不能决也;自主表演“问孔子”的情景;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5.两小儿辩斗正酣,请孔子决断,偏偏“孔子不能决也”,这是为什么?
预设1:仅从两小儿所言判断,皆有理有据,孔子不能妄下判断。
预设2:受时代所限,当时无法判断两小儿孰是孰非,孔子自然也不可能知道。
学生或教师补充与日地距离相关的科学资料,解答“两小儿”的疑惑。
6.从这个故事中,我觉得这是两个善于观察、大胆质疑的小孩和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孔子。
7.讨论交流: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8.领悟道理:从两小儿的辩论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预设1:要像两个小孩一样有探索精神,而且要学习他们用生活经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方法,但是不能仅仅从自己的经验来考虑问题。预设2:要像孔子一样,诚实地面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堂小结,情境表演
1.《两小儿辩日》是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采用“问答式”的对话来表现人物并阐明道理。作者将抽象的自然现象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讲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精神以及聪明机智、天真可爱的形象,也体会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2.情境表演,深刻理解。
(1)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两小儿,读一读两人的对话。
(2)师生交流生活中与人争论时的语气、语速,共同梳理出朗读的要求:读出与人争辩时说话语气比较强硬、语速快、声音高等特点;通过朗读突出表现观点尖锐的关键词;可结合神态、动作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随堂演练
1.拓展延伸:孔子名句节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随堂演练:
(1)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2)请找出下面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喻词。
日初出大如车盖。
3.课后作业:
(1)背诵文言文。
(2)搜集关于孔子的名言和故事,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4文言文二则
学 弈
一人专心致志学习 态度不同
一人三心二意弗若之矣 结果不同
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 日中时 理由
一小儿观点 近 远 大小形状
另一小儿观点 远 近 冷暖温度
两小儿:善于观察、大胆质疑
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教学反思]
小学生在接触文言文前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读通,通过学生试读,个人练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二是读懂,学生对照注释或者工具书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三是读好,创设情境,让学生上台表演,激发他们读的兴趣。我在第1课时的教学基本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的,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学弈》的大意及蕴含的道理。
在第2课时中,我继续运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学习《两小儿辩日》,并且借助表格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学生能够很快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不但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有助他们深刻理解文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