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01 16: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苹果的个数是下图中桃子的,苹果有( )个。
A.6 B.5 C.10
2.一瓶果汁,爸爸喝了这瓶果汁的,妈妈喝了这瓶果汁的,红红喝了这瓶果汁,( )喝的最多。
A.爸爸 B.妈妈 C.红红
3.图中涂色部分占全部的( )。
A. B. C.
4.和比较,结果是( )。
A.< B.> C.=
5.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是1米的( )。
A. B. C.
6.有甲乙两盒球,分别拿走盒子里的一些球后,下图是剩下的球的情况。原来盒里的球( )。
A.甲盒多 B.乙盒多 C.一样多
二、填空题
7.六分之五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8.在、、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把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这根铁丝总长度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10.( )千克=6吨 5分米=米 7000cm =( )dm
11.猴妈妈买来32颗桃,小猴第一天吃了这些桃的,第二天吃了剩下的。小猴第一天吃了( )颗,第二天吃了( )颗。
12.把2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2只小兔分得这些胡萝卜的,就是( )个。
13.如图。小军用2米长的彩带做花,用去了这根彩带的,用去了( )厘米,还剩( )厘米。
14.妈妈买回来12个苹果,第一天吃掉总数的,第一天吃掉( )个。第二天吃掉剩下的,第二天吃掉了( )个。
三、判断题
15.4个比5个小. ( )
16.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明明捐了自己零花钱的,丽丽也捐了自己零花钱的,明明和丽丽捐的钱一样多。( )
17.把一根火腿肠切成6段,每段占这根火腿肠的。( )
18.三年级一班有45人,其中男生占,女生有25人。( )
19.长方形的个数占全部图形个数的。( )
四、解答题
20.四(1)班同学的参加象棋组,参加合唱组,参加合唱组和参加象棋组的各有多少人?
21.小兰有42张邮票,小明的邮票张数是小兰的。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22.小丽、小海和小玲三人踢毽子,一共踢了48下。其中小丽踢了总数的,小玲踢了总数的,剩下的是小海踢的。他们三个各踢了多少下?
23.学校有24个篮球,三(1)班要借走这批篮球的,三(2)班要借走这批篮球的。三(1)班和三(2)班各要借多少个?
24.李老师准备了一段彩带给同学们做手工。
(1)做小花用去多少米?
(2)做标签用去多少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用苹果的个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即可解答。
【详解】12÷6×5=10(个)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分析】不论是、还是,都是以这瓶果汁作单位“1”的,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即可判断谁喝的最多。
【详解】因为>>,所以爸爸喝的最多;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
3.A
【分析】观察图形发现,涂色部分包括一大一小两部分,把较小的涂色部分绕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则很容易看出:把大圆的面积平均分成了4份,整个涂色部分占1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涂色部分占全部的;据此解答。
【详解】把较小的涂色部分绕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则可以看作是把大圆的面积平均分成了4份,整个涂色部分占1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涂色部分占全部的;
故答案选:A。
【点睛】此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
4.B
【分析】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分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也就是1米的;其中7份是米,也就是1米的;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是1米的。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分析】甲盒还剩总数的,用4乘3求出甲盒原来球的个数;乙盒还剩总数的,用4乘4求出乙盒原来球的个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甲盒:4×3=12(个)
乙盒:4×4=16(个)
12<16,所以乙盒多。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甲盒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有4个;乙盒被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有4个;再进一步解答。
7.、5、6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可知,中间横线为分数线,分数线上面为分子,下面为分母,读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中间加上“分之”二字.
解:根据分数的读法及写法可知:
六分之五写作,它的分子是5,分母是6.
故答案为、5、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读法及写法.
8.,
【详解】试题分析:同分母分数比较方法: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异分母分数比较方法: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解:在、、中,,,,
所以: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两个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9.;25平方厘米
【分析】将这根铁丝看作是单位“1”,围成正方形,相当于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周长÷4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根据分析:
把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这根铁丝总长度的;
20÷4=5(厘米)
5×5=25(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10.6000;;70
【分析】(1)高级单位吨化成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
(2)1分米是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米,5分米是1米的十分之五也就是十分之五米;
(3)低级单位平方厘米化成高级单位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详解】根据分析:
6000千克=6吨 5分米=米 7000cm =70d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11. 8 6
【分析】小猴第一天吃了这些桃的,用32÷4计算出吃了多少颗,第二天吃了剩下的,则(32-32÷4)÷4,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第一天吃的桃子数量是32÷4=8(颗)
第二天吃的桃子数量是
(32-32÷4)÷4
=(32-8)÷4
=24÷4
=6(颗)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别两个对应的单位“1”是不一样的。
12.;10
【分析】根据题意,2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即将25个胡萝卜平均分为5份,每只小兔子分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些胡萝卜的,2只小兔子分到2个是,由此先求出1份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个。
【详解】25÷5×2
=5×2
=10(个)
把2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2只小兔分得这些胡萝卜的,就是10个。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理解分数中分母和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先求出1份是多少。
13. 120 80
【分析】2米=200厘米,用去了这根彩带的表示将2米即200厘米平均分为5份,用去了其中的3份,由此列式求出用去的长度,再进一步用总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即可。
【详解】2米=200厘米
200÷5×3
=40×3
=120(厘米)
200-120=80(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要从分数中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入手解答。
14. 3 6
【分析】第一天吃掉总数的,把12个苹果看作单位“1”,即将12个苹果平均分为4份,第一天吃了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3(个);第二天吃掉剩下的,把剩下的苹果看作看单位“1”,将剩下的苹果平均分为3份,第二天吃了其中的2份,由此解答。
【详解】12÷4=3(个)
12-3=9(个)
9÷3×2
=3×2
=6(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的理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注意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同。
15.×
【详解】略
16.×
【分析】明明捐了自己零花钱的,丽丽捐了自己零花钱的,虽然 ,但是不知道两人的具体钱数,所以无法确定谁捐的钱数多,如果两人钱数一样,则丽丽和明明捐的钱一样多,如果两人的钱数不一样多,则所捐的钱数也就不同。据此解答。
【详解】虽然二人都捐了各自零花钱的,由于不知道两人的具体钱数,所以无法确定谁捐的钱数。所以说二人捐的钱数一样多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题目中两个分数的单位“1”是不一定相同的。
17.×
【分析】把一根火腿肠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平均切成6段,每段占这根火腿肠的,如果不是平均切,每段不能用分数表示。
【详解】把一根火腿肠平均切成6段,每段占这根火腿肠的;
原题没说平均切(或切成相等的6段),每段不能用分数表示;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8.×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45人平均分为9份,求出其中的5份是多少,即为男生人数,再用总人数-男生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45÷9×5
=5×5
=25(人)
45-25=20(人)
女生有20人;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男生所占的分率求出男生的人数。
19.√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椭圆中所有图形的总个数6个看作单位“1”,因为其中长方形、圆和三角形都是2个,故可把这些图形每2个一份,平分成3份,则长方形占1份。
据此解答。
【详解】1÷3=
故答案为:√
【点睛】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熟记于心才好做本题。
20.合唱组24人;象棋组15人
【分析】参加象棋组将60名同学平均分为4份,象棋组占其中的1份,即60÷4;参加合唱组将60名同学平均分为5份,合唱组占其中的2份,即60÷5×2,由此解答。
【详解】60÷4=15(人)
60÷5×2
=12×2
=24(人)
答:参加合唱组的有24人,参加象棋组的有15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应用,要根据题意分清楚单位“1”及每组同学所占的份数。
21.72张
【分析】本题要求两个人一共有多少长邮票,小兰有42张邮票是已知的,故要先求出小明的邮票是多少张。
根据题意,小明的邮票张数是小兰的,就是说把小兰的邮票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7份,小明占5份。
所以求小明的邮票数,就让42除以7乘5。小明的邮票数有了,与小兰数量相加就是总数。
据此解答。
【详解】小明:42÷7×5=30(张)
一共:30+42=72(张)
答:两人一共有72张邮票。
【点睛】在这个题中“是”字是关键,其后面的是单位“1”,类似的还有“占”“为”等等。
22.小丽18下;小玲8下;小海22下
【分析】本题三个人踢毽子,共踢了48下。把总数48看成单位“1”,小丽占,即分成8份,小丽占3份;小玲占,即总数分成6份,小玲占1份;总数减去小丽和小玲踢的数量,就是小海踢的。求小丽的,就是总数除以8,乘3;求小玲的,就是总数除以6,乘1。据此解答。
【详解】小丽:48÷8×3
=6×3
=18(下)
小玲:48÷6×1
=8×1
=8(下)
小海:48-18-8
=30-8
=22(下)
答:小丽踢了18下,小玲踢了8下,小海踢了22下。
【点睛】占总数几分之几,就用总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
23.6个;8个
【分析】把总篮球的个数24看作一个单位“1”,分成4份,三(1)班借走了其中的1份;要是分成3份,三(2)班借走了其中的1份。所以,24除以4乘1,是三(1)班借的个数;24除以3乘1,是三(2)班借的个数。
据此解答。
【详解】三(1)班:24÷4×1
=61
=6(个)
三(2)班:24÷3×1
=81
=8(个)
答:三(1)班借走6个篮球,三(2)班借走8个篮球。
【点睛】这两班借篮球的个数都是以学校的篮球总数为单位“1”,借的多少取决于把总数分的份数以及所占的份数。
24.(1)12米
(2)4米
【详解】(1)20÷5×3=12(米) 
(2)20÷5=4(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